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取代恐懼,我們也是有熊國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最近沸沸揚揚的嘉明湖國家步道黑熊闖山屋事件,逐漸歸於平靜,熊跑了、山封了、報導也沒了,最近下山的朋友也帶來了步道上兩座山屋都正在進行加固工程的消息。感謝台東林管處不是封山了事,而是有所作為,有進步的機關是值得期待的;也期待兩週後能見到步道重新開放,讓國人能回到這個最富盛名的絕美山湖,這樣的結果對人對熊都是一個好的中場休息。

但是,熊,一定還會回來。
為什麼?讓熊找不到食物,熊不就會對山屋興趣缺缺了嗎?
是不是因為我們闖進了他們的家園,所以應該永遠封山保護黑熊才對呢?

不,事情完全不是那樣子的。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二件事:

  1. 在國家步道上、國家公園裡,【沒有闖進野生動物家園這回事】
  2. 在健康的山林裡,遇見野生動物,包括熊,是「非常正常的事」
全世界有非常非常多位於熊棲地內的國家公園,包括國家公園之母: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等世界級國家公園。而且,他們面對的不是台灣這種站起來頂多180cm的黑熊,而是2.5公尺高的大灰熊。

世界上所有國家公園,都沒有「人類不准闖進熊棲地」的封山隔離概念,而是致力推行人熊和平共處的教育與措施。

想不到吧!從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來,和你對話的人有沒有國際觀、是不是真的有保育觀念。我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系資源保育與管理組,當我大四在修習保育相關學門的時候,其實是相當震撼的——我小時所緊抱的【隔離人類=沒有破壞=保育】的觀念被徹底粉碎,最後才終於了解,真正的保育是:【人與自然永續和平共處】與【永續利用、緩衝與核心的分區管理】。這個,未來有機會我們再談。

總之,「國家步道」與「國家公園」,肩負的任務不是隔離人類,而是在永續的前提下,盡力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從而建立感動、認同與歸屬感,是保育之路上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畢竟,沒有熟悉、了解與感動,誰願意挺身而出保護環境?少了與自然的連結,環保只是口號罷了,身置美景中的感動與真實,永遠比毫無溫度的宣導標語和海報來得有效千萬倍。

如果一個「國家步道」,一直封一直封每年還固定找藉口封,那政府就要徹底檢討是不是管理機關過於怠惰,不想管理找藉口放假,還是這個地方根本不適合做國家步道,應該徹底廢除改劃保護區。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使命和角色,不要把鋼鐵人和鋼彈搞混,那是笑話。

好,我們現在知道有熊的山不用封閉,沒有「闖進家園」這種事,全世界都一樣。

話題回到黑熊,既然台灣的保育,泰半是抄襲自國外行之有年的做法,那麼自然不可能會出現「封山隔離人類,把棲地還給黑熊」這種戒嚴時代的行為;四處封封禁禁的國土簡直就跟冷戰時期的蘇聯與北韓沒兩樣,更與「保育」的核心精神完全相悖,我們嚮往成為那樣的國度嗎?

我們必須知道:黑熊的棲息地不是人劃出來的,山沒有圍牆,所以他們會到處跑,哪有食物就往哪去。熊的鼻子比狗好七倍,所以其實只要有人的地方,熊一定會聞香而至啦~而基本上因為台灣是個島嶼,所以其實如果黑熊數量多到某個程度,幾乎所有的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都非常有可能和黑熊不期而遇。

額,可是熊好像很可怕,似乎還會吃人,那我們遇到熊該怎麼辦呢?
其實台灣黑熊超級害羞、絕不吃人,不要靠近、靜靜離去就好,而且他通常會先跑。

與熊共舞守則

請讓我們先把握一個大原則:熊怕人,熊只愛食物。
然後,我們可以繼續聊囉!

關於怎麼和熊相處,這邊有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參考外國文獻所整理出來的應對方法,分為三部曲,我精簡羅列如下原則,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循連結一一閱讀唷!

