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讓新竹的音樂場景有些形狀:專訪彌聲工作室姚詩龍活動企劃

鄰近新竹轉運站的彌聲,是提供練團、教學、錄音、展演的空間。來到這裡的不論學生或社會人士,音樂是他們共同的語言,這座過去較少有音樂活動的城市,也因為彌聲,彼此有了交集。而每當樂團前來彌聲演出,都會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表演現場——他是彌聲的活動企劃姚詩龍,有關新竹的演出活動,從兩年前「新好類音樂派對」、去年「新竹不差生活節」到今年即將舉辦的「東風音樂祭」,他都曾參與其中。
聊起這幾年在新竹做的事情,姚詩龍覺得比起身在何處,「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先是參與「新好類音樂祭」的籌辦,後來被其他舊城的好朋友們找去辦了「不差生活節」,籌辦活動之間,人與人的連結對他來說更加重要。
「那時候才開始對新竹的場景有了不一樣的想像。比如說,原來我們在新竹也可以做特別的事,可以辦表演、辦活動、或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事情,甚至是一起修老房子⋯⋯。」
就這樣,儘管最初沒有打算在新竹久待,但認識更多人、生活圈建立起來以後,他才真正對新竹的場景有些不一樣的想像,並在這裡留下。

新竹音樂場景的一磚一瓦


從以前在台北組樂團、到後來回新竹工作,覺得兩個縣市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姚詩龍說,新竹聽眾的基數、聽音樂的方向,跟台北是有落差的。像一些在台北熱度很高的樂團,到新竹卻可能只有五到十個觀眾。但他認為台北相對發展好、制度健全,去那邊只像在繼承一些東西,讓它繼續運作而已。相對的在新竹,這方面發育空間還很大,就像是塊大畫布,想做什麼都可以。
至於他對新竹的音樂場景有什麼心得和期待?選了條看來吃力不討好的路,卻沒多講背後的理念,只是描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先不管我們想做什麼,其實我也不覺得我做的事有多創新,光是先把其他縣市的經驗複製過來,就是一個不容易的工作了。一直到現在,這個城市的體質都還在調養當中。」

