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帶我去宇宙遨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次做核磁共振,我都覺得我去了宇宙一趟。

近兩年照了三次的核磁共振,身為一個核磁共振老手(咦?),從一開始極度討厭這項檢查,到現在漸漸習慣了。今天剛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與核磁共振的愛恨情仇吧。
在生病前對於所有的檢查項目都不了解,大概只有在醫療劇上才看過那些檢查儀器,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也會變成使用者。核磁共振(MRI)長得很像太空艙,是一個密閉的大圓筒,檢查過程會有很多宇宙傳來的聲音(?),很吵,所以醫院會提供耳塞給檢查者。

檢查之前的準備包括:禁食(包含水)、抽血、在手上打一針連接打入顯影劑的針筒。抽血是要確保腎臟功能是否可以代謝掉檢查用的顯影劑,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就必須要另外在檢查前後打點滴,幫助腎臟代謝掉顯影劑。
這次檢查排在下午一點半,從早上九點開始禁食。每家醫院給的禁食時間長度都不太一樣,前兩次在榮總做MRI時,我記得是禁食6小時,這次在和信,檢查單標註禁食4小時,並且還附註可以喝100c.c的水(*都不要喝比較好,如果真的忍不住再喝)。
在檢查時間前兩小時先到醫院抽血,雖然說抽過無數次血,但每次被抽四管都覺得很多我會不會昏倒(當然是沒那麼柔弱)。看到那暗紅色的血都很想說:「我的血是黑色的。」(演哪齣)

