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邊界》的外星敵人,到底是啥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原文寫於2014年6月2日)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改編自日本小說 All You Need Is Kill (櫻板洋 著),是個科幻電影,描述凱吉(Cage)生死輪迴(Live, Die, Repeat)百來次,決意殺掉難以捉摸之敵人的故事。

raw-image

我習慣在看電影之前,絕不看任何相關資訊,喜歡在沒有任何預設力場與假設的前提下,享受電影裡的故事與驚奇。因為沒有先預期到,這是一個講「生、死、輪迴」的故事,所以看到Cage (Tom Cruise)被怪獸濺血死去的那一剎那,還真是大大地嚇了一跳!更嚇一跳的是,想不到,他竟然又活過來了,而且,重複一模一樣的路徑,重複一模一樣的對話。大概前面三十分鐘,故事處理的就是關於凱吉自己生死不息的主題。

不過若是有注意,還會發現科幻小說裡,時常討論到的「後人類現象」--人類已經不是單純的四肢動物,而是必須習慣倚賴「義肢」,才能生存的生物了。於是,士兵們上戰場時,都必須穿上機器盔甲,槍砲彈藥全副武裝,讓身體與機器全然結合。

人類目前的生活,不也如此。許多人,出門時,若沒有隨身攜帶自己的「義肢」(smart phone or any pad),肯定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隻身在外,沒有網路隨伺在身,可以查一下email, 可以拍照抵影印,可以臨時查個地圖,可以來個wiki一下、google一下,或者馬上發個信息等等,便很不安心。

人類的手,不僅五指,而早已延伸至smart phone,延伸至網路,延伸至世界的每個角落裡了。那些全副裝的士兵們,不就是現代人對科技產物依附依賴的真實隱喻嘛。

------

而凱吉那一死再死,再死不息的輪迴,也彷彿模擬了真實世界中,電玩者那寧死不屈,堅持到底的過關精神。凱吉,當然是電玩裡的主角,虛擬實現了電玩者在網路世界裡的冒險遊戲。

凱吉一再一再的練習,重複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先是要跨過海岸線,通過直升機關,再到達水壩等等,最後再到羅浮宮的魔王關。這中間,因為經過上百次的練習,把那個一開始懦弱膽怯,貪生怕死的凱吉,訓練成一個曉勇善戰、殺敵無數的超級勇士。正如同麗塔(Rita,Emily Blunt)這位超級女戰士,也是經過三百多次的磨練,經歷三百多次的死亡,眼見心愛之人三百多次的死去,才將自己訓練成超越男性戰士的女中豪傑。

無論是凱吉或麗塔,經過「努力不懈」,最後,「有志竟成」。這樣的勵志故事,相信大家應該都能夠感受得到。

不過,我比較想問的是,到底那些令人捉摸不定的敵人,也就是擬態(mimic),還有他們的母體(Omega),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總是能夠模擬與預知凱吉的一切行動呢?

------

跟麗塔一樣,凱吉能有生死不息的超能力,能與眾人不同,其實不是獲得什麼特別的恩寵,而是來自於敵人的血液。就在第一次出征的生死存亡之際,凱吉打算與擬態同歸於盡,竟炸到了一隻Alpha-Mimic,是敵人中少數的首領。因為Alpha-Mimic血濺凱吉的臉,轉移了原來Omega(外星生物母體)能夠控制時間的特殊能力。接著,凱吉不止能夠感知母體存在的地方,同時也具有控制時間迴路的超能力,控制時間重複的路徑(time loop),重複修正事實的前進方向與狀態。簡言之,凱吉的時間控制,是源於母體的超能力。

raw-image

想要解開外星生物真面目的鑰匙,就在凱吉與這些生物的名字裡。凱吉,來自cage,也就是英文字的「牢籠」。

凱吉原本的所學是廣告行銷,根本不曾接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忽然間,被派駐到最前線,他極為「抗拒」。他想盡一切方法要改變現狀,不過,實際上,他被現實給限制著了,給「牢籠」著了。He is entirely encaged by the reality.

