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開國皇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話說從頭,《漢書》沒有這個部份,說穿了,在魏晉以前,皇后不是一個被關注的主題。

《後漢書》提到,後來各朝的開端也都一樣,會先告訴你,夏朝跟商朝本身沒有留下後宮體制的文書記錄。後來用的體制,都是根據《周官》所作。

因為多有變革我講個大概。

王后跟皇后這是必備的,大中至正,同體天王。

什麼是天王?這名頭叫做「王者至尊,四號之別名」。

用周來看,周國的老百姓,稱至尊為「王」。周朝的諸侯,稱至尊為「天王」。不屬於周朝的諸侯,也就是蠻夷,稱至尊為「天子」。周國的官員、公務員,稱至尊為「天家」。

后與天王同,所以我自己有個論點是,一開始其實后宮就是「各國女性議會」的存在。

王后底下的單位,則有負責「禮」的三夫人,負責「教」的九嬪、跟主掌「喪」、「祭」、「迎」的世婦。

不難發現員額配置上基礎跟三公九卿是一樣的。

而在這之外還有一個最低階的女御,才是陪大王睡覺生小孩的工作。

隋唐還原的挺認真,但員額擴張了不少。南北朝擴充的職務我有講過這邊就先省掉吧。

概略提一下楊貴妃是一品,三公級。武才人是五品,比世婦高一品但並非九嬪。

說回來,李淵沒有皇后,是因為他老婆過世得早。稱帝之後追封,再無人取代。

這位李建成跟李世民的生母,被稱為高祖竇皇后,是隋朝神武公竇毅的女兒。母親則是北周宇文氏的公主。

竇皇后據說出生時頭髮就已經及肩我的媽呀,等到三歲的時候「髮與身齊」。

竇皇后從小就被舅舅「喜愛」,在皇宮中養大。後來周武帝娶了突厥的公主做皇后,但是很不喜愛,就被小姪女教訓了一頓。

「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

這個突厥皇后一說極美,一說甚醜,問我的話當然是既美且醜。

簡單說,醜的原因可能是不符合努力漢化的宇文邕審美觀。屬於西方美人而非東方。

美是令狐德棻的作品,醜是房玄齡的作品。令狐老兒的爸爸就來自比敦煌還西邊的地方,這樣的想法應該還行。

竇毅聽說了這件事,就跟老婆說,這個女兒不能隨便嫁,要幫她找個特別的老公。

於是,他們就在宅邸的屏門畫了兩隻孔雀,凡是有人上門求婚,竇毅就會發兩支箭讓求婚的公子射孔雀。

然後拒絕人家的求婚。

竇毅跟老婆說好了,只有射中孔雀眼睛的人,才能把女兒嫁給他。

大家不知道嘛,一般打獵都會射大目標,就算炫技也是射個脖子就很了不起了。

就這樣,幾十個公子哥鎩羽而歸。這裡面保不準也有長孫家的子弟。

據說長孫皇后的伯父也聽說了竇后勸宇文邕的言語,所以一直想與竇后結親,最終才有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好事。當然,唬爛的可能更高。

而這個消息,也傳入了大興箭神李淵的耳裡。

李淵後來打仗都靠射,箭無虛發,應弦即倒,此時正是一個年輕氣盛,一進門就給兩隻孔雀的眼睛各來一箭。

中一個還可以說巧合,中兩個那就是真功夫,竇毅跟竇府的家人們都不禁喝采起來:小姐終於可以嫁啦!

這就是成語「雀屏中選」的由來。

誰知道,竇小姐嫁了人,還是一心向著宇文邕。(靠杯這樣寫我自己都起雞母皮)

宇文邕過世時,竇小姐哭得如喪考妣。甚至楊堅受禪時,竇小姐還回娘家去靠北靠母了。

「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

老爸老媽可是緊張得要命,改朝換代一個行差踏錯就要被人家告發抄家滅門的,更何況妳老公跟楊堅還是親戚啊。

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是李淵的從母。

字典說從兄弟就是堂兄弟嘛,堂兄弟就是同姓嘛,所以李淵跟獨孤皇后?當然不同姓在公三小朋友的。

基本上,我阿公是你爸爸,但你不是我爸爸,就是從父,即叔伯。

從母一樣用這個解,所以獨孤皇后的爸爸獨孤信,李淵一樣要叫阿公。

好啦很多人都知道李淵的媽媽「元貞太后」就是獨孤皇后的姊姊,我只是感謝一下唐書幫我解釋了「曹操跟夏侯惇是從父兄弟但不同姓」。也就是之前說過,曹操父親曹嵩的「曹氏DNA」,可能是從媽媽那邊繼承來的。

