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韓國流行音樂(K-POP)與偶像(idol)之市場要素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近年來,時常讀到台灣對韓國電影的一些觀察與省思,但今天想來聊聊韓國流行音樂(K-POP)與偶像(idol)之間的市場運作。在進入主題前,先來簡單補充背景相關知識。

首先,培養流行音樂歌手、團體的經紀公司;再來,偶像的舞台,音樂放送節目;最後,來了解韓國哪些代表性音樂頒獎典禮,以及獎項獲獎規則。

先大致了解上述重點要素後,再來討論彼此的市場運作。

(為了閱讀上的方便,文中會穿插一些名詞小百科。)


娛樂經紀公司

大型的經紀公司除了培養音樂領域外亦同時包括演員等娛樂相關人員,而韓國流行音樂三大製作公司為SM娛樂、YG娛樂、JYP娛樂。

在韓國,娛樂經紀公司為培養新人,建立一套「練習生制度」。經紀公司會對給予練習生完善的訓練,專業舞蹈訓練、歌唱技巧甚至語言培訓。

SM娛樂(SM Entertainment)

由歌手出身的李秀滿於1989年創辦,公司名稱是「Star Museum」的縮寫。Forbes雜誌曾經形容SM娛樂有限公司為K-pop的創造者。

代表藝人:神話、BoA、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EXO。

YG Entertainment

梁鉉錫於1996年所創立。他曾是1992年出道的徐太志與孩子們的成員,該組合被稱為韓國K-pop與Hip-Hop的開山鼻祖,也因此YG是韓國R&B和Hip hop音樂最具代表性的娛樂公司。

代表藝人:BIGBANG、CL、李夏怡、樂童音樂家、WINNER、BLACKPINK。

JYP娛樂(JYP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朴軫永於1997年11月的藝人經紀公司,分為娛樂管理部,唱片業務部,數位內容部三大部門。

代表藝人:Wonder Girls、miss A、2AM、2PM、GOT7、DAY6、TWICE。

除了上述三大娛樂經紀公司外, 再列舉幾個大勢偶像的經紀公司。

不能不提新一代相當火的BTS(防彈少年團),其隸屬Big Hit娛樂;流行搖滾樂團代表FTisland和CNBLUE皆是FNC娛樂;飾演韓劇《鬼怪》 劉德華一角的陸星材,其所屬團體BTOB之經紀公司為Cube娛樂;國民妹妹 IU為LOEN娛樂旗下藝人。

然而這些公司僅是冰山一角,後續的文章會再談這部份。


音樂放送節目

韓國目前有六個音樂放送節目,分別是:

  • 星期二 SBS-MTV The Show
  • 星期三 MBC-Music Show Champion
  • 星期四 Mnet-M! CountDown
  • 星期五 KBS-Music Bank(音樂銀行)
  • 星期六 MBC-Show! Music Core(音樂中心)
  • 星期日 SBS-人氣歌謠

節目會邀請有發行新作品的歌手去表演,然而,單純表演的形式並無法讓節目長久運行,為了讓節目更有吸引力,這些音樂節目設立了「一位制度」(所謂的一位即是冠軍之意),讓眾家歌手爭奪,各節目在項目比重上略有不同,但標準大略分為以下幾項:音源、銷量、MV&SNS、事前投票、放送分數、實時投票

節目時間基本上都是一個多小時,時間有限,表演舞台也有限,因此要得到上節目打歌的機會,需要具備良好知名度或者是背後有強大經紀公司力捧。

小百科:
「音源」為歌曲的數位版,在正式授權的付費音樂數位平台上供下載收聽。音源成績計算指標包含「下載量」與「流媒量」:「下載量」即下載次數;「流媒量」為播放次數。

「MV&SNS」指的是發佈於YouTube上的MV點擊量、而SNS分數除了MV點擊量外,還包括了Me2day、FACEBOOK、TWITTER轉發、Hashtag量等。

