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鐵粉看《艾莉塔:戰鬥天使》:日式與美式的正邪分界—影評連載#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接續上篇 女性鐵粉看《艾莉塔:戰鬥天使》:不同類型的女英雄電影--影評連載#1 文末提到,其實我不太喜歡電影拿來當宣傳強調的那句台詞:

“I do not stand by in the presence of evil”
(我不會在邪惡面前袖手旁觀)

我認為,也許就因為這句被翻譯過的台詞,造成日本原著漫畫與好萊塢電影對作品詮釋的分歧。所以卡麥隆看的其實是二創?

raw-image

我看電影時對艾莉塔(我心目中的凱麗)講出這句台詞,感到格格不入。
印象中漫畫版的凱麗並非如此正義魔人。
原著裡的凱麗之所以戰鬥的原因,最初是為了保護依德(也有還給救命恩人一筆債的概念)、為了自己(尋找自我,叛逆期以及獨立),結果偶然發現自己很會打架而對格鬥競技產生快感(電影版則強化了/合理化了想藉由戰鬥喚回記憶),或是因為憤怒(例如:對手的攻擊傷及無辜、認識的人被殺害),到了漫畫中期,凱麗則是讓我感到心疼的悲劇性角色:是因為其他人(凡人)的懦弱,代替恐懼的眾人而獨自面對敵人的代罪羔羊※。所以原著中的凱麗,並非自願為了剷除惡人而前往戰鬥。 通常是被迫的、無奈的,或者單純只是好戰的本能驅使。(※第5冊【FIGHT_027 贖罪の山羊 SCAPEGOAT】)

其實代罪羔羊(眾人把艾莉塔推上戰場)這部分,電影版有些微帶到。酒吧裡那場戲,大塊頭反派來找艾莉塔算帳時,旁邊剛剛被艾莉塔洗臉的小反派報復心態說了聲:「她是你的囉~」,而旁邊其他的賞金獵人也只是默默說:「我才不要冒險幫妳,殺他又沒賞金!」。雖然原著裡凱麗確實是因為小嬰兒被綁架而只好去救,但「眾人因為恐懼而把艾莉塔推出去送死」的情節,因電影版的改編弱化很多,更別說原著裡完整的※凱麗這個角色,除了「代罪」以外,其實也有「贖罪」的成分在。但要完整詮釋到這些層面,2小時的電影篇幅絕對不夠。(※也有可能是漫畫初期角色定位尚未明確的問題。如果電影只是想呈現漫畫早期的凱麗,角色定位及深度確實還不太夠)

再看看原著第29話的篇名【FIGHT_029 強き者と弱き者のために LION AND THE LAMB】(譯:為了強者與弱者 獅子與羔羊),原著裡不是在講善惡的對立,其實打架誰輸誰贏,只是孰強孰弱而已。
而且原著中其實削弱了我們所認知的「惡」,是用「瘋狂」來詮釋。

我覺得「惡(Evil)」的相對不是「善(Angel)」,是英雄自以為是的「正義」。

所以我心目中的凱麗怎麼會講出「 I do not stand by in the presence of evil!(我無法容許邪惡的存在)」之類的台詞呢?

我沒有英文版漫畫可以找台詞,但有在網路上找到一個英文版漫畫截圖,再花了台幣40元到日本網站購入第18話截圖:

raw-image
※ 為什麼圖片會左右相反?
因為日文版跟中文版的台詞都是直寫、由右至左閱讀,但英文是由左至右的橫寫,所以英文版是整本左右相反的印刷。
英文版壯聲字與頭盔上的名字GALLY改成ALITA都有重新繪製,算是有用心....

因為我沒找到英文版整句台詞的截圖,所以我只能貼日文版的截圖:

raw-image

①「お前のような奴は」(像你這樣的傢伙...)→「I do not stand by...」(我無法容許...)

②「許さないッ!!」(決不饒了你!!)→「...in the presence of evil!」(...邪惡的存在!)