卻說楊堅的獨孤皇后威權極甚,李家的獨孤老母也是不遑多讓。

想想啊,妹妹的老公當皇帝,我的老公早噶屁,兒子還在服兵役,那是一個富貴遙遙無期了。

而且元貞太后的身體不好,長期身體不好脾氣那是更不會好,媳婦們都是能閃則閃。

提一下,李淵是有哥哥的,哥哥也有留下孩子的。問題在李淵七歲就襲爵,你就知道李家不止老爹早死,哥哥們也是早死的。

即使女眷們都對獨孤老母很感冒,你也多少想得到,李淵跟媽媽的感情肯定是非常好。

這鍋,李淵的老婆不背,誰背?

竇皇后也是一個性格堅毅,動不動十天半個月從早到晚夙夜匪懈的照顧婆婆。

欸不是,竇后可不是鄉下女子,本來就皇宮出身的她,是個書法大家,且擅長寫文章……再過幾年人們恐怕看不懂這句話了。

意思是她很會用毛筆寫字,文章的內容也寫得很棒。

竇后可以模仿李淵的筆跡,沒有人能分辨出來;她所寫的文章,則是偏向勸誡警世。

同時,善於觀察的竇后也曾提醒李淵,家裡面養駿馬是不行的。

「你表弟楊廣特愛好馬,你養好馬不給他,到時候人家告死你信不信?」

李淵不信,然後就被貶官了。

機會難得順一下李淵的履歷,初始有兩種寫法,新唐認為他在北周時為千牛備身,舊唐則說是隋朝才補上來。

事理而言,舊唐較順:千牛備身不是正官,只是高級義務役(總統府憲兵之類),那年頭就是要有關係才會上。且北周亡時李淵未滿二十,應該還不需要服兵役。

之後,隋文帝期間李淵擔任過譙、隴、岐三州刺史。(新唐認為岐州刺史在楊廣任內)

隋煬帝之後,則是滎陽、樓煩太守,轉回朝廷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遠征高麗時跟楊玄感一樣是督運後方,但楊玄感叛亂,楊廣就叫李淵去弘化報到,最終任職太原。

喔,最後兩個職務都是通守。通守是太守之下的職務,其實還是太守。鬼打牆了是吧?去怪楊廣啦,楊廣罷州置郡。所以州刺史變太守,下面再加一個通守給原本的太守。

(群英傳張須陀篇可以看到相關的故事)

這些經歷之外,竇后傳提供了「曾為扶風太守」與最終竇后卒於涿郡兩條,可見李淵也去那邊當過官。若李淵在涿郡送禮給楊廣,龍心大悅被召回「擢拜將軍」也是合情合理的。將軍應該是指衛尉少卿的部份。

衛尉在隋朝是九卿之一,部門叫衛尉寺,老大是衛尉卿,少卿就是副手。職責跟過去大同小異,掌管京城跟宮殿的安全,包含部隊跟裝備。

​資料列出來,就開始回推竇后的生卒年。

首先,竇后的過世地點在涿郡。

大業四年的大運河永濟渠工程北端,就是涿郡,於大業七年完工,楊廣親至。

李淵應該就是在七年的時候送禮,不然馬送去京城到楊廣手裡大概只剩兩根毛了。

再來,罷州改郡發生在大業三年,而樓煩郡是因為大業四年跟突厥加強合作所設。那就對上了。

李淵幾乎是楊廣一有變革,職務就跟著變動。這邊甚至可以看得出,李淵其實原本真的相當得楊廣信任。

巧不巧,大業五年楊廣還京「幸扶風舊宅」。李淵亦為扶風太守。

那整個時間就昭然若揭了不是嗎?

