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層不代表越幸福!比爾蓋茨劃分4大社會階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世界上早有種姓制度的劃分,古埃及、日本、乃至於現代印度仍有種姓階層之分,而低下階層往往均會受到上層人士的歧視及剝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近日則將世界上的人劃分為4大社會階層,而相比起其他種姓階層的設立,比爾蓋茨卻是用於執行消除極端貧困的現象,將世界收入水平分為4個不同的社會階層以方便政府能對症下藥,推行政策!以下是4種全球收入水平的社會階層:

第一層: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

據估計,有十億人生活在或低於這個門檻。 他們徒手攀山涉水,以篝火用明火煮飯,打井取水,席地而睡。一些生活在尼泊爾、馬達加斯加和萊索託等國家的人都屬於這個收入類別,而萊索托是世界上人均預期壽命最低的國家。

第二層:每天收入介於2美元和8美元之間

這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生活的收入群體。 他們可能有一些如自行車、床墊等財產。孟加拉、中國、贊比亞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的人均生活在這個收入水平,但如果他們住在大城市的話,許多中國人和尼日利亞人收入將會更高。這亦是舊有將整個國家和地區劃分的系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等大類的不足之處,因為這沒有意義。

第三層:每天收入介於8美元到32美元不等

該層人士擁有足夠自來水,可能有私人交通工具代步,他們的膳食亦是豐富多彩。他們亦有電和冰箱等,使得學習和獲取營養非常容易。埃及、巴勒斯坦、菲律賓和盧旺達都有公民生活在這個層面。他們可能有足夠的錢去度假旅行,他們的子女亦不必為了家庭所以需提前退學賺錢。

等級4:每天收入32美元或更多

與等級1一樣,全球約有10億人生活在這個等級上。 他們水源當然不缺,私人交通工具及豐盛的饍食亦是基本。 他們完成十二年的中小學學業,甚至於大學亦不是難事。美國、墨西哥、南非、瑞典或韓國等都屬於這個類別。它基本上包括人們認為的所有「發達」的世界,佔全球人口大約七分之一。