1. 到有熊的地方登山的時候

  • 熊對你沒興趣,他只對你的食物有興趣
  • 不要在住的地方煮飯,那是引熊入帳(這是給野營者的,山屋有門所以不用)
  • 熱門營地早就被熊盯上(因為有人=有食物已深植熊心),所以要備防熊罐
  • LNT無痕山林守則徹底執行,沒有廚餘,就沒有熊
  • 盡量吵吵鬧鬧、唱歌聊天,熊鈴是你的好朋友,但不要叮整路
    (熱門路線如嘉明湖拜託不要,不然會先被山友幹掉或上爆料公社大紅大紫)

2. 在有熊的地方炊煮的時候

  • 保護好你的食物,還有任何沾到味道、有味道的東西
  • 善用防熊罐、防熊櫃阻絕食物氣味(不過台灣目前幾乎沒有)
  • 把食物吊起來(要帶繩子、會點繩索,還要有支點、固定點,實務上很困難)
  • 用食物袋把食物封好,壓在石堆下(裝袋前要先洗手、不要裝太滿、要封好)
  • 不要帶氣味太強烈的食物上山,如Costco烤雞、牛排

關於食物這個,我覺得太歐美風了,台灣難用也太矯枉過正,我個人翻譯如下:

  • 有山屋的話,上面都不重要,門關好就差不多了
  • 山屋有設置防熊櫃的話,把「所有有味道的食物」都鎖進去,包裝食品不用
  • 不要留廚餘,連骨頭果皮都裝好帶下山
  • 不要亂倒湯汁,洗碗盡可能用擦的然後把衛生紙帶走
  • 如果是自組隊,乾燥飯風格的輕量化飲食是你的好朋友,因為那個沒有氣味
  • 有熊地區的山屋餐飲業者,可以考慮西式輕食風格的餐飲,如沙拉、火腿、漢堡、義大利麵等低氣味、少廚餘且不太需要洗碗的菜色,從頭根絕廚餘過多氣味過重洗碗水太多的問題。簡單,也可以很豐盛。

3. 超級幸運遭遇到熊的時候

  • 你要先知道,你運氣好到一大票看生態的人嫉妒到打滾
  • 你還要再知道,台灣黑熊很小隻,站起來只有180cm,但很壯200kg
  • 所以大概是遇到館長的感覺,不要怕好嗎?
  • 遠遠看到,安靜走掉就好
  • 近距離遇到,人多勢眾就開始揮手吆喝大喊嚇跑他
  • 近距離遇到但只有一個人,大喊並高舉雙手,看起來比較厲害,熊會跑
  • 不要盯著他的眼睛看,他會以為你在挑釁,看他的「V」就好
  • 索隆有交代「千萬不可背對敵人」,遇到熊也一樣,不要背對他
  • 不要跑,跑他以為你是獵物(雖然台灣黑熊幾乎不打獵)
  • 他沒有要攻過來,慢慢的靜靜的倒退嚕就好

以上,是99.9999%你如果真的在0.0001%機率中遇到熊時,會有的狀況。

  • 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他開幹了!!!你只有兩個選擇:噴防熊噴霧/跟他對幹

防熊噴霧在手就跟防護罩一樣,噴了99%會跑,而跟熊對幹只有一個要點:打他鼻子,用你拿得到最硬最大最長的東西(咦)打爆他鼻子就對了。但也千萬記住一點,你不是在比摔角,如果你打贏了他開始退開始跑請不要追擊,快下山看醫生。

不要以為人打不退熊,去年一個衰小的俄羅斯人去採個香菇,就不小心遇到帶小熊的母熊(這才是最危險的組合),然後被攻擊,他花了10分鐘和「棕熊」幹架,然後如上述的打退了人家...... 雖然人家是戰鬥民族,但我們的台灣黑熊只有館長大而已,人家打的是2.5m高的棕熊,Level有差,等比例縮小來看,其實有點肌肉的台灣男性,都是很可能擊退黑熊的啦!

所以在台灣遇到熊不是裝死也不是爬樹,
是舉起你的相機拍完慢慢退後,不然你會後悔一輩子。

台灣黑熊不可怕,讓我們與熊共生吧

其實台灣黑熊真的是很可愛的生物,台灣目前沒有任何黑熊無故攻擊人類的情況,雖然台灣黑熊依然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以我身邊人們遭遇黑熊的經驗來看,四五則故事全都是「黑熊也被嚇到,然後趕快跑掉,留下無限悔恨沒有好好拍照的人們。」

只有瞭解,才不會因為無端的懼怕而錯過了美好的事物。

熊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沒錯,但人何嘗不是呢?登山就是在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連結,如果連與熊都無法共處,那我們又怎能生活在這地球上而不毀壞所依存的一切?假如一個登山人期待的是沒有其他生物「干擾」的步道,那麼到了最後,不過是走進另一座城市罷了。進入了山,人就很平等地成為了萬物的一份子,而不是特殊的存在。只要你還在呼吸,你就跟一片落葉、一隻水鹿一樣的平等。

我們沒有資格去宣示山是誰的,山是屬於萬物的,但萬物同時也屬於山。

野地之所以為野地,正是因為擁有無限的可能與機率,遭遇到你人生中或許不可能再遇見的一個片刻,可能是大雨後的彩虹、可能是晨昏的大景、可能是夜裡灑落的銀河,也可能是一頭,在步道轉角與你不期而遇的,憨萌黑熊。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沒耐性看完三千字的文章,我整理成一句話吧!

