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盒子Fath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看電影那天,導演還在,他在開演前為我們辦了一個小小演說,其中有一句話「電影是最華麗的方式,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和布袋戲說再見。」他說這句話惹哭當時看完電影的文化局局長,其實也惹哭了當下在電影院的我跟一位朋友,這是史上第一次荒謬的在電影開演前就被情緒所感染,眼淚不停的流。
那天是10/23號晚上,红盒子的首映是在10/19號,換句話說我那天的場次就是ㄧ個極其普通的電影放映時間,但是導演卻依舊願意在電影院中花十分鐘跟我們分享红盒子的幕後故事。
我原本以為電影開始後,眼淚就不會在流。我實在太小看導演,最後整部片我不斷眼淚鼻涕,鼻涕眼淚的擦。
但當時我雖然哭得很傷心,但不清楚我為了什麼在哭,只是覺得太心疼太辛酸了。
直到看完電影的兩天後,我想起海賊王裡的白鬍子。
片中的陳錫煌老師傅,就像海賊王中的白鬍子,他屹立不搖的站在傳統布袋戲的最前方,用盡力氣去阻止傳統布袋戲的消失,但依舊阻止不了,在一旁的人都很心疼,不希望他去面對殘酷的現實,不希望他看著無法看見挽回的結果,連我也想勸他放棄,因為無法忍受那樣的心裡折磨。
為何要對一件終將逝去的事,付出你的所有,卻又看不見回報。
但我在老師傅身上看見博大深遠的愛,因為有愛,才能面對珍愛的事物不斷消逝,卻又無能為力的苦痛。因為有愛所以再殘酷的現實,也不放棄希望。
白鬍子在生命的最後依舊挺立身子,即使腦袋已被轟掉一半,正面受了無數的傷,他依舊沒有一刻選擇退讓或轉身離開,因為他的背後有那些叫著他老爹的兒子們。
電影中老師傅說:叫一聲師傅,師徒間就等同父子,你就是我兒子。
就是這樣的愛讓我想哭。
我是一個愛看電影的人,我看過許多好電影,但從沒有一部片讓我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讓更多人知道,紅盒子讓我有這樣的使命感,我想告訴你這是一部好電影,請你請你一定要去看,希望這不會是我們對傳統布袋戲的最後一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短短不到一小時的電影《驀然回首》觸動了觀眾的心靈。本文主要闡述在電影中的哭點和令人感動之處,透過情感共鳴和深度分析,探討了主要人物的情感走向,呈現了動人的劇情。
Thumbnail
再讀~ 如 果 你 為 四 郎 哭 泣 - 龍 應 台 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會遇見父老們和他們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的禮拜。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一百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十五歲國中畢業的那年,在桃園拜別乾爹要回家的時候,乾爹執起我的手語重心長的告誡:千萬不要讀武俠小說,玩物喪志,那是害人的東西。我想乾爹的兩個兒子在這位嚴父的教導下,課業及工作上有那麼傑出的表現,乾爹的話自是對的。那時沒有電腦、網路與手機,所以「害人的東西」以小說及漫畫為第一。倒也不是因為乾爹的這句話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的時候玩膩了鬼抓人、躲避球、躲貓貓、還有1.2.3木頭人,因為某次看到了印第安納瓊斯那冒險超帥的電影,所以玩起了尋寶遊戲,而身為靈魂畫師的我總是畫出連畢卡索畫布出來的鬼畫符,「我將來要當個冒險家,然後就像印第安納瓊斯一樣!」我這麼說「那我一定要當考古學家,之後就出名了」我妹也跟著說道,「吼吼!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武俠電影的文章,講述了通過觀看邵氏出品武俠電影,體會父母童年並產生個人經驗,同時還對電影中的動作設計、劇本及攝影進行指明重點。整體上,這篇文章既是一個人的情懷回憶,也是對武俠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短短不到一小時的電影《驀然回首》觸動了觀眾的心靈。本文主要闡述在電影中的哭點和令人感動之處,透過情感共鳴和深度分析,探討了主要人物的情感走向,呈現了動人的劇情。
Thumbnail
再讀~ 如 果 你 為 四 郎 哭 泣 - 龍 應 台 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會遇見父老們和他們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的禮拜。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一百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Thumbnail
十五歲國中畢業的那年,在桃園拜別乾爹要回家的時候,乾爹執起我的手語重心長的告誡:千萬不要讀武俠小說,玩物喪志,那是害人的東西。我想乾爹的兩個兒子在這位嚴父的教導下,課業及工作上有那麼傑出的表現,乾爹的話自是對的。那時沒有電腦、網路與手機,所以「害人的東西」以小說及漫畫為第一。倒也不是因為乾爹的這句話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小的時候玩膩了鬼抓人、躲避球、躲貓貓、還有1.2.3木頭人,因為某次看到了印第安納瓊斯那冒險超帥的電影,所以玩起了尋寶遊戲,而身為靈魂畫師的我總是畫出連畢卡索畫布出來的鬼畫符,「我將來要當個冒險家,然後就像印第安納瓊斯一樣!」我這麼說「那我一定要當考古學家,之後就出名了」我妹也跟著說道,「吼吼!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武俠電影的文章,講述了通過觀看邵氏出品武俠電影,體會父母童年並產生個人經驗,同時還對電影中的動作設計、劇本及攝影進行指明重點。整體上,這篇文章既是一個人的情懷回憶,也是對武俠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