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香港說書人」本土故事作者訪問:問題(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三郎:
點解你哋會參加呢次連載小說(暑期八回連載小說大挑戰)?
子遴:
我參加呢次連載小說活動,係因為受到你們嘅邀請。
羊之歌:
我參加挑戰是因為想挑戰自己,同時亦是一種自我滿足。
萬歲森林:
未玩過,所以想試下。
3D八爪魚:
會參加係為左刷存在感,投稿創挑得到既讚好同閱覽數比獨立發佈要多。
短頭髮:
都係嗰啲老生常談。想嘗試用文字說故事,練練文句,賺多啲經驗讓自己能隨心所欲地表達所想。還有和 Penana 的各位交流,睇睇自己有咩不足,見多識廣。
天洛卡:
因為覺得「Penana創作挑戰嘅作風」十分唔錯。香港網絡平台上嘅徵文活動同寫作活動為數不少,但要好似Penana嘅「創作挑戰」咁樣,可以喺即時交流、分享嘅同時,又帶有比賽嘅刺激感,比較罕見。每個作者既係挑戰者嘅意見提供者,亦可能係挑戰者嘅對手。但係大家仍然能夠坦白真誠咁交流意見,呢個風氣令人感覺良好。相信可以由呢次挑戰學到唔少嘢,所以參加。
沒有名字的人:
咁我之所以會參加依次嘅連載小說挑戰,其實係因為當時我無意中係主頁見到今次嘅挑戰,而且我見到漫長嘅暑假我都幾多嘅時間,所以就決定咗參加今次嘅挑戰。

十三郎:
哈哈!或者我都應該澄清一下,呢個唔係Penana嘅官方活動,係我個人自己想玩,而且我同Penana只係用戶身份,同佢哋無咩關係。再問一下,你哋覺得連載小說有咩特別?
子遴:
連載小說嘅特別之處,係唔似得一本小說咁,比讀者自由翻閱,而要由發表嘅平台用擠牙膏方式咁,逐啲逐啲刊登出嚟。情形就好似追劇咁,令讀者有追讀落去嘅趣味。
羊之歌:
連載小說會有一份責任, 定時要交稿, 自我管理要做得好。同時, 連載小說要準備充足, 例如寫第一篇之前最好有了一個大綱, 要知道自己個故事寫緊乜野, 結局係點, 以致中途不失方寸, 故事整合性才會比較強。
萬歲森林:
我覺得連載小說最特別係要度一個令人想追看嘅結尾,就好似電視劇咁,每集嘅結尾一定要吸引觀眾想追落去,當然,係好難掌握嘅。
3D八爪魚:
長篇連載小說真的很考作者耐心,因為作者會進步,會不停諗到新野,漸漸覺得原先個故事好差,作者無法更好地發揮,最後對故事失去信心,就此爛尾。所以我覺得短篇連載會更好,一個故事為作者當時功力既總覽,而且即使寫衰左都無咁肉痛。因為下個會更好。
短頭髮:
充滿期望,有不確定性,未知的。有些作者可能因讀者的反響臨時改劇情,仲有腰斬的可能。
天洛卡:
「起承轉合」係一篇小說嘅基本節奏。而連載小說就係喺基本嘅「起承轉合」中,包含多個更細小嘅「起承轉合」。始終,連載小說要考慮讀者嘅追看意欲,亦要顧及讀者嘅「記憶力」(如果故事好長好長,當連載到故事後段,讀者未必記得前段嘅劇情。)。每個章回係一個獨立嘅微細起承轉合;幾個章回可以構成另一組起承轉合;多組起承轉合最後編成一個完整故事。咁既可以保持小說嘅刺激程度,亦方便讀者去記住整個故事來龍去脈。呢個過程唔容易,好視乎作者嘅組織能力(各個起承轉合嘅緊密度是否得宜)同創作力(每個起承轉合嘅套路要盡量唔同。如果唔係會好重覆、好悶)。
沒有名字的人:
而對我嚟講,連載小說嘅特别之處就係你可以聽從讀者嘅意見,並係下一回入面改善及從中學習。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296內容數
三年來,網上寫故事的一個記錄,為第四年的開始作反思及小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受訪七位香港作者: 子遴、羊之歌、萬歲森林、3D八爪魚、短頭髮、天洛卡、沒有名字的人 「我們都是香港說書人」 ─ 前言
「三流的演奏者有志向的話,只能淪為四流」 日劇《四重奏》中因為別俯個細佬關係,俾機會佢哋到演奏廳扮演出嘅負責人,佢見到四位主角勉強演出後失望而回的背影時,他對身邊的助手說出造句話(大概意思)。 同我寫故事嘅狀態係一樣... ...
