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與惡搞:淺論「違和」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會寫這麼一篇的起因是,很久以前在臉書上轉貼了上面這張桌布──《JOJO》第三部主角群cos美少女戰士──而我對這張圖的感想是「違和感很低啊……」,而,也很正常的是,馬上就有朋友問:

「違和感哪裡低啊?」

一群肌肉漢子cos美少女戰士,本身就是很衝突、很違和的,這是顯而易見的事。那麼,為什麼我會覺得這張圖的違和感很低呢?

「違和感」為什麼有趣

雖然「違和」本來是一個漢語詞彙,但現在大家都在用的「違和感」(いわかん)一詞,卻有著日本血統。

漢文的違和是指「生病」,但違和感在日文的意思稍有不同,而是「感到不對勁」;還可以再大致分為「對自身:感到身體不舒適」、「對外物:感到奇怪、不協調」這兩個面向。而目前最通行的用法就是後者:「毫無違和感」或「違和君已死」的圖像、配音、配樂,乃至空耳字幕等等,都因為其中趣味而大受歡迎。

raw-image

不過,即使我們觀賞這些「違和感很低」的物件時,所發出的感想是「毫無違和感」或「違和君已死」,實際上讓我們感到趣味的核心因素,往往還是「違和」的存在。相近固然重要,但就是人們意識到有「不對勁的東西」──哪怕只有1%、或者意識到「這本來不是這樣」,才會覺得特別有趣。

認真說起來,空耳和配音或配樂──或所有涉及聽覺的作品,它們「無違和」的趣味和純視覺的作品還是稍有不同。

空耳翻譯的有趣,雖然也是因為字幕和語音乃至情境的違和感低,讓我們知道這樣雖然亂來,卻也有合理性,但同樣重要的是,空耳字幕給予了原作沒有、在其他語言中才成立的理解方式。透過這種方式,竟然能重新拼湊成看似有意義的語句──通常都不正經就是了──這才是空耳好笑的原因(推特上的偽中國語也是同樣道理)。

這和配音、配樂無違和的狀況也是很像的。直接用戰鬥音樂學作者楊緬因的話就是:「同樣的事件、同樣的對話,配上不同的音樂,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涵」。涉及聽覺的作品,都會進行這種意涵、意義的替換或覆蓋。

然而純視覺作品、尤其二次元創作,在形式上就比較不會是這種意義的覆蓋,而是較單純的元素衝突。例如在前面的圖中,並排的狐獴混進「例外的生物」:小貓。看似協調之中,卻包藏異物、矛盾,這是一種不貼切或不協調的樂趣。

這種樂趣的原理,也就是為什麼我會覺得JOJO美少女戰士的圖片很有趣。雖然它一般不會被歸類於「違和感很低」的類型,而會被認為是「惡搞」(kuso)的作品。而在我們對「違和感很低」的東西感到其中趣味時,即使我們嚷著「違和君已死」,實際上「違和君」並沒有真的死透。

因為有違和,如花才成為經典

遠遠早在「違和感」現代的語意在華文世界通行以前,人類就已經懂得品味這種不協調的趣味。《唐伯虎點秋香》的如花一角,就是一種不協調而有趣的典型:角色設定上她應該是女人,卻有明顯的男性特徵(一圈鬍渣)、是男人扮演的;名字叫「如花」、自稱「黃花閨女」,卻又醜又愛挖鼻孔。

raw-image

要製造這種不協調的趣味,有兩種可粗分開來的主要技術(但並不是它專有的)。一是像如花臉上誇張的腮紅,過分強調某項特徵、屬性;二是我剛剛已用不同方式反覆提過的,並置或添加原本不同、甚至對立的特徵或屬性。就像如花的例子,這兩種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無違和」的作品和惡搞類的作品,都是人類在「違和感的光譜」上發現並進行意義或藝術創造的結果──換句話說,這也是一條貼切或者協調與否的光譜。其中一個極端是真正的和諧,「無違和」的作品看似靠近這裡,卻總是離這個極端有段距離;惡搞類的作品則在光譜的另一邊,也就是違和感比較大的那塊。

雖然我們在理解這些作品的有趣之處時,感覺是很直觀的,不過這其實經常需要一點複雜的文化基礎與能力。如果在我們的認知上,男人和女人沒有差異、挖鼻孔和嬌羞的語氣姿儀並不衝突,那如花這個角色就不會有趣。我們需要對事物的某些認知成見,和對意義的抽象思考能力,才能夠體會到「違和」的趣味。