粉絲為了讓自己家偶像擁有上節目的機會,多多增加曝光度,進而有所謂「打榜」一詞。打榜是指為了讓新歌於宣傳階段,有更好的知名度,粉絲於音源、銷量、刷MV、或者在SNS宣傳,讓新歌在榜單裡保持好的名次等行為。


音樂頒獎典禮

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MMA)(2009 — — )

由韓國權威數位音樂網站「MelOn」創辦。在台灣,KKBOX的平台性質與MelOn較為類似。

MelOn在韓國音源界極具影響力,為韓國流行音樂的重要指標,眾多音樂打榜節目也以MelOn的音源排行作為成績指標。MMA便是以MelOn一年音源數據為主,結合網路投票,所舉辦的音樂頒獎典禮。

MMA的「年度歌曲」、「年度專輯」、「年度藝人」,有著「歌謠界最高賞年度三大獎」之稱,更是每年各大唱片公司和歌手們必爭的榮耀象徵。

  • 年度大賞 — 年度歌曲 BEST SONG OF THE YEAR
  • 年度大賞 — 年度專輯 BEST ALBUM OF THE YEAR
  • 年度大賞 — 年度藝人 BEST ARTIST OF THE YEAR

這些獎的評審機制為何呢?以下是2017年的評審標準,舉部份獎項為例:

  • TOP 10(當年度十大歌手)
    音源80%+投票20%
  • 年度藝人、年度專輯、年度歌曲
    音源60%+評審20%+投票20%
  • Dance舞曲
    音源40%+評審30%+投票30%
  • Kakao Hot Star
    投票100%

MMA每年還會根據當年的具體情況增添獎項。

Mnet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MAMA)(1999 — — )

由韓國娛樂巨頭Mnet Media(現併入 CJ E&M Music and Live)舉辦的MAMA,前身為Mnet KM音樂錄影帶節(Mnet KM Music Video Festival/MKMF)。

你可能不知道MAMA,但你可能看過Eason陳奕迅2014年在頒獎典禮上的特別演出「浮誇」。

 

為增強本身影響力,從2010年開始,舉辦地點分佈各國,此外,MAMA力邀海外藝人參與,除了上述的陳奕迅外,2015年則是邀請了蔡依林作為特別嘉賓進行演出。進軍海外的策略可說是MAMA提升能見度的一大制勝法門。

但MAMA最為人詬病的是,出席者才有得獎的機會。換句話說,不論成績再好,如果無法出席頒獎典禮,都無法得獎,除此之外,獎項多元,多元到令人摸不著頭緒。大家愛罵但仍然愛看。

去年(2017年),主辦單位CJ E&M更將格局拉大,在越南、香港及日本三地舉辦,時間從原本的一日拉長至一周,稱為「MAMA周」。

以下是2017年的評審標準,舉部份獎項為例:

  • Best Male Group
    投票30%+MAMA評審團30%+音源30%+專輯10%
  • Best Dance Performance Male Group
    Best OST
    投票20%+MAMA評審團40%+音源30%+專輯10%
  • Best Music Video
    投票30%+MAMA評審團70%
  • The Artist of The Year
    投票30%+MAMA評審團30%+音源30%+專輯10%
  • The Song of The Year
    投票20%+MAMA評審團40%+音源30%+專輯10%

韓國金唱片大賞(Golden Disk Awards)(1986 — — )

於1986年創辦,由韓國唱片產業協會主辦,有著韓國葛萊美獎之稱。金唱片獎是韓國三大音樂頒獎禮中歷史最悠久的頒獎禮,以銷量和數據為主要評審依據。

相較於MMA和MAMA,金唱片獎獎項設置比較簡單,共設置了大賞、本賞、新人獎等5個分類的頒獎獎項,於2006年開始區分音源與唱片,增設音源部門獎項。

「音源大賞」和「唱片大賞」為金唱片兩大重量級獎項,每年競爭都十分激烈,而大家熟悉的少女時代也是第一個同時獲得「唱片大賞」和「音源大賞」的歌手。

  • 唱片大賞
    銷量70%+投票10%+評委20%
  • 音源大賞
    音源70%+投票10%+評委20%
小百科:本賞為各個單項獎,用金曲獎來比擬,類似「最佳新人獎」、「最佳樂團獎」、「最佳作曲人獎」等。本賞名額不限一個。

