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教性別刻板印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千篇一律性別刻板印象

聊到性別平等的精神,你會想到的是關鍵字是什麼?從結婚這件事,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哪些性別分析?
常常在教性別平等教育的時候,學習者最容易脫口而出的概念就是「歧視」或「性別刻板印象」。遇到不平等的事,學生就會說:「這是歧視!」進一步問為什麼會有歧視,總是獲得「因為有性別刻板印象」這樣的答案。
學生已經僵化地習得「性別不平等-歧視-性別刻板印象」三者間的連結,卻說不出進一步的想法。套用公式般地回答,所有的問題源頭都是性別刻板印象,了無新意。
如果再進一步地探問,那有哪些東西是性別刻板印象?總聽到男生就是藍色、勇敢、很man;女生就是紅色、溫柔、文靜。無論從幼稚園問到大學,同學回答的內容大同小異,早已被訓練出一套「標準答案」,反而無法細緻地分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的性別刻板印象。很多老師也有疑惑,是啊!性別平等教育不就是教「性別刻板印象」?除了「性別刻板印象」以外還可以教什麼?

再製刻板?破除刻板?

不!性別平等教育在教的是「『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而不是教「性別刻板印象」。甚至有國小老師說,國小的學童就是要教「刻板印象」,等長大再來破除。這是一個很大的迷思,為什麼我們要先為學習者築上「性別刻板印象」的城牆,再把這道牆打掉?何況從幼稚園的教育中,即可發現孩子間充斥著性別刻板語言,要打破孩子們的性別刻板印象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在教學時,除了「性別刻板印象」外,有沒有強調別的重要性別概念?帶同學了解為什麼刻板印象會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如何顛覆與打破。教導性別平等,有哪些「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外的概念呢?不妨與同學討論「破除異性戀預設」、以及「性別常規」是如何運作的。
「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常規」與「異性戀預設」是三個常混淆的概念。
「性別刻板印象」是指對應男、女二性的既有印象、特質與概念;「性別常規」則是在生活中,有許多規範安排了不同性別的人,應該做出哪些符合性別刻板的行為,一旦有人不符合或嘗試挑戰性別常規,往往會遇到許多阻礙;「異性戀預設」則是指許多性別常規中,往往預設每個人都是異性戀,忽略性傾向的多元。

