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濱漁港,近年名聲鵲起。
賴於彩色屋的浪漫風情,以及無數網紅美照的傳播,現在彷彿提到正濱漁港,代表符號就是彩色屋。但彩色屋其實是2018年基隆市政府為了推廣觀光所執行的「城市色彩計畫」產出的一組作品,因此視覺雖然亮眼,卻與漁港土地的連結不深。
少了連結,就少了在地的印象,因此即使正濱漁港一帶已走訪不只一次,卻總感覺被彩色屋的鮮明,截斷了真正認識這座台灣第一個遠洋漁業漁港的脈絡。直到這次趁著去看在地文化組織「
星濱山 」舉辦的展覽「
永晝海濱美術館」,順勢好好走了正濱漁港一圈,印象才成功接上景觀與在地文化的斷鍊。
先從彩色屋斜對面的魚市起頭,之前幾次經過,都瞄到港邊的圍欄上綁滿了封鎖線,但乍看普通,以為是過往工程留下的餘物,今天近看下才發現旗布上寫滿了梵經文,宗教味濃厚,向一旁的魚販詢問後,方知這是過去習慣來漁港買魚放生的團體所留下,多次儀式過後便繞滿港際。
但諷刺的是,許多次的放生行動因未搞懂魚種與水域的匹配性,反導致被放生的魚群快速死亡,因此正濱漁港現已不再接受放生團體的申請,徒留大量的經文旗繩與兩側的漁獲攤和漁船相比鄰,既尷尬,也衝突。
從魚市場往正濱漁港的港區走去,會先經過「和平橋」,橋的左前方是曾在日治時期作為礦物運送裝運碼頭,後來被國民政府租借給造船公司的「阿根納造船廠」。已經年逾60的造船廠,如今血肉不在,徒存枯骨,但裸露的鋼筋水泥意外對了現代頹廢風格的味,反而成為另一種更被人關注的姿態,它的廢棄,不等於死亡。
步入彩色屋對岸的街道,看見一棟店面鐵門半開,探頭進去,目光所及是滿地的網線,以及專注編織的師傅。小心翼翼地詢問,換來的是溫和的招呼,才知這是間已經做了45年的魚網編織店,師傅還興致勃勃地分享之前電視台來做專題的
影片畫面,原來是被認證過的編網職人「草哥」。
漁網似綿而韌,鋪在地上有種帶著秩序的美感,但編網的那雙手熟練的律動,卻比編出的網絡更動人。
再繞到彩色屋一側,持續往港口尾端走,盡頭被鋼板牆環繞的建築,即是如今還在運作的修船廠,從鋼板的空隙望進去,可看到修船工在大船旁的鷹架上穿梭自如的俐落,還有坐在鷹架上小歇,像是在陪伴著船隻休養生息的溫柔。
而周遭也有許多小船正接受著船工的修補,焊接時的火花從船身與船工間迸發而出,散發出討海精實的性格,內斂卻能量滿盈。
回程等車時,看到許多人拍完跟彩色屋的合照便走,覺得可惜,彩色屋無可否認是正濱漁港現在最吸引人的資產,但正濱漁港留下的是濃縮而完整的漁港風情,不只是畫面,情感也更深刻的多。
小小的港區,走路剛好,在慢慢走動的過程中,方能體會藏在建築、海洋與港間的風景,並重新認識那些被彩色屋所掩蓋,漁港的真實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