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獨行天地──陳德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在寫陳德旺時,我得做好非常多心理建設。因為,

這.個.男.人.讓.我.羨.慕.忌.妒.恨。

自小不必煩惱生活,畫畫只畫自己喜歡的風格,從來沒有比賽得獎的壓力,身為生理男性,即使結婚了也沒有家事育兒的壓力,就算窮了也不改其志,一輩子瀟灑專注地活在藝術創作世界裡……。這、這就是我當初想要學藝術的初衷啊!這就是我夢想的人生樣貌啊!為什麼我現在變成了一個在廚房打滾的大媽啊!我恨!

好,自怨自艾完之後,讓我們來看看人生勝利組代表畫家之一──陳德旺。

青年陳德旺;好帥啊,有點像張國榮?翻攝自王偉光著,《純粹.精深.陳德旺》;文建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

青年陳德旺;好帥啊,有點像張國榮?翻攝自王偉光著,《純粹.精深.陳德旺》;文建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

枸杞子當零食吃的少爺

1910年10月22日,陳德旺出生於台北市永樂町(今迪化街);陳德旺的父親陳九樹經商致富,早年在迪化街從事黃金買賣,後來轉向經營中藥材。

請注意,迪化街,也就是大稻埕──那可是「老台北的地下金庫」。從最早期的茶葉貿易,到日治時期的南北貨、中藥、布料買賣,大稻埕都是最重要的轉運集散地,貨物進出貿易,皆以現金交易,龐大的現金流(單日現金流量都是以億計的……)使大稻埕成為當時台灣地下錢莊重鎮。

這條街上的富商,個個口袋深不可測啊!據說陳德旺小時的零食,就拿枸杞子當花生吃到爽。說到這邊,讀者就可以想像陳家的經濟實力。

陳德旺自小學業成績很出色(啊,那個,有請家教老師,因為家裡房子超大上百坪,所以家教老師就直接住在家裡…..),畫畫也很有天分(還把公學校時期作品寄去日本參展,只有我覺得這是在炫富嗎……),1924年,陳德旺就不負眾望咻咻咻的考上台北一中了。當時的台北一中,只有日人和少數家境優渥的台人子弟才能就讀,讀者可以理解陳德旺的少年得志:又帥,又聰明,又有錢。

爸爸對陳德旺的期待也很高,覺得這孩子以後一定可以當醫生!(又要當醫生……)

百惹為,陳德旺既然就讀台北一中,所以他的美術老師是鹽月桃甫,但資料中陳德旺並沒有特別提鹽月桃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鹽月老師太跩(還是因為學生太跩?),所以兩人的互動比較少?(編:不是因為他沒讀多久就閃人了嗎……)

沒畢業沒差,學歷是什麼可以吃嗎

好的,1926年,因為阿姨從中國回來台灣替兒子尋覓婚事對象,住在陳德旺家裡,每天都在說日本人在中國辦的學校好棒棒哩,一直鼓吹陳德旺去中國念書,陳老爸就說,兒子你敢不敢去?陳德旺說有甚麼不敢的,去就去啊。

然後就把休學辦一辦,跑去天津念書惹。欸台北一中不用先念畢業再去嗎?這些有錢人的世界到底怎麼回事啊我不能理解啊啊啊啊啊。

編:忍不住要放這張

編:忍不住要放這張

總之,去天津念了一個多學期,因為住在阿姨家,姨丈看他在家會畫畫,就鼓勵他去學畫畫,但是因為中國戰亂中,北京藝專的師資極度匱乏,所以想一想就決定還是去東京念美術比較好……然後就,又、回、台、灣、了。

回台灣後有去台北一中繼續念書嗎?並沒有。陳德旺透過親友介紹,認識了石川欽一郎,然後就開始自己畫畫、畫好再拿去給石川批改這樣在家自學。

1929年,倪蔣懷獨資成立的大稻埕洋畫研究所(即後來的台灣繪畫研究所)開始招生,聘請石川欽一郎授課,陳德旺便是第一屆的學生之一。在這個畫室習畫的一年之中,陳德旺結識了洪瑞麟張萬傳,三人成為一生的知交好友。因為熱血學長陳植棋來研究所兼課,順便大力鼓吹學弟去東京留學,三個少年就真的心動跑去日本留學啦!

走走走,去東美……咦今年沒有保障名額?

