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誰製造了貧窮?史丹佛經濟學家對貧富不均的思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有錢人與窮人的收入差距正在擴大?!

 

●我們常認為,

種族之間或性別之間的經濟差異是源於「歧視」,

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的價值觀所致,

即經濟差異反映的乃是背後的生產力差異。

因此,越能以開放的思維吸收外來文化,

越有助於發展;

反之,

一味排斥外來文化的孤立文化,

則限縮了發展的空間。

 

●無論人們與國家間的經濟不均成因為何,

這樣的不均在過去與現在都非常普遍。

21世紀,瑞士、丹麥和德國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簡稱 (GDP),

是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或烏克蘭的3倍以上。

挪威的人均GDP更是後面這些國家的5倍以上。

而此種 經濟不均,並非歐洲所獨有的現象。

亞洲同樣如此,

日本的人均GDP為中國的3倍以上,

更是印度的9倍以上。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GDP,則遠不及歐洲國家的十分之一。

一國之內及國與國之間、階級、種族或各種人類族群間,

收入不均的現象極為普遍。

面對此種經濟不均、反應從屈服到革命皆有。

由於許多人認為自身國家內部出現這樣的不均非常奇怪,

因此我們有必要強調,

這樣的不均並非特定時代或特定區域下的產物。

正因如此,

我們自然不能用受特定時間或區域因素所侷限的理由,

來解釋經濟差異現象,

如當代的資本主義或工業革命,

更遑論那些圖政治之便或僅為滿足情緒宣洩所提出來的解釋。

 

●無論是出現在人群、地區或國家間的收入差異,

都有非常多可能的解釋。

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卻不被重視的解釋。

如同經濟學家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所言:

貧窮的真正問題不在於「分配』,

而在於生產。

窮人之所以窮困,

並不是因為他們某部分財富被扣繳,

而是因 為他們生產的不夠多—

無論背後是基於何種原因。

 

●不同個體、種族、國家或文明間,

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收入與財富?

簡單來說,這個問題並沒有所謂的「唯一」解。

有各式各樣的因素,

再加上這些因素的各種排列組合,

我們無法將其一一列舉,

也無法肯定是否有人真能做到。

但就我們目前所考量到的種種因素來看,

當造成這些結果的因素存在如此大的差異,

去期待一國之內或國與國之間有相同的經濟成果,

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些再熟悉不過的陳腔濫調,

像是「富裕社會下的貧窮悖論」,

也只對某些人成立:

(1)蔑視歷史,並先入為主地主張世界平等主義;

(2)無視政府定義「貧窮」一詞的反覆無常。

當代福利制度鼓吹者,

希冀能透過減少或弭平不同族群間收入

或財富的「不均」與「落差」,

來推動世界平等的願景。

但就如同倫敦政經學院傑出的發展經濟學家彼得‧鮑爾所言:

「促進經濟平等與減緩貧困,

是兩件截然不同且經常相互矛盾的事。」

倘若所有人的收入都提高2倍,

貧窮勢必能減少,

但這同樣也會造成更大的收入落差與不均,

無論是就一國之內或國與國間來看,

情況皆是如此。

福利制度能降低、甚至是消滅物質層面的貧困,

卻也同時消滅了許多人自己謀生的需求,

尤其當自食其力意味著無法領取政府提供的各種福利時,

進而拉大了收入落差與不均。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在

他那本極具影響力的《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中,

提出了對於當代收入與財富差異的道德原則論述。

羅爾斯教授對經濟下的「社會正義」觀點為:

「擁有相同的才華與能力且都願意好好運用這些才華與能力的人,

無論他最初位於社會體制下的何種地位,

亦即無論其出生在哪一收入階級,

在經濟上都應獲得相同的成功機會。」

或許很少美國人會反對此一想法,

無論他們是否會質疑該如何、

或者是否真的能將此概念付諸實踐。

然而,此一概念馬上被羅爾斯自己修正,

增加了一個附帶條件—

那些具備更高天賦的人的優勢應被侷限,

好致力於改善社會更窮苦的階層。

根據羅爾斯的看法,

「正義應優先於效率」,

因此天賦能力的不同是不公正的,

就像生來就擁有一筆財富般不正義。

 

●忽視世界各國在地理位置、文化、歷史、

政治制度、宗教信仰與各自人口組成上的差異,

而希望所有人能有相似的收入或財富,

簡直是癡人說夢。

儘管如此,命運也絕非註定。

那些在過去極為窮困且落後的國家,

一躍成為人類成就與繁榮最前線代表的故事,

指出了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命運。

在18世紀戲劇性崛起的蘇格蘭,

以及19世紀的日本、

20世紀的新加坡、香港與南韓,

全都告訴了我們可以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這些振奮人心的經濟崛起案例,

沒有任何一樁是源自於所謂的國際財富轉移,

亦即「外援」。

這些經濟奇蹟也不是因為接受了外來者的幫助

(無論是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派來的各種專家) 。

儘管許多人企圖將某些國家的貧困

歸咎於其他國家或外國投資者的剝削,

但我們很難找到任何一個國家,

是靠著擺脫殖民霸主

(無論就其他原因來看這件事有多麼重要)

