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比我們相信的還要殘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就 Harari 所言,智人現身於大陸,全球還有六個人種,至少有幾個人種可以與他們競爭,可是,到後來只剩下一個( 我們這一種 )。可是,這世界只剩智人是好的嗎?

我將「人類大歷史 」看了一大半,心中想的卻是這世界怎麼了?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可取之處。從澳洲來看,自從人類到達那一天起算,所有的巨大動物都已消失殆盡,24 種 50 公斤以上的動物有 23 種全都遭到滅絕,許多較小的物種也消失了,這是澳洲生態重新洗牌,最重大的一次轉型!

比如說,大型袋鼠悠哉悠哉地吃著午餐,看著人類越走越近,平常都沒見過這兩腳的東西,心裡想著這種小東西拿那個棒棒要幹嘛?結果,一槌下去就暈了、斃了!當然,我的說法比較誇張一點,但是就是這種情景時有所見,導致一兩千年下來,大型袋鼠、袋熊漸漸滅了!

類似的情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我們心裡會想到,為何它們不躲、不閃?因為沒見過,沒想到,唉!人類,或是說「智人」比我們相信的還要殘忍,但是我們說他們不對,也不行。因為如果不做,我們的就沒有食物!

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做環保,努力拯救動物,我們都應該想辦法支持,知道有些來不及了,但是,現在「做」就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曹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簡述個人 20 幾年下來學習電腦、心理學、科普種種。
老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3/29
Earth and We 黃仁宇先生這本書是以「大歷史」的觀點看整個中國歷史。他是少校退伍,到密西根大學從三年級開始讀,已經三十四歲了!
Thumbnail
2019/03/29
Earth and We 黃仁宇先生這本書是以「大歷史」的觀點看整個中國歷史。他是少校退伍,到密西根大學從三年級開始讀,已經三十四歲了!
Thumbnail
2019/02/18
遠行的人 有天晚上我做了一場夢,自己好像一隻小鳥,飛來飛去地,把我一般都會去的場景都飛過一次。從我家可以遠眺的山,飛到基隆河上,從遠到近。又從我家到遠方的台北橋,由近而遠。就這樣,遠到近,近到遠......
Thumbnail
2019/02/18
遠行的人 有天晚上我做了一場夢,自己好像一隻小鳥,飛來飛去地,把我一般都會去的場景都飛過一次。從我家可以遠眺的山,飛到基隆河上,從遠到近。又從我家到遠方的台北橋,由近而遠。就這樣,遠到近,近到遠......
Thumbnail
2019/02/12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林語堂先生的書。林先生是我最推崇的一個人,曾自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當時歐美對於中國的認識不多,事實上,《吾國與吾民》及《生活的智慧》就成為很多歐美民眾對於中國的初步認識。
Thumbnail
2019/02/12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林語堂先生的書。林先生是我最推崇的一個人,曾自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當時歐美對於中國的認識不多,事實上,《吾國與吾民》及《生活的智慧》就成為很多歐美民眾對於中國的初步認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Thumbnail
導讀 當地球面臨著氣候暖化加劇、全球冰川溶化與古病毒的重新威脅時,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降臨。 但這同時也帶來了驚人的發現——生物的復活與新文明的誕生。 然而,當人類好奇的眼光引來未知的危險,新生物與文明竟成為了人類自我毀滅的引子。 究竟,這場災難能否被阻止? 冰封 全球氣溫急遽攀升,冰川在
Thumbnail
導讀 當地球面臨著氣候暖化加劇、全球冰川溶化與古病毒的重新威脅時,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降臨。 但這同時也帶來了驚人的發現——生物的復活與新文明的誕生。 然而,當人類好奇的眼光引來未知的危險,新生物與文明竟成為了人類自我毀滅的引子。 究竟,這場災難能否被阻止? 冰封 全球氣溫急遽攀升,冰川在
Thumbnail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Thumbnail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Thumbnail
位於南非人類祖先故鄉(Cradle of Humankind)的石灰岩洞穴內,科學家的發現正改變對人類進化的理解方式。 這個洞穴系統位於約翰內斯堡西北方約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是發現先前未知人類親屬化石的地方。 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地點,包含了許多人科化石和工具。但是,兩個改變教科書觀點
Thumbnail
位於南非人類祖先故鄉(Cradle of Humankind)的石灰岩洞穴內,科學家的發現正改變對人類進化的理解方式。 這個洞穴系統位於約翰內斯堡西北方約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是發現先前未知人類親屬化石的地方。 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地點,包含了許多人科化石和工具。但是,兩個改變教科書觀點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橫跨「環境」「生命」「科技」「多元文化」等議題 【和古人類學家一起來趟時空旅行!解開人類祖先的演化之謎】帶領孩子認識「自己」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第一個人類是誰? ▶成為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Thumbnail
橫跨「環境」「生命」「科技」「多元文化」等議題 【和古人類學家一起來趟時空旅行!解開人類祖先的演化之謎】帶領孩子認識「自己」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第一個人類是誰? ▶成為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Thumbnail
我們人類與大猩猩的基因差異只有2.3%,而跟兩種黑猩猩差異更只有1.6%。 換句話說,人類和黑猩猩這種和我們最接近的物種,有98.4%的DNA是相同的。 但是我們真的能因為這微小的差異,就扮演上帝嗎?
Thumbnail
我們人類與大猩猩的基因差異只有2.3%,而跟兩種黑猩猩差異更只有1.6%。 換句話說,人類和黑猩猩這種和我們最接近的物種,有98.4%的DNA是相同的。 但是我們真的能因為這微小的差異,就扮演上帝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