 避開嚴肅,我盡量詳話短說。 首先用「暑期八回連載小說大挑戰」的主辦者身份說一次: 「感謝各位參加作者!」 以下是小小意見調查,想問一問作者、讀者、未接觸過的用戶或「已讀不回的網友」。
先說抱歉,第四回的挑戰總結後一直沒有時間整理,第三名又來了另一位作者!其實是一位在這次挑戰當中,我比較注意到的一位,就是 萊姆氣泡 。 是次的挑戰,是一連八回的故事作品,而《A YEAR》是另一種
 這第五回去了那? 【在這裡】!只是沒有特別去推廣罷了。 想說的是,我們身為連載的作者,每星期也努力去發佈作品,可以說是興趣。但就算是興趣,也希望得到認同及支持呢?
受訪七位香港作者: 子遴、羊之歌、萬歲森林、3D八爪魚、短頭髮、天洛卡、沒有名字的人 「我們都是香港說書人」 ─ 前言
「三流的演奏者有志向的話,只能淪為四流」 日劇《四重奏》中因為別俯個細佬關係,俾機會佢哋到演奏廳扮演出嘅負責人,佢見到四位主角勉強演出後失望而回的背影時,他對身邊的助手說出造句話(大概意思)。 同我寫故事嘅狀態係一樣... ...
 避開嚴肅,我盡量詳話短說。 首先用「暑期八回連載小說大挑戰」的主辦者身份說一次: 「感謝各位參加作者!」 以下是小小意見調查,想問一問作者、讀者、未接觸過的用戶或「已讀不回的網友」。
先說抱歉,第四回的挑戰總結後一直沒有時間整理,第三名又來了另一位作者!其實是一位在這次挑戰當中,我比較注意到的一位,就是 萊姆氣泡 。 是次的挑戰,是一連八回的故事作品,而《A YEAR》是另一種
 這第五回去了那? 【在這裡】!只是沒有特別去推廣罷了。 想說的是,我們身為連載的作者,每星期也努力去發佈作品,可以說是興趣。但就算是興趣,也希望得到認同及支持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裡,佛洛姆談到,「一切時代與文化的人,永遠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 如何脫出隔離、如何達成結合、如何超越個人的生命而找到合一」。然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與萬物是合一的——與母親分離之前、意識到自己全身赤裸之前、被驅趕出伊甸園之前,我們是全然天真的。直到我們意外觸碰到了某種比我們的存在
Thumbnail
在美國國會的舒適圈裡,沒有什麼比玩戰爭更有趣更重要的了。 隨著華盛頓逐漸進一步陷入「大國競爭」時代,這類戰爭的遊戲-託管它們的不僅僅是智囊團。媒體和更多的專家階層也紛紛加入進來,大聲爭論中美之間不可避免的軍事衝突的細節。 兵棋推演或「桌面演習」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試圖推算危機可能如何展開、需要做
Thumbnail
航空業員工票的餐點選擇權引發爭議。雖然管理單位最終明確規範,但不同部門的員工仍堅持己方立場。文章探討背後的人性、考量和影響。
在你的生命中,也許會有無數段告別的旅程。這段旅程可能充滿了心碎和淚水,讓你感到無助和痛苦。但請相信,這段告別並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面臨每段告別,你可能會感到孤獨和迷茫,無法釋懷過去的愛與哀傷。但請記住,這是一個成長和堅強的過程,讓你更加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感激過去的美好,同時也學會了釋放過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幫爸爸處理事情,討論到為什麼爸爸不想學著用銀行的手機APP,可以省去出門、到現場排隊的路程和時間。當下我說了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 ∶「爸,你這樣真的有點老人家喔,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嗎?很方便,不考慮一下?」我爸立刻強調,他不是現在才習慣用手寫匯款,從年輕到老他都是如此。
Thumbnail
在《愛的藝術》裡,佛洛姆談到,「一切時代與文化的人,永遠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 如何脫出隔離、如何達成結合、如何超越個人的生命而找到合一」。然而,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與萬物是合一的——與母親分離之前、意識到自己全身赤裸之前、被驅趕出伊甸園之前,我們是全然天真的。直到我們意外觸碰到了某種比我們的存在
Thumbnail
在美國國會的舒適圈裡,沒有什麼比玩戰爭更有趣更重要的了。 隨著華盛頓逐漸進一步陷入「大國競爭」時代,這類戰爭的遊戲-託管它們的不僅僅是智囊團。媒體和更多的專家階層也紛紛加入進來,大聲爭論中美之間不可避免的軍事衝突的細節。 兵棋推演或「桌面演習」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試圖推算危機可能如何展開、需要做
Thumbnail
航空業員工票的餐點選擇權引發爭議。雖然管理單位最終明確規範,但不同部門的員工仍堅持己方立場。文章探討背後的人性、考量和影響。
在你的生命中,也許會有無數段告別的旅程。這段旅程可能充滿了心碎和淚水,讓你感到無助和痛苦。但請相信,這段告別並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面臨每段告別,你可能會感到孤獨和迷茫,無法釋懷過去的愛與哀傷。但請記住,這是一個成長和堅強的過程,讓你更加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感激過去的美好,同時也學會了釋放過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