或將外國投資者的資產充公,

而得以從貧窮爬向繁盛。

事實上,

關於這些作法,

我們甚至可以列出一份驚人的失敗或適得其反的清單。

同樣地,

我們也很難找到任何一個國家,

是透過驅逐、鎮壓或暴力,

將那些被描述為「剝削者」或「寄生蟲」的各種少數族群趕走,

而成功擺脫貧窮走向富裕,

這些少數族群的例子

包括東歐的猶太人、緬甸的遮地人 (Chettiars)、

東非的亞洲人,

以及世界各地不同歷史時期下的其他族群。

更多時候,

趕走這些族群的國家,

在經濟上經常出現惡化,

而歡迎他們的國家則發展得較好。

美國因為接受了數百萬名來自歐洲的猶太人而獲益良多,

後者不僅為美國帶來了大量的各領域專家,

更帶來了世界級的科學家。

製造出全球第一顆核彈的科學家中就有不少人是猶太人,

從而奠定了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強國的地位。

 

~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美國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現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曾在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教授經濟學,亦曾擔任政府部門經濟顧問。 ~《誰製造了貧窮?:史丹佛經濟學家對貧富不均的思辨(精彩回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論證)》 ~《Wealth, Poverty and Polit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博客來書店購買《誰製造了貧窮?》】

【金石堂書店購買《誰製造了貧窮?》】



#誰製造了貧窮 #貧富不均 #社會議題 #貧窮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3/11/26
台灣執政者應深入研讀的一本書。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9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4/04/24
★高效幸福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才是你該選擇的!
Thumbnail
2024/04/24
★高效幸福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才是你該選擇的!
Thumbnail
2024/04/11
★讓霸凌、歧視等負面行為到此為止; 讓下一代用誠實、自信、同理心,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4/11
★讓霸凌、歧視等負面行為到此為止; 讓下一代用誠實、自信、同理心,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1/15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Thumbnail
2024/01/15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貧窮是一個逐漸寬闊而無標記邊界的區域,這片艱困區比社會上的一般認知更為廣大。……我盡可能以應有的、不精確的方式來使用「窮人」這個詞,指個是經濟能力在最底層,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問題。
Thumbnail
貧窮是一個逐漸寬闊而無標記邊界的區域,這片艱困區比社會上的一般認知更為廣大。……我盡可能以應有的、不精確的方式來使用「窮人」這個詞,指個是經濟能力在最底層,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問題。
Thumbnail
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只要赤貧與巨富一起生活在同一個體制下,我們所有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看完這本讓我想起之前讀的兩本書:焦慮世代及孤獨世紀。 在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達到巔峰的年代,我們沒有活得比過去更加快樂,反而備受煎熬且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憂鬱的螺旋中,
Thumbnail
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只要赤貧與巨富一起生活在同一個體制下,我們所有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看完這本讓我想起之前讀的兩本書:焦慮世代及孤獨世紀。 在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達到巔峰的年代,我們沒有活得比過去更加快樂,反而備受煎熬且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憂鬱的螺旋中,
Thumbnail
之前曾經提過:肥胖率可能跟貧富不均有關。普通階層以下的人會花更多錢在美食上,因為昂貴的美食取得成本比很多奢侈品更低。 其原因就出在於『稀缺心態』,這其實就是為何金錢補助對於窮人的長期生活,幾乎沒有改變的原因相同。因為窮人會把資源放在對他們未來沒有助益,但現在卻稀缺的事物上 跟自律、延遲滿足關係不大
Thumbnail
之前曾經提過:肥胖率可能跟貧富不均有關。普通階層以下的人會花更多錢在美食上,因為昂貴的美食取得成本比很多奢侈品更低。 其原因就出在於『稀缺心態』,這其實就是為何金錢補助對於窮人的長期生活,幾乎沒有改變的原因相同。因為窮人會把資源放在對他們未來沒有助益,但現在卻稀缺的事物上 跟自律、延遲滿足關係不大
Thumbnail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Thumbnail
政府一直強調搞好經濟就可以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幫助的,如果有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落入貧窮線上,中產階級越來越少,許多人寧願領著失業給付或者補助金過活卻不願意去找工作,因為看不見希望,就算免強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見得比補助和失業給付多......
Thumbnail
貧富差距,自古有之,今日為遽。工業革命之後,機器取代人力,有無加入工業革命進程,成了造成國民所得差距的重要因素。今日的知識經濟將會更加擴大有無參與或跟上其進程的國家之差距;國家如此,社會亦然,如何透過知識、人脈、信念,脫離貧困,是每個人都需學習和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貧富差距,自古有之,今日為遽。工業革命之後,機器取代人力,有無加入工業革命進程,成了造成國民所得差距的重要因素。今日的知識經濟將會更加擴大有無參與或跟上其進程的國家之差距;國家如此,社會亦然,如何透過知識、人脈、信念,脫離貧困,是每個人都需學習和重視的課題。
Thumbnail
並不是因為一國擁有大量財富(存量),而是因為一國的財富不斷增加(增量)。
Thumbnail
並不是因為一國擁有大量財富(存量),而是因為一國的財富不斷增加(增量)。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個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擁有富足的經濟能力,用錢買到想要的東西、換取許多有形無形的服務,進而讓生活更從容美好,而有些人卻只能用無價又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
Thumbnail
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個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擁有富足的經濟能力,用錢買到想要的東西、換取許多有形無形的服務,進而讓生活更從容美好,而有些人卻只能用無價又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