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核磁共振!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字數:
1,954 個字

閱讀時間:
5 分鐘內

自我介紹

嗨大家好我是宸佑,今年15歲,大約在3年前,確診生長板滑脫症,並在半年後,轉變為股骨頭壞死,生長板滑脫症顧名思義生長板滑脫,位置為髖關節的生長板,大部分原因為,過重使得生長板無法承受重量,導致滑脫,不過我的體重也不重,所以原因不明,中醫說可能是骨盆傾斜又激烈運動導致而成的,不過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能夠證實這件事情。

在一年前,醫生幫我把生長板推會正確的位置上,目前正在不斷的訓練肌肉,我的右腳肌力不太夠。

不過現在15歲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從X光圖上來看,我有脊椎側彎...,角度大約39度左右,位於一個臨界值,目前預計透過穿背架來做一些喬正及維持。

2021年12月9日今天回診 我的生長板沒出現什麼大問題,持續保持就好了,而我的脊椎卻出現了問題,發現我有脊椎側彎,而且好像從以前就有一點了,原因不明。

MRI經驗

科普一下MRI是什麼?

維基百科的解釋是這樣的磁共振成像 ,又稱自旋成像,臺灣又稱磁振造影,香港又稱磁力共振掃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即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製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

我的理解就是我們的身體有一個東西叫做氫,他會受到磁力的影響,我們會將一個低能態的原子,變成高能態,在回到平衡後,原子會發出電磁波,我們可以檢測這些電磁波,來得到我們身體體內的數據。

檢查前

為了查明脊椎側彎的原因,我去照了MRI,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必須將衣服換上,內褲留著,口罩上面的鐵條要抽掉,因為MRI會發熱,它可能會燙到我,完成後,就要進MRI檢查室,進去後,那位醫生告訴我,會有點吵喔,並且拿了耳塞給我,我努力將他塞進耳朵中,他竟跟我說,你塞的再緊,都還是很吵,然後我躺到檢查床上去,他又在我耳朵旁邊塞入兩個厚厚的毛巾,心想:幹,無言真的不能再無言了,我腦袋裡一片空白,深刻體會到「未知」的恐懼。

醫生在我左手拇指放上了一個測血氧的儀器,右手讓我握著一個像球的東西,在自己胸悶到很不舒服時,可以壓它,在身上則有一層棉被。

檢查中過程

接著我就被推進那個大大的MRI檢查器中,我好像有一點幽閉恐懼症,我進去時有一點恐懼,因為上面的牆壁貼的好近,開始時,MRI會發出像是敲擊機器的聲音,叩叩叩後,一直嗶嗶嗶嗶,真的很吵,不過我發現可以把他當音樂在聽,而在裡面檢查的過程,我的心情真的不是緊張就是在緊張的路上,第一點是因為我不想太鬆懈下來,我怕這樣會讓我對時間的感覺,過快,我就邊想著魔術方塊,邊聽著那吵死人嗶嗶聲,隨著溫度的升高,第二點是我第一次做這種檢查,第三點則是我真的很害怕這種長時間的檢查,我怕我動到一下,就要全部重來,第四點就是那個空間真的蠻小,有點像電影中被困在棺材裡,床的溫度慢慢的上升了,我感受到了一點胸悶,我嚇到了,我思考著,沒有很不舒服,但是持續下去會不會產生後遺症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到最後五分鐘,我壓下去了!!(奮力一搏)

按鈕的意外事件

我發現那根本不用按那個按鈕,醫生進來問我哪裡不舒服,我跟他說,胸悶,他回我有很不舒服嗎?我心想:幹,早知道就不出去了,無言又是一個讓我無言到極致的操作,不過他也告訴我剩下五分鐘囉,並且幫我把棉被拿起來,進去後,我蠻開心的,因為只剩下五分鐘,不過我知道我不能鬆懈,所以我強迫自己,進入緊張的狀態,並且利用數數的方式,念到300,我知道我一定算得比較慢,這樣就可以有一個,我還沒有算完就結束的感覺,不會變成不是五分鐘嗎?怎麼還那麼很久,果然我數到200時,檢查就結束了!

檢查結束

我好開心,被推出來時,我順便問了醫生MRI的原理,也讓我想到,好像MRI對身體是無害的樣子,跟醫生閒聊了一點點後,我就出去了,終於解脫了,好開心,就這樣我出來後開心的與我媽和我爸分享上面故事。

下面還有東西,不要忘了看看,不只是圖片啦。

raw-image

發布文章的時間: 每週四(期待一下)

下面是Telgram頻道的連結(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不用FB,其實就是不想用,沒有特別的原因,就是偏好使用Telegram。)