以結婚為例的性別分析

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為例,「娶」、「嫁」的背後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同時連結各種「男大女小」、「男方家庭背景應優於女方」的刻板印象,伴隨「比帖子數、比桌數、比訂金與嫁妝」等鞏固刻板印象的性別常規。
同時也能指出,其實這樣男女配對、男女對立的概念,背後都有異性戀預設,同性伴侶並不適用這一套規則。可嘗試藉同性伴侶的交往互動,打破男女婚姻的性別刻板印象。如果社會透過各性別常規,促使同志進入異性戀婚姻,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強迫異性戀」、「異性戀常規」、「異性戀霸權」等概念。
想要進一步了解這些性別概念,不妨可從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每期的「性別小詞庫」開始充實與了解,藉以提昇性別意識、性別敏感度。性別平等教育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逐漸落實,不應該讓學生覺得:「老師這個之前都說過很多遍了,又是性別刻板印象嘛!」充實性別概念更能提供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學生,安排適切的性別教育內容,如此一來才能逐步提昇學生的性別意識,提供更有品質的性別平等教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晧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媒體內容所傳達出的各種價值與訊息,是否真有助於促進性別在社會文化、傳統習俗或生活方式上的平等?或強化了性別差異與歧視呢?更多的是,媒體新聞、廣告與節目品質的參差不齊,充斥著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阻礙學生個人性別意識的開展,因此,「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更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題。
臺灣有女總統,性別就平等了嗎?那怎麼會性別同酬日停滯不前?女總統不必然帶來性別平等,重要的是她腦中有沒有性別平等意識?關於性別與薪資,還是有一點點的好消息? 當經濟持續成長,但薪資性別比沒有變化,正意味著男性、女性的貧富差距仍持續擴大!政府拼經濟也要拼性別才行!
我們依然要質疑,為何仍要視「跨性別、變性者」為疾病?究竟是精神科醫師需要「跨性別、變性者」的醫療光顧?還是「跨性別、變性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當跨性別、變性者不再視為疾病,並不損及醫師的專業。性別認同如何,何必經過醫師、心理師之手?精神科醫師非得成為此類手術、身份證轉換的門檻不可?非要安一個「病名」才
早在2006年,紐約同意讓市民一生一次選擇出生性別的變更,只要證明已用新的性別生活兩年,取得醫生和心衛專家證明當事人會終身維持新的性別,就可以申請更換?照顧弱勢,政府便民,從性別開始!希望當男當女,尊重孩子選擇。我的性別我決定!不用父母、醫生來決定!
如果你被打劫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東西被偷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有人在殺或已經殺了某個人,或是某個人對你暴力攻擊,又會怎麼做?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會覺得遇到這些鳥事情,遇到暴力事件,不想要姑息養奸,教導少年人跟成年人求助,成年人也會找警察單位協助。但是,如果是你不幸地遇上「性騷擾」、「性侵害」
學校發生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經過調查或事實確認之後,以教育的精神,《性別平等教育法》建議可以針對加害人執行8小時以上的「防治教育」。這樣的教育課程,試圖理解加害人的處境,不直接以「懲罰」,仍嘗試用「教育」的觀點來協助加害人。
媒體內容所傳達出的各種價值與訊息,是否真有助於促進性別在社會文化、傳統習俗或生活方式上的平等?或強化了性別差異與歧視呢?更多的是,媒體新聞、廣告與節目品質的參差不齊,充斥著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阻礙學生個人性別意識的開展,因此,「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更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題。
臺灣有女總統,性別就平等了嗎?那怎麼會性別同酬日停滯不前?女總統不必然帶來性別平等,重要的是她腦中有沒有性別平等意識?關於性別與薪資,還是有一點點的好消息? 當經濟持續成長,但薪資性別比沒有變化,正意味著男性、女性的貧富差距仍持續擴大!政府拼經濟也要拼性別才行!
我們依然要質疑,為何仍要視「跨性別、變性者」為疾病?究竟是精神科醫師需要「跨性別、變性者」的醫療光顧?還是「跨性別、變性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當跨性別、變性者不再視為疾病,並不損及醫師的專業。性別認同如何,何必經過醫師、心理師之手?精神科醫師非得成為此類手術、身份證轉換的門檻不可?非要安一個「病名」才
早在2006年,紐約同意讓市民一生一次選擇出生性別的變更,只要證明已用新的性別生活兩年,取得醫生和心衛專家證明當事人會終身維持新的性別,就可以申請更換?照顧弱勢,政府便民,從性別開始!希望當男當女,尊重孩子選擇。我的性別我決定!不用父母、醫生來決定!
如果你被打劫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東西被偷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有人在殺或已經殺了某個人,或是某個人對你暴力攻擊,又會怎麼做?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會覺得遇到這些鳥事情,遇到暴力事件,不想要姑息養奸,教導少年人跟成年人求助,成年人也會找警察單位協助。但是,如果是你不幸地遇上「性騷擾」、「性侵害」
學校發生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經過調查或事實確認之後,以教育的精神,《性別平等教育法》建議可以針對加害人執行8小時以上的「防治教育」。這樣的教育課程,試圖理解加害人的處境,不直接以「懲罰」,仍嘗試用「教育」的觀點來協助加害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別角色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指出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性別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無法真正跳脫傳統觀念。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了對男女追求關係的思考,以及社會中性別不平等的種種現象,提出對當代生活的疑問。文章強調,真正的平等需要更深入的溝通與理解,而非僅僅是角色上的標籤和框架。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性別角色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指出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性別刻板印象依然存在,無法真正跳脫傳統觀念。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了對男女追求關係的思考,以及社會中性別不平等的種種現象,提出對當代生活的疑問。文章強調,真正的平等需要更深入的溝通與理解,而非僅僅是角色上的標籤和框架。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身份的標籤 從小到大,我們確實被賦予了許多身份標籤,比如「乖孩子」、「優等生」、「好妻子」等等。這些標籤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迎合外界的期待。然而,這樣的過程容易讓我們迷失自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 性別的不平等 在許多文化中,女性面臨的標籤和期待遠比男性多。從小,女孩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