台灣黑熊再怎麼大也差不多館長大而已,了不起再重他個一百公斤,但膽子大概只有館長的千分之一而已。台灣的山裡沒有巨獸,有的只是與人類差不多大的害羞動物們,勇敢地與他們和平共處吧!台灣真的是一座幸福之島呢!


*後記:千萬不要拿與台灣黑熊相處的台灣版熊守則,去歐美有熊的地方爬山露營,2.5m的灰熊還有3m以上的大棕熊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雪羊隨筆,共享視界
1.6K會員
388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2025/04/13
2024/03/31 00:00, 赤心巔峰-越野挑戰中央山脈的發起人既紀錄創造者 山頂狼古大哥,啟動了他的又一大計畫:#速攀百岳 ! 然而,就在挑戰轟轟烈烈展開,並且一路順遂三天之後,台灣迎來了0403的地動山搖,不僅震碎了花蓮山川,也震碎了籌備已久的最速完百計畫。 然而,今年他捲土重來啦!
Thumbnail
2025/04/13
2024/03/31 00:00, 赤心巔峰-越野挑戰中央山脈的發起人既紀錄創造者 山頂狼古大哥,啟動了他的又一大計畫:#速攀百岳 ! 然而,就在挑戰轟轟烈烈展開,並且一路順遂三天之後,台灣迎來了0403的地動山搖,不僅震碎了花蓮山川,也震碎了籌備已久的最速完百計畫。 然而,今年他捲土重來啦!
Thumbnail
2025/04/12
4月7日,歌手Tank到中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術後高調發文分享,卻由此掀起了輿論的滔天巨浪,因為Tank無法交代心與肝的來源,只知道是「一位腦死亡大愛者決定無私地捐獻器官」。 我不想賭會不會統一、不想賭會不會被強摘器官,所以我邀請你,一起了解黑幕、遠離賭桌,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4/12
4月7日,歌手Tank到中國進行了「心肝同期聯合移植」手術,術後高調發文分享,卻由此掀起了輿論的滔天巨浪,因為Tank無法交代心與肝的來源,只知道是「一位腦死亡大愛者決定無私地捐獻器官」。 我不想賭會不會統一、不想賭會不會被強摘器官,所以我邀請你,一起了解黑幕、遠離賭桌,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4/10
下個月底,5/25週日午後,在台中kawas 有一場由冒險精靈舉辦的系列講座,我很榮幸受美涼姐的邀請和大家分享這些年遠征高峰的點點滴滴。 其實一開始的對話很有趣,美涼姐說他們要舉辦海外攀登的講座,問我可不可以分享,我說:「在您面前,我有什麼好分享的啦!」美涼姐可是台灣人女性登山家海外攀登的先驅者呢
Thumbnail
2025/04/10
下個月底,5/25週日午後,在台中kawas 有一場由冒險精靈舉辦的系列講座,我很榮幸受美涼姐的邀請和大家分享這些年遠征高峰的點點滴滴。 其實一開始的對話很有趣,美涼姐說他們要舉辦海外攀登的講座,問我可不可以分享,我說:「在您面前,我有什麼好分享的啦!」美涼姐可是台灣人女性登山家海外攀登的先驅者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推動黑熊保育工作,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認識黑熊,於今(2023)年8月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共同合作,以黑熊為主題,規畫舉辦「黑熊~Let’s Go」夏令營活動,內容包含學習黑熊野生動物與交織的文化故事、身體律動、手作DIY及定向運動等課程方式,期透過營隊建立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推動黑熊保育工作,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認識黑熊,於今(2023)年8月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共同合作,以黑熊為主題,規畫舉辦「黑熊~Let’s Go」夏令營活動,內容包含學習黑熊野生動物與交織的文化故事、身體律動、手作DIY及定向運動等課程方式,期透過營隊建立