Telegram下載連結


下面是IG名字,歡迎追蹤
lin950316_trip

IG下載連結


好啦未來會將FB加入!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橙柚林的沙龍
17會員
41內容數
不知道各位看醫生前的心情如何? 我是有陰影,每次看醫生前我都超級緊張的啦,不過我知道這是源自於我小時候的經驗,但是隨著年紀的成長,我逐漸克服了,我猜也有很多跟我有相同的困擾,所以我出了這篇專題,幫助你們更了解自己,減少緊張感,這種方式其實並不只能用在看醫生前,我覺得也許也可以用在比賽前、考試前等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今天,就是我做第一次電療的日子。
Thumbnail
今天,就是我做第一次電療的日子。
Thumbnail
位在清晨五點,護理人員再次為我抽血,並安置了針頭。 為了盡快釐清情況,醫師安排了今天的電腦斷層掃描,希望能迅速查明原因。 此時,我還有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收集二十四小時的尿液,來確認我的腎臟功能是否運作正常。 真的是如醫師所說,做個全身健康檢查。 我和親人必須拿著臉盆,將臉盆內裝滿碎冰,
Thumbnail
位在清晨五點,護理人員再次為我抽血,並安置了針頭。 為了盡快釐清情況,醫師安排了今天的電腦斷層掃描,希望能迅速查明原因。 此時,我還有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收集二十四小時的尿液,來確認我的腎臟功能是否運作正常。 真的是如醫師所說,做個全身健康檢查。 我和親人必須拿著臉盆,將臉盆內裝滿碎冰,
Thumbnail
時間飛梭,在我第一時間寫完第一篇的看診內容後,輾轉終於來到了七月。 這次主要是到一樓的診間對於患部的位置做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患部的整體狀況是否有異常。 既上次的超音波檢查失敗後,醫師想確認我的患部是否還有健康的部件無需切除,這次的檢查可說是相當重要。
Thumbnail
時間飛梭,在我第一時間寫完第一篇的看診內容後,輾轉終於來到了七月。 這次主要是到一樓的診間對於患部的位置做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患部的整體狀況是否有異常。 既上次的超音波檢查失敗後,醫師想確認我的患部是否還有健康的部件無需切除,這次的檢查可說是相當重要。
Thumbnail
近日,在友人的鼓勵與遊說下,踏上檢查乳房這件事兒。女性同胞們難免有這種經驗:沒事摸一摸、按一按,懷疑裡面是不是有東西?至少我是這樣,於是想說,好吧,跑一趟檢查看看,求心安。
Thumbnail
近日,在友人的鼓勵與遊說下,踏上檢查乳房這件事兒。女性同胞們難免有這種經驗:沒事摸一摸、按一按,懷疑裡面是不是有東西?至少我是這樣,於是想說,好吧,跑一趟檢查看看,求心安。
Thumbnail
故事是從一個簡單的入職前健康檢查開始,因爲X射線發現左肺有異物,追加上CT掃描還是無法確定是何物,只好預約做切片手術,從肺部取樣本化驗。
Thumbnail
故事是從一個簡單的入職前健康檢查開始,因爲X射線發現左肺有異物,追加上CT掃描還是無法確定是何物,只好預約做切片手術,從肺部取樣本化驗。
Thumbnail
第二次針灸!不過聽說好像很痛,你進來確認一下,就知道了,對吧! 這次我放入了梗圖,希望大家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大概吧w 雖然我忘記我上次是否放過梗圖了。
Thumbnail
第二次針灸!不過聽說好像很痛,你進來確認一下,就知道了,對吧! 這次我放入了梗圖,希望大家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大概吧w 雖然我忘記我上次是否放過梗圖了。
Thumbnail
我想,如果不是我太淡定,那就是電視劇太誇張吧! 6月12日做完肌電圖之後,17日我接著辦理住院了,剛住院時,因為沒有需要做什麼用藥和治療,所以住院第一、二天除了醫生問診、抽血檢查外,就只是在等待安排檢查而已,其實挺無聊的,還好帶了筆電和平板去處理一些簡單的公事、看看新聞、韓劇,有時候底下幾個組長也會
Thumbnail
我想,如果不是我太淡定,那就是電視劇太誇張吧! 6月12日做完肌電圖之後,17日我接著辦理住院了,剛住院時,因為沒有需要做什麼用藥和治療,所以住院第一、二天除了醫生問診、抽血檢查外,就只是在等待安排檢查而已,其實挺無聊的,還好帶了筆電和平板去處理一些簡單的公事、看看新聞、韓劇,有時候底下幾個組長也會
Thumbnail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Thumbnail
就在醫生下針之後,病床突然開始搖晃了起來,原來是準備穿過骨頭,搖晃的力道,從小震盪一直放大,接著,整張床陷入劇烈晃動,以震度來形容,大概超越7級地震。 不只是搖晃,病床更是用力的撞擊牆壁,隨著醫生每出一次力,病床就撞牆壁一次,骨頭有多硬,看醫生用盡全身力氣要刺破它的樣子就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