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後主詞的轉變

2018/10/1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上篇大家看到了李後主如何在宮廷中過著奢華又縱情聲色的生活,但實際上,南唐國家的處境一直很艱辛,面對著北宋國勢日益強大,且周邊小國慢慢被北宋統一,李後主是以俯首稱臣的態度來處理北宋的關係,例如自降國格,每年朝貢,宋太祖要求做的事,李煜也不敢怠慢。本篇所選的詞,都是李煜這階段的作品,大家可先想想,經過這種親身經歷過國破家亡的情感要怎麼宣洩。
以下主要重要事件。
971年宋軍滅南漢後,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上表給宋太祖趙匡胤,改自己爲江南國主,也就是政權降格,他下的書不稱詔(皇帝用),改稱爲教(太子用)。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至汴京,李煜託病不往。
974年的秋天,趙匡胤派使者來請李煜去開封。李煜清楚請去就回不來了,於是託病沒有去。不久,到冬天的時候,趙匡胤的軍隊就渡過長江,將金陵包圍了。
975年,金陵被北宋軍隊攻破,李煜帶一行官員肉袒歸降,肉袒指脫去上衣,常用來表示請罪或投降。到汴京(今河南開封)後被封為違命侯,是一個羞辱性的稱謂,因為你違抗命令,前面兩次叫你來都不來。
976年,宋太祖離奇死亡,弟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改封隴國公。宋太宗之後多次要求小周后侍寢,李煜嘗與金陵舊宮人書寫:「此中日夕,以淚珠洗面」。
978年,李煜中毒身亡。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短短三年間的代表作,第一首是南唐被北宋攻破後,李煜寫的詞,依舊是那麼真誠表達自己的情感。王國維在《人間詩話》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上片描述南唐的美麗景觀。
四十年:南唐自西元937年建國至975年歸宋共三十八年,此舉其整數。 
三千里地:說明南唐的疆域。 
鳳閣龍樓連霄漢:形容南唐宮殿的華麗與壯觀。霄漢:指天空。
玉樹瓊枝作煙蘿:形容樹木的珍貴與茂密。煙蘿,霧氣朦朧中的蘿蔓。此兩句可知江南之富庶。 
幾曾識干戈: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戰爭。李煜是南唐第三代君主,祖父開國,父親守成,到他就是享受,不懂得人間的疾苦,因此王國維才說「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很真誠的說出這句話。「幾曾」用字甚好!
下片描述自己的情感。
沈腰,即腰變細了,據《南唐史﹒沈約傳》,沈約與徐勉寫信說:「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意思是我生病之後,皮帶越扣越裡面了,後世因稱瘦腰為沈腰。潘鬢,晉代潘岳三十二歲即出現白髮。晉潘岳《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潘岳白髮」後以此比喻時光易逝而無成就,或感嘆未老先衰。
辭廟:辭別宗廟。 
教坊:管理宮廷音樂的機構。
最讓李煜難堪的是拜別祖先的那天,匆匆忙忙之際,歌舞班子卻還演奏離別的曲子,徒增傷感,只能面對宮女痛哭垂淚。東坡曾批評說:「後主既為樊若手所賣,舉國與人,故當慟哭於九廟之外,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宮娥聽教坊離曲哉!」意思是後主應該在祖先宗廟前面痛哭,然後再辭謝南唐百姓,怎麼只對宮女哭呢?
此篇再度展現李後主敏銳真摯的心靈與感情的一種投注,不管經歷什麼事情,從前期的風花雪月,到後來的國破家亡,他都把他最純真、最敏銳與最深刻的感情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詞裡面,「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李煜詞最大的特色之一。