性別屬性是「違和之趣味」最成熟的題材

女裝漢子乃至偽娘及性轉換等性別屬性衝突的題材,很可能是「違和的趣味」最早的主題之一,也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

三次元的範例除了如花,還有鬍鬚女(Lady bread)、水手服爺爺等等。而二次元的相關作品實在太多了,除了最近頗受歡迎的《後街女孩》,個人還想推薦KAKERU的《魔法少女普莉堤☆貝兒》、塩野干支郎次的《魔女鍊金術師》系列。

raw-image

肌肉大漢和美少女這種強烈衝突的組合當然發展得相對早,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將少女「北斗神拳化」──開其先河者可能是宇奈無英雄惡搞《純愛手札》等多款戀愛遊戲的《ときめきの拳~世紀末告白伝説~》。據說這是他畫了《純愛手札》18禁同人誌、被Konami提告之後的作品;微妙的是裡面的角色跟《北斗神拳》一樣是「為愛戰鬥」(?),而神奇的是台灣的螢火蟲出版社還曾出過繁體中文版(不過是盜版的)。

raw-image

這個路線目前最知名的繪師是「お嬢の浴室」;但受到廣泛歡迎的「北斗化」作風雖已染指各種少女,其實並不是從《世紀末告白伝説》開始的。例如螢火蟲也曾盜版的安永航一郎《肛靈王》就是更早一點的作品──只能說《北斗神拳》的風格實在太過成功,和各種素材結合都能充滿違和的趣味,也就到了瑪利歐、寶可夢……無所不可北斗化的地步。

raw-image
raw-image

至於像《後街女孩》的性別屬性衝突已部分脫離外在、奔向內在精神的層次(當然漫畫在表現上還是要靠視覺啦),近來類似作法的作品還有《石井館長轉生變成女高中生》《指定暴力少女しおみちゃん》等。會發展到像這樣畫一個女孩子然後說他是男的、內在還是臭大叔,就是性別屬性衝突的題材發展成熟的表徵;只有外在形象的衝突已經多少是老梗了……。

JOJO × 美少女戰士,違和感哪裡低?

呃,一不小心就扯遠了,現在回到我一開始的主題吧(終於)。我們來重新看一下「JOJO × 美少女戰士」這張圖。我覺得這張圖有趣,因為它不是單純的老梗;光是和另一部經典作《美少女戰士》結合就加了很多分。還有一開始說的,我覺得它的違和感很低,是為什麼呢?

raw-image

我認為這張圖也可說是性別屬性的違和、以及違和的技藝發展到精緻細膩的範例之一。我相信宅友們看到這些附加美少女戰士屬性的JOJO人物,在感到惡搞、或會心一笑以外,並不會認為這些角色變得太過噁心、「不蘇湖」,甚至可能覺得有點可愛。這除了要歸功於繪師的畫工,更在於他對各種細節處理的用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JOJO人物的本色

沒錯,雖然聽起來很矛盾,面對這種根本性的強烈屬性衝突,不想過分突顯兩者的違和感,只有保持角色的本色、避免被附加屬性大舉侵犯一途。不過也只有二次創作能夠這樣處理,像如花或者《魔法少女普莉堤☆貝兒》的高田桑是沒辦法的,因為他們的角色設計本來就是要凸顯性別屬性的衝突。

這張圖的基本架構是左右平衡、焦點置中。不意外的,在這個位置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故事主角:附加月光仙子屬性的承太郎。而緩和兩者屬性衝突的方法,除了在儀態上盡可能保持承太郎的「本色」外,則是在衣著下手:立起的衣領(而非真的水手服)和超級長裙代表的「不良」屬性,都和承太郎的自身特色是協調的。

raw-image

在承太郎左右兩側,則是和美戰角色屬性相容性比較高一點的兩位角色:「紅色魔術師」阿布德爾,「綠色法皇」花京院。他們與附加的火星、木星在視覺上本來就有直接又明顯的關聯,而他們位在接近視覺焦點的位置,第一時間就能讓知道這兩部作品的觀者,產生這種結合貼切合理的錯覺(事實上擁有這種直接關聯性的,也只有他們兩人)。而和承太郎一樣,他們的服裝也都對降低屬性衝突做了處理。