大賞,是每個頒獎典禮的最終壓軸大獎,是從入圍歌手中,綜合標準來評定,頒給在過去一年裡綜合表現最為最優異的歌手,類似金曲獎「年度歌曲獎」、「年度專輯獎」。

大賞是最高獎項,僅一個人或一個組合可以拿到,本賞可以說是大賞的預賽,得先得到本賞才有機會拿到本賞。(第28屆金曲獎新設的獎項「年度專輯獎」即為類似概念)

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1990— — )

首爾歌謠大賞自1990年開始舉辦,是韓國歷史較久的一項歌謠頒獎典禮,前身是「漢城歌謠大賞」,隨著2005年漢城改名為首爾而變成首爾歌謠大賞。


首爾歌謠大賞重點獎項更少,大賞僅一個,本賞十個。

評審標準:

  • 大賞、本賞
    (音源+銷量)40%+評委30%+投票20%+搜索10%
  • 人氣賞
    投票100%(投票方式:付費投票)

Gaon Chart K-POP Awards(2012 — — )

依據Gaon Chart統計數據授獎的年度大型頒獎禮,自2012年開始於每年二月頒發前一年的獎項。其由韓國音樂內容產業協會管理,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贊助,於2012年正式開始。

評審標準:

  • 音源部門年度歌手獎(每月音源銷量第一名)
  • 專輯部門年度歌手獎(每季專輯銷量第一名)
小百科:Gaon Chart(通稱G榜)

http://gaonchart.co.kr/

在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支援下成立,由韓國音樂作品產業協會所營運,自2010年2月23日開始運作,成立的願景是成為類似美國「Billboard」和日本的「Oricon Chart」,代表韓國大眾音樂的公信排行榜。

所包含的計算標準有數位音源、專輯、線上下載、串流、來電鈴聲、來電答鈴等各類型之音樂性產品。


其實還有部份的頒獎典禮沒列出來,是這幾年剛開始舉辦的(韓國的音樂頒獎典禮之多),例如:2016年由韓國SBS電視台舉辦,韓國戲劇類和音樂類頒獎典禮Asia Artist Awards; 2017年開始舉辦的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已經頭昏腦脹一片混亂了,來小結上述幾項音樂獎項的重點:

  • MMA,由最具影響力音源榜單MelOn所舉辦,「音源指標」是得獎關鍵。
  • MAMA,被戲稱亞洲豬肉大賞。「進軍海外擴展版圖」,才是本獎重點。
  • 金唱片,最具權威性大賞,「唱片銷量」是重頭戲。
  • 首爾歌謠大賞,歷史悠久的傳統大賞,權威性僅次金唱片。
  • Gaon Chart K-POP Awards,「銷量」代表一切。