再來看看李後主怎麼表達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人間詩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所以大家在欣賞詞的時候,要記住一個方向就是,前面作者會鋪陳一些外在的景觀,可能是山水,也可能是人或物,通常是從遠到近、從外到內,慢慢堆積,一直到詞的最後幾句才會把作者最深層的情思表現出來。只有抓到這一點,才有辦法與作者產生共鳴!有了這個理解後,我們來看詞句。
「林花」,一出手就是滿林的花,不是一朵,層次已經不一樣了。
「謝了」,此處不只是凋謝,還有一種惋惜。
「春紅」,春天最美麗的花朵。
「林花謝了春紅」傷春之逝,寄託自己的對美好景物的惋惜之情。也可想像後主對以前在江南美好時光的消逝。
「太匆匆」,極言其短暫。為什麼美好的生命為什麼這麼短暫?充滿了惋惜和悲哀。李煜此時已淪為亡國奴,對故國的懷念之情可想而知。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指早晚整天都是風雨。在詩詞裡這種朝暮的對舉的,都是普遍包括的意思,不可解釋為早上下雨晚上吹大風。表面上是為花而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為自己而悲傷呢?風雨在詩詞裡面也有代表人生的憂愁與苦難的意思。
「胭脂淚」是擬人的手法。胭脂,是化妝品;作者以此比喻鮮紅的花朵上的雨水好比人的淚水。
「相留醉」,勸李後主再喝多喝幾杯。
「幾時重」,問盛開的花朵何時才能再見到,含無盡憐惜挽留之意。因為也許明天連這朵花都沒有了。雖然年年都有花開,王國維先生曾寫一首詞《玉樓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今年樹又開花了,但那不是去年的花了,去年的那個花的生命永遠再也不回來了。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三個短句,一句一轉折,先從花轉到人,再到花與人的關係,最後花與人合一,花就是人,人就是花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後主在詞中借景抒情,表達了生命中萬事萬物無常所引起的哀傷與憂愁,就如同江水滔滔不絕的往東邊流去。

《虞美人》

最後來看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闕詞《虞美人》,在進入詞之前,我們先來看《人間詞話》一段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註1)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生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等一下搭配這段評論一起說明。宋道君皇帝就是宋徽宗,也是亡國之君。
西元978年,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雖然在宋太宗的軟禁下,沒辦法像以前自己在江南哪樣的奢華,但是歌酒筵席還是少不了的,李煜也把他寫的《虞美人》給歌女演唱,詞句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形容最美麗的事物,春天的花,秋月的圓。
「何時了」,何時才會結束呢?
「往事知多少」,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但是我們人的青春美麗有可能再回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把世間一切無常的事物給包含了,寫出了人類無常的共感,花開與月圓是不變的宇宙真理,進而對照我們人類生命的無常。
「小樓」,指李煜住的地方。
「昨夜」,呼應秋月。
「又」,呼應何時了,以及永恆。
「東風」,即春風,呼應春花。
「故國」,以前的國家,李煜還在懷念南唐。
「不堪回首」,回首的時候,無法忍受這種痛苦。而會有這種痛苦,只是因為自己愛回首。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呼應往事知多少。為什麼哪麼愛回首?大家可看回味上一篇風花雪月的日子XD。
「雕闌」,哪裡的欄杆呢?是當初的醉拍闌干《玉樓春》(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玉砌」,當初跟小周后幽會的香階《菩薩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
「雕闌玉砌應猶在」,再次呈現永恆的事物。
「只是朱顏改」,生命的衰老,身心都已不似當年,過去的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又是人生無常多變的一句話。
經過上面三組永恆與無常的對比,感概哀傷極為沉痛,而承接這些情感的,
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現在我們回頭來看,「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這是一種比喻,不是宗教面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憂愁與痛苦,而李後主把我們所有的人類的悲苦都寫出來了
李煜這首詞,宋太宗聽到後大怒!決定處理掉李煜。他知道弟弟趙廷美與李煜很好,於是讓趙廷美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帶著一壺下了「牽機妙藥」的毒酒去祝壽,李煜不疑有他的喝下後,當天中毒身亡。小周后也於當年離開了人世。
《人間詞話》:「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伶工就是一般樂師或是歌手,在古代,伶人的地位是很卑微的,而李煜以一國之尊開始填詞,且意境高遠,讓士大夫願意開始填詞,這一轉變,也影響了後來詞的發展,所以葉嘉瑩先生將李煜推舉為詞的開山祖師。詞的一祖三宗,一祖為李煜(李後主),三宗為馮延巳、晏殊、歐陽修。
宋太祖征服南唐統一中國後感嘆:「李煜若以作詩詞工夫治國家,豈為吾所俘也!」

註1. 《燕山亭》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附上幾首代表作讓大家欣賞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參考書目:葉嘉瑩《人間詞話七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9會員
139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