1930年,陳德旺、洪瑞麟、張萬傳三個人先後抵達日本,當時與李梅樹李石樵、陳植棋,還有一個李梅樹的學生,七個男生合租一層樓,就是一個男子宿舍的概念。

根據張萬傳的回憶,李梅樹超兇超會管人,根本就是舍長,張萬傳常常不剪頭髮又流汗臭臭(呃,就是大學男生宿舍的酸味來源,你知道的)常常被罵;陳德旺則是整天跑舊書攤買一堆書來看到三更半夜不關燈,也被罵;陳植棋看這些學弟廢廢的這樣下去不太行,自己把人家拉來的,應該負責到底(?!)。

當時東京美術學校剛剛廢除台灣人專用的選科制度(就是保障名額啦),這樣東京美術學校進不去了,陳植棋就推薦三人去就讀嶄新閃亮亮的帝國美術學校(武藏野美術大學前身),因為陳植棋跟教務長很熟,所以三個人各交一張素描就進去了(學長好威)。

結果進去之後發現,帝美開設了大量哲學、語文課程,偏重理論而非繪畫實作,進去念了一年之後,張萬傳大失所望,覺得哲學我自己去舊書店讀就好啦,幹嘛去學校讀,陳德旺則是覺得學校就只會教那套比賽得獎畫風啊,所以就鼓吹張萬傳休學啦不要念了啦,走啦走啦外面的世界還很大!

然後就只剩下洪瑞麟讀到畢業了。好,總之張萬傳和陳德旺就是兩個無法被體制約束的男人!

陳德旺和張萬傳在日本便以看展、聽演講、上名師畫塾補習的自學模式,開啟自身的教育之路。這邊就要特別提一下,影響陳德旺創作走向最關鍵的一件事──「獨立美術協會」創會演說。

遊學到底,完全在野的藝術之路

當時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繪畫比賽「帝展」,評審皆由東京美術學校的畫閥門派把持,一味遵循黑田清輝帶出的外光派風格,陳德旺其實看這種帝展風格非常之不順眼,認為扼殺了畫家的獨特性,也欠缺思考、批判、研究的精神。而陳德旺等三人抵達日本的時候,恰巧是日本在野力量崛起的時間點。

1930年,「獨立美術協會」成立,由之前一直反對黑田清輝的二科會在野畫家,兒島善三郎里見勝藏福澤一郎等人籌組而成,提倡前衛主義、大力推崇野獸派畫風。獨立美術協會成立時,在朝日新聞社舉辦演講,陳德旺三個人跑去聽了演講,深受這種自由奔放的繪畫理論吸引,認為野獸派的畫風比謹慎的外光派更有趣,陳德旺從此不進學院門閥,決定自己探索藝術創作之路。

張萬傳因為家中經濟問題,在日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是陳德旺沒有經濟困擾,於是自在遊學於日本各大畫塾之間(總共在日本遊學了十三年之久啊啊啊實在是太令人羨慕啦)

1931到1939年,陳德旺先於本鄉繪畫研究所川端畫學校(這兩間算是東美升學保證班)學畫、又在二科會的熊谷守一津田青楓安井曾太郎門下學畫(都是在野的大咖啦),後來又由李梅樹等人引介去吉村芳松的畫塾學了三年(這是帝展的超大咖審查委員啦),還跟吉村成為知交(喝酒抽菸喝到胃出血這對師徒到底怎麼回事)。

簡單說,陳德旺不管甚麼在野還是學院,反正只要是大師、畫風他覺得酷,他就跟!雖然跟過這麼多二科會和帝展的大師,但是,他一次也沒有參加過比賽。不管二科會還是帝展,一、次、都、沒、有。他如果想得獎,以他的資歷和與老師的交情早就得個大滿貫,但是,陳德旺不要,他說那不純粹。

但是台展(還有台陽美展)他倒是常常得獎,因為台展是自己故鄉的場子,總是要把學回來的新知分享一下。每次陳德旺提出的台展作品總讓人誤以為他是留學歐洲的,因為風格與東美畢業的學生實在差太多。

但是過沒多久,陳德旺發現,台展、台陽展也逐步落入日本帝展的惡習,過度講究師承、門派,形成單一的得獎風格,太討厭啦!