寫到這裡,大家是否對韓國流行音樂有了淺層的了解呢?在了解上述簡單的背景知識後,下篇來介紹整體的實際市場操作。


若您喜歡我的文章,點點分享鍵,轉發給您所有的朋友。
歡迎Follow我的帳號、在文章底下留言,與我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號球的沙龍
42會員
50內容數
九號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0
深入探討電影《鬼才之道》,分析其獨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如何重新詮釋亡靈世界與人類的競爭。本片不僅揭示了社群媒體時代對認同感的追求,也反映出人物對存在與被記住的渴望,展現出荒誕卻真實的人生議題。建議觀眾在觀看電影後,再回來閱讀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2024/09/10
深入探討電影《鬼才之道》,分析其獨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如何重新詮釋亡靈世界與人類的競爭。本片不僅揭示了社群媒體時代對認同感的追求,也反映出人物對存在與被記住的渴望,展現出荒誕卻真實的人生議題。建議觀眾在觀看電影後,再回來閱讀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2023/12/05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呈現的不僅是疾病與治療,更是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或許,我們都能從中領悟到,尋找幸福與自我療癒的路途上,每一位旅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溫暖而被理解的清晨,照亮心靈深處的黑暗。或許,這正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要傳達的──希望與治癒的曙光,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降臨。
Thumbnail
2023/12/05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呈現的不僅是疾病與治療,更是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或許,我們都能從中領悟到,尋找幸福與自我療癒的路途上,每一位旅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溫暖而被理解的清晨,照亮心靈深處的黑暗。或許,這正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要傳達的──希望與治癒的曙光,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降臨。
Thumbnail
2023/10/29
為了高點擊量,現今閱聽者在電視、電腦或是手機前,所接收到的內容僅是單方表述,加上每日湧入的訊息量相當大,事件的表相化作一條快速推播的頭條、聳動駭人的跑馬燈,無法探知事件全貌。
Thumbnail
2023/10/29
為了高點擊量,現今閱聽者在電視、電腦或是手機前,所接收到的內容僅是單方表述,加上每日湧入的訊息量相當大,事件的表相化作一條快速推播的頭條、聳動駭人的跑馬燈,無法探知事件全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只有十四五歲的青青少艾,一般普通人還在唸中學,這些女生已經身懷絕技,受過嚴格訓練生的艱辛歲月,精通韓語英語,能歌善舞,可以獨當一面,在別的第三等國家,這些是「童工」,在韓國,這些卻是「明日巨星」,筆者要說的,韓國娛樂界究竟擁有甚麼法力,去創造這種奇跡?
Thumbnail
只有十四五歲的青青少艾,一般普通人還在唸中學,這些女生已經身懷絕技,受過嚴格訓練生的艱辛歲月,精通韓語英語,能歌善舞,可以獨當一面,在別的第三等國家,這些是「童工」,在韓國,這些卻是「明日巨星」,筆者要說的,韓國娛樂界究竟擁有甚麼法力,去創造這種奇跡?
Thumbnail
辛苦產製內容,但有很多時候更覺得自己像搬運工XD 平台那麼多,是不是都要去呢?(雖然這樣說很不公平)但是,看看偶像孩子們,到每個平台扎實的體力活是真實的啊!!!不論是MV、音樂節目打歌、練習室舞蹈拍攝、還有各式各樣的直拍影片、影音平台短影片等等⋯⋯宣傳真的是要靠勞力去奔走的呢⋯⋯我就覺得有努力下去的
Thumbnail
辛苦產製內容,但有很多時候更覺得自己像搬運工XD 平台那麼多,是不是都要去呢?(雖然這樣說很不公平)但是,看看偶像孩子們,到每個平台扎實的體力活是真實的啊!!!不論是MV、音樂節目打歌、練習室舞蹈拍攝、還有各式各樣的直拍影片、影音平台短影片等等⋯⋯宣傳真的是要靠勞力去奔走的呢⋯⋯我就覺得有努力下去的
Thumbnail
