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面試:如何解決客服人力不足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起來思考流程優化case,還有我之後的反思

轉眼間我到SP已經三年多了,噢不,才三個多月!每個月領薪水時都覺得好珍貴,錢怎麼這麼難賺(揮淚)(我媽還常打電話給我,很擔心地問:看新聞一直在講你們家虧錢耶,薪水真的有入帳齁!)

來分享一下之前一直想分享的面試經驗(要不然我快忘了記憶開始模糊,這症頭……),這篇文章先分享一開始HR電話面試的過程、題目,還有我最近的體悟。

一開始HR跟我約電話簡短15分鐘聊一下,介紹一下他們目前的機會,聽起來是個輕鬆認識的聊天,好呀聊一聊有何不可,就很快答應了。

讓我很驚訝的是,當時我問她職缺內容,她說目前公司正在擴編,職缺還沒確定,這太隨興了吧XDDD,但她一一介紹了該公司各部門做的事情與需要的核心能力,非常鉅細靡遺!我默默驚訝一下,遇到了專業的人資了,然後她詢問我,對哪一個部門有興趣。

咦?可以我自己選嗎XD

我跟她說,以我現在的職涯方向,會想做產品經理,但這在新加坡,接下來可能行銷(Product Marketing),但我很清楚以我的能力與經驗,不太可能去做電商行銷,我應該適合營運部門專案管理、流程優化這一塊。

她說,她看完我的資歷之後,也覺得我很適合, 不然她現在提一個case給我,請我快速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

如果目前客服人力已經有100個人,但是由於公司成長速度超快,大家已經overloading,團隊主管估計應該要補到200個人才行,你會怎麼處理?

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如果是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也許你會有更好的解法。

raw-image

其實我覺得有點驚訝,因為我不太有接觸過電商客服,說好的輕鬆聊聊呢,怎麼突然來了個case冏冏。

我那時的回答是:

首先,我應該先不會做任何改變。他們都已經很忙了,還要配合我這個門外漢做的所謂優化建議,根本只是去添亂的。

我會先觀察、統計,甚至加入他們,跑過整個作業流程。

在這段期間內,我的觀察重點是:

  1. 來電都是詢問什麼樣的問題?是既有問題?還是針對特定活動衍伸出來的問題?還是遇到bug?還是消費糾紛?
  2.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網路上找不到的,還是找得到的?
  3. 人力不足是全部時段都不足,還是會有某些尖峰時間會不足?
  4. 人力回答問題所花的時間,是都在回答問題或安撫客人,還是在查找資訊或與各部門確認?
  5. 從客人打電話進來,到確認資訊,到回答問題,到真正解決問題、客人滿意,各流程會花多少時間?流程中最花時間的是哪一塊?

分析完這些問題之後,我會對團隊目前的人力狀況有更清楚的概念,才能從中擷取出可以優化的地方。

例如,如果用戶問的問題是使用上的問題,例如怎麼使用xxx,一方面是看app能如何優化引導,從根源減低用戶疑問,另外一方面,這屬於常見且能公開的問題,網站上應該要搜尋得到,如果沒有應該補上,如果已經有了,但用戶依然打電話進來,要進一步檢查資訊是否容易找到(關鍵字有沒有放對),解答是否簡短易懂……等等。

又例如資料查找或詢問,這代表用戶可能需要在電話中等待,甚至一通電話無法解決問題,還要回電,其實很浪費時間,且時間都花在無法創造價值的等待與釐清,若有這樣的狀況,可能代表公司沒有給客服人員足夠的資訊、訓練、文件或查詢系統,或查找權限,或是客服人員回答信心還不夠(沒足夠被授權),或能力不夠。

然後HR根據我的假設,進一步給我一些資訊,然後說,如果這些都做了,人力還是不足怎麼辦?