「大拜拜時代」下的地方展演空間

近年來大型音樂祭等演出活動日益興盛,姚詩龍替它取了個有趣又精準的稱號——「大拜拜時代」。他說,樂團在接表演的時候會評估各種效益:比如說金錢收益、或大量增加樂團的曝光度等等。而大拜拜型活動更容易達成上述效益,相對的,專場和小場演出就越來越難做。像是一個台北樂團來彌聲表演,得辛苦的帶一堆器材跑外縣市,最後收入還比不上一趟商演。姚詩龍認為現在的中小型展演空間正碰到這種困境,尤其新竹人口基數不那麼高、表演空間又比較小,很多人不會樂意來這裡表演。
然而,儘管新竹有這些限制,仍有不少的樂團來表演,他們的考量又是什麼?姚詩龍認為大家都還在嘗試新地點,而新竹剛好座落在台北、台中兩個點中間,通勤時間和距離差不多,作為樂團巡迴時一個小的中繼站,是不錯的選擇。樂團跑巡迴的這個模式確立下來,也許大家會漸漸覺得,新竹這個地方值得一試。
(攝影/謝爾庭)
另一方面,彌聲也有自己一套鼓勵樂團來新竹表演的方式。因為定調環境還處於培養體質的階段,在嘗試的過程中更重視推廣,一些情況下甚至願意提供比其他場館更友善的拆票制度。這樣其實和很多外縣市live house的操作相反,但姚詩龍並不覺得把制度釘死是件好事,畢竟這裡是新的場地、未知的市場。一開始或許像在燃燒人脈,但總會盡量展現誠意,試著讓樂團知道,來這裡即使收益較不理想,也未必是件壞事。他希望表演的人認為來新竹是好玩的,這樣即使錢和觀眾不多,表演者還是願意來,因為覺得有趣、值得。他說,起初是在鼓勵大家,但漸漸成形之後就不用那麼辛苦,主動敲演出的樂團變多,像現在彌聲就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況。
改變新竹的音樂場景,聽來相當不容易,訪談中卻沒有聽到太多遠大抱負,只有一些謙抑誠實的心情。最近姚詩龍為了東風音樂祭和各種事忙得焦頭爛額,不時在臉書上看見他的厭世貼文,都會擔心起他和自己在新竹看團的未來。但正因為這些過程,看起來並不那麼健康正面,反而感受得到他對這件事的堅持,還有一路走來的付出。「我覺得在新竹來說這件事不太容易,但我們都是在慢慢的累積,讓這裏的音樂場景有點形狀。」他的語氣稱不上滿意、但至少是欣慰的,畢竟已經為這個城市帶來了不少原本不會有的風景。
■彌聲Mixing Studio
地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79-2號
電話:03-5612871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mixingstudiotw/
(本文為《貢丸湯》Vol.15新刊刊外特別專題,由今年的暑期實習生張欣蘋同學撰寫。)
欲訂閱雜誌或更多內容,歡迎訂閱我們的出版專案:https://pse.is/9MG9G
單本購買請洽: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pse.is/AYB25
讀冊網路書店:https://pse.is/AYNUE
上下游新聞市集:https://pse.is/B368Z
各地獨立書店:http://pse.ee/MAPS9
全台誠品、金石堂、墊腳石書店
域室:新竹市長安街6號(14:00-20:00,週一公休)
文/張欣蘋
編輯/謝爾庭
照片提供/彌聲工作室、姚詩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15分鐘讓大腦超靜定,7個解壓習慣X66天刻意練習,重新掌握生活》之心得分享《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avatar
微力_說
2024-05-13
政府的管理讓新制退撫被通膨一口口吃掉政府自112年7月1日,新進公教人員的退休制度改為退撫新制,為確定提撥個人帳戶制。但政府在握有新制退撫管理權的同時,卻將新制退撫基金放在定存,投資收益率僅0.64%,這樣的收益率將讓退休金縮水,降低購買力。
Thumbnail
avatar
綠園嬿語
2024-02-23
這裡是美食沙漠?讓你認識不一樣的新竹許多人聽說我要到新竹尋找美食,都一臉驚訝的問:「新竹除了摃丸和米粉,還有什麼好吃的嗎?」還有很多網友開玩笑說新竹是美食沙漠,「新竹人不是在 #巨城,就是在去巨城的路上。」 一般既定印象就是百貨美食廣場或 城隍廟 的小吃,還有呢?
Thumbnail
avatar
愛自己
2024-01-11
價值驅動型專業人才可以透過客觀的濾鏡來看世界,也不會讓「討人喜歡」、不重要的慾望或逃避衝突,影響他們心智的清晰價值驅動型專業人才可以透過客觀的濾鏡來看世界,也不會讓「討人喜歡」、不重要的慾望或逃避衝突,影響他們心智的清晰
Thumbnail
avatar
Cynthia Huang
2023-10-03
新制下的禮讓行人:以行人安全為先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2023年6月30日起正式生效實施。規定只要行人穿越道有行人,駕駛人不與禮讓,最高可開罰6000元;而且肇事導致人受傷或死亡最高可處3萬6000元罰鍰。
Thumbnail
avatar
幹話胡蘿蔔
2023-08-07
【閱讀摘要分享】讓你不自覺做錯,事後卻又受傷懊悔的「暗黑心智」 | 意念操縱 | 突破心智困境 | 創造夢想生活品質你是否會覺得很多時候明明很努力,可是卻一直離自己想達成的夢想或目標很遙遠,而且不知為何總是會有阻礙?🧐 ​ 本篇分享讀書摘要,書名:讓你不自覺做錯,事後卻又受傷懊悔的「暗黑心智」《佩特拉.柏克博士(Dr. Petra Bock) 著,廖芳婕 譯,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 如果你的內心總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01-25
[新竹美食]八十年歷史製茶廠的冰淇淋,源自台灣紅茶公司最純正產品,讓你吃美食又逛復古氣氛台灣有許多老茶廠,這些老茶廠伴隨台灣茶業發展興衰歲月。台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代表,從踏進台灣紅茶公司 轉型為台灣紅茶茶業文化館裡面,在老茶廠看見了台灣茶葉的發展史,茶廠這棟老建築物歷經悠悠歲月洗禮,仍然屹立不搖堅固著繼續的製茶。遊客來這裡不只聽導覽了解這棟茶廠歷史、更能吃美食;尤其茶廠冰淇淋更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11-14
新竹風好大!讓新竹人告訴你如何綁出新竹風吹不亂的髮型!一起綁出超簡單丸子頭!簡單教學如何綁出吹不亂的丸子頭,可能這不是最美的丸子頭,但絕對是最耐風吹的!抵擋強風就靠這個髮型了!
Thumbnail
avatar
王小姐
2022-10-24
閱讀筆記《拆解心智圖的技術:讓思考與創意快速輸出的27個練習》★思考力,是人生最關鍵能力。心智圖,是提升思考力關鍵工具。 ●腦袋卡關,利用心智圖快速產出好想法。任務理不清,利用心智圖拆解行動流程。學習記不住,利用心智圖強化大腦記憶。人生找不到方向,利用心智圖畫出夢想道路。 ●心智圖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和步驟,那就是分類。分類是用來刺激思考,而不是比較優劣。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5-28
[新竹旅遊]來新竹遊玩必來之地,眾多機構存在、讓人玩不膩,盡在枕頭山的城市之肺新竹公園每一個城市都有屬於該城市大型代表性公園,小編寫過例如: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新北市大都會公園、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等等。這個代表性公園就像是一個城市都市之肺,因為公園把城市空氣、景觀、旅遊景點作個結合。在新竹市便是新竹公園。 新竹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公園路一段289號 電話: 開放空間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