只想純粹的研究繪畫,不想要落入跟大家比較學歷、師承、得獎的僵化關係之中,陳德旺這一群台灣少年人(中二生)懷著反抗的心情,促成了台灣的在野美術團體誕生「MOUVE洋畫集團」(烙法文比較逆害)(這也是一種中二的表現)

  • 註:「MOUVE洋畫集團」是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前衛西洋畫團體,但其實在1933年,就有一票在台日本畫家因為不爽台展的壟斷,而成立了「新興洋畫協會」,跟獨立美術協會很相似,但是號召力影響力都太小,無法引起討論。

彗星一閃,不想展可以不要展(?)的美術會

1938年,張萬傳、洪瑞麟、陳德旺、呂基正、陳春德、黃清埕等六人,在台北成立「MOUVE洋畫集團」(後來因為日本對美宣戰,國內禁用西洋文字,於1941年改名為「台灣造型美術協會」),畫會宗旨就是以研究為目的,自由創作,畫會規定:

一、吾等恆以青春、熱情、明朗為首要目標來互相研究,
二、研究作品之發表不限時間與回數,隨時隨處由全體或部分同仁舉行之。

(就是不展也可以)總之,在邀請函上,「MOUVE洋畫集團」將要「以年輕、熱情、明朗的心情,來研究發展純正的造型藝術」,但是因為成員都太追求自由了,展出不限次數又實在太飄渺了,成員又一直被更有錢有勢的台陽美協挖角(?!) ,再加上戰爭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而直接,台灣造型美術協會逐漸沉寂,沒有發揮出如同早年日本二科會一般的影響力。

戰後的1954年,陳德旺再次與張萬傳、洪瑞麟、廖德政、金潤作、張義雄攜手組成「紀元美術會」,理念一樣是希望擺脫台陽美展的門派窠臼(噢,陳德旺1936加入台陽美協,1937和洪瑞麟、張萬傳一起退出台陽美協,然後1951又加入,1956又退出,進進出出的很神奇),貫徹藝術研究精神,結果也只展出三屆,就又沉寂了。

不管背後原因到底是為了展覽費用吵架,還是因為行政瑣事太煩心,總之我們只能說,自由自在的藝術家,實在太需要藝術行政人才來幫忙了啦。

專心創作,不善理財的台版常玉

1945年,陳德旺的父親過世,而後大哥、祖母也相繼過世。原本接掌家業的大哥十分照顧這個弟弟,零用錢都是大把大把的給,陳德旺只需專心畫自己的畫,從不煩惱金錢生計,父親與長兄驟逝不但讓陳德旺心碎,也迫使他必須面對經濟問題。後來,堂堂貴公子竟然淪落到連生活費都沒有了,只好請好朋友廖德政幫忙介紹教書工作來餬口。

陳德旺的生命經驗跟常玉好像啊……

但陳德旺也沒有因為這樣變得憤世嫉俗,好朋友張萬傳也不會因為他沒有錢就嫌棄他,還跟楊三郎聯手介紹陳德旺娶妻生子。(陳德旺後來覺得很虧,養家很難,單身一個人比較自由,他老婆跟兒子則是很囧,老爸只專心畫畫,很少參與家庭活動)

人生大起大落,完全無損於他對繪畫的執著。陳德旺的作品有種非常乾淨的氣質,這一點也跟常玉非常相似,或許因為人生從來都不缺少甚麼,不忮不求的男人,才能專注、全力的從事藝術研究吧。

到死都不辦個展,形式與色彩的永恆研究

陳德旺研究繪畫的方式,其實很接近現代繪畫之父──塞尚

對陳德旺而言,繪畫不只是摹寫現實,更是色彩與形式的永恆研究,裸女只是物體、玫瑰只是物體,而透過這個物體,畫家要表達出對世界的情感與看法。畫筆上的一抹灰色、一抹藍色、一點點黃色,只要變動其中一項,畫面便會展開新的空間韻律,每一張畫作,都是畫家研究的軌跡。

印象派畫家莫內曾經畫過一系列的《乾草堆》《盧昂大教堂》,塞尚面對聖維克多山研究了一輩子,陳德旺呢?同是觀音山的主題,陳德旺便畫了二十九件以上的油畫作品(如果把習作算進去,將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一如塞尚、莫內這些大師,他將造型藝術變成一場馬拉松長跑,同樣的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光線下與畫家的不同心境相遇,往往會成就截然不同的藝術品。

專注在色彩與造型的無限排列組合之中,興致勃勃底探索,每一個決定,都是藝術家與油彩、自然互動之後的答案,而答案又往往再次被畫家推翻、再驗證,無怪乎陳德旺一直覺得時間不夠用,對他而言,創作確實是漫長、龐大的一場數學推演,沒有完結的一刻。

所以他到死前都沒辦過個展,因為一直覺得不夠好。

而透過畫筆推演的痕跡,我們看到陳德旺原來的性格是如此純粹的呈現在畫面上,如此明淨又多變。日治時期畫家們,各自有著鮮明的人生追求:陳澄波擁抱台灣意識、洪瑞麟崇拜礦工高貴的勞動面容、李梅樹細數吾鄉吾土吾家之美、顏水龍則呼喚手工時代最燦爛的尾巴,他們皆對外在環境、時代的呼喚做出直接又深刻的回應,但是陳德旺卻孤身一人,走向了純然自我的探詢。