然後我說,接下來可能我就會考慮自動化的機會,例如針對某些問題的自動化語音回答,像信用卡公司不是都能語音自動撥放帳單金額嗎?那應該就是很常被問,但又很制式能由電腦回答的問題。在其他的介面上,也許也能利用chatbot之類的方式自動化回答,減少客人打電話進來的機會。

但這些解法的建置成本可能比較高,而且要自動化回答,我想系統的問題分類架構資訊等等,都要夠清楚,程式才爬得到,短期內也無法紓解人力需求,可能要搭配短期的外包人力來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針對來電客服的尖峰時間,也可以用這些人力來做調度。

HR還是不死心問我,如果這樣人力還是不夠怎麼辦?

我說,如果以上這些都無法解決問題,這時我才會考慮加人,因為加人的成本高,且不是短期內就能找到人,還能讓它上手回答所有問題的,還要花原本的人力訓練他,如果客服這塊真的這麼重要,而且確認是長遠、持續會有的需要,也許能從公司內找有相關經歷的人先頂一下,再一邊加速找人。

但是,最後我想強調,這要從公司整體利益去思考,因為我被詢問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客服人力的問題,這是我的回答,但也許這件事評估影響後發現,沒有必要花這麼多的成本或力氣去解決?例如客服人力不足換來的,可能是用戶打電話進來要花的等待時間,從5秒變成10秒?但開發自動化系統要花的成本巨大?那還是要衡量這個問題「值不值得被解決」。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法呢?

不過在實際跑過流程優化專案之後,我現在有不一樣的體悟。

我在前面的回答裡面,遺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為什麼這個字放大後,在網頁版上看起來這麼歪!)

這些方法要做都能做,但是所謂的流程優化,就是要改變到人們既有的做事方法,甚至是心態與價值觀,但是這些人為什麼提供你資訊呢?為什麼要配合你改變呢?這就是所謂組織改變的摩擦力了。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國中時有學過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當一個物品靜止時,要讓它開始移動,要先克服一個「靜摩擦力」,這個靜摩擦力,會比之後讓物品繼續移動的「動摩擦力」還要更大,等到物體動起來,就只需要克服較小的動摩擦力就能繼續往前了。(讀者OS:你可以說中文嗎?)

什麼意思呢?就是要你出門運動很困難,但是好不容易從沙發爬起來,穿了球鞋出了門之後,要跑步就很簡單了。

所以還是加人最快了(被老闆桶死)。

不是啦!我認為應該更細緻處理這個問題。

一部分是要許多的溝通,讓大家都知道這個優化的目的--「不是在嫌棄他們現在做得差」、「也不是要用自動化把他們取代」、「也不是不體諒他們的辛苦,硬不加人」,而是希望他們能專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然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有價值,要讓他們自己想改變、自己也努力一起找方法才行,而且,已經做很久的人,一定對整個流程能優化的地方,有更多的想法。

然後是改變要漸進,不要激起抗拒(溫水煮青蛙?!),而且始終要記得改變是為了對方,而不是自己的績效與KPI(操之過急對方很容易會有這種感覺)。

最後,一開始就找到「能隨著環境變化調適改變」的人很重要,也就是說,找到那個摩擦係數低,很容易一推就動起來的人(停止!不要再講理化了!)。

雖然這虛無飄渺,但我有個同事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面試人時,如果她問到面試者的需求,對方希望公司「要有明確的流程或制度」,或是離開前公司的原因是:「太亂流程不清楚」,那們她就會認為這個不是適合的人選。

我很認同,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一家還在瘋長的新創公司(真的很瘋!),有這樣的想法不切實際,他進來一定會失望,而且這代表這個人不夠積極,不會主動去改變自己認為可以優化的地方,如果是我,會覺得流程改善由我自己做起,何必去期待公司把一切準備好?(都準備好又有人要抱怨繁文縟節沒彈性了,我的體悟是,改變的人永遠會積極改變,抱怨的人永遠抱怨)。

以上就是我的電話面試經驗與最近的想法,另外一個小小的驚訝是,我很難得遇到這麼專業的HR耶!討論過程中一度懷疑,其實不是人資而是該部門主管吧?!但是去Linkedin人肉發現,真的是HR!是國外主修人力資源畢業的專業人資(國內有這種系所嗎?),整個討論過程覺得自己也學到很多,是很舒暢的一次討論。

(話說講完電話發現已經過一小時,說好的15分鐘輕鬆聊聊呢!)