與「本色」協調的精巧設計

陽剛大叔阿布德爾在上半身只保留部分水手服的特徵,並讓領結變成披肩狀、遮住上臂,這與阿布德爾原本穿大衣的樣子稍有形似。捨去短裙而露出大腿與臀部肌肉,也是為了避免過分女性化,而寧可凸顯男子漢本色:因為裙子的性別意涵太強了。

幸好他是側身,才能夠這樣畫──不然我們就得直視阿布德爾穿著高叉的胯間了啊!那會多可怕啊!所以,整張圖也只有他沒有穿裙子(也因此,我猜想繪師連戲仿的原圖都是特地挑過的)。

raw-image

然後,為了彌補阿布德爾沒穿裙子在視覺上的失衡,是讓伊奇出現在他下方,不然會覺得他的大腿肌太過搶眼。而伊奇要避免違和感,更不可能穿水手服……小狗穿水手服一定很核突啊……所以對伊奇的處理,只有在額頭上增加象徵性的月亮。

和阿布德爾相反,花京院本身的陽剛男性氣質是五人中最弱的,並不算強烈,和水手服(女性化)的衝突感要低很多,因此他並不需要藉由露出肌肉來強調男子漢本色,是承太郎之外肌肉露出度最低的一人。而和阿布德爾及承太郎一樣,他的上衣也不是真的水手服,領子保留了原作造型的特徵;垂下的圍巾(?)稍微遮住背後的蝴蝶結,避免顯得太過可愛,而且這個帶狀物也和他的替身能力形象相合。

raw-image

那剩下的喬瑟夫和波魯納雷夫呢?

他們站在旁邊不要添亂就好……呃不是,因為畫面中央已經減緩角色的屬性衝突,兩側就比較沒差……再減弱美少女戰士屬性的話,就太沒KUSO味了吧?話是這麼說,其實畫師也都做了細膩的處理。波魯納雷夫的服裝減少水手服的完整性,連前臂的手套都比較短(和阿布德爾一樣),以大幅增加肌肉的露出度(有刮腋毛耶),除了強調自身的男子漢本色外,我認為也是在補足整體畫面上花京院較弱的陽剛味。

喬瑟夫和波魯納雷夫兩人的顏色分配也顯然是有意的,喬瑟夫搭配調淡的淺藍色(而不是水星原本更深的藍色),符合他輕巧機智(滑頭)的性格;也只有這個風趣可愛的老頭在臉旁加上一個愛心不會顯得過分裝可愛,至少不會不蘇湖過頭。波魯納雷夫則是(撿剩的)開朗陽光的橘黃色,整個背景則從城市改為與JOJO原作故事相符的沙漠,這些無一不是精巧的構思啊!

「違和」也有不有趣的時候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覺得「JOJO × 美少女戰士」的違和感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呢?繪師一方面保留JOJO的人物本色,一方面減少和美少女戰士在性別屬性上的衝突,並進一步在一些物件細節上讓兩者互相結合。不論這是因為他對主素材JOJO的尊重,或者僅是想挑戰一下,這種女裝男子漢能不能不要畫得太KOSU,這整個畫面可謂諧而不謔,我認為已經堪稱藝術。

「違和」的樂趣通常並不是追求「美」,而人造的違和物件,不論是如花、女裝男子漢乃至各種好笑的空耳,最主要的基本技法都是屬性的衝突或誇張化。但如今在違和與貼切、協調的光譜上,我們也有這種適度降低違和感、和不少能讓人讚嘆「違和君已死」的作品,實在是人類文化非常精彩的演化結果。

不過,為了一點私心的理由──在最後我們再看一張在光譜上更「違和」本色、也就是更惡搞傾向的作品吧:

raw-image

這就是完全要凸顯KUSO味(衝突感)的作品,也拿捏的非常好,沒有做多餘的事。光是把江宜樺等幾位男性的臉貼到美少女戰士coser的身體上,他們和美少女戰士所代表的青春、活力、正義以及少女屬性之不相稱,就有足夠的諷刺意涵;另外再強調一下他們本色──也就是太陽餅、香蕉、噴水鎮壓這些蠢事或惡行劣跡,也就夠了。

真的把他們變成肌肉美少女的話,反而會失去這些人物的本色,也會讓整張圖諷刺的重點失焦。至於馬卡茸仙子就是強調他當時避不出面的狀況就好,四個噁心的美少女大叔已經很多了,再多一個也不會讓整個畫面更好。

