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尿可忍而蠢不可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 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筆者幾天前與一位長駐 「中國」的英國朋友聚餐, 他近年在北京居住, 經常為英國報章撰稿報導 「中國」時事。 他特別關心香港的年青人對前途問題的看法。 席間我們談到「#香港獨立運動」,他認為香港人現時追求「獨立」(或「民主」或 「自決」)是不智的做法, 因為當我們越是高舉獨立便越是會 「#觸碰紅線」 而招來 「中共」 的打壓, 但是他也認為矛盾之處在於如果香港人放棄反抗的話,香港的自由便只會更快喪失。他問筆者香港人該如何應對這個困境呢?

筆者答他:無論如何,真正不智的做法就是現在便放棄抵抗,因為抵抗到底可能有成功的希望;但放棄則是死路一條。 大家有看過 《#星球大戰》嗎?其實整輯 《星戰》的故事都是關於「反抗軍」 如何兵敗如山倒, 但是大家試想,如果 「反抗軍」 向「帝國」 宣佈放棄抵抗, 「帝國」 又會否同時放棄追殺「反抗軍」 呢?當然不會吧! 香港人的天真就是在於以為只要放棄抵抗, 「中共帝國」 便會放我們一條生路。 但其實「中共」的本質就如《星球大戰》裡的 「帝國」 一樣,是一隻不斷吞噬權力的怪獸。「帝國」 只會感到 「反抗軍」 本身的存在便是對其「政權」的威脅, 「帝國」 無論如何都只會趕盡殺絕,「反抗軍」 一旦投降則只會自速其亡而已。

但問題就是:香港人只要作出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反抗又好像很容易 「觸碰紅線」, 那麼反抗運動又該如何走下去呢? 其實筆者認為, 只要大家再想深一層, 那些所謂的 「紅線」 其實正正就是 「中共」的弱點所在。 他們就是害怕人民提出「獨立」訴求會瓦解所謂的 「社會主義體制」 ,才要不斷強調那是「紅線」。邏輯推演到這裡又衍生另一個問題, 紅龍的唯一「#逆鱗」原來生在下顎, 那到底該如何避開紅龍的血口吞噬才能刺中這個弱點呢? 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慎擇有利於我們的戰場——而 「#歷史教育」這一戰線則是 「中共」 的弱點之一,因為他們那套 「_____ #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說法邏輯基礎薄弱, 絶對經不起推敲。

李天命說過 「#屎尿可忍而蠢不可忍, 蠢人必需要將蠢言一吐而盡才會感覺舒暢」 。 而昨天鄰國的 「國家主席」在新年第二天便已忍不住了。 「中共中央總書記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 周年紀念會,發表演說,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不承諾放棄對臺動武,指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活動,而「絶非針對台灣同胞」。 他重申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而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他媽的, 這種謊言也虧他能說得出口!「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那請問中共建黨九十年來在各次內戰、政治運動中整死鬥死了幾千萬的是甚麼人?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又何在呢? 請大家看附圖, 這是明代英宗時官方編製的 《#大明一統圖誌》, 其中清楚表明福建對出海外為琉球國勢力範圍, 福建郡治的界線及海而止。 其實除琉球王的勢力外,當時在台灣中部到北部一帶盤地有一個由原住民部落組成的聯盟,名為「#大肚王國」,其國王由各部落共同推舉, 這種體制與中原的「#大一統皇朝」已是全然有別。 「大肚王國」創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是在六百年前的日本已有官方記錄,而「大肚王國」則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才滅亡。然後臺灣在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被日本政府管治, 一九四五年後則由中華民國政府管治。

因此如果一定要說「歷史和法理基礎」的話,臺灣在古代屬於原住民, 曾經屬於滿清皇帝及日本天皇, 而現在則屬於擁護中華民國憲制的全體臺灣國民。而「自古以來」則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無關係,習近平的說法只能拿來騙一下他們「國內」的愚民而已。

