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博文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又稱舊漁會大樓),興建於西元1934年3月,是基隆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日治時期漁業產業建築,當時稱為「水產館」,地址為濱町53番,位於八尺門標燈的對岸,屬於基隆漁港設施的一部分,也因此基隆人都稱正濱漁港一帶為水產(或魚市場)。 臺北州於1930年開始編列預算興建新的基隆漁港,西元1931年11月動工,昭和9年3月竣工,其設施包括魚市糶場、珊瑚市場、魚箱廠、漁業無線電局、製冰廠、燃料倉庫、空箱置場、賣場及給水所等建設,由臺北州水產會負責經營管理。 水產館內漁業相關設施完備,一樓配置有臺灣水產會社漁業事務所、州水產試驗場、水產會基隆支會、漁市仲買組合、郵局、浴場、食堂、理髮室、炊事場等;二樓則有請願巡查詰所、會議室、簡易住宿、標本室、參考品陳列室、貸事務室、倉庫、玉突場(撞球間)等,天臺上還有氣象觀測所及信號台。1945年,戰後分別由國民政府的海軍、水產試驗所及市民許文泉等數十戶使用。1954年基隆區漁會經協議洽購後(以基隆區漁會網站資料為主),隔年正式遷至該大樓辦公,並有有部分格局更改,如信用部原本在一樓貸事務室,後來移到建物南面郵局的位置,販賣部則改在東面通路及浴場所在。 舊漁會大樓的後方,即是正濱漁港碼頭。在八斗子漁港未擴建時,這裡是基隆最重要的遠洋漁船卸魚碼頭,漁業極盛時期,每日靠岸的漁船數以百計,從凌晨就開始進行卸魚工作。每日一早,港邊就已堆滿從船上卸下來的魚貨,這些快速冷凍的海鮮再加上一車車運進來保冰的冰塊,讓漁港的地面上永遠都鋪著一層白色寒氣。從中正路轉進正濱漁港的路口不大,大型貨車甚至兩節式拖車要進到卸魚區,宏亮的指揮聲音此起彼落。 舊漁會大樓內的機構掌管著漁業作業、漁業合作等漁業行政事務,過去這裡終日充斥著船主、漁商、漁工、機關人員等,繁忙地在這棟大樓進出。正濱漁港旁的魚市糶場外則是一排攤販,隨時都有船工、卸魚工人或是船公司的人光顧。港邊已堆滿從船上卸下來的魚貨;因為漁業的榮景,這裡也聚集了許多攤販,郵局門外的米苔目攤跟一位老伯開的包子和魚丸湯,還有那暖暖的紅豆圓仔湯,陪著許多船員、漁工走過那段熱鬧的日子。 八斗子漁會大樓興建落成的1987年之後,舊漁會大樓則租給民間漁業團體、漁商繼續使用,部分遠洋漁船轉進八斗子漁港卸魚,僅剩在東海及南洋等海域作業的船隻仍在正濱漁港卸魚。隨著漁會重心移轉及漁業沒落,昔日風華不再,正濱漁港也少了許多停泊的大船,整個港區漸漸安靜下來。 2002年,基隆市府將其列為基隆市歷史建物,而後向當時的文建會申請修繕經費,因基隆區漁會無法分擔自籌款,舊漁會大樓修繕宣告終止。後還疑似因電線老舊走火發生火災,讓久未使用的樓房更顯頹圮。由於基隆區漁會僅有地上產權,為節省租金,2015年同意無償捐贈給基隆市府。 從日本時代見證漁業的發展、也陪著正濱漁港走過漁業榮景的漁會大樓,目前仍在漁港旁等待時間的流逝、等著拆除或保留活化的爭執與喧騰停歇。我們期望,漁會大樓的保留不只是公部門的KPI或觀光廊帶中的行銷據點,而是並和在地耆老與地方歷史的有機互動,讓漁會大樓真正擁抱著基隆漁業的歷史,給下一代的正濱人、基隆人一個過去的穩固支點,才能看向更永續的漁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