他毫無任何能力能夠改變現狀,只能無助又被動地接受任何(不合理)的命令。(此時,真是難得地看到,又勇又帥的Tom Cruise演著一個又孬又弱的懦夫模樣)。

他幾乎沒有說出口的那句話是:「我好怕!」

另外,母體的名稱是Omega,是希臘字母中的最後一個,代表的意思是,「最終」。因為,「結束」,也代表著「即將開始」,所以Omega也可以同時代表「結束與開始」,與「循環不息」的意思。

首領擬態的名字為Alpha,是希臘字母的第一個,也就是英文的A,代表「起始」。一方面是首領之意,也是與母體(起始與終結)連結之意,這也是為什麼,麗塔告訴凱吉,攻擊這些擬態(Mimics)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些敵人都只是母體的擬像,最終是要剷除母體,隨之,擬像自然都會消失。

這些「擬態」,原名之意為,Mimic,也有雙重之意。首先,他們都是母體的模擬型態,並非真正的敵人本身,而是母體的擬像,都是母體的複製,攻擊母體打算要攻擊的目標,體現母體的意志與脅迫。其次,透過母體對於凱吉的模擬與預知,他們延伸母體的意志,也模擬與預知凱吉的行徑,一旦察覺出凱吉的行動與方位,這些擬態隨之出現,馬上可以攻克地球戰士。

綜合這些名字的意義,大概可以找出一個結構:凱吉被控制在一個(時間)牢籠裡,在這個他既害怕又厭惡的牢籠裡,有著一個可怕的怪獸媽媽,她有成先上萬的複製子女,因為母體能夠預知凱吉的心思與行動,無論凱吉如何預先做準備,只要他的意志被發現,行動被察覺,很快所有的怪獸(擬態)出現,馬上攻擊凱吉,讓他又再次回到時間迴路裡,重頭開始。

一開始就有提到,凱吉會陷入這個時間輪迴的牢籠,是始於他與Alpha的血液融合。也就是說,凱吉與Alpha在隱喻上是「融為一體」了。而Alpha是母體的最起始擬像,也屬於母體,於是關於凱吉與母體,可以這樣說:

母體,就是凱吉;凱吉,就是母體。

(∵Alpha=Omega, Alpha=Cage, --> Cage=Omega. There is a cage looped from Alpha to Omega. And Cage is encaged in this loop from Alpha to Omega. Alpha mimics Omega. Omega mimics Cage. Cage himself is the core of Omega.)

(如果有注意到,凱吉與母體的相遇,就是在水中,凱吉漂浮在「羊水」裡。也是經由母體,凱吉才能再度重生。)

因為Alpha就是母體,Alpha又與凱吉融為一體,凱吉其實就是母體本身。如果說,有個時間牢籠的迴路,從頭(Alpha)到尾(Omega),那凱吉就是徹頭徹尾地被困在一個時間牢籠的迴路裡的。

