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們的制度出了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制度如果建立在完全的破壞之後,要彌合需要更久的時間,我不認為那是必要的過程。貧富的差距是現有的經濟制度造成的,也是現今不完全的民主所造成的,為什麼是不完全的民主,以民有、民治、民享為標準檢視現在的民主制度,民有:所有的建設以發展經濟為名,結果是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民治:代議政治的底下,少數的族群掌握著治權,中上階層永遠是統治階層,階層不流動存在著事實。民享:經濟的果實不是全民共享,依然是少數人所享有。而這樣的現況並不會被高知識份子廣泛認同,因為普遍的高知識份子正是這制度下的受益者。

我們來看為什麼,美國有名的社會學家指出,政府透過教育來教育出支持政府的國民,受越高等的教育得到越多的社會及國家資源,對於國家的認同度越高,而攤開這些高知識份子的背景及家世,你會發現來自於中高階層的比例高得驚人,這並不是甚麼奇怪的事,富有的階層的人將財富及知識傳遞給下一代,有足夠的經濟讓下一代受良好的教育,佔盡資源的優勢,而這些成功的下一代,並不把這樣的成功歸咎於父母,而歸咎於自身的特質,並引以為傲是自身能力的表現,而因為這樣制度而得到成功的人們,不會認為這制度是不公平的,反而會認為制度是公平的,歸咎窮人是因為自身的不努力。

如果我們還要寄望於這樣階層的人們改變制度,幾乎是緣木求魚,因為壓根子他們不認為制度有問題,因此如何提出改變的方案。另外,如果人們也都不相信有改變制度的可能和想法,制度是永遠不可能獲得改變,人如果只相信貪婪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只相信現在的經濟制度,而不相信人們本性是有美善的那一面,只要給予指引和希望,人們一定會朝平等的美善世界發展。

在有些國家試驗基本收入法的過程當中受到強烈的反對,基於一般的觀念"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樣的理由,一個人無論是否工作,沒有任何條件,都可以領到這份基本收入,這是不對的,我想如果生存是人類基本的權利,保障這樣的基本生存條件又有何不對,基本收入並非鼓勵人們不工作,而是讓人們重新去思考工作的價值,和身為人的價值是甚麼﹖甚麼樣的工作是具有價值,對自己或是對別人具有價值,甚至對全人類具有價值,這世上有太多的不公平,有的人的生命時間價錢1小時可能只有1塊美金,而有的人卻高達1萬美金,做的是相同的工作,如果基本收入制能夠讓人們的機會回到公平點,人們真的會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做出更好的選擇。

我們是否真的只有基本收入制這一條路可以走,世界各國的政府投入社會福利的支出非常的龐大,但為什麼還是無法消滅貧窮,因為社會福利並不是長期的支出,而且具有限制的支出,對於資格的限定以及對於申請人條件的限定,但又不足以維持貧窮者的生活,使其達到徹底改變的階段,因此重複地投入卻不見效果,還有許多人是無法達到條件的弱勢者者,徘徊在窮困的邊緣。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多少,另外得到的工作收入不佳,又失去補助金和失業給付,讓人們對於工作興趣缺缺。

而有人說提供教育就能夠拯救貧窮﹖我說除非真的有免費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但是家庭連生活都成問題了,如何能夠讓窮人家的小孩無憂慮的去上學,現實上以台灣來看,越來越多窮人家的小孩和收入中下的小孩,高中就開始助學貸款,大學也是,畢業工作後就要開始付學貸,如果在外地工作,房屋租金和學貸就佔去收入的大半,又有人說如果是精英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收入,那麼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可是大部份的人們都不是菁英,我們是要解決大部分人們的問題,而不是菁英的問題。

撇開政府的制度,社會上有很多的宗教、慈善團體募集的很多的資金,有的富可敵國,照理說應該可以解決至少一部份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很多災害的支出,卻不見問題的解決為什麼﹖因為民間的機構也設了很多條件,人們很苦但是為什麼幫助他們的機構和政府都設了很多苛刻的條件。我期待人們能夠去思考這問題的所在,如果無法從現有的體制找出解決的方法,我們就該另闢蹊徑。

制度是造成貧窮的原因?還是貧窮造成制度?我們的制度出了問題!