檢查排定時間雖然是一點半,但櫃檯人員很好心地怕我餓到,十二點半左右就讓我先進去檢查準備室打顯影劑。比起抽血的針筒,顯影劑的針筒超粗,大概是因為要注射顯影劑吧,總之就是想起來會讓我打個冷顫的粗針筒。
顯影劑準備就緒後,戴上耳塞和浴帽,上個廁所就被帶到檢查室。我躺上平台,雙手高舉過頭擺放(這時候要記得有針筒的手要橋好角度,壓到針筒手就會刺痛,我今天就是壓了四十分鐘,檢查完手好痠),醫生會用腰帶固定住你,並蓋上毛巾和有點重量的接收器,此時我覺得我很像待食用的壽司...「啊...要被吃掉了?」(想太多)
壽司示意圖。
被固定好也被包好之後,醫生和護理師會給一個圓球,上面有按鈕,檢查過程中如果有任何不舒服,可以按下按鈕讓醫護人員們知道。
接著就要被送入太空艙啦。今天在送入太空艙前,幫我做檢查的醫生還讓我練習了一次呼氣、吸氣和憋氣,對,這個檢查就是會一直呼氣、吸氣和憋氣。
進入太空艙之後,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和信的核磁共振圓筒比較大一點,先前在榮總做核磁共振時,都覺得圓筒的天花板離我好近,這次的感覺是我可以在裡面翻滾。
檢查的前20-30分鐘是沒有注入顯影劑的攝影,在太空艙裡面會一直聽到各種噪音,一下從左上方、一下從正上方、一下從右上方傳來,就算戴了耳塞還是聽得到,超大聲。身為一個音樂系女子(這有關係嗎?),我熱愛找尋聲音的來源,只要聲音一出現我就會想:「啊,這次在右上方啊...」「喔喔,原來中間也會有聲音。」除此之外,我也會開始想這個聲音像什麼:「嗯,這是彈簧的聲音吧。」「這很像超巨大蟬的鳴聲。」「咻咻咻~這是要出發去宇宙,太空船要發射的聲音。」「我要飛向宇宙啦~~~」
畢竟檢查過程漫長又乏味,又不能睡覺,不如找一些無聊的幻想。幻想之外也要注意聽醫生的指令,他會透過麥克風跟你說:「呼氣、吸氣、憋氣.........正常呼吸!」
我覺得,如果真的有機會做核磁共振,請在來做之前先練習一下憋氣!!!憋氣的時候通常會有一連串的噪音(我想是攝影的聲音),每一次憋氣我都在想我要怎麼讓自己可以順利度過憋氣時光,有時候我會聽那個聲音,有時候我會在腦海數數...大多數的憋氣都在我可以掌控的長度,但有幾次真的會讓我覺得我是不是在做潛水訓練!!!
今天遇到的醫生人很好,每當憋氣長度太長,他說完「正常呼吸」時,總會溫柔地說幾句誇獎的話:「做得很好!」「再努力一下!」我實在很吃這一套(溫柔+勤誇獎)。
大概過了半世紀那麼久,從太空艙出來不是結束,而是要進入下一個環節:打顯影劑、繼續照。不過到注射顯影劑的階段也代表檢查到了尾聲,通常再照5-10分鐘就可以結束這回合。打入顯影劑會有一種冰冰涼涼的感覺,老實講有點噁心,被注射顯影劑的手明顯感覺有東西在流動,接著就是一陣冰涼。醫生說,注射顯影劑之後只有五次機會可以拍到成功的照片,於是我又做了五次的「呼氣、吸氣、憋氣....正常呼吸。」
最後,在醫生一直不斷地誇獎我的狀態下結束了這回合的核磁共振檢查,要下平台時醫生特別提醒要坐到不會暈再離開,本來躺著都沒什麼感覺,結果一坐起來還真的有種恍惚感。檢查結束之後要回到準備室給護理師拔掉顯影劑的針頭,在打針處貼上棉花按壓十分鐘。不知道是不是我看起來特別虛弱,護理師還攙扶我到外面的X光準備室等待下一個檢查。
說個題外話,我滿喜歡和信醫院的,到目前為止在這邊遇到醫生、護理人員都是很溫柔的人。我這人還滿怕兇狠(?)的權威人士,所以遇到溫柔的人會比較不緊張。
核磁共振檢查結束之後,當天要多喝水,幫助身體加速代謝掉顯影劑噢。
回到文章開頭所提的,我一開始極度討厭這項檢查。第一次做核磁共振的經驗是非常不舒服的,那時候肚子裡面有一顆腫瘤,照核磁共振是想要確認它的大小,但也許是腫瘤過大,讓我呼吸和憋氣都很困難,第一次做核磁共振一直被醫生唸沒有好好憋氣,就留下了「我討厭這個檢查。這檢查實在太痛苦了。」的印象。但在開刀摘除腫瘤之後,後續追蹤再次做了核磁共振,將第一次檢查經驗大翻轉,其實這檢查並不痛苦啊。很適合會自己找樂子(幻想)的人來做...當然身體健康都不要做任何檢查是最好的狀態啦。
下週三要回診看檢查報告,希望核磁共振帶我去宇宙遨遊的結果會是穩穩定定、一切 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安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故事要開始了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我去做了頭薦骨共振體驗|療傷之旅昨天下午去找了默黯之聲的雅卿老師做了頭薦骨的共振體驗。那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有一種我在海上漂了好久,游得好累好累了,然後突然抓住浮木的感覺。做完之後我很貪心的不想要把手鬆開,懊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游過來就可以抓住這根浮木,很怕我放開了不知道又要漂流多久。
    Thumbnail
    avatar
    八ㄦ力的傻勇者生存遊戲
    2021-04-22
    共振呼吸與心跳,讓你不健康也難。壓力怎麼來? 尚未覺察(無意識)的信念主導著我們,一層一層不適當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形成堅硬的習慣與反芻思考(rumination)岩石,當這樣的岩石越來越多,散落身體各處,會有過度或不足的生理反應(如過度呼吸、心悸、頭痛、麻木......)、偏誤的知覺與不適當的問題解決方式,這都會影響我們的因應..
    Thumbnail
    avatar
    聽聽心理說的話
    2020-08-31
    共振他躺上平台,身體被綑綁起來,不得動彈 平台緩緩移動,把他送入隧道中,停下來,他等待著…
    avatar
    Milo
    2020-02-04
    摩摩喳喳:原來,阻尼器的原理是----我們最好不要一起共振星期天的下午,摩摩喳喳留在家裡自學奉茶之道,但不知道為何茶水一直潑出來,而蓮子心在書上找到一個可能的解釋,並建議摩摩喳喳向阻尼器學習奉茶。到底,要如何向 101的阻尼器 學奉茶呢?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19-12-29
    摩摩喳喳:我想和你一起共振 摩摩喳喳想要找到自己的基本頻率,最後蓮子心卻發現自己其實是玻璃心!
    Thumbnail
    avatar
    蓮子水共同體
    2019-10-25
    核磁共振與海草的寄生循環 / 1992.11.21.看一本書,書中有一章的標題是:「核磁共振」。 另一頁有圖,說明海草的寄生循環: 1. 一株綠色海草。 2. 綠色海草上寄生一株小的紅色海草。 3. 紅色海草長大以後脫落在地上。 ..................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