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溫暖的南風吹向遠方的角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口述 透南風工作室
四位長期在南部從事影像創作、社區營造、藝術文化工作的年輕人,因為熱愛南方獨特的氣味,成立透南風工作室。去年更進一步打造「透南風咖啡聚場」,期盼與更多人交流,成為實現夢想的基地。

創辦工作室之前,我們三個人(余嘉榮、廖于瑋、姜玫如)一起工作了好幾年,一直都有想要做的事情、但那些可能不是公部門有興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2011年透南風工作室就這樣成立。

「透南風」這三個字的由來,一開始是我們每個人先回去想十個名字,後來會挑「透南風」,是因為我們常跑鄉下,「透南風」對阿公阿嬤來講很好記,至於那個「南」字,和我們大部分寫台灣南部的文化、產業等主題十分相契合,我們也希望南風可以吹到台灣各地,所以「透南風」除了有大地氣息、又有在地氣味,字面上也有意義。

工作室以接政府案子為主,最早是做社區營造,你可以把社區營造想像成是社區裡的一群人,共同想要完成一件社區公共事務。社區營造的面向很多,我們接觸比較多的是社區文化類型,之前在菁寮,我們就一直在思考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讓老人家投入、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獲得一些收益?後來我們找朋友來教老人家用木頭創作,讓他們可以拿來賣,所得大部分都回饋給創作者;他們還自己籌劃了「老頑童」組織,拿基金出來繼續上課。去年在菁竂做的「阿嬤帶路人」小旅行是另一項嘗試─我們和社區一起討論路線、分工,到時候會阿嬤總動員,讓她們帶著遊客玩社區。因為這些阿嬤本來就會編藺草、做鉛桶等手工藝,加上在當地生活得夠久,所以可以和遊客親切的交流而不會流於樣版。

2012年《透南風》雜誌出刊,到目前已經發行五期,不定期出刊。可以讓它保持那麼彈性的原因是因為《透南風》不是一個那麼具時效性、也不是很潮流性的雜誌。你在兩三年後再回頭看,它還是一份很有文化保存價值的刊物,所以我們在步調上可以不用那麼急促,同時也可以衡量自己工作室的時間。

另一份刊物《旬味》(2016)則是高雄市農業局委託的案子,目的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綠色友善餐廳和認證制度。我們當初的思考脈絡是:一家綠色友善餐廳背後一定有好的食材,好食材的背後一定有好的農夫,好農夫的背後一定有好的土地─用這個把所有的東西串聯起來,成為《旬味》的架構。它跟《透南風》的差別在於它的定位比較偏農業、食材和餐廳,《透南風》則是產業、工藝取向。

「透南風咖啡聚場」在去年七月開幕,我們最早的想法是想要部分不仰賴公部門經費,透過這個空間有一些收入,回歸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另外一部分則是讓《透南風》的讀者,藉由實體物品的展售跟我們有多面向的交流,就像我們寫雜誌,我再怎麼跟你講這個東西有多好,你讀了之後如果沒有實際接觸到,還是沒辦法體會。

「蒂頭製作所」跟我們本來就是好朋友,後來他們做麵包想要找店面,正好我們這裡要轉型成店面,知道他們也是到處去找一些友善土地、小農的食材,這部分跟透南風的理念相符合,所以就邀請他們進駐。

開店雖然會面對一些瑣碎的事,卻讓我們覺得踏實─那是一種幫部落朋友或鄉下阿公阿嬤把東西賣出去、有一種真的幫到他們的感覺,而不是只有空談!