竇后就是大業五年後半到六年(約611年)過世,回推44為567年生,看上去比李淵小了一歲。剛好落在宇文邕娶突厥皇后(568年)前,沒毛病了。

而我們也正好可以回顧一下,這個竇后傳的寫法。

明面上就是在說,竇后很有遠見,明事理,又孝順,真母儀天下典範。但那個跟北周皇帝過度交好的部份,實在很讓人在意。

從李世民的一些行為跟這邊的記錄,基本都顯示出「唐以周為尊」的概念。

我想那都表示著,隋唐世族對於北周的愛,可以竇后為代表。

一個來不及看見丈夫跟兒子成大業的母親。

這部份在南北朝有提,我覺得到現在仍然不變的是,宇文泰的漢化政策,顯然優勝於北齊。之前沒有想到,看完官品才注意到的是,東漢世族的興起法。

講真的本來是各自分家,但後來當上大官的人提拔同宗家族,才慢慢形成連結。

北朝期間又是甚麼情況?雖然四大姓很威武,高家也不錯,但更多更多的大族,其實就失去了「朝中的依靠」。

北魏跟北周提供的三世一品入族姓,無疑給了許多漢人重返榮耀的機會。

胡有兵有權,漢有土有民,才真能結合出東漢世族的再現,終結南北朝的混亂。

什麼是南北朝的混亂?並不是五胡亂華。

是皇帝想要權力,世族也想要權力。

皇帝集權則世族反,世族反則換新帝,新帝起則想集權。

循環不已。

於是我們就看明白了:李淵沒有中止循環。

李世民肯定也沒有,但他做了什麼?

兵變沒有發生,天下沒有大亂,即使後面還有武周。

改變,在貞觀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辰時正三刻,慈寧宮,香融寶鼎,霧鎖幽窗。   太后端坐正堂,慈眉善目等著一眾妃嬪前來問安。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照例又是頂著滿頭珠翠、遍體綾羅,接受眾姐妹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和眾姐妹們相比,太后看著我的眼神相對複雜許多。   我看著太
Thumbnail
辰時正三刻,慈寧宮,香融寶鼎,霧鎖幽窗。   太后端坐正堂,慈眉善目等著一眾妃嬪前來問安。   我照例又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照例又是頂著滿頭珠翠、遍體綾羅,接受眾姐妹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和眾姐妹們相比,太后看著我的眼神相對複雜許多。   我看著太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真皇后.假中宮
Thumbnail
真皇后.假中宮
Thumbnail
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隆裕皇后西行避難, 割地賠款後,重返北京,慈禧太后再度掌權。 吃過逃難的苦頭,慈禧願意放下高高在上的尊貴地位, 和各國使節,他們的夫人建立有好關係。 她對口譯員心存懷疑,總疑心她們並未如實轉述使節的談話。 1902年冬,裕庚任滿歸國,封賞太僕寺卿銜,留
Thumbnail
八國聯軍攻佔紫禁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隆裕皇后西行避難, 割地賠款後,重返北京,慈禧太后再度掌權。 吃過逃難的苦頭,慈禧願意放下高高在上的尊貴地位, 和各國使節,他們的夫人建立有好關係。 她對口譯員心存懷疑,總疑心她們並未如實轉述使節的談話。 1902年冬,裕庚任滿歸國,封賞太僕寺卿銜,留
Thumbnail
書名:紈絝世子妃 作者:西子情 閱讀管道:瀟湘書院 發文日:2019年10月(舊文重發) 文案: 詩詞歌賦不通,琴棋書畫不懂,天聖皇朝第一廢物! 紈絝不羈、大字不識、囂張跋扈、惡名昭彰,廢物中的廢物!她叫雲淺月,雲王府唯一嫡女!皇朝繁華百年,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四大王府、附屬小國、各地
Thumbnail
書名:紈絝世子妃 作者:西子情 閱讀管道:瀟湘書院 發文日:2019年10月(舊文重發) 文案: 詩詞歌賦不通,琴棋書畫不懂,天聖皇朝第一廢物! 紈絝不羈、大字不識、囂張跋扈、惡名昭彰,廢物中的廢物!她叫雲淺月,雲王府唯一嫡女!皇朝繁華百年,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四大王府、附屬小國、各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