讓我來一個濫情的比喻:陳德旺的創作之路,其實就是將自己的靈魂誠實地釋放到畫布上,不穿衣服,不做姿態,除了純真,別無所求。

這件〈自畫像〉,是畫家去世前一年的作品,陳德旺將早期的自畫像拿來重新修改,歷史上許多油畫家都有修改舊作的習慣(陳澄波也是),面對過去的想法,添加現在的心得,這也是一種研究精神的表現吧。

據說陳德旺平常沒甚麼特別嗜好(呃,抽菸喝酒算嗎),但是會拿木頭鑿成的小炭爐來烤魚,順便畫魚的靜物,好的,那就來為陳德旺烤一隻魚吧!


秋日烤魚時間

食譜材料

  • 1. 新鮮海魚一尾
  • 2. 大蒜和鹽適量
raw-image

食譜步驟

1、 去菜市場買魚,請魚販幫忙去鱗去鰓,回家把魚用清水稍微洗一洗,大蒜去皮。

我買到的魚,攤販說是「青雞仔」,回家查了學名是「藍色擬烏尾鮗」,本來很新鮮啦被我冷凍了兩個星期就不太新鮮了。(魚:眼神死)

raw-image

2. 把大蒜和鹽抹在魚皮上,還有魚腹也要放一點大蒜,倒點橄欖油上去。陳德旺的做法是直接用小烘爐架起來烤,我覺得我會烤到發爐,而且我也沒有小烘爐只有瓦斯爐,所以還是用西式的做法來烤魚。

raw-image

3. 把鋁箔紙包起來,送進烤箱,烤箱先用180度預熱10分鐘,然後魚放進去200度烤20分鐘。

raw-image

4. 聞到魚香味其實就可以打開來看看,用筷子戳,如果很輕易可以刺穿就是熟了。話說,為什麼台灣的生理男性畫家為什麼都很愛吃魚呢?我不懂啊〜

raw-image

最後,配上白酒一杯,請勿過量。陳德旺就是抽太多菸又喝太多酒(菸酒生?!)最後搞到胃腺癌+胰臟癌,雖然畫家抽菸喝酒的身影很飄撇(phiau-phiat),但還是記得身體要顧啊〜!


