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陳薇仲 文獻資料/基隆市漁會正濱大樓暨周邊廊帶資源盤點調查計畫 沿著基隆東岸的中正路,行經一排排橋式起重機、法國公墓、李宅等,轉過安瀾橋,就到了正濱漁港的區域。靠港的風景先是一棟棟造船廠,右側則是不同時期來到正濱漁港從事漁業相關工作的日本人、韓國人以及國民政府安置中國移民的聚落。正濱漁港的前身──田寮澳、珠螺澳及拔西猴澳皆是良好的灣澳,在沒有人造碼頭的時代,沙灘成了安全接駁貨物、人員往返陸域的緩衝地帶,而和平島的龍仔山屏障了秋冬強烈的東北季風,也讓正濱漁港成了早期居民安穩泊船、從事漁業的所在。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外港及其東側的八尺門水域,正好介於和平島和台臺灣本島之間。漁港北鄰和平島,原本分別為最大的社寮島、西北邊的中山仔島及西邊的桶盤嶼,在日本時代將三座島填土連結成為現今的和平島。正濱漁港的發展脈絡特殊,不同於和平島、八斗子因為地理、漁業資源而吸引原住民與外來移民群聚,因為航海的連結與交流,發展出漁業技術與文化。 正濱漁港的近海漁業與後來不斷蓬勃的遠洋漁業,皆源自於日本政府對於台灣做為母國經濟、資源提供者與南向政策角色設定,加上基隆極佳的港灣地形與豐富的漁業資源,讓正濱成了日本時代漁業造鎮的指標與漁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隨著日本人對於台灣資源的需求增加、進出口頻繁,將北台灣重要的運輸節點設置於基隆,因而開啟了基隆築港計畫。其中,為了組織計畫性發展基隆的漁業,正濱漁港也隨著第三期築港工程逐步成型,於1929年在和平島南岸、今協同造船廠以西至社尾土地公廟處之間(過去雞籠灣最大的沙灘)以及對岸的田寮澳,築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歷時五年在1934年完工。以下透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北藝風的正濱漁港資源盤點計畫的整理不同時期的地圖和歷史,從日本時代看到正濱漁港的興起、發展、鼎盛與衰落。 日本時代的正濱漁港 日本人在1895年領台之後,隨即啟動漁業資源的盤點,集結所有的調查,於1920年由台灣總督府出版《台灣の水產》(1935 年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水產會修正再版),書中記載漁業描述(沿海、近海、遠洋)、魚類調查、漁具、漁法、漁場、加工、漁民組織、漁業工業設施與加工、經濟產值等,進而也挑選了正濱漁港(時稱基隆漁港)作為發展遠洋漁業的重鎮,在基隆港第三期築港計畫中(1929-1935年)興建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 1909年,小型動力漁船由日本傳進了蘇澳,基隆在隔年引進,同時揭開基隆發展動力船的序幕;1912年輪船拖網漁業(又稱「單拖」)進入基隆,從事漁撈,船的噸位數在200噸上下。而真正開始具有規模的在東海與南海等漁場作業是在1926年,日本漁業共同株式會社派了四艘拖網漁船,同時也改良了漁具和漁法,漁撈的成績逐漸好轉,當時的基地就是以基隆為中心;而機船底曳網漁業(又稱為「雙拖」)是1919年傳入基隆,一直到1924年,經由日人的經營,漁法才逐漸熟練。在當時,除了少數拖網漁船以高雄及馬公為母港外,基隆是日本政府鎖定的、重要的漁業發展根據地。 除了單拖船與雙拖船之外,基隆也有鰹釣漁業、鯛魚延繩釣、珊瑚漁業及鏢旗魚等,所捕撈之漁貨可供應漁港周邊的工廠加工,日本人在正濱漁港內設置鰹節工廠(煙仔會社,今柴魚工廠)、罐頭工廠、及珊瑚加工業等,在在說明正濱漁港當時的港口設施與漁業設備,都是政府為了漁業發展而設置最先進的設備,大力促進漁業發展。 水產館(今正濱漁會大樓)也是當時基隆漁業發展蓬勃的證明。水產館於1935年落成,館內除了有簡易的倉儲、魚市場、標本室以及行政空間,並定期辦理訓練、講習,以精進漁民捕捉技巧,包括漁船機械操作訓練、漁業加工以及珊瑚加工等附加價值高的技術。(水產館,也就是正濱漁會大樓的詳細介紹,可以看: 基隆漁會正濱大樓 ) 第三期基隆築港計畫後的正濱漁港,港內水域讓遠洋以及沿海作業的各式大小漁船約三、四百艘停靠。陸上設施則以「水產館」為中心,建置大型的漁業附屬設施,包括水產試驗場、工廠、小型漁船停泊區、漁業關係者店鋪、柴魚工廠、機油倉庫、珊瑚市場、魚箱放置所、魚市場、製冰所、造船廠、水產會診療所、商船水產講習所等。這些都能證明日本政府是以漁業工業造鎮的規模來修築正濱漁港,用以全力發展漁業。因此漁業相關的廠房與設施成為支援漁業發展系統的一環,任何所需的硬體、修繕、配銷、加工、販賣等,都可以在港區內完成,猶如一座漁業工業園區。 而因應大量漁業相關產業的人力需求,有大批的漁民從外地遷入,這些移民包括引進日籍專業漁民、琉球籍自由漁民、原和平島的台籍漁民與居民以及晚期韓國漁民等等,均是因為漁港設立以及看好漁業的發展性,移居於此。這也讓正濱漁港居民的組成與其他附近的漁村,如八斗子、長潭里的發展很大的不同多元的漁業人口移入,正展現了正濱漁港的豐富與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