2016年的2月22日,來台演講的大河原邦男提到一段往事: 完成有關眼鏡狗的相關設計稿時,我很有自信,怎料到,給上面的人看過後,得到的評語卻是「好醜喔」、「長得像章魚」。 以上評語,他每說一段,大家都會笑出來。確實,眼前的這架名為眼鏡狗(Scope Dog)的機體看來不僅臃腫,配色也很單純。甚至有機器人動畫迷把眼鏡狗簡單描述為:「遠看像吉姆,近看像扎古(薩克)。」結尾為:「扎古,是扎古,身高三米五!」這段話也就只是一票人說著玩的,細節上不需要認真。 普遍評價 真實系的頂點,量產機的浪漫,這是我們在談論裝甲騎兵時,最常聽到的描述。 相信大河原先生也有注意到,在拿出鋼彈的相關設計圖時,臺下的觀眾自然是很興奮,可在輪到眼鏡狗登場時,不少人除睜大雙眼外,連呼吸聲都變得更為急促。 當然,或許有更多人是頭上冒問號,想問這是哪部作品。 《裝甲騎兵VOTOMS》的粉絲們就愛這種線條,單純、粗壯,配上偏軍事風格色調,以及不至於過分精緻的細節,不愧為當代數一數二真實的人型載具。雖說是一部科幻作品,在主打商品上卻拒絕華麗;相關配件看來或許兇猛,但劇中又時常透過各式台詞和動作場面來強調它們的脆弱之處,不僅呼應主角的所處環境,也增加這部作品的獨立性與可辨識度。 最不簡單的是,在八零年代,機器人動畫的觀賞年齡層或許已經提高,但要觀眾在看過《機動戰士鋼彈》這部真實系作品後,又去接觸一部機體線條和武裝都更加節制的《裝甲騎兵VOTOMS》,需要的可不只是勇氣。 而《裝甲騎兵VOTOMS》做到了。 儘管製作群也意識到,這類機體在動畫市場的第一印象可能很微妙,卻還是堅持推出,並盡可能加入較為殘酷、硬派的情節,使它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 本質上的不夠中二,使劇中的危機都顯得很有說服力。觀眾除對劇中角色所受到的壓迫與威脅都更為感同身受外,還自然會渴望能從中得到能夠強化自身精神的元素。 真奇怪,明明劇中多數機體的裝甲都不怎麼優秀,武裝也算單純,機動性又不誇張,名字還非常拙(「眼鏡狗」和「直行龜」等已經算很好聽了,有直接就叫「胖子」的,換個顏色也只是被稱為「陸戰型胖子」),一堆人卻還是熱愛它,並認為以上要素缺一不可。 頭三集印象 一開始,主角就只是開著量產機,形象也比較接近普通的士兵。在不小心發現軍方的機密後,遭受陷害;命大膽大的他,不得不展開逃亡之旅。 看到這裡,還有那麼點王道路線的感覺。可以預期,他不只是將與命運對抗,還必定會挖掘出更多真相。 不過,進入第二話的尾聲,似乎是為更早讓觀眾認清這部作品的風格,劇情安排他在又一陣逃亡後,躲藏到眼鏡狗的駕駛艙內。看似熟悉的場景,可那是一臺報廢的機體,位於垃圾場,又破又舊。主角不僅沒嫌棄,還覺得這感覺很溫馨。像是身在母親的懷抱中,他一邊這麼想,一邊入睡。 此時的背景音樂,也故意走讓觀眾感到平靜的曲風。明明充滿謎團,又經歷過一大堆的衝突,卻還能如此自然的進入另一種氛圍,這就是裝甲騎兵,讓平常吃習慣重口味的觀眾都傾向於回味它較文藝的部分,哪怕之中的內容多半還是環繞在鐵銹、污水和爆炸之中。 看到上述段落,許多觀眾也開始意識到,這會是一部很不一樣的作品。 確實,日後的主角不僅沒啥機會碰到特殊規格的機體,連武裝可能都很湊合。常拿二手貨不說,從子彈貫穿駕駛艙,到必須脫離機體來戰鬥等都算常見。有趣的是,主角的長相雖算是很顯眼,可他穿著的服裝在劇中又算很常見,更別提一票人開打時,除非雙方的機體風格差非常多,否則第一眼還真不知主角在哪裡。 而這就是《裝甲騎兵》的魅力之所在。他也許神通廣大,卻是個士兵。