在這個永不止息的迴路裡,擬態模仿母體,母體又模擬凱吉,凱吉所面對的所有的危難(擬態),其實就是來自於凱吉本身(∵Omega=Cage)。所以,更深一層地說,

凱吉真正的敵人,其實,都是「自己」。

或者應該說,凱吉的敵人,正是自己內在的,「恐懼」。

待續。。。。

續集請見:《明日邊界》的「恐懼」與「羅浮宮」秘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4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Thumbnail
2024/12/11
一個小小的「奧術宇宙」,包含許許多多當代議題,從階級、親情(父女、母女、姊妹)、愛情(同性或異性)、友情、科學、醫學、宗教、社會的制度與結構、戰爭、欺騙、詐術、平行宇宙、回到過去等等議題。 這是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卻不會有龐大到自圓其說,而變成令人失望的胡言亂語。
Thumbnail
2024/11/08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Thumbnail
2024/11/08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Thumbnail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Thumbnail
2024/09/27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機器的脈動〉是Netflix原創科幻動畫影集《愛 x 死 x 機器人》其中一集短片,故事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家Michael Swanwick獲得雨果獎的同名短篇小說。主角是名太空人,在探索木衛一艾歐時遭遇事故,她孤身一人,在如夢的幻境中,和艾歐進行關於生命的辯證。
Thumbnail
〈機器的脈動〉是Netflix原創科幻動畫影集《愛 x 死 x 機器人》其中一集短片,故事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家Michael Swanwick獲得雨果獎的同名短篇小說。主角是名太空人,在探索木衛一艾歐時遭遇事故,她孤身一人,在如夢的幻境中,和艾歐進行關於生命的辯證。
Thumbnail
個人最喜歡的前2名是吉巴羅和迷你亡靈之夜。愛死機器人第三季受到極大的盛讚,甚至有封神美譽,應該都是落在《吉巴羅》這個篇章。
Thumbnail
個人最喜歡的前2名是吉巴羅和迷你亡靈之夜。愛死機器人第三季受到極大的盛讚,甚至有封神美譽,應該都是落在《吉巴羅》這個篇章。
Thumbnail
「時間迴圈」一直是很有吸引力的科幻題材之一,不論動漫畫或影視作品都有不少經典之作。2014年的電影《明日邊界》以及小畑健老師作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都是改編自2004年的同一部輕小說作品,讓我們來看看來自東洋西洋不同文化的創作者,在不同的載體上是怎麼改編同一個題材的。
Thumbnail
「時間迴圈」一直是很有吸引力的科幻題材之一,不論動漫畫或影視作品都有不少經典之作。2014年的電影《明日邊界》以及小畑健老師作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都是改編自2004年的同一部輕小說作品,讓我們來看看來自東洋西洋不同文化的創作者,在不同的載體上是怎麼改編同一個題材的。
Thumbnail
對他們來說,好好的活下去真的很難。即使經過人體改造,仰賴阿賴耶識系統來操作機動戰士或其他機體,戰鬥力比正常人類來得強,可是他們的力量來源卻遭到歧視,他們被蔑稱為宇宙鼠輩的同時,還要忍受終身的詛咒。
Thumbnail
對他們來說,好好的活下去真的很難。即使經過人體改造,仰賴阿賴耶識系統來操作機動戰士或其他機體,戰鬥力比正常人類來得強,可是他們的力量來源卻遭到歧視,他們被蔑稱為宇宙鼠輩的同時,還要忍受終身的詛咒。
Thumbnail
我是由電影才開始接觸這部作品,不論是世界觀的描述、人性的展現、戰鬥的畫面,電影裡都帶給我奇妙的感受,在看過原著漫畫後,對電影續集更是抱持著敲碗的心情!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我是由電影才開始接觸這部作品,不論是世界觀的描述、人性的展現、戰鬥的畫面,電影裡都帶給我奇妙的感受,在看過原著漫畫後,對電影續集更是抱持著敲碗的心情!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很奇幻詭異的科幻片,展現恐怖與美並存、生命樣貌可能性的一部電影。導演是導過28天毀滅倒數、機械姬的 Alexander Garland,看這部片的時候也讓我聯想到肌膚之侵,這兩部片都表現出不同生命自我生存發展的方式,可能都不是我們人類所能理解的善惡二元的那樣理所當然。
Thumbnail
很奇幻詭異的科幻片,展現恐怖與美並存、生命樣貌可能性的一部電影。導演是導過28天毀滅倒數、機械姬的 Alexander Garland,看這部片的時候也讓我聯想到肌膚之侵,這兩部片都表現出不同生命自我生存發展的方式,可能都不是我們人類所能理解的善惡二元的那樣理所當然。
Thumbnail
作為哥吉拉三部曲的首作,《哥吉拉:怪獸惑星》的故事是悲壯的,在二十世紀末,怪獸接連甦醒,然後怪獸中的怪獸,哥吉拉,出現了,並且將多數人都殲滅了,於是人類與同怪物而一同出現的外星人們一起逃到宇宙之中飄流,在歷經各種內鬥與糾結之後,二十年後,一場「收復」之戰於焉展開,但經過空間跳躍,地球竟是兩萬年之後。
Thumbnail
作為哥吉拉三部曲的首作,《哥吉拉:怪獸惑星》的故事是悲壯的,在二十世紀末,怪獸接連甦醒,然後怪獸中的怪獸,哥吉拉,出現了,並且將多數人都殲滅了,於是人類與同怪物而一同出現的外星人們一起逃到宇宙之中飄流,在歷經各種內鬥與糾結之後,二十年後,一場「收復」之戰於焉展開,但經過空間跳躍,地球竟是兩萬年之後。
Thumbnail
這個鏡頭應該讓一堆男性觀眾暴動了 這真的是我最近看過最浪漫的電影了。 在農舍喝咖啡的那一段,不是正道盡了情人為彼此甘受苦難的最浪漫情懷?片末準備犧牲自己前的一吻,難道不令人心癢難搔?還有最後Cage那
Thumbnail
這個鏡頭應該讓一堆男性觀眾暴動了 這真的是我最近看過最浪漫的電影了。 在農舍喝咖啡的那一段,不是正道盡了情人為彼此甘受苦難的最浪漫情懷?片末準備犧牲自己前的一吻,難道不令人心癢難搔?還有最後Cage那
Thumbnail
繼上一篇,外星敵人是啥呢?這篇是要繼續看看,若是外星怪獸可以解釋為一個隱喻,代表「凱吉自己內心的恐懼」,然後,這個《明日邊界》的故事,還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繼上一篇,外星敵人是啥呢?這篇是要繼續看看,若是外星怪獸可以解釋為一個隱喻,代表「凱吉自己內心的恐懼」,然後,這個《明日邊界》的故事,還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改編自日本小說 All You Need Is Kill (櫻板洋 著),是個科幻電影,描述凱吉(Cage)生死輪迴百次,決意殺掉難以捉摸之敵人的故事。
Thumbnail
《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改編自日本小說 All You Need Is Kill (櫻板洋 著),是個科幻電影,描述凱吉(Cage)生死輪迴百次,決意殺掉難以捉摸之敵人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