▌透南風咖啡聚場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35巷6號
FB:透南風咖啡聚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媽媽上學記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2018/03/20
徐玫怡,身兼數職,除了是家庭主婦,還是親子圖文作家。在世界即將被塑膠袋淹沒前,就已經找到減塑的樂趣。經常在網路上分享減塑心得,獲得網友們廣大迴響。
Thumbnail
2018/03/20
徐玫怡,身兼數職,除了是家庭主婦,還是親子圖文作家。在世界即將被塑膠袋淹沒前,就已經找到減塑的樂趣。經常在網路上分享減塑心得,獲得網友們廣大迴響。
Thumbnail
2018/03/20
鄭文晴,展賦多元興趣台南館經營者,四年前,因為孩子走入個人自學,成為台南市歸仁第一個申請自學的家庭。2017年起,展賦多元興趣台南館以三個面向為經營方針:分別是課後共學、團體自學、多元興趣課程。
Thumbnail
2018/03/20
鄭文晴,展賦多元興趣台南館經營者,四年前,因為孩子走入個人自學,成為台南市歸仁第一個申請自學的家庭。2017年起,展賦多元興趣台南館以三個面向為經營方針:分別是課後共學、團體自學、多元興趣課程。
Thumbnail
2018/03/20
楊士毅,是導演也是藝術家,26、27歲時遇到人生低潮,那時的他決定申請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透過旅行直視內心,決意改變自己,而這段旅程也開啟了他與剪紙的緣分。
Thumbnail
2018/03/20
楊士毅,是導演也是藝術家,26、27歲時遇到人生低潮,那時的他決定申請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透過旅行直視內心,決意改變自己,而這段旅程也開啟了他與剪紙的緣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雲林縣元長鄉的鹿北社區,是我當時上網搜尋「元長社區發展協會」時,唯一被演算法推薦的社區發展協會。 鹿北社區發展協會有許多彩繪小鹿,除了孩童繪製之外,吳學展先生也邀請畫家朋友繪製。 鹿窯也是吳學展先生的事業之一,每週六都會窯烤麵包,種類繁多,且都採用雲林縣食材。食譜上除了麵包種類,還有食材來源。
Thumbnail
在雲林縣元長鄉的鹿北社區,是我當時上網搜尋「元長社區發展協會」時,唯一被演算法推薦的社區發展協會。 鹿北社區發展協會有許多彩繪小鹿,除了孩童繪製之外,吳學展先生也邀請畫家朋友繪製。 鹿窯也是吳學展先生的事業之一,每週六都會窯烤麵包,種類繁多,且都採用雲林縣食材。食譜上除了麵包種類,還有食材來源。
Thumbnail
這應該是賊賊擔任 #海派特派員 以來,最特別的一篇了吧!前面介紹的部落雜貨店與海人家,除了下鄉行動,從台北來的candy之外,幾乎都是返鄉回來部落。而與老婆共同經營 「就是這個光」的孝峰,反而是從台東南邊的金峰鄉,嫁到北邊的成功鎮,並開啟了他的文化事業, #就是這個光。
Thumbnail
這應該是賊賊擔任 #海派特派員 以來,最特別的一篇了吧!前面介紹的部落雜貨店與海人家,除了下鄉行動,從台北來的candy之外,幾乎都是返鄉回來部落。而與老婆共同經營 「就是這個光」的孝峰,反而是從台東南邊的金峰鄉,嫁到北邊的成功鎮,並開啟了他的文化事業, #就是這個光。
Thumbnail
臺南市東山區&柳營區 地點: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日式碾米廠)、臺南市柳營區查畝營鐵馬道路線(導覽圖) 日期:2021/05/09
Thumbnail
臺南市東山區&柳營區 地點: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日式碾米廠)、臺南市柳營區查畝營鐵馬道路線(導覽圖) 日期:2021/05/09
Thumbnail
文 / 邸TaiDang創生基地 邸 Tai Dang(台語在台東)是台灣宜花東少數的創業空間與發展最早的創業社群。103年1月落地臺東發展,104年5月我們承租臺東糖廠廠長舊宿舍,成立了台灣宜花東第一間共同工作空間「邸 Tai Dang-臺東共同工作空間」,也是台灣首處,將日式老屋做為共同工作空間
Thumbnail
文 / 邸TaiDang創生基地 邸 Tai Dang(台語在台東)是台灣宜花東少數的創業空間與發展最早的創業社群。103年1月落地臺東發展,104年5月我們承租臺東糖廠廠長舊宿舍,成立了台灣宜花東第一間共同工作空間「邸 Tai Dang-臺東共同工作空間」,也是台灣首處,將日式老屋做為共同工作空間
Thumbnail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
Thumbnail
文 /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參與共識營,發現每個團隊不論是透過文化、產業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於本質上都是透過「教育」在發揮「影響力」。 而在處理地方問題的同時,創生團隊與外部團隊的合作,甚至有良性競爭的必要性,才能於有限的資源中,發展出最有影響力的成績。以後壁的兩個創生單位而言,俗女村在區域與硬體
Thumbnail
走進馬祖東引的咖啡廳「鹹味島合作社」,你可以窩在舒適柔軟的沙發區啜飲咖啡,透過面海窗戶,欣賞眼前的無敵海景。乍看之下,這裡僅是一間老屋改造的漂亮文青咖啡廳,空氣中卻隱隱有些不對勁,深吸一口氣,鼻尖湧入的並非咖啡香氣或空間擴香,而是一股難以言喻的神祕氣味,那是東引漁業特產「魚露」的味道。
Thumbnail
走進馬祖東引的咖啡廳「鹹味島合作社」,你可以窩在舒適柔軟的沙發區啜飲咖啡,透過面海窗戶,欣賞眼前的無敵海景。乍看之下,這裡僅是一間老屋改造的漂亮文青咖啡廳,空氣中卻隱隱有些不對勁,深吸一口氣,鼻尖湧入的並非咖啡香氣或空間擴香,而是一股難以言喻的神祕氣味,那是東引漁業特產「魚露」的味道。
Thumbnail
本文章經 叫車吧 授權合法轉載自:【用地方創生券趣玩三峽精選美食圈】 「謝謝阿姨辛苦做飯,謝謝老師,謝謝志工,謝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伴隨孩子們餐前朗朗的謝飯詞流露出的幸福感。 2. 碧螺春豆腐冰 3. 禾乃川釀酵坊 4. 以木雕刻工坊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本文章經 叫車吧 授權合法轉載自:【用地方創生券趣玩三峽精選美食圈】 「謝謝阿姨辛苦做飯,謝謝老師,謝謝志工,謝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伴隨孩子們餐前朗朗的謝飯詞流露出的幸福感。 2. 碧螺春豆腐冰 3. 禾乃川釀酵坊 4. 以木雕刻工坊 延伸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