越高層不代表越好

僅僅因為沒有生活在第四級別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生活在一個沒有被剝奪的生活中。同時,生活在第4層的人並沒有做正確的事情。他們是迄今為止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一群人。 加拿大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中國的兩倍,亦是印度的八倍。而生活在第4層的人們每年消耗地球上的化石燃料50%以上。而越高層的人亦不代表越幸福,第4層如美國等國家的幸福指數卻是非常低。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tune Insigh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透露自己每天閱讀 500 頁,知識才會如利息一般累積。 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馬斯克(Elon Musk)也是,前者每周讀一本書、後來也說是閱讀讓他造出火箭。 想要像這些億萬富翁一樣閱讀、快速吸收資訊,你可以採取以下這四種策略。
做為全球十大頂級科學家之一,李飛飛是人工智能界無人不知的名字。 年僅 33 歲,她便成為了史丹佛大學的終身教授,不僅是史丹佛 AI 實驗室唯一的女性,也是電腦科學系最年輕的教授。 在一流期刊上發表合計超過 100 篇學術論文。
年紀越大,身上背負的東西就越多,轉行的成本就越高。很多人因而不敢再有轉行的念頭,從而繼續做著自己不適合不喜歡的工作。 但是你細心一想,如果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真的能獲得成功嗎?
一般來說,退休都是年紀老邁、儲了一大筆錢之後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不過是一般情況。事實上,提前退休沒有想像中的難,對於某些人來說,退休是選擇另一種生活。 在美國的 Steve Adcock 就在 35 歲的時候決定與妻子一起退休,然後開着拖車環國旅行,要提早退休,他認為有5個重要的方法。
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比起這個名字,大家更加熟悉的應該是「鋼鐵俠」吧!而你或許不知道,這個 50 出頭的演員,曾經因為酗酒、吸毒以及持有槍械等原因,成為監獄的常客。他的演藝事業也曾經一落千丈,淪落成各家媒體的笑柄。
有「外國高登」之稱的Reddit ,集娛樂、社交及新聞等一身,募集了多個投資者的投資,估值超過18億。 Reddit的掌舵人,共同創始人以及執行主席Alexis Ohanian卻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背景,他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青少年,甚至曾經當過低級Sales及Pizza Hut洗碟員。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透露自己每天閱讀 500 頁,知識才會如利息一般累積。 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馬斯克(Elon Musk)也是,前者每周讀一本書、後來也說是閱讀讓他造出火箭。 想要像這些億萬富翁一樣閱讀、快速吸收資訊,你可以採取以下這四種策略。
做為全球十大頂級科學家之一,李飛飛是人工智能界無人不知的名字。 年僅 33 歲,她便成為了史丹佛大學的終身教授,不僅是史丹佛 AI 實驗室唯一的女性,也是電腦科學系最年輕的教授。 在一流期刊上發表合計超過 100 篇學術論文。
年紀越大,身上背負的東西就越多,轉行的成本就越高。很多人因而不敢再有轉行的念頭,從而繼續做著自己不適合不喜歡的工作。 但是你細心一想,如果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真的能獲得成功嗎?
一般來說,退休都是年紀老邁、儲了一大筆錢之後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不過是一般情況。事實上,提前退休沒有想像中的難,對於某些人來說,退休是選擇另一種生活。 在美國的 Steve Adcock 就在 35 歲的時候決定與妻子一起退休,然後開着拖車環國旅行,要提早退休,他認為有5個重要的方法。
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比起這個名字,大家更加熟悉的應該是「鋼鐵俠」吧!而你或許不知道,這個 50 出頭的演員,曾經因為酗酒、吸毒以及持有槍械等原因,成為監獄的常客。他的演藝事業也曾經一落千丈,淪落成各家媒體的笑柄。
有「外國高登」之稱的Reddit ,集娛樂、社交及新聞等一身,募集了多個投資者的投資,估值超過18億。 Reddit的掌舵人,共同創始人以及執行主席Alexis Ohanian卻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背景,他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青少年,甚至曾經當過低級Sales及Pizza Hut洗碟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到底全球的財富總量有多少、聚焦在哪、世上有多少富豪,世界的M型化年年進階,到底M到哪去,身為世界一份子的自己,或許一輩子也無法擁有,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也是一種富饒趣味的學習。
有這麼一群人,不用學歷、職務、經濟能力來分高低,就是民國四五年級生,受過正規教育的,認為該做的事,他們不做,認為不該做的事,他們做的很引以為傲。無以群之,所以叫他們下流階層。 舉個例子吧!有些人寧可兩天上一次酒店,卻沒想過給孩子固定的一個家,在酒店裡拼命的發小費,然後孩子跟他要三百元買本書時,他一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階級(Class) 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影響了一個人接觸超自然現象的方式和原因。階級不是簡單的「貧富」問題;一個人的家庭和社交圈與金錢一樣是一組重要的階級標誌。儘管存在階級差異,但大多數英國人都開始相信起超自然現象,並通過書籍、報紙和八卦了解他們體驗之外的世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到底全球的財富總量有多少、聚焦在哪、世上有多少富豪,世界的M型化年年進階,到底M到哪去,身為世界一份子的自己,或許一輩子也無法擁有,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也是一種富饒趣味的學習。
有這麼一群人,不用學歷、職務、經濟能力來分高低,就是民國四五年級生,受過正規教育的,認為該做的事,他們不做,認為不該做的事,他們做的很引以為傲。無以群之,所以叫他們下流階層。 舉個例子吧!有些人寧可兩天上一次酒店,卻沒想過給孩子固定的一個家,在酒店裡拼命的發小費,然後孩子跟他要三百元買本書時,他一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階級(Class) 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影響了一個人接觸超自然現象的方式和原因。階級不是簡單的「貧富」問題;一個人的家庭和社交圈與金錢一樣是一組重要的階級標誌。儘管存在階級差異,但大多數英國人都開始相信起超自然現象,並通過書籍、報紙和八卦了解他們體驗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