漫畫劇情是死亡球競賽中,凱麗的敵手(背號13號)傷及場外無辜觀眾,憤怒的凱麗就一掌把他給斃了。

這句台詞原本漫畫裡只是拿來對付小雜魚,結果英文翻譯加重了「Evil」的概念,電影還拿來當重點台詞,搞得艾莉塔多富有正義感,對抗邪惡勢力(其實是電影內前世的催眠遺毒?)。不只是在酒吧裡對大塊頭講,還有電影結尾死亡球出場時也講了一遍,對著天上的最終BOSS艾德華諾頓諾瓦。其實諾瓦這個角色,是原著派都相當喜歡的瘋狂角色,可惜電影裡只剩下艾德華諾頓的價值。

我手上沒有完整的日文版全套,當然也沒有收藏英文版,所以無法判斷其他部分的台詞翻得如何,但就因為這句台詞被好萊塢電影拿來當重點台詞,我突然了解為什麼看習慣日本漫畫的原著鐵粉很難接受美式改編...................

大部分的好萊塢英雄故事,就是簡簡單單的正與邪、善與惡、好人與壞人。

但是日本漫畫看多的人就會知道,日本漫畫很喜歡刻畫反派的背景故事,常見的套路就是人一出生並沒有絕對的惡,是因為被遺棄、被背叛、被冤枉之類的,所以才產生報復心態,變成如今的「壞人」。艾莉塔的原著漫畫中,大塊頭反派要被凱麗殺掉之前,還刻意讓他自己解釋了一段悲慘的身世,合理化反派之所以成為反派的原因。這樣的安排,加強了反派角色的人性面,讓觀眾願意同情反派。沒有絕對的善惡,往往才是日本漫畫之所以好看的地方。
出色的反派,例如《幽☆遊☆白書》裡的「仙水」,不只是讓讀者產生同情心,還會產生認同、甚至崇拜,有魅力的反派,就是延伸我們一般人都會對世界所產生的不滿情緒,擴張到瘋狂以至於跳脫現實,甚至超越絕對的善惡。

但是美式作風顯然不太愛幫反派找藉口,銃夢漫畫在翻譯成美版時,書名從「銃(槍)+夢」改成了「戰鬥天使+主角名」,可見漫畫在美國出版時為了吸引目光,將書名換成了更容易吸引大眾的書名。我能理解這是行銷手段,就像——Cyberpunk喜好者總會聯想到的——雖然《銀翼殺手》電影很棒,但同樣也把難懂的標題「仿生人...電子羊...夢」改用主角的職業名稱《Blade Runner》,中文甚至刻意翻譯成「殺手」藉以吸引更多觀眾。
而且艾莉塔美版書名強調了「天使」這詞(出處:【FIGHT_006 戦う天使 BATTLE ANGEL】),也因為「天使」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代表的是「善」(其實原著第6話裡提到「天使」的台詞是類似「漂亮寶貝」的意思,是大塊頭反派對著心儀的凱麗說:「不虧是我的天使」......對,原著其實是描寫大塊頭反派愛上凱麗),所以似乎變成美版後,善良的天使勢必要對抗邪惡,這也許就是這句台詞翻成英文走樣的文化差異。

不能說漫畫初期完全迴避了「善、惡」這些字眼,第一冊裡的凱麗台詞裡確實有像是「你實在太邪惡了」、「邪惡的氣息」、「再也無法為惡了」,也有像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般的前往拯救被抓走的小嬰兒,「不准你欺負弱小、我來當你的對手」之類的劇情。前面有提到原著弱化了「惡」,是用「瘋狂」來詮釋,大塊頭反派在原著裡提到,為了生存吞食他人是正常的,認為像凱麗這樣是「偽善者」,而凱麗的回覆大致是:「我沒有之前的記憶,我就像剛出生一樣,我不懂什麼叫做醜陋、什麼叫做美好,什麼是罪、什麼值得誇耀......但我認為人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在大塊頭死後,凱麗甚至莫名的為他流下眼淚(出處:【FIGHT_007 天使の涙 TEARS SIGN】)。反觀電影裡艾莉塔流淚的原因:吃橘子、看著狂戰士體知道自己的過去、雨果重傷、失去雨果。電影的艾莉塔少了一份純粹為了他人流淚的悲憫之心。