韓國娛樂產業對外的形象輸出,補足了亞裔形象從前缺少的光譜。各大洲年輕時代開始睜大眼睛:原來亞洲的音樂,不再只是東方主義下的地區想像,而可以挑戰世界主流。而當大疫情時代來襲,當線下體驗業績懸崖式崩落,Kpop是怎麼策略轉型:善用現有技術、調整產品獲利結構,將原本就已經橫掃全球的韓流推上網路娛樂的巔峰?
Thumbnail
韓國娛樂產業對外的形象輸出,補足了亞裔形象從前缺少的光譜。各大洲年輕時代開始睜大眼睛:原來亞洲的音樂,不再只是東方主義下的地區想像,而可以挑戰世界主流。而當大疫情時代來襲,當線下體驗業績懸崖式崩落,Kpop是怎麼策略轉型:善用現有技術、調整產品獲利結構,將原本就已經橫掃全球的韓流推上網路娛樂的巔峰?
Thumbnail
K-pop 可不是從站上世界高點的防彈少年團開始。世界看見 K-pop 之前,最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不是紅遍亞洲的 Super Junior 和少女時代,而是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Thumbnail
K-pop 可不是從站上世界高點的防彈少年團開始。世界看見 K-pop 之前,最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不是紅遍亞洲的 Super Junior 和少女時代,而是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Thumbnail
「利用鉅額資金再投資,搭上數位化順風車持續開展新事業」 源於日本的粉絲文化,如何藉由韓國的娛樂產業經營手法與科技進步,快速形成多元的商業觸角?
Thumbnail
「利用鉅額資金再投資,搭上數位化順風車持續開展新事業」 源於日本的粉絲文化,如何藉由韓國的娛樂產業經營手法與科技進步,快速形成多元的商業觸角?
Thumbnail
亞洲的流行音樂產業最有指標性的,除了我們熟知的華語流行音樂之外,永遠繞不開的兩大主流:一個是日本流行音樂,另外就是韓國流行音樂(K-POP)了。如果要追溯起源,那要回到1996年,由知名的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 SM 娛樂推出了當紅團體 - H.O.T。(Wikipedia 連結:https://zh.
Thumbnail
亞洲的流行音樂產業最有指標性的,除了我們熟知的華語流行音樂之外,永遠繞不開的兩大主流:一個是日本流行音樂,另外就是韓國流行音樂(K-POP)了。如果要追溯起源,那要回到1996年,由知名的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 SM 娛樂推出了當紅團體 - H.O.T。(Wikipedia 連結:https://zh.
Thumbnail
早上看到一則報導,是來自韓國的音樂產業的版權討論。 第一眼看到標題時,心裡初步的印象是覺得在音樂娛樂產業的發展上,韓國一直是傾注了巨大的資源,幾乎舉全國政策與資源共同發展 K-POP。(甚至連 K-POP 都被這股努力創造出了獨有的名詞)那麼倒因為果的刻板印象總會覺得既然 K-POP 如此蓬勃發展
Thumbnail
早上看到一則報導,是來自韓國的音樂產業的版權討論。 第一眼看到標題時,心裡初步的印象是覺得在音樂娛樂產業的發展上,韓國一直是傾注了巨大的資源,幾乎舉全國政策與資源共同發展 K-POP。(甚至連 K-POP 都被這股努力創造出了獨有的名詞)那麼倒因為果的刻板印象總會覺得既然 K-POP 如此蓬勃發展
Thumbnail
由Mnet(南韓CJ集團旗下經紀公司)所製作的《PRODUCE X 101》已風靡全球,南韓粉絲為自己愛慕的練習生投票,而外國粉絲紛紛也以網路應援支持。而《PRODUCE》系列節目從2016年開播以來,雖有惡意剪輯、練習生態度問題或是排名爭議,但Mnet每每推出仍然能上熱搜。
Thumbnail
由Mnet(南韓CJ集團旗下經紀公司)所製作的《PRODUCE X 101》已風靡全球,南韓粉絲為自己愛慕的練習生投票,而外國粉絲紛紛也以網路應援支持。而《PRODUCE》系列節目從2016年開播以來,雖有惡意剪輯、練習生態度問題或是排名爭議,但Mnet每每推出仍然能上熱搜。
Thumbnail
繼上篇提及 K-pop 的生成背景與發展脈絡,本篇繼續帶來另外三種比喻,冀望提供讀者對一時風靡全球的 K-pop 文化不同的思考與想像。
Thumbnail
繼上篇提及 K-pop 的生成背景與發展脈絡,本篇繼續帶來另外三種比喻,冀望提供讀者對一時風靡全球的 K-pop 文化不同的思考與想像。
Thumbnail
近年來,時常讀到台灣對韓國電影的一些觀察與省思,但今天想來聊聊韓國流行音樂(K-POP)與偶像(idol)之間的市場運作。在進入主題前,先來簡單補充背景相關知識。
Thumbnail
近年來,時常讀到台灣對韓國電影的一些觀察與省思,但今天想來聊聊韓國流行音樂(K-POP)與偶像(idol)之間的市場運作。在進入主題前,先來簡單補充背景相關知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