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現實無處可逃:簡介《死亡預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死亡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生命只剩24小時,你會做些什麼事?」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明嗎?盡力完成一點點還沒完成的夢想嗎?(我的話,肯定會先刪掉電腦內很多東西還有瀏覽紀錄⋯⋯還有一些實體書有點麻煩⋯⋯)

不過,你怎麼能知道,你的生命只剩24小時呢?

如果這不是你自己決定的,不是彗星撞地球這種災難、不是身體差到不行⋯⋯就算這樣,你也不能確定自己的生命還剩幾小時吧?但如果,這是「別人會強制在24小時後奪走你的生命」,那你就可以精確計算還剩多少時間了。

這種情況下,你又會做些什麼?而這個「別人」,在《死亡預告》中,就是「國家」。

raw-image
「生命只剩24小時」、「國家叫你去死」這兩個主題,就是間瀨元朗這部作品的核心架構。

《死亡預告》所設定的,是在某個虛構的國家(雖然從人物姓名等等方面來看,怎麼看都是日本),訂有名為《國家繁榮維持法》(簡稱國繁)的法律,政府宣稱施行國繁法是為了讓國民體會生命的價值,在小學生入學施打疫苗的同時,會以千分之一的機率隨機給一個人注入奈米膠囊──這個膠囊會停留在人體的肺動脈,並在注入膠囊的人十八到二十四歲的某天破裂,使當事人心肺機能停止而死亡。而這樣的死,被宣稱是光榮的「國繁死」。

raw-image

這樣的法律,無端的損耗國民生命、浪費國家的人力資源,哪會有任何好處?(根本腦殘到爆)不要說死者本人,他們的親友家屬,一定也會非常不甘吧?怎麼可能讓國家做這種事呢?對故事的合理性有些要求的讀者,一定會提出諸如此類的質疑(膠囊的技術問題也被人吐槽過,但這部分就不在這討論了)。

這種設定上的不合理,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的缺陷──然而,這部作品真正的深度,卻也是建立在這種不合理上。

貫串故事的主角藤本賢吾是負責通知當事人的公務員,他所發出去的「死亡預告證」被稱為「逝紙」,而故事也就藉由他所配送的不同個案展開,再由這些短篇故事組成整部長篇作品。

raw-image

當「生命只剩24小時」,人會做些什麼,去描寫這一個個人、一次次的事件,種種的人性反應,是利於故事發揮的部分;但「國家叫你去死」這個前提,恐怕才是作者更希望讀者去深入思考的問題。

不過,24小時的生命實在太煽情、太吸引人的目光了,甚至也有讀者以為這才是作者想表現的東西(也許是只看了前面吧),我也是看完整部作品並回頭重讀,才注意到,間瀨元朗其實相當細心的安排後者的要素在不同故事之中;主角藤本並不只是單純觸發不同故事用的敘事裝置,他也不時得面對當事人和家屬的情感(主要當然是悲傷、憤怒),乃至被牽扯到事件之內,同時他也在懷疑這份工作有何意義?這套法律真的是對的嗎?

但是,這種想法若表現得太明白,在故事中可不會有好下場。質疑國繁法的人會被政府視為「思想頹廢者」,輕者送去「思想改造」,重者則直接給你注入奈米膠囊(就是給你死);而收到逝紙的將死之人,若在死前大鬧一番,家屬也會被當作「思想頹廢者」遺族,拿不到政府給予的補償金,甚至被社會性封殺。

所以,這部表面上是探討人性的作品,實則是一部政治漫畫。這個虛構的國家做了很多資訊管制,嚴禁報導國繁法的相關負面新聞,對於「思想頹廢者」則有專門的警察部門乃至特務人員進行處置;相對的,舉報「思想頹廢者」會受到官方讚賞,有時也是自保的手段。類似這樣的政府,的確存在於人類歷史上。那麼,死刑犯除外,現實中也存在「國家叫你去死」這種情況嗎?

有的,那就是「戰爭」。

《死亡預告》中不只一次提示國家的戰爭動員和國繁法的相似性。第一次是在第二集的〈出征前夜〉,在老人院工作的看護武部庄二,從小就被嫌什麼都做不好,但老人院的朝倉奶奶將他認作是在戰爭時去世的丈夫,特別依賴他,武部也逐漸得到工作上的自信。此時,武部卻收到逝紙。意外得知這消息的朝倉奶奶鬧失蹤,餘命不到一天的武部也加入尋找的行列,最後終於發現倒在田裡的朝倉奶奶。這時,武部(假裝是她的丈夫)是這樣對朝倉奶奶說的:

「收到這張紙,我就非走不可了。這種事,你也是知道的。為了國家,不得不忍耐!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次國繁與戰爭的明顯連繫,是在第九集的〈兩個戰死者〉。因為故事情節比較複雜,請讓我省略吧(少爆點雷)(我怕寫不好又臭又長)⋯⋯但這裡,藉由書中角色之口,表達了明確的反戰意識:「所謂的戰爭,其實是由我們這些大人,每個人的選擇累積起來而引起的,所以,可以說是不是任何人的責任,也可以說是所有大人們的責任。」

編按:本文最後有結局重要情節揭露,如果你尚未讀過《死亡預告》,也因為本文至此的介紹對這部漫畫產生興趣,並且想自行體驗作品結局,閱讀請暫時到此打住。
raw-image
raw-image