就算已脫離原本的組織,也一直都維持最基本的那幾套戰鬥風格,至少在視覺上是如此。 不久後,又有許多重要角色登場,其中有幾個對主角特別友善的,不僅把故事推向比較有希望的路線,也多少能讓觀眾輕鬆一下。然而,看看他們生活的地方,以及打交道的方式,我們又很快就曉得,這部作品的不少情節,都是在幾近無法無天的環境中展開的。 除了打不完的戰爭,環境污染也是相當嚴重,就算是到了較為偏遠的地方,也還是能見識到不少的混亂與暴力衝突。規則往往是由拳頭大的人說得算,更別提檯面下還有大量的骯髒交易。一票人就算有機會剷除惡勢力,也可能是在付出不少代價之後,連悠閒片刻都顯得奢侈,長期的安逸則幾近癡心妄想。 我想,要是列出一份觀眾最不想穿越的機器人動畫,《裝甲騎兵》就算不是第一,也絕對有資格進入前五。 略為尷尬的後續發展 如果有機會在模型店看到《裝甲騎兵》的相關產品,我們會發現,多半好像都位在角落。即便是全新的產品,也可能擺放於不算顯眼的位置,且除非是店家想要清走的老古董,否則價格通常都不算親民。怎會這樣? 其實,也不難理解。雖然《裝甲騎兵VOTOMS》人氣大到讓它在二十一世紀還繼續出OVA,並搭上前陣子的VR話題,可它終究是非主流的作品。包括我在內的觀眾,都很愛它不同於其他機器人作品的地方,也早曉得此作的知名度有限,比不上《機動戰士鋼彈》與《蓋特機器人》等機戰常客不說,在各大遊戲主機上的登場次數也是少得可憐。 所以,我們也認清了一項事實:裝甲騎兵能發展至此,已經稱得上奇蹟。 一票老機器人動畫愛好者們聚集時,也多半都會承認這部作品是有點冷門,甚至可能出了日本就沒多少人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被神化的初代主角,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整個系列的發展潛力。後期,劇情的發展已經不再侷限於地方衝突,而是直接跳到主角的秘密身上,還故意加入更多謎團。 很顯然的,《裝甲騎兵VOTOMS》中的國際紛爭只會繼續維持,既不可能解決,更無詳細說明的必要。所以把重心放在主角為何這麼強大上,聽起來很合理。可身為一部走真實風格的作品,觀眾期望的是主角盡量靠努力來贏得勝利。他絕對是不凡的,但在許多方面,他又最好讓人覺得渺小,如此,才會在精神上更顯得純粹。 劇情中後段對他的安排,幾乎是打破了許多觀眾的期待。幸好,收尾很不賴;出乎意料的地方都算溫和,既沒有亂灑狗血,還確保故事的整體感,但或許就是因為TV動畫的完成度太高,日後的OVA為了增加賣點,乾脆就原本具備的地方再強化,結果就是多出一堆顯得詭異的段落,狗血度也增加不少。 以《最後的紅肩隊》為例,主角的某些選擇實在不體貼戰友,還令衝突的焦點顯得混亂。當然,我也得吐槽《野心的根源》,有幾段已經可以用靈異來形容。挺酷的啦,且既然是科幻作品,也不是完全無法解釋,但這樣真的好嗎? 雖說偶而可以見到不是以齊力古為主角的裝甲騎兵作品,但因為他的能力最強,故事也最為豐富,所以根本就沒有哪個人能夠真正取代他,連勉強能稱為繼承人的角色都沒有。 倒不是說製作群應該故意把TV版的完成度降低,才好繼續發展,只是當作品的硬派形象已深植人心,相關的取捨、平衡就應該要顧及到,一味的增加新設定,為轉折而轉折,不僅讓老觀眾生氣,也難吸引更多新血。 不過,身為現代人,我們還是該維持一個基本原則:推廣上,不宜強求,有機會討論起,好好珍惜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