制度是造成貧窮的原因?還是貧窮造成制度?我們的制度出了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2會員
311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2/08/12
生命的價值可貴的是他不能重來,歷史的洪流像是一條長河不斷地向一個方向奔流,如東逝的長江水,也沒有再回頭的機會,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華大地的一種必然,但未必是其他國度的必然,天下雖有各色人種,但是所有的人類都擁有一個理想國度,美善世界的想法。
Thumbnail
2022/08/12
生命的價值可貴的是他不能重來,歷史的洪流像是一條長河不斷地向一個方向奔流,如東逝的長江水,也沒有再回頭的機會,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華大地的一種必然,但未必是其他國度的必然,天下雖有各色人種,但是所有的人類都擁有一個理想國度,美善世界的想法。
Thumbnail
2022/05/11
那麼現階段我們該如何實現基本收入制,在政治面和經濟面、教育面,以台灣來說,政治面來看台灣的民主制度,還未實現的五權分立,創制和複決,創制是讓人民能夠跳過立法程序,由人民直接形成共識後提出法令的創設,複決是人民透過共識後否決立法制度法令的權力,為什麼這兩個權力至今被封存,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內被留下的希
Thumbnail
2022/05/11
那麼現階段我們該如何實現基本收入制,在政治面和經濟面、教育面,以台灣來說,政治面來看台灣的民主制度,還未實現的五權分立,創制和複決,創制是讓人民能夠跳過立法程序,由人民直接形成共識後提出法令的創設,複決是人民透過共識後否決立法制度法令的權力,為什麼這兩個權力至今被封存,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內被留下的希
Thumbnail
2022/05/10
我們的價值炒作從古代就有,現代炒作地皮、房子,一棟棟的房子虛擬的價值憑空想像,就像是海市蜃樓,當人們不再相信它具有價值實就會泡沫化,如果讓房子回到只有居住的價值時,才是它真正的價值,當土地恢復到耕作生產的價值時,才是它真正的價值。 價格是被炒出來的 金錢是我們虛擬出來的價值
Thumbnail
2022/05/10
我們的價值炒作從古代就有,現代炒作地皮、房子,一棟棟的房子虛擬的價值憑空想像,就像是海市蜃樓,當人們不再相信它具有價值實就會泡沫化,如果讓房子回到只有居住的價值時,才是它真正的價值,當土地恢復到耕作生產的價值時,才是它真正的價值。 價格是被炒出來的 金錢是我們虛擬出來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人類很容易低估對自己有利改變的代價,高估他人接受改變的意願,當中就有政客操作的空間,只要訴諸情緒,讓支持者以為改革必定對大多數人有利,反對者必定是少數派即可。若自己是少數派,那就去怪多數派被洗腦、執政黨掌控媒體洗腦、大多數人愚昧無知。總之都是別人的錯。畢竟我們以平等、公平當口號,這怎麼會錯呢?
Thumbnail
有資格限制及時間限定的社會福利,就如同它的限制一樣幫助有限! 現有的制度幫不了窮人,健保制度是有錢人在享用 各國的基本收入制度停留在實驗階段 我們的選舉制度只選出社會菁英 循環經濟需要基本收入制的支持
Thumbnail
有資格限制及時間限定的社會福利,就如同它的限制一樣幫助有限! 現有的制度幫不了窮人,健保制度是有錢人在享用 各國的基本收入制度停留在實驗階段 我們的選舉制度只選出社會菁英 循環經濟需要基本收入制的支持
Thumbnail
有多少人真正覺察,主流所建構的價值,正在侵蝕人類的智慧和理性,迷失在無謂的財富及權勢的追求,而忘記了自身性靈的存在,唯有人們真正理解主流經濟與發展趨勢背離了人類真正的幸福方向,人類才能朝向精神文明的正確道路發展。
Thumbnail
有多少人真正覺察,主流所建構的價值,正在侵蝕人類的智慧和理性,迷失在無謂的財富及權勢的追求,而忘記了自身性靈的存在,唯有人們真正理解主流經濟與發展趨勢背離了人類真正的幸福方向,人類才能朝向精神文明的正確道路發展。