陳德旺的好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是自由自在的男人~ 偶然發現陳德旺和張萬傳的料理都是魚~ 果然很符合他們的特質 XD
潘家欣-avatar-img
發文者
2018/10/25
郭柏川也愛魚。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kuopochuan/kuopochuan-03x.jpg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入選秋季文展,時隔已經一年多。這段日子裡,盧溝橋下枉死的魚群和汙濁的血液讓整個世界都為之動盪起來。在戰爭的摧殘下,除了人命以外,藝術的價值似乎也沒有那麼值錢。   台展好不容易舉辦完第十屆結束,隔年的1937年卻被戰火無情地勒令停止。直到下一年以「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Thumbnail
  自從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入選秋季文展,時隔已經一年多。這段日子裡,盧溝橋下枉死的魚群和汙濁的血液讓整個世界都為之動盪起來。在戰爭的摧殘下,除了人命以外,藝術的價值似乎也沒有那麼值錢。   台展好不容易舉辦完第十屆結束,隔年的1937年卻被戰火無情地勒令停止。直到下一年以「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Thumbnail
  母女兩人互相安慰完彼此,母親站起來,不知道取哪尋了一顆蘋果,又找來工具,拿盤子接著,蘋果皮像是飄落四散的花瓣,簌簌地落在盤上。   母親一邊削蘋果,一邊問仍坐在床沿的女兒,說:「知道你結婚,蔡品有傳來消息嗎?」   陳進點了點頭,雖然母親背對著她,但還是輕輕點了點,說:「她有寄信過來道賀。」  
Thumbnail
  母女兩人互相安慰完彼此,母親站起來,不知道取哪尋了一顆蘋果,又找來工具,拿盤子接著,蘋果皮像是飄落四散的花瓣,簌簌地落在盤上。   母親一邊削蘋果,一邊問仍坐在床沿的女兒,說:「知道你結婚,蔡品有傳來消息嗎?」   陳進點了點頭,雖然母親背對著她,但還是輕輕點了點,說:「她有寄信過來道賀。」  
Thumbnail
  陳進一個人坐在床上。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如此緊張的時刻是幾年前了。   是等待自己作品是否被選入帝展?是毫無準備前往日本?還是錄取台北第三高女的前夕?她原本以為自己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不知凡幾,這時沒有多少事情可以逼著她走在緊繃的弦上。   她硬著心腸想,自己入選的畫展無數,更是畫壇上
Thumbnail
  陳進一個人坐在床上。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如此緊張的時刻是幾年前了。   是等待自己作品是否被選入帝展?是毫無準備前往日本?還是錄取台北第三高女的前夕?她原本以為自己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不知凡幾,這時沒有多少事情可以逼著她走在緊繃的弦上。   她硬著心腸想,自己入選的畫展無數,更是畫壇上
Thumbnail
「掘光而行:洪瑞麟」自3/19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如火如荼展開,展覽內容豐富,也將畫家多年未公開的作品重新亮相於大眾眼前。此次展覽也讓我回想起曾因「近代東亞美術史研究」課程繁忙於臺灣藝術家的研究過程,當時寫的期中文章與洪瑞麟的昔日戰友:陳德旺(1910–1984)有關。
Thumbnail
「掘光而行:洪瑞麟」自3/19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如火如荼展開,展覽內容豐富,也將畫家多年未公開的作品重新亮相於大眾眼前。此次展覽也讓我回想起曾因「近代東亞美術史研究」課程繁忙於臺灣藝術家的研究過程,當時寫的期中文章與洪瑞麟的昔日戰友:陳德旺(1910–1984)有關。
Thumbnail
陳聖頌不算多話的人,可說起眼裡有光的事物,卻又是充滿著熱情,那些能讓他滔滔不絕的話題,總隱含著豐沛的原鄉情懷,是他所珍惜的片刻、寄情的過往。但這些感受並非一直都這麼清楚,那是在念舊、重感情,又如此細膩的性格,隨著年紀的漸長,時間與空間的延綿,才變得如此濃烈。從事抽象繪畫表現已超過四十年的他,每一時期
Thumbnail
陳聖頌不算多話的人,可說起眼裡有光的事物,卻又是充滿著熱情,那些能讓他滔滔不絕的話題,總隱含著豐沛的原鄉情懷,是他所珍惜的片刻、寄情的過往。但這些感受並非一直都這麼清楚,那是在念舊、重感情,又如此細膩的性格,隨著年紀的漸長,時間與空間的延綿,才變得如此濃烈。從事抽象繪畫表現已超過四十年的他,每一時期
Thumbnail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公知時代啟發的就是人性以及規矩。好吧,我必須說還有自由。對於中國而言,悖論似乎就在這裡,越是爭取自由,環境反而越為嚴苛。最早那次,戊戌變法。
Thumbnail
公知時代啟發的就是人性以及規矩。好吧,我必須說還有自由。對於中國而言,悖論似乎就在這裡,越是爭取自由,環境反而越為嚴苛。最早那次,戊戌變法。
Thumbnail
在寫陳德旺時,我得做好非常多心理建設。因為,這個男人讓我羨慕忌妒恨。自小不必煩惱生活,畫畫只畫自己喜歡的風格,從來沒有比賽得獎的壓力,結婚了也不管家事育兒,就算窮了也不改其志,一輩子瀟灑專注地活在藝術創作世界裡……。這就是我夢想的人生樣貌啊!
Thumbnail
在寫陳德旺時,我得做好非常多心理建設。因為,這個男人讓我羨慕忌妒恨。自小不必煩惱生活,畫畫只畫自己喜歡的風格,從來沒有比賽得獎的壓力,結婚了也不管家事育兒,就算窮了也不改其志,一輩子瀟灑專注地活在藝術創作世界裡……。這就是我夢想的人生樣貌啊!
Thumbnail
如果人生只有短短二十五載,你想怎麼活?生命燦爛短暫如花火的藝術家,陳植棋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生命比梵谷還短了十年,卻是台灣第一代西畫家中亮眼的星星。
Thumbnail
如果人生只有短短二十五載,你想怎麼活?生命燦爛短暫如花火的藝術家,陳植棋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生命比梵谷還短了十年,卻是台灣第一代西畫家中亮眼的星星。
Thumbnail
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大家一面倒的想要拚帝展、台展入選,但也有畫家完全不想管得獎這種東西,只想專心研究色彩、筆觸,追求心中的藝術巔峰。我們就要來談談台灣早期在野畫家的代表,自由自在的張萬傳。
Thumbnail
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大家一面倒的想要拚帝展、台展入選,但也有畫家完全不想管得獎這種東西,只想專心研究色彩、筆觸,追求心中的藝術巔峰。我們就要來談談台灣早期在野畫家的代表,自由自在的張萬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