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速報: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影院好讀版:


有聲電影或許誕生在無聲電影之後,然而在無聲電影統治電影時,配樂就已經存在了,他們不存在於電影裡面,不同於電影的重複性,電影配樂隨電影放映現場演奏,大型電影院安排管弦樂隊替電影伴奏,小型電影院則交由鋼琴師或機械音樂設備來伴奏,其保留了不可重複性,《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展演的正是這樣的戰爭之延續。



《阿拉伯的勞倫斯》莫里斯賈爾、《放牛班的春天》布魯諾寇萊、《夏日之戀》喬治德勒呂、《巴黎野玫瑰》蓋布瑞雅德、《水底情深》亞歷山大戴斯培、《衝擊效應》馬克伊夏、《不可能的任務》拉羅西夫林、《男歡女愛》法杭斯賴、《戀愛夢遊中》尚米榭伯納、《大鼻子情聖》尚克勞德柏帝……他們創作的樂曲不同,他們的創作方法不同,他們創作的理念不同。



raw-image


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旋律,這個旋律是什麼?是電影的靈魂,是那個讓觀眾只要聽到就能辯認出電影的聲音,以此遞減,你可以聽到一些情境配樂,然後再到最差的配樂。



那麼最差的配樂是什麼?是自貶身價的配樂,讓人聽過之後毫無印象,在聽的時候也摸不著頭緒,配樂天生不能獨立而自存,哪怕它寫的有多好,它生而為電影服務,為某種通往電影的道路而生,比如當你在架上找到一片《海上鋼琴師》的原聲帶,你按下播放鍵,旋律一出現你就想起那艘船那個天才還有那種對歐洲文化沒落的惆悵以及對宿命的肯定,或者是一些別的你在看電影時做出的詮釋。



而電影的代言者,在生產層面而言則是導演。(生產之後電影代言人就是所有看電影的人去競爭,如果導演試圖提供一些電影內沒有的內容來製造出更有「權威性」的詮釋,那就如同廚師跑到要開動的客人面前說:「再給我一些時間我就可以準備好醬汁!」)



配樂與電影的關係是緊張的,就成品而言,它是電影的一部分,然而就電影製作程序而言,它在電影之外,配樂師們必須看著電影畫面,拿著幾張導演給的紙條,去想自己該怎麼與導演完成這趟接力賽,片中有位音效師如此感嘆:



raw-image


「我聽到一些電影與電視配樂,我無法分辨作曲者,這些配樂大同小異,就像壁紙,已經不具效果了。」



「近五六年有些當代電影工作者,對旋律越來越感冒,他們不希望電影出現盛大的旋律」



這樣的緊張關係,來自一些導演並不希望配樂告訴觀眾「怎麼去感受電影的當下」你可以看到這是電影的兩位上帝之爭執,一位上帝說:「我要創造一個世界,然後把人丟進去」另一位上帝則說:「我要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的意義。」以片中一段極近的蝸牛纏綿戲為例,如果沒有情慾綿綿的配樂,那這段可能只會讓人感到噁心,於是我們可以發現配樂不只是擔任調味料,有時候它甚至通往影像的意義,同一段影像可以配不同的配樂,如同你站在路口,發現道路輻射出去,然而一旦配了配樂,意義就開始縮限,這也讓觀眾獲得了更多更具體的指引。



讓觀眾自己去想,還是引導觀眾去想,是一個問題,前者的極端泯滅了電影的存在意義,因為觀眾自己坐著即可思考,何須電影?而後者的極端則會讓電影變得極其不耐看,這是電影的平衡問題,也是本片裡好幾對夥伴相互糾結的問題,表面上電影導演有對配樂的裁決權,實際上若導演不懂樂理,你就會看到及其有趣的對話場面,導演會嘗試著用影像語言或者口頭語言甚至是肢體語言來告訴作曲家他希望微調的方向,而作曲家會以各種不同方式來轉譯導演的訊息,他可能會用口頭語言回應,或者直接彈一段問導演:「你要的是不是這種感覺?」、「或者是這樣?」、「那這樣呢?」這種共同創造的過程也是本片一大看點。



raw-image


你會看到很多組導演與他們的夥伴,他們如何在這過程中去了解對方的節奏,然後握起手嘗試不要踩到對方的腳,最終只為一個簡單的目標。



讓他們翩翩起舞。



《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不只是贈予配樂家們的一首禮讚之曲,也是給所有曾被電影旋律打動的影迷,在曼妙的一首又一首經典配樂與影像的共舞下,以及極近的一位又一位樂師與導演的接觸下,其最終向觀眾所追問的是



你心中經典的電影該是什麼模樣?



