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簡介
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是德國著名律師,本書內容以11個他曾辯護的案件組成,每篇故事皆如電影般戲劇性,高潮迭起的劇情讓人看得出神,同時又對劇中人物的處境不勝唏噓。
故事中裡的角色,為了愛的諾言,手刃髮妻的老先生;每晚為弟弟演奏大提琴,最終卻犯下死罪的女孩;過著雙重人生,在欺凌下成長卻依然明白正義的年輕人,每個角色的身世都帶著些許撲朔迷離,同時他們身上又有些什麼,讓讀者能產生共鳴。
從劇情看議題
11篇故事裡,每個角色的背景和結局各不相同,故事中有些我們認為罪大惡極的人,最終並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而有些我們認為情有可原的人,卻必須面對巨大的懲罰。
其中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兩篇,分別為<費曼醫師>及<大提琴>,各提到了一個近來被廣泛討論的議題:情緒勒索及安樂死。
<費曼醫師>
<費曼醫師>中,受人敬重、出身良好的醫師費曼,即使深深愛著妻子,心態卻早已因她無止盡的抱怨和辱罵而崩潰,只能依賴園藝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努力信守新婚時許下的愛情承諾,但最終這樁不愉快的婚姻依然走不下去了。費曼始終被自己許下的諾言綁架、被自己習慣性的罪惡感勒索,無法跳脫婚姻的框架,變成妻子情緒的囚犯,最後導致悲劇發生。
我們的生活都建立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上,不論是家庭、職場、伴侶,總是有這樣的時刻,我們即使非常努力也無法滿足對方需求,因而開始疲倦和否定自我價值。當這些無力感和罪惡感不斷襲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就可能陷入情緒勒索的互動循環。
情緒勒索者的行為可以被歸類成三種:貶低別人價值、引發他的罪惡感和剝奪他的安全感。被勒索者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情緒上受到勒索者牽動,其生涯規劃和目標都會受到影響,主要問題就是責任的劃清—有時我們不需要將他人的負面情緒背在自己身上,甚至不用時時顧著他人的感受,被勒索者缺乏的,其實時常是好好對待自己。
<大提琴>
<大提琴>中的姐姐泰瑞莎因不願弟弟忍受病痛折磨而親手將其殺害,呼應近來備受爭議的安樂死議題,當生命只剩餘痛苦,「死亡」該不該是我們人生的選項之一呢?當生命過於沈重,人是難以永遠充滿希望的,選擇死亡也許不符合大自然的法則,但對重病者而言,依賴醫療生存又有什麼意義?
支持安樂死的人,其實理由多半是對於「不得好死」的恐懼和「善終」的企求,我們無法決定如何來到世上,那至少我們保有結束生命的自由;反對安樂死的人認為,生命是充滿希望的,說不定明天你的疾病就有了解藥,何必輕言放棄?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戴正德曾表示,荷蘭許多安樂死的人其實都還有機會活下去,安樂死的合法可能帶來寶貴生命的浪費。然而醫護人員也是這個議題中重要的環節,美國曾就相關議題對醫護人員做民調,結果是:多數醫護人員均贊成安樂死成為善終的選項,但是,沒有人願意當執行者。大家都渴望善終,但誰願意殺人?這也是安樂死議題中值得深思之處。
當我們談論「罪人」
幾乎沒有人會在早上起床時告訴自己:「好的今天我要犯罪」,但無時無刻都有罪行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發生,這些人出於愛、恨、無奈而選擇犯罪,他們多數原先就是社會上不被重視的少數,又因犯罪而受到社會蔑視,究竟這些「罪人」要如何找到生命的出路?
「罪人」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2014年的台北捷運、2016的內湖隨機殺人事件,皆引起廣大民眾髮指,「犯人憑什麼有人權?我為什麼要納稅供養犯人?」這些話成了許多人的口號,事實上,我們時常直覺地把人分成「我」和「他」,並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跟隨「我群」的社會規範生活,然而人性的好與壞總是比表面呈現的複雜。比如本書最終章<衣索比亞人>,米夏卡一生中經歷養父嚴厲的教育、師長同儕的欺凌與漠視,以及工作上種種不順遂與蔑視,卻透過「搶劫」這樣的罪行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同樣的一個人可以在不同的社會中扮演者好人與壞人,人性的善惡從來不是任何人能定義的。
本書能備受肯定且吸引眾多書迷,除了「犯罪」本身神秘迷人的特質,更因為作者獨特的筆法,客觀描述故事的同時又能讓觀眾與角色產生共鳴。
《罪行》是一本包含多個小說種類特色的書,將其歸類為犯罪、推理、驚悚似乎都說得通,相信不論是哪一種口味的讀者,都能在本書中獲得自己的見解。
專題編輯:詹博穎 核稿編輯:張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