如果你/妳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我個愛心讓我知道!
也要記得追蹤我,讓我可以持續提供優質文章給你/妳~
也歡迎用街口請我喝杯咖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onne Tsai的沙龍
642會員
47內容數
Evonne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0
PChome與momo購物真的差不多?從使用者體驗、基礎建設,到集團策略,產品經理的觀點。做為前電商的一員,我一直很關心momo和PChome的戰爭,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觀察到的點,也藉由這個分析,帶大家認識電商的商業模式、競爭優勢,以及momo的策略布局。
Thumbnail
2021/06/10
PChome與momo購物真的差不多?從使用者體驗、基礎建設,到集團策略,產品經理的觀點。做為前電商的一員,我一直很關心momo和PChome的戰爭,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觀察到的點,也藉由這個分析,帶大家認識電商的商業模式、競爭優勢,以及momo的策略布局。
Thumbnail
2021/06/08
使用者旅程分析是產品經理或是UI/UX設計師很常用的方法論,甚至我認為,這是產品經理要「真正掌握一個產品」最基本的工具。 什麼是使用者旅程呢?它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描繪出這個人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達到他的目的、中間會經過什麼過程、和你的產品有什麼接觸」的整個過程。
Thumbnail
2021/06/08
使用者旅程分析是產品經理或是UI/UX設計師很常用的方法論,甚至我認為,這是產品經理要「真正掌握一個產品」最基本的工具。 什麼是使用者旅程呢?它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描繪出這個人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達到他的目的、中間會經過什麼過程、和你的產品有什麼接觸」的整個過程。
Thumbnail
2021/06/06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2021/06/06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不是接到面試邀約的電話就會開心得不得了?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後續了。後來一個從事HR工作的朋友私下告訴我,其實很多公司常常不需要新人,尤其現在,裁員比招聘更常見於互聯網行業。HR的電話邀約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利用我的面試率來維持自己的工作。聽了他的說法後我就明白了…
Thumbnail
你是不是接到面試邀約的電話就會開心得不得了?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後續了。後來一個從事HR工作的朋友私下告訴我,其實很多公司常常不需要新人,尤其現在,裁員比招聘更常見於互聯網行業。HR的電話邀約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利用我的面試率來維持自己的工作。聽了他的說法後我就明白了…
Thumbnail
這些面試技巧,真的是太受用了,早點知道,也許可以替自己加薪好多錢呢... 在各種媒體、文章,許多短影片及分享中,大多都教如何面試、面試一百問或如何表達,不難發現,拍影片的幾乎都是人資、一般求職者經歷,或公司主管們,很少會針對勞方求職者,說明該如何去應對,或展現出積極態度的問答影片,這次我們職接告訴你
Thumbnail
