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需要佈的兩種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

我認為小說佈局有兩種,一種是情節局,情節如何走向和收結;另一種是人物局,人物身世命運個性如何、有什麼特徵等等。

倪匡擅長佈情節局,不擅佈人物局。衛斯理系列故事(還有原振俠、木蘭花等)之所以能一直寫,是因為倪匡想出新的冒險、新的事件讓主角去經歷,但衛斯理的身世命運、跟白素怎麽相處,就相對無聊了一點。

古龍在巔峰期無論佈情節局還是人物局都非常厲害,李尋歡的人物設定已經令他無可避免地遇上各種矛盾、衝突和挑戰,當情節發展下去時,只要代入去想李尋歡會做什麼說什麼,情節就能自行推進。


2023.5.24

avatar-img
30會員
891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以前總記得古龍說過這樣的話,原來就是出自《多情劍客無情劍》⋯⋯
分析《封神演義》的道術武藝用了5696字⋯⋯
古龍在1968年創作《多情劍客無情劍》,裡面就有百曉生和他的兵器譜⋯⋯
「百曉生」字面意思等同於「萬事通」,應出自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百曉生作兵器譜排定武林人物武功高低⋯⋯
王度廬《劍氣珠光》以靜玄為首的江心寺眾和尚,皆是暴躁、易怒、出手狠辣,全無出家人風範⋯⋯
只要⋯⋯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等到這些大俠們都進了棺材,就會輪到你成名了。——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以前總記得古龍說過這樣的話,原來就是出自《多情劍客無情劍》⋯⋯
分析《封神演義》的道術武藝用了5696字⋯⋯
古龍在1968年創作《多情劍客無情劍》,裡面就有百曉生和他的兵器譜⋯⋯
「百曉生」字面意思等同於「萬事通」,應出自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百曉生作兵器譜排定武林人物武功高低⋯⋯
王度廬《劍氣珠光》以靜玄為首的江心寺眾和尚,皆是暴躁、易怒、出手狠辣,全無出家人風範⋯⋯
只要⋯⋯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等到這些大俠們都進了棺材,就會輪到你成名了。——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倪老的書,絕對是令人手不釋卷,想一話接一話,一本接一本讀下去的。讀得不多,是我才疏學淺。也可能,注定我只跟《頭髮》有緣。
有一次下課,師母正巧離座,她放在桌上的那本書,封面說不出的怪誕:一男一女臉色慘白、凝重,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我,上面還有一隻沒有臉孔的紙猴,看似在跳躍--這個封面,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恐懼。桌旁的書櫃上,排列了整整齊齊二、三十本封面畫風近似的書,上面寫著「科幻小說/倪匡著」。
倪老的書,絕對是令人手不釋卷,想一話接一話,一本接一本讀下去的。讀得不多,是我才疏學淺。也可能,注定我只跟《頭髮》有緣。
有一次下課,師母正巧離座,她放在桌上的那本書,封面說不出的怪誕:一男一女臉色慘白、凝重,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我,上面還有一隻沒有臉孔的紙猴,看似在跳躍--這個封面,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恐懼。桌旁的書櫃上,排列了整整齊齊二、三十本封面畫風近似的書,上面寫著「科幻小說/倪匡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不期然的一直看到這個討論,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後來在中學也嘗試了寫小說,那時的寫作教學資源是沒有的,寫小說完全是自己探索,當然我也不知道有寫大綱這回事。 所以,寫的小說往往寫了個開章,就無法寫下去。 後來真正開始寫小說,大概是在2018年,寫了好多部都繼續爛尾,因為沒
我的小說總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消磨之後發現這是一場自我消耗。
Thumbnail
除了之前說過的世界觀和開頭外,我認為組成一部好的作品,對白也是很重要的。好的對白可以推進劇情、突出角色性格和心理特徵,甚至能成為吸引人看下去的懸念。相反地若是寫壞了,不僅對故事毫無幫助,還很有可能會趕跑讀者。因此對白是一項非常重要,也很值得花時間研究的故事元素。
Thumbnail
在過往的寫作經驗裡,為了在第一時間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如何寫小說開頭。在此分享我一些小小的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嗯,這部分不僅限於小說,也可能會有影視的影子。這邊是我科普來著。   前面幾個主題都是在認識「文字」,這邊總算進入到「文章」了,那麼文章的鋪排呢?   我們分兩個主題:「記敘順序」、「開頭」。   一般而言,這兩者都與小說牽扯薄弱,因為小說是「進行式」的,很難完美運用記敘文與論說文的手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不期然的一直看到這個討論,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我從小就喜歡看小說,後來在中學也嘗試了寫小說,那時的寫作教學資源是沒有的,寫小說完全是自己探索,當然我也不知道有寫大綱這回事。 所以,寫的小說往往寫了個開章,就無法寫下去。 後來真正開始寫小說,大概是在2018年,寫了好多部都繼續爛尾,因為沒
我的小說總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消磨之後發現這是一場自我消耗。
Thumbnail
除了之前說過的世界觀和開頭外,我認為組成一部好的作品,對白也是很重要的。好的對白可以推進劇情、突出角色性格和心理特徵,甚至能成為吸引人看下去的懸念。相反地若是寫壞了,不僅對故事毫無幫助,還很有可能會趕跑讀者。因此對白是一項非常重要,也很值得花時間研究的故事元素。
Thumbnail
在過往的寫作經驗裡,為了在第一時間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如何寫小說開頭。在此分享我一些小小的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嗯,這部分不僅限於小說,也可能會有影視的影子。這邊是我科普來著。   前面幾個主題都是在認識「文字」,這邊總算進入到「文章」了,那麼文章的鋪排呢?   我們分兩個主題:「記敘順序」、「開頭」。   一般而言,這兩者都與小說牽扯薄弱,因為小說是「進行式」的,很難完美運用記敘文與論說文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