至於開戰一事, 筆者自幼習武, 最看不起的就是光會打嘴炮的窩囊廢。 人家蔡總統都已表明不接受甚麼「#一國兩制」這套廢話了, 習近平為何還不發兵呢? 不要只是坐在那裡吹牛, 「中國」不是又航母又隱形戰機又電磁炮一大堆的嗎?亮劍來看看吧!
#習近平
#志大才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作者: 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20/11/2018 上星期, “#中國” “國家” “通訊社” “#新華社” 發表 #民族意識覺醒-- 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一文, 文章指出, 由于外敵入侵,
【#當年今日】 #5月2日 1942年今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工作者座談會」(由「中共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擧辦)上發表「講話」,為中共之文藝政策定下指針,影響至今! 當時「抗戰」正酣,國軍在「蔣委員長」
【#當年今日】 #5月3日 1993年今日,「聯合國」大會宣佈5月3日為「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PressFreedomDay),旨在提高新聞自由意識,並提醒各國政府要尊重和提高言論自由度。—
【#當年今日】 #5月4日 1919年今日 #五四運動 北京爆發了「民元」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運動」、示威遊行,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並「罷課」、「罷工」、「罷市」。 事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好
【#當年今日】 #5月5日 1924年今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1925年2月改名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首批學生四百多人入學(6月16日為「開學禮」)——學校座落廣州東郊黃埔長洲島,在清
【#當年今日】 #5月6日 1986今日,中共翻譯界花了三十年的歲月,終於將《馬克斯恩格斯全集》中文版50冊3200萬字左右全部出齊,收入兩位的2000多篇著作著作與4000多封信及400多件文獻資料
> 作者: 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20/11/2018 上星期, “#中國” “國家” “通訊社” “#新華社” 發表 #民族意識覺醒-- 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一文, 文章指出, 由于外敵入侵,
【#當年今日】 #5月2日 1942年今日,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工作者座談會」(由「中共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擧辦)上發表「講話」,為中共之文藝政策定下指針,影響至今! 當時「抗戰」正酣,國軍在「蔣委員長」
【#當年今日】 #5月3日 1993年今日,「聯合國」大會宣佈5月3日為「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PressFreedomDay),旨在提高新聞自由意識,並提醒各國政府要尊重和提高言論自由度。—
【#當年今日】 #5月4日 1919年今日 #五四運動 北京爆發了「民元」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運動」、示威遊行,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並「罷課」、「罷工」、「罷市」。 事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好
【#當年今日】 #5月5日 1924年今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1925年2月改名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首批學生四百多人入學(6月16日為「開學禮」)——學校座落廣州東郊黃埔長洲島,在清
【#當年今日】 #5月6日 1986今日,中共翻譯界花了三十年的歲月,終於將《馬克斯恩格斯全集》中文版50冊3200萬字左右全部出齊,收入兩位的2000多篇著作著作與4000多封信及400多件文獻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Thumbnail
1095年,於克萊芒(Clermont),一場劃時代的演講,即將展開。 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在雲集的貴族、平民聽眾之前,痛切陳述道,東方的基督教保護者,東羅馬帝國,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他們的使團在該年三月底達義大利的Piacenza,向教宗哭訴,請求援兵。而聖地耶路
Thumbnail
國民黨的藍鷹行動中,意外出現「和平公投連署書」,引起強烈批評。歷史上,中共簽下的和平協議往往以失敗告終,西藏、新疆、內蒙古和香港人民均付出慘痛代價。我們深信只有人權受重視,和平才能存在。台灣人堅決反對以投誠、下跪的方式換取短暫和平,我們希望中共放棄侵略台灣,以對等態度建立兩岸和平基礎。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民主是接受挑戰而得到自由,共產是逼著你相信自己是自由。” 無奈之舉🙏,我只能夠在這裡訴說我身邊,因為中共的事,而需要低調行事。以我的生活做一個例子,你可以想像你在台灣,而你加入了國民黨,而你是其中的黨員,可是又要靠黨吃飯。可是後期你發現你要開始反共,卻被身邊的人拖累了。甚至單單人的眼神,就可以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儘管它們更像是「現象」,並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些「小事」仍具有各自獨特的意義,藉由更貼近常民的生活,它們提供另一個更有趣的歷史入口,在召喚記憶的同時,也自然而然成為一種另類的歷史教育。 當談到「歷史」,大部分的情境下,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Thumbnail
1095年,於克萊芒(Clermont),一場劃時代的演講,即將展開。 教宗烏爾班二世(Pope Urban II),在雲集的貴族、平民聽眾之前,痛切陳述道,東方的基督教保護者,東羅馬帝國,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他們的使團在該年三月底達義大利的Piacenza,向教宗哭訴,請求援兵。而聖地耶路
Thumbnail
國民黨的藍鷹行動中,意外出現「和平公投連署書」,引起強烈批評。歷史上,中共簽下的和平協議往往以失敗告終,西藏、新疆、內蒙古和香港人民均付出慘痛代價。我們深信只有人權受重視,和平才能存在。台灣人堅決反對以投誠、下跪的方式換取短暫和平,我們希望中共放棄侵略台灣,以對等態度建立兩岸和平基礎。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民主是接受挑戰而得到自由,共產是逼著你相信自己是自由。” 無奈之舉🙏,我只能夠在這裡訴說我身邊,因為中共的事,而需要低調行事。以我的生活做一個例子,你可以想像你在台灣,而你加入了國民黨,而你是其中的黨員,可是又要靠黨吃飯。可是後期你發現你要開始反共,卻被身邊的人拖累了。甚至單單人的眼神,就可以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儘管它們更像是「現象」,並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些「小事」仍具有各自獨特的意義,藉由更貼近常民的生活,它們提供另一個更有趣的歷史入口,在召喚記憶的同時,也自然而然成為一種另類的歷史教育。 當談到「歷史」,大部分的情境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