如何拿捏人物本色與附加屬性的違和,就是二次創作運用違和趣味的藝術。即使違和感有時會讓我們有點不蘇湖,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其中趣味,但三次元的違和物讓人覺得不有趣的機率,還是比二次元要高不少。像下令警察鎮壓民眾的江宜樺,在學界的專長竟然是研究自由主義,這違和感還真是大得出奇,而且讓人笑不出來。

欸?這結尾好像歪掉了。算了,這也是一種違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30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2023年紅白歌唱大賽中,日本天團YOASOBI在壓軸舞台表演了動畫《我推的孩子》主題曲〈idol〉,並由日韓知名偶像為其伴舞。這讓筆者不禁感嘆:動漫、偶像等次文化從不被主流社會理解,到逐步融入社會大眾視野,顯示次文化逐漸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這樣的轉變讓長期熱愛動漫及偶像文化的筆者感到相當欣慰。
Thumbnail
2023年紅白歌唱大賽中,日本天團YOASOBI在壓軸舞台表演了動畫《我推的孩子》主題曲〈idol〉,並由日韓知名偶像為其伴舞。這讓筆者不禁感嘆:動漫、偶像等次文化從不被主流社會理解,到逐步融入社會大眾視野,顯示次文化逐漸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這樣的轉變讓長期熱愛動漫及偶像文化的筆者感到相當欣慰。
Thumbnail
喜歡導演的拍攝手法, 他沒有把比手語的時候,配上演員的內心聲音, 而且讓我們靜靜看著手語跟演員的表情 但其實聾啞人士比手語時候,大多會出現啊啊的聲音,這個沒有表現出來有點可惜 大家沒有發現他是聾啞人士還開車嗎? 我還特地搜尋可以開車嗎,結果是可以,車禍的比例還比正常人低
Thumbnail
喜歡導演的拍攝手法, 他沒有把比手語的時候,配上演員的內心聲音, 而且讓我們靜靜看著手語跟演員的表情 但其實聾啞人士比手語時候,大多會出現啊啊的聲音,這個沒有表現出來有點可惜 大家沒有發現他是聾啞人士還開車嗎? 我還特地搜尋可以開車嗎,結果是可以,車禍的比例還比正常人低
Thumbnail
就因為昨天做那款[下雪比心]太喜歡, 妞說沒有配音喔? 然後想到我買的YOUCUT,裡面有錄音, 就看了。嗯,只有五種聲音模式。 男人/女人/小孩/怪獸/外星人。 然後就迎來了我第一次的配音作品。 ———————————— 其實男女主的型大致上確定的差不多了.
Thumbnail
就因為昨天做那款[下雪比心]太喜歡, 妞說沒有配音喔? 然後想到我買的YOUCUT,裡面有錄音, 就看了。嗯,只有五種聲音模式。 男人/女人/小孩/怪獸/外星人。 然後就迎來了我第一次的配音作品。 ———————————— 其實男女主的型大致上確定的差不多了.
Thumbnail
最近無意間聽到一首選秀綜藝的歌曲,被Yuki乾淨又有穿透力的音色驚豔到,開始一整天無限repeat同一首歌。 簡直唱出靈魂。同一首歌由不同人詮釋,原來真的可以有不同的風味。
Thumbnail
最近無意間聽到一首選秀綜藝的歌曲,被Yuki乾淨又有穿透力的音色驚豔到,開始一整天無限repeat同一首歌。 簡直唱出靈魂。同一首歌由不同人詮釋,原來真的可以有不同的風味。
Thumbnail
當作者不小心聽了2PM或Super Junior,就會只剩下寫18禁BL打砲文的功能(滅)
Thumbnail
當作者不小心聽了2PM或Super Junior,就會只剩下寫18禁BL打砲文的功能(滅)
Thumbnail
關於粉紅噪音,我想說的其實是……
Thumbnail
關於粉紅噪音,我想說的其實是……
Thumbnail
  殊不知,他像個舞台人偶,橫衝直撞,上台下台;卻又讓你明白,人偶裡面有一個人。你想人同此心,人同此理,卻被人偶滑稽而客氣地請回觀眾席,然後讓你看著人偶用尖銳的自尊心自殘。
Thumbnail
  殊不知,他像個舞台人偶,橫衝直撞,上台下台;卻又讓你明白,人偶裡面有一個人。你想人同此心,人同此理,卻被人偶滑稽而客氣地請回觀眾席,然後讓你看著人偶用尖銳的自尊心自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