前往影院前庭參與即時murmur與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zard的沙龍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Lizar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部影片當中,哪裡需要音樂、哪裡不需要音樂,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連導演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答案,但這是配樂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以前念碩士時,電影分析一直是占比很重的一堂課,每週都要看3-5部電影,然後同學輪流上台講解這幾部電影的配樂分析報告。為的就是
Thumbnail
一部影片當中,哪裡需要音樂、哪裡不需要音樂,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甚至連導演本人都不一定知道正確答案,但這是配樂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 以前念碩士時,電影分析一直是占比很重的一堂課,每週都要看3-5部電影,然後同學輪流上台講解這幾部電影的配樂分析報告。為的就是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為影視作品、電玩寫音樂,一般來說,配樂家最好都要熟悉整個音樂製作的流程,一路從作曲→編曲→備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都要有經驗、甚至每個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在這麼多音樂技能之中,為什麼不在音樂製作流程中的「分析電影」卻變成了配樂家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為影視作品、電玩寫音樂,一般來說,配樂家最好都要熟悉整個音樂製作的流程,一路從作曲→編曲→備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都要有經驗、甚至每個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在這麼多音樂技能之中,為什麼不在音樂製作流程中的「分析電影」卻變成了配樂家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大師執筆在白紙上書寫每顆音符,帶有過去工匠追求藝術的穩健,《配樂大師顏尼歐》同樣以此等技巧來敘事,每一筆都帶著強勁而柔美的力道,寫下深刻又細膩的樂曲,一揮手就是能與影迷共振的主旋律,我帶著迷影的敬仰之心走進戲院,沒有被電影的情懷牽著鼻子走,反倒看見了大師作為人的思考歷程。
Thumbnail
大師執筆在白紙上書寫每顆音符,帶有過去工匠追求藝術的穩健,《配樂大師顏尼歐》同樣以此等技巧來敘事,每一筆都帶著強勁而柔美的力道,寫下深刻又細膩的樂曲,一揮手就是能與影迷共振的主旋律,我帶著迷影的敬仰之心走進戲院,沒有被電影的情懷牽著鼻子走,反倒看見了大師作為人的思考歷程。
Thumbnail
電影與音樂的交響詩-續篇         大學大概是進入成人世界初試啼聲的最佳地點,我所念的學校在台灣的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很大的名氣,當時卻已經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電影視聽中心,很多經典之作都是在那裡觀看的。現在還記得的多半是有些恐怖的劇情,如:沉默的羔羊與歌劇魅影之類的,還有一次看到一半,影片竟然燒掉了
Thumbnail
電影與音樂的交響詩-續篇         大學大概是進入成人世界初試啼聲的最佳地點,我所念的學校在台灣的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很大的名氣,當時卻已經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電影視聽中心,很多經典之作都是在那裡觀看的。現在還記得的多半是有些恐怖的劇情,如:沉默的羔羊與歌劇魅影之類的,還有一次看到一半,影片竟然燒掉了
Thumbnail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Thumbnail
可以說,這部片體現了電影的聲效工業與音效剪輯的擬真、與共情「感知的同理」的驚人之處,全片不是用主客觀鏡頭區分,而是「主客音效」不斷切換、轉換。當他可融入、可維持「一切如常」幻想時可浸入、「回返」與常人共有的音場,但當他感受到「異物感」──無論自己之於周遭,或周遭之於內心世界──時又抽離⋯⋯
Thumbnail
有聲電影或許誕生在無聲電影之後,然而在無聲電影統治電影時,配樂就已經存在了,他們不存在於電影裡面,不同於電影的重複性,電影配樂隨電影放映現場演奏,大型電影院安排管弦樂隊替電影伴奏,小型電影院則交由鋼琴師或機械音樂設備來伴奏,其保留了不可重複性,《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展演的正是這樣的戰爭之延續。
Thumbnail
有聲電影或許誕生在無聲電影之後,然而在無聲電影統治電影時,配樂就已經存在了,他們不存在於電影裡面,不同於電影的重複性,電影配樂隨電影放映現場演奏,大型電影院安排管弦樂隊替電影伴奏,小型電影院則交由鋼琴師或機械音樂設備來伴奏,其保留了不可重複性,《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展演的正是這樣的戰爭之延續。
Thumbnail
早期的電影播放還沒有聲音的概念,大家看的其實是默劇,後來才有音樂家在影廳現場替電影伴奏,但此舉並不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樂趣,而是透過音樂掩蓋掉播放設備的吵雜。
Thumbnail
早期的電影播放還沒有聲音的概念,大家看的其實是默劇,後來才有音樂家在影廳現場替電影伴奏,但此舉並不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樂趣,而是透過音樂掩蓋掉播放設備的吵雜。
Thumbnail
當年就讀音樂班時,我們至少會有每週三個小時的樂團課。 然而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樂團課除了演出就好像沒有其他目的: 直到這部紀錄片啟發了我的思考。
Thumbnail
當年就讀音樂班時,我們至少會有每週三個小時的樂團課。 然而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樂團課除了演出就好像沒有其他目的: 直到這部紀錄片啟發了我的思考。
Thumbnail
在所有音樂類型當中,電影配樂絕對是除了流行音樂外,少數能讓大眾感興趣的音樂類型,特別是對於許多人而言,先透過視覺影像再去認識搭配的音樂是最容易讓眾人接受的途徑之一。再者,電影配樂相較於其它音樂類型,
Thumbnail
在所有音樂類型當中,電影配樂絕對是除了流行音樂外,少數能讓大眾感興趣的音樂類型,特別是對於許多人而言,先透過視覺影像再去認識搭配的音樂是最容易讓眾人接受的途徑之一。再者,電影配樂相較於其它音樂類型,
Thumbnail
在許多情況下,一部平淡無奇的電影,卻會因為一首歌曲,突然擁有了傳世的價值。我們或許早已忘記電影的細節、故事的內容,但這些歌曲一響起(有的時候還不是『歌』,可能只是『配樂』裡一段如歌的旋律),強烈的畫面感、朦朧而美好的視聽印象,便長相左右。
Thumbnail
在許多情況下,一部平淡無奇的電影,卻會因為一首歌曲,突然擁有了傳世的價值。我們或許早已忘記電影的細節、故事的內容,但這些歌曲一響起(有的時候還不是『歌』,可能只是『配樂』裡一段如歌的旋律),強烈的畫面感、朦朧而美好的視聽印象,便長相左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