原著的基調其實是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例如死亡球觀眾還會把手伸出去給選手砍斷(諷刺粉絲伸手給偶像握手的行為),在這樣超越正常、近乎瘋狂的調性裡,其實所有角色甚至主角,都有點病態。
原著裡依德對凱麗的感情、以及尤浩(雨果)對凱麗的感情,還有電影裡的幕後大魔王諾瓦(鐵世代諾),其實這些主要角色的相互關係,漫畫版與電影版都差異極大。

下一集,來談電影改編所造成的角色定位變化。(連載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99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昨天晚上突然被約去看這場電影 在看之前看到網路上的評價是不太好 不過我是沒有細看這部電影有什麼缺點 反正想說去看一下也不吃虧 看完之後的想法 要說這部片爛透了嗎? 嗯......還是有我喜歡的地方 畢竟我也不是專業的 沒啥標準可以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 只能說......
Thumbnail
昨天晚上突然被約去看這場電影 在看之前看到網路上的評價是不太好 不過我是沒有細看這部電影有什麼缺點 反正想說去看一下也不吃虧 看完之後的想法 要說這部片爛透了嗎? 嗯......還是有我喜歡的地方 畢竟我也不是專業的 沒啥標準可以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 只能說......
Thumbnail
之前在看《雙子殺手》還有《猛禽小隊》時,就希望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也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動作片,現在她終於成為《絕命凱特》獨挑大樑,可是看得出來不只是她,還有伍迪哈里遜都努力在支撐這部電影;《絕命凱特》具備精美的場景與燈光設計,讓視覺不會單調....
Thumbnail
之前在看《雙子殺手》還有《猛禽小隊》時,就希望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也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動作片,現在她終於成為《絕命凱特》獨挑大樑,可是看得出來不只是她,還有伍迪哈里遜都努力在支撐這部電影;《絕命凱特》具備精美的場景與燈光設計,讓視覺不會單調....
Thumbnail
「哇喲哇喲哇喲……大姊姊,真是太奇怪了唷。」 「有什麼好奇怪的?」 「艾莉坦說這麼多話就是要大姊姊留下來陪艾莉坦玩,這可是艾莉坦的好意喲?好意!怎麼可以說等下也會跟著離開呢?」 「……」 「而且呀,為什麼要讓一個好端端的擋箭牌先跑走呢,這樣並不好玩。」 「擋箭牌?妳說小柔伊是擋箭牌?妳叫艾莉坦..
Thumbnail
「哇喲哇喲哇喲……大姊姊,真是太奇怪了唷。」 「有什麼好奇怪的?」 「艾莉坦說這麼多話就是要大姊姊留下來陪艾莉坦玩,這可是艾莉坦的好意喲?好意!怎麼可以說等下也會跟著離開呢?」 「……」 「而且呀,為什麼要讓一個好端端的擋箭牌先跑走呢,這樣並不好玩。」 「擋箭牌?妳說小柔伊是擋箭牌?妳叫艾莉坦..
Thumbnail