這些面試技巧,真的是太受用了,早點知道,也許可以替自己加薪好多錢呢... 在各種媒體、文章,許多短影片及分享中,大多都教如何面試、面試一百問或如何表達,不難發現,拍影片的幾乎都是人資、一般求職者經歷,或公司主管們,很少會針對勞方求職者,說明該如何去應對,或展現出積極態度的問答影片,這次我們職接告訴你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整理私人信箱時,發現有一些有趣email,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標題是104的職涯診所,點開信是104整理了近期在他們職涯診所這個功能中,幾個比較熱門的問答。 剛好有幾個問題,我也頗感興趣的,打算來嘗試回答一下,同時我可能也會就這些回覆,回覆在其問題底下,提供一些建議。 我的看法如下: 後語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整理私人信箱時,發現有一些有趣email,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標題是104的職涯診所,點開信是104整理了近期在他們職涯診所這個功能中,幾個比較熱門的問答。 剛好有幾個問題,我也頗感興趣的,打算來嘗試回答一下,同時我可能也會就這些回覆,回覆在其問題底下,提供一些建議。 我的看法如下: 後語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並沒有!) 終於,來到這一個系列的小結尾。 面試這東西,很難有一個完整的結束,或是說,依照這些內容和規則就是無往不利,畢竟,時代在走,面試依然。只要有需求,就會持續的有面試產生,只是可能從現場面試來到了線上面試,而我的經驗增加,或許所寫的內容就會持續修修改改。 那我們開始吧! 建議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並沒有!) 終於,來到這一個系列的小結尾。 面試這東西,很難有一個完整的結束,或是說,依照這些內容和規則就是無往不利,畢竟,時代在走,面試依然。只要有需求,就會持續的有面試產生,只是可能從現場面試來到了線上面試,而我的經驗增加,或許所寫的內容就會持續修修改改。 那我們開始吧! 建議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 好,其實我本來想寫,我自己去評估新工作和原本工作,然後做取捨的部分,但想到這篇還沒寫完,決定來寫一下😅 然後有沒有覺得好奇,我怎麼這一陣子都在寫面試、換工作之類的? 因為,我最近在換工作(大笑)。 那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5. 如果允許,做個簡報(或帶個作品) 後語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 好,其實我本來想寫,我自己去評估新工作和原本工作,然後做取捨的部分,但想到這篇還沒寫完,決定來寫一下😅 然後有沒有覺得好奇,我怎麼這一陣子都在寫面試、換工作之類的? 因為,我最近在換工作(大笑)。 那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5. 如果允許,做個簡報(或帶個作品) 後語
Thumbnail
在人力密集的客服中心,人員的流動始終是一個課題,如果是作為以專業的客服委外企業,能否將人才的選訓留用都完善執行,往往是BPO產業中,高下立判的基準指標。 然而這項技術的情境運用,相當容易被企業與面試者解讀為缺少溫度、或偏離人性,少了人與人實際對談,會否違反以人為本的原則?
Thumbnail
在人力密集的客服中心,人員的流動始終是一個課題,如果是作為以專業的客服委外企業,能否將人才的選訓留用都完善執行,往往是BPO產業中,高下立判的基準指標。 然而這項技術的情境運用,相當容易被企業與面試者解讀為缺少溫度、或偏離人性,少了人與人實際對談,會否違反以人為本的原則?
Thumbnail
今年初我才剛為自己爭取了兩成多的加薪,領了自覺不再委屈的薪資,但在年關將近的日子,我還是遞出了辭呈,後續替自己的位子找尋接任者......
Thumbnail
今年初我才剛為自己爭取了兩成多的加薪,領了自覺不再委屈的薪資,但在年關將近的日子,我還是遞出了辭呈,後續替自己的位子找尋接任者......
Thumbnail
今天與求職者通話時蠻尷尬的 看到求職者的技術專長相當符合研發的需求,查了內部系統確認沒有其他BU任用後,便相當開心的播起電話邀約。 沒想到,求職者居然去年的時候在某BU面試過,但因為面試後遲遲無收到結果而相當生氣,知道我來自這公司後就披頭罵起
Thumbnail
今天與求職者通話時蠻尷尬的 看到求職者的技術專長相當符合研發的需求,查了內部系統確認沒有其他BU任用後,便相當開心的播起電話邀約。 沒想到,求職者居然去年的時候在某BU面試過,但因為面試後遲遲無收到結果而相當生氣,知道我來自這公司後就披頭罵起
Thumbnail
鐵支人力銀行的”找工作就是快” 差點把我給嚇壞!
Thumbnail
鐵支人力銀行的”找工作就是快” 差點把我給嚇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