Thumbnail
自有生物以來,生存是生物第一的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取得生長的能源,透過吸收大地的養分來供給光合作用的組織運作,而動物透過食用植物或是動物來取得能量,人類也是,從採集到狩獵,從狩獵到農耕都是為了基本的生存,當人類破壞環境之後為了取得生存的所需,發展了極為複雜的網絡....
Thumbnail
自有生物以來,生存是生物第一的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取得生長的能源,透過吸收大地的養分來供給光合作用的組織運作,而動物透過食用植物或是動物來取得能量,人類也是,從採集到狩獵,從狩獵到農耕都是為了基本的生存,當人類破壞環境之後為了取得生存的所需,發展了極為複雜的網絡....
Thumbnail
現今土地不斷地被有錢人佔有,窮人將無立錐之地,土地的稀少性,居住的正義,這些應該要重新地去思考,每個人的生存都應該被保障,只有公平才能避免爭端,制度的問題用制度去改變解決,窮人與富人都是由制度所產生的結果。
Thumbnail
現今土地不斷地被有錢人佔有,窮人將無立錐之地,土地的稀少性,居住的正義,這些應該要重新地去思考,每個人的生存都應該被保障,只有公平才能避免爭端,制度的問題用制度去改變解決,窮人與富人都是由制度所產生的結果。
Thumbnail
從為生存而工作轉變為為價值而工作,思考必須被啟發,人類被困在為生存而工作年代久遠,而透過工作來定義人的存在價值的思想深植人心,要改變這樣的思維,需要重新教育,應該是由人來定義工作的價值。
Thumbnail
從為生存而工作轉變為為價值而工作,思考必須被啟發,人類被困在為生存而工作年代久遠,而透過工作來定義人的存在價值的思想深植人心,要改變這樣的思維,需要重新教育,應該是由人來定義工作的價值。
Thumbnail
因為要讓所有出生在世上的人們站在公平的機會點上,唯一的一個方法,我們無法在道德上祈求富有的人們都能夠無私救濟窮苦,分享他們的財富,也無法讓所有的人都生在富有的家庭,無法讓所有人都成為聖人有高尚的道德,讓貧窮自己消失,只能夠透過一種公平制度來達到此一目標。
Thumbnail
因為要讓所有出生在世上的人們站在公平的機會點上,唯一的一個方法,我們無法在道德上祈求富有的人們都能夠無私救濟窮苦,分享他們的財富,也無法讓所有的人都生在富有的家庭,無法讓所有人都成為聖人有高尚的道德,讓貧窮自己消失,只能夠透過一種公平制度來達到此一目標。
Thumbnail
貧窮的定義是甚麼﹖富有的定義又是甚麼﹖有人說是有錢人和沒有錢人,而有多少錢算是有錢人,少於多少錢是沒有錢人﹖我想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但一毛錢都沒有應該就一定是沒有錢人囉!
Thumbnail
貧窮的定義是甚麼﹖富有的定義又是甚麼﹖有人說是有錢人和沒有錢人,而有多少錢算是有錢人,少於多少錢是沒有錢人﹖我想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但一毛錢都沒有應該就一定是沒有錢人囉!
Thumbnail
而今我提出來倡導,是為了讓更多人去思考,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但我是一個積極希望能改變社會環境的人,我贊同在世界上提出這個制度的人們,我在此響應,也加入我個人的體認和觀點,我預期會有許多人持反對的思考,提出批評,但我會很高興的接受,並期待會有人去修正論點,能讓更多人支持,提升其實現的可能。
Thumbnail
而今我提出來倡導,是為了讓更多人去思考,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但我是一個積極希望能改變社會環境的人,我贊同在世界上提出這個制度的人們,我在此響應,也加入我個人的體認和觀點,我預期會有許多人持反對的思考,提出批評,但我會很高興的接受,並期待會有人去修正論點,能讓更多人支持,提升其實現的可能。
Thumbnail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Thumbnail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