我是由電影才開始接觸這部作品,不論是世界觀的描述、人性的展現、戰鬥的畫面,電影裡都帶給我奇妙的感受,在看過原著漫畫後,對電影續集更是抱持著敲碗的心情!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我是由電影才開始接觸這部作品,不論是世界觀的描述、人性的展現、戰鬥的畫面,電影裡都帶給我奇妙的感受,在看過原著漫畫後,對電影續集更是抱持著敲碗的心情!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接續上篇影評文末提到,其實我不太喜歡電影拿來當宣傳強調的那句台詞,印象中漫畫版的凱麗並非如此正義魔人。但就因為這句台詞被電影拿來當重點台詞,我突然了解為什麼看習慣日本漫畫的原著鐵粉很難接受美式改編......
Thumbnail
接續上篇影評文末提到,其實我不太喜歡電影拿來當宣傳強調的那句台詞,印象中漫畫版的凱麗並非如此正義魔人。但就因為這句台詞被電影拿來當重點台詞,我突然了解為什麼看習慣日本漫畫的原著鐵粉很難接受美式改編......
Thumbnail
篇大概會是最後一篇寫《艾莉塔:戰鬥天使》,第一篇無雷推坑用的《靈魂就在運動之中—–艾莉塔:戰鬥天使》,第二篇寫對《艾莉塔:戰鬥天使》對原作《銃夢》那令我感動的傳承與嫁接,第三篇將會如砌水泥般一磚一瓦的細數在電影中使我為之心動的瞬間,也就是作為艾莉塔靈魂的細微動作的順時記錄
Thumbnail
篇大概會是最後一篇寫《艾莉塔:戰鬥天使》,第一篇無雷推坑用的《靈魂就在運動之中—–艾莉塔:戰鬥天使》,第二篇寫對《艾莉塔:戰鬥天使》對原作《銃夢》那令我感動的傳承與嫁接,第三篇將會如砌水泥般一磚一瓦的細數在電影中使我為之心動的瞬間,也就是作為艾莉塔靈魂的細微動作的順時記錄
Thumbnail
哈囉各位好,我是Fred,要說起好萊塢的 日漫改編真人作品,那他們的罪狀,簡直可說是罄竹難書,但也不是都怪給好萊塢,日本自己拍的真人版也不見得就會拍好,因此才讓世界各地的動漫迷,聽到”真人化”三個字,都避之唯恐不及,而這次在大導演James Cameron 親力操刀之下,是否能夠看見不一樣的結果呢?
Thumbnail
哈囉各位好,我是Fred,要說起好萊塢的 日漫改編真人作品,那他們的罪狀,簡直可說是罄竹難書,但也不是都怪給好萊塢,日本自己拍的真人版也不見得就會拍好,因此才讓世界各地的動漫迷,聽到”真人化”三個字,都避之唯恐不及,而這次在大導演James Cameron 親力操刀之下,是否能夠看見不一樣的結果呢?
Thumbnail
「……最重要的並不是為那件事的善惡說三道四,而是去認識那件事。如樸素的內裡和冷酷的對比。還有在認識現實的時候,不要被虛無和冷嘲熱諷所影響,要繼續活下去。那並不是一種心境,而是一種意志力,是維持個人的「戰鬥」的真正意思。那就是我想在『銃夢』裏描寫的事。」---1995.5.4木城幸人,寫於第九卷卷末。
Thumbnail
「……最重要的並不是為那件事的善惡說三道四,而是去認識那件事。如樸素的內裡和冷酷的對比。還有在認識現實的時候,不要被虛無和冷嘲熱諷所影響,要繼續活下去。那並不是一種心境,而是一種意志力,是維持個人的「戰鬥」的真正意思。那就是我想在『銃夢』裏描寫的事。」---1995.5.4木城幸人,寫於第九卷卷末。
Thumbnail
當初看到部分靜照,我總對照搬漫畫的大眼睛感到不安,因為就如網路上時常對大眼睛的吐槽一樣,那看起來非常不真實,尤其還會讓我聯想到劣質photoshop下的大眼睛那種「無神」恐怖,然而我看了電影之後發現了「神」,那是炯炯有神,那是靈魂,那是人,除了開找IMAX場,我只能說,感恩卡麥隆、讚嘆卡麥隆……
Thumbnail
當初看到部分靜照,我總對照搬漫畫的大眼睛感到不安,因為就如網路上時常對大眼睛的吐槽一樣,那看起來非常不真實,尤其還會讓我聯想到劣質photoshop下的大眼睛那種「無神」恐怖,然而我看了電影之後發現了「神」,那是炯炯有神,那是靈魂,那是人,除了開找IMAX場,我只能說,感恩卡麥隆、讚嘆卡麥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