而在整部作品的最後,戰爭還真的爆發了。

同時,國繁法終於發揮了它的真正作用:政府向國民告知,只要你參戰(雖然這個國家的憲法規定不能有軍隊而換了個名義),就可以免除你或親友身上的死亡膠囊。比起機率千分之一但一定沒命的國繁死,大家都覺得參戰是可能有機會活下來的──似乎還不錯耶?即使這是前提就有問題的荒謬賭博。

看到大眾選擇投入生命的賭博,而不是反對國繁的主角藤本,終於決心逃亡。他選擇逃亡的目的地,是這個虛構國家的友邦國「日本」。比起有國繁法、祕密警察的變態國家,現實的日本真的是太好了──但是看到這裡,不是日本人的我只有一個想法:如果這是現實,我們能逃去哪?

raw-image

現實無處可逃。如果你不想要別人為你的生命做決定,讓你莫名其妙的死去,或者做一些前提就有問題的選擇,你該怎麼辦?

raw-image
raw-image

這種「便宜」的收尾方式也讓人覺得有點哭爸。最後根本是在講垃圾話。

所以,我也只是想講「現實無處可逃」這種垃圾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9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台灣在2年後,也就是2025年,即將進入老年人口逾20%的超高齡社會,從高齡人口10%躍昇到20%,法國花了 76年,美國63年,台灣居然只有短短19年,因應期實在非常短,每個家庭或政府恐怕也都來不及做好組織結構調整的準備吧!   現在每個家庭人口愈來愈少,因此對於失能或罹病的長輩,家庭也逐漸失去
Thumbnail
台灣在2年後,也就是2025年,即將進入老年人口逾20%的超高齡社會,從高齡人口10%躍昇到20%,法國花了 76年,美國63年,台灣居然只有短短19年,因應期實在非常短,每個家庭或政府恐怕也都來不及做好組織結構調整的準備吧!   現在每個家庭人口愈來愈少,因此對於失能或罹病的長輩,家庭也逐漸失去
Thumbnail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根據這項法案,凡是擁有日本國籍者在七十歲生日後的三十天內都非死不可,唯有皇室成員例外。此外,政府預計安排數種安樂死方式,讓七十歲死亡法的適用對象可從中自由選擇。這項法律理所當然地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抨擊。
Thumbnail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根據這項法案,凡是擁有日本國籍者在七十歲生日後的三十天內都非死不可,唯有皇室成員例外。此外,政府預計安排數種安樂死方式,讓七十歲死亡法的適用對象可從中自由選擇。這項法律理所當然地遭受到世界各國的抨擊。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思考過當死亡來臨時,你要做什麼嗎? 在這個重視職涯、生涯規劃的時代,我們會開始提早規劃要念什麼學校科系、要做什麼工作、要過怎樣的生活,卻從沒有人說過要規劃自己的死亡,因為死亡感覺離年輕的我們好遙遠,但這卻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能一場車禍或疾病,就讓我們「突然」離開原先規劃的生活。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充滿幸福感的國家與社會是什麼樣子? 我想應該是平平安安的生活才是人們幸福的原因吧。人們可以活得長久,不用擔心自己有天會突然被殺死。 然而,卻有一個國家的人民,隨時都要面臨突然被殺死的命運。 痛下殺手的竟是國家的行政機關: 生活維持省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充滿幸福感的國家與社會是什麼樣子? 我想應該是平平安安的生活才是人們幸福的原因吧。人們可以活得長久,不用擔心自己有天會突然被殺死。 然而,卻有一個國家的人民,隨時都要面臨突然被殺死的命運。 痛下殺手的竟是國家的行政機關: 生活維持省
Thumbnail
「你必須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 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 閱讀各種新聞,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與事實。」
Thumbnail
「你必須對一切保持懷疑,對一切小心, 你必須知道,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 閱讀各種新聞,由自己判斷真正發生的事情與事實。」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如果將漫畫、OVA、影集等皆納入討論的範圍,就可以了解到其實所有人都只是透過「即將到來的死亡」,去理解「生命存活」的意義,但這個重新理解「生命」意義的過程,人人卻大不相同(附註1)。 在這類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最一般的理解就是「本能者」(類似及時行樂)。末日將近,反正要活也活不了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如果將漫畫、OVA、影集等皆納入討論的範圍,就可以了解到其實所有人都只是透過「即將到來的死亡」,去理解「生命存活」的意義,但這個重新理解「生命」意義的過程,人人卻大不相同(附註1)。 在這類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最一般的理解就是「本能者」(類似及時行樂)。末日將近,反正要活也活不了
Thumbnail
如果說「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那「死亡」在這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是告訴你所有人最終都會迎來相同的結果,所以不同於別人生活的方式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色?還是提醒你人終有一死,活不活得有個人特色甚至賦予什麼意義,那都不是重點,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而已,何必活得那麼辛苦呢?
Thumbnail
如果說「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那「死亡」在這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是告訴你所有人最終都會迎來相同的結果,所以不同於別人生活的方式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特色?還是提醒你人終有一死,活不活得有個人特色甚至賦予什麼意義,那都不是重點,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而已,何必活得那麼辛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