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透南風工作室 四位長期在南部從事影像創作、社區營造、藝術文化工作的年輕人,因為熱愛南方獨特的氣味,成立透南風工作室。去年更進一步打造「透南風咖啡聚場」,期盼與更多人交流,成為實現夢想的基地。 創辦工作室之前,我們三個人(余嘉榮、廖于瑋、姜玫如)一起工作了好幾年,一直都有想要做的事情、但那些可能不是公部門有興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2011年透南風工作室就這樣成立。 「透南風」這三個字的由來,一開始是我們每個人先回去想十個名字,後來會挑「透南風」,是因為我們常跑鄉下,「透南風」對阿公阿嬤來講很好記,至於那個「南」字,和我們大部分寫台灣南部的文化、產業等主題十分相契合,我們也希望南風可以吹到台灣各地,所以「透南風」除了有大地氣息、又有在地氣味,字面上也有意義。 工作室以接政府案子為主,最早是做社區營造,你可以把社區營造想像成是社區裡的一群人,共同想要完成一件社區公共事務。社區營造的面向很多,我們接觸比較多的是社區文化類型,之前在菁寮,我們就一直在思考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讓老人家投入、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獲得一些收益?後來我們找朋友來教老人家用木頭創作,讓他們可以拿來賣,所得大部分都回饋給創作者;他們還自己籌劃了「老頑童」組織,拿基金出來繼續上課。去年在菁竂做的「阿嬤帶路人」小旅行是另一項嘗試─我們和社區一起討論路線、分工,到時候會阿嬤總動員,讓她們帶著遊客玩社區。因為這些阿嬤本來就會編藺草、做鉛桶等手工藝,加上在當地生活得夠久,所以可以和遊客親切的交流而不會流於樣版。 2012年《透南風》雜誌出刊,到目前已經發行五期,不定期出刊。可以讓它保持那麼彈性的原因是因為《透南風》不是一個那麼具時效性、也不是很潮流性的雜誌。你在兩三年後再回頭看,它還是一份很有文化保存價值的刊物,所以我們在步調上可以不用那麼急促,同時也可以衡量自己工作室的時間。 另一份刊物《旬味》(2016)則是高雄市農業局委託的案子,目的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綠色友善餐廳和認證制度。我們當初的思考脈絡是:一家綠色友善餐廳背後一定有好的食材,好食材的背後一定有好的農夫,好農夫的背後一定有好的土地─用這個把所有的東西串聯起來,成為《旬味》的架構。它跟《透南風》的差別在於它的定位比較偏農業、食材和餐廳,《透南風》則是產業、工藝取向。 「透南風咖啡聚場」在去年七月開幕,我們最早的想法是想要部分不仰賴公部門經費,透過這個空間有一些收入,回歸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另外一部分則是讓《透南風》的讀者,藉由實體物品的展售跟我們有多面向的交流,就像我們寫雜誌,我再怎麼跟你講這個東西有多好,你讀了之後如果沒有實際接觸到,還是沒辦法體會。 「蒂頭製作所」跟我們本來就是好朋友,後來他們做麵包想要找店面,正好我們這裡要轉型成店面,知道他們也是到處去找一些友善土地、小農的食材,這部分跟透南風的理念相符合,所以就邀請他們進駐。 開店雖然會面對一些瑣碎的事,卻讓我們覺得踏實─那是一種幫部落朋友或鄉下阿公阿嬤把東西賣出去、有一種真的幫到他們的感覺,而不是只有空談! ▌透南風咖啡聚場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35巷6號 FB:透南風咖啡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