Thumbnail
我獨自一人走在Mundy park的Perimeter trail,全程4公里的森林小徑,我對自然的感受度是否很差勁?我很難不這樣思考,或許有熊在我身旁經過,我本來有那個機會,卻因為自己沒有敏感度,所以只能錯過,就像我看不見草叢間鳴叫的青蛙、看不見樹上吱喳的飛鳥一般,只聞聲音,不見其影。
Thumbnail
我獨自一人走在Mundy park的Perimeter trail,全程4公里的森林小徑,我對自然的感受度是否很差勁?我很難不這樣思考,或許有熊在我身旁經過,我本來有那個機會,卻因為自己沒有敏感度,所以只能錯過,就像我看不見草叢間鳴叫的青蛙、看不見樹上吱喳的飛鳥一般,只聞聲音,不見其影。
Thumbnail
從寧靜的甜甜圈谷回程,我們下榻在磐石中峰山腳的水鹿大操場,熠熠星光在天際描繪出銀河的輪廓,提著鼻息的山獸神悄悄圍繞。慵懶地在又一處優柔的谷地度過一晚,陽光依舊爛漫,山巒依舊纏綿。順著來時走過的山徑折返,再度看見的風景並無一絲厭倦,走過甜甜圈谷後的身軀疲憊,但內心充實而飽滿。
Thumbnail
從寧靜的甜甜圈谷回程,我們下榻在磐石中峰山腳的水鹿大操場,熠熠星光在天際描繪出銀河的輪廓,提著鼻息的山獸神悄悄圍繞。慵懶地在又一處優柔的谷地度過一晚,陽光依舊爛漫,山巒依舊纏綿。順著來時走過的山徑折返,再度看見的風景並無一絲厭倦,走過甜甜圈谷後的身軀疲憊,但內心充實而飽滿。
Thumbnail
住在東馬的小姑一家,提及想去臺灣旅游。我盤算一下,不如兩家一起去臺灣,我回娘家一趟,順便帶他們走走。 安排行程之時,想起小姑曾遺憾地表示沒看過熊猫,其實我和先生也沒看過熊猫,于是將木栅動物園排入,大家一起看熊猫。雖然熊猫吉隆坡也有,可惜東馬沒有,到臺灣看熊猫幷非太奇怪的選擇。
Thumbnail
住在東馬的小姑一家,提及想去臺灣旅游。我盤算一下,不如兩家一起去臺灣,我回娘家一趟,順便帶他們走走。 安排行程之時,想起小姑曾遺憾地表示沒看過熊猫,其實我和先生也沒看過熊猫,于是將木栅動物園排入,大家一起看熊猫。雖然熊猫吉隆坡也有,可惜東馬沒有,到臺灣看熊猫幷非太奇怪的選擇。
Thumbnail
白毛山林道的入口就在台21線7K處,如果是中部車友,那麼就直接定位在羊奶頭茶葉蛋吧! 上次來白毛山林道是在去年的九月 但是其實嚴格來說,去年只有抵達了白毛山林道的入口而已。 因為太小看了山,也太自不量力。 我跟友人去年是直接從台中市開始騎,走中興嶺-新社,再接阿寸坑一帶的產業道路,在不斷的迷路、牽車
Thumbnail
白毛山林道的入口就在台21線7K處,如果是中部車友,那麼就直接定位在羊奶頭茶葉蛋吧! 上次來白毛山林道是在去年的九月 但是其實嚴格來說,去年只有抵達了白毛山林道的入口而已。 因為太小看了山,也太自不量力。 我跟友人去年是直接從台中市開始騎,走中興嶺-新社,再接阿寸坑一帶的產業道路,在不斷的迷路、牽車
Thumbnail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Thumbnail
疫情趨緩,人潮即將湧入山林,在享受戶外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真正的解封喔! 微解封登山,一起努力: 1. 躲人潮,避開熱門時區 2. 不停留,尊重在地居民 3. 拉距離,愛護野生動物 4. 出外全程戴口罩
Thumbnail
 在閒暇時間,全家人一同去雙流森林公園享受大自然的風光,一進到森林公園,看見四周環繞許許多多的山和樹木站立在道路兩旁;聞到撲鼻的花香,真是香味十足啊!聽見嘩嘩啦啦的水生以及蟲鳴鳥較的聲響,這讓我感覺像是進入另一種的境界啊!  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這段旅程,走在蜿蜒的小路上,發現前方有一條清澈的小溪
Thumbnail
 在閒暇時間,全家人一同去雙流森林公園享受大自然的風光,一進到森林公園,看見四周環繞許許多多的山和樹木站立在道路兩旁;聞到撲鼻的花香,真是香味十足啊!聽見嘩嘩啦啦的水生以及蟲鳴鳥較的聲響,這讓我感覺像是進入另一種的境界啊!  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這段旅程,走在蜿蜒的小路上,發現前方有一條清澈的小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