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作為一個長年關注電影音樂的樂迷,沒有什麼比看到總是隱身幕後的配樂師,搖身變成電影主角,更讓人來得興奮了。儘管《電影配樂傳奇(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依舊擺脫不了好萊塢觀點,訪談對象也以英、美樂人為主,但看到好萊塢一線配樂師,展示配樂工作的日常,聽他們解析經典配樂,評論令人尊敬的同儕,依舊叫人興味盎然。 好萊塢一年產出 2、300 部電影,占全球票房收入超過七成,以好萊塢來看世界電影或許八九不離十,但我們不能忽略,好萊塢有此榮景多是靠著吸納世界電影人才而來。電影音樂尤其如此。1930~1960 年的好萊塢電影音樂黃金時期(Golden Age),正是由躲避戰亂前進新大陸的歐洲作曲家們所創造;歐洲作曲家為好萊塢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60 年代的莫理斯.賈爾(Maurice Jarre)、70 年代的喬許.德勒希(Georges Delerue)、尼諾.羅塔(Nino Rota)、80 年代的米榭.勒葛杭(Michel Legrand)、90 年代的蓋布瑞耶.亞赫(Gabriel Yared),直至當今紅翻好萊塢的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都是大西洋彼岸的優秀人才。 如果說好萊塢電影音樂是一座精心栽植的溫室花園,歐陸電影音樂更像是自由多元的原始林,對音樂異文化的消化吸納,開出美麗的花;某些奇花異卉經過馴化,移居溫室還能更上一層樓;也有些寧可孤芳自賞,芬芳於海角一隅。以下這些名字,或許已經在好萊塢大放異彩,也或許正往好萊塢前進當中,你可以不喜歡,卻不能不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