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屬於大家的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歷史博物館是我在台南會一直想去的地方。台史博自詡要成為「全體台灣人」的歷史博物館,並努力於蒐集屬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共同記憶。從這次我去看的兩個特展:「南洋味.家鄉味」以及「流轉的飯桌」,就可以看出,台史博的確朝這個方向在努力,而且頗有成果。

  「南洋味.家鄉味」請了在台灣的東南亞新娘或女性移工,介紹她們的家鄉食材與特色料理。說到東南亞料理,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各種味道奇特的香料,所以展覽場當然少不了各種調味料 。這些調味料的原料(不是粉狀)放在調味罐裡,可以拿起來聞,有些的味道很詭異,我還是不太習慣這類南洋菜的風味。不過這樣強烈又奇特的風味,或許對古早的歐洲人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也難怪他們會以香料之島來稱呼南洋島嶼群了。

「南洋味.家鄉味」特展的展版。

「南洋味.家鄉味」特展的展版。

  「南洋味.家鄉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或許是其中一塊區域展示了這些南洋姊妹們對於「家鄉」的思念以及利用「追尋」家鄉味來填補內心名為鄉愁的空洞。這段故事提到這些來台灣的東南亞新娘以及移工初來台灣都很不適應,尤其是嫁來台灣的新東南亞新娘,不得不放下家鄉料理的技術及口味來配合家中的長輩。當她們想回味家鄉菜來緩解鄉愁時,卻又發現自己不太會作家鄉菜,即使會作,在台灣也買不太到當地的食材,這又讓他們更加難受。也所以,這些展覽中的人們大多經過一段利用電話或書信重新認識家鄉、學習家鄉菜的經驗,然後也才能催生這個特展。

懷念家鄉、懷念家鄉的味道,因而催生了這個特展的內容。

懷念家鄉、懷念家鄉的味道,因而催生了這個特展的內容。

  這個特展讓我想到台灣其實也有一段類似的故事,就是我的上一代,歷經台灣經濟起飛、鄉下人上台北打拼的時代的人們。這些上台北的鄉下人也是經歷一段不適應、也是會經過一段重新追尋自己家鄉的歷程。例如我媽媽從嘉義的鄉村初上台北也是歷經各種不適應,也有幾次受不了而重新回到嘉義,後來也是因為懷念我外婆的味道而又去跟外婆或我大阿姨學一些以前的菜,藉此來傳承家鄉的記憶。雖然我的參考只有我媽媽而已,但是這段經歷真的蠻像的,不過可能沒有這些新住民那麼深刻,畢竟人家是跨越國境,真的是天南地北,而台北到嘉義只要坐3個小時客運就會到。

人們總是懷念故鄉的味道。鄉下吃飯,不只是吃菜色,有時候更是吃氣氛、吃記憶。

人們總是懷念故鄉的味道。鄉下吃飯,不只是吃菜色,有時候更是吃氣氛、吃記憶。

  另外一個特展是「流轉的飯桌」,是訪問台南二空眷村裡的外省老伯伯跟伯母們的年菜記憶。展覽內容比較少一點,規模也比較小,但是展覽方式蠻有趣的,他就真的擺一張圓桌,上面擺了模型做的料理出來。外省年菜當然有部分跟台灣的不一樣,但是在我這個年代所經歷過的年菜記憶已經幾乎沒有省籍差別,所以對展覽的年菜內容我多少還是有一點共鳴,而不是單純認識新事物。

展場就是擺放一張飯桌,周圍利用看版介紹幾位老伯伯、老伯母的年菜記憶。

展場就是擺放一張飯桌,周圍利用看版介紹幾位老伯伯、老伯母的年菜記憶。

  「流轉的飯桌」我覺得最重要的特色在於,這是真的展現「大家的博物館」的精神的展覽。這些展覽的人根本不是什麼特別的人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他們就像是路邊會看到的阿伯阿桑,只是有點年紀的人而已,但是他們的記憶也被博物館重視,也成為博物館展覽的一部分。如果我老了,也有人願意把我的故事記錄下來,即使不放到博物館展覽,我也會很開心,這些老阿伯、伯母們,他們應該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吧!希望台史博能繼續這種類型的展覽,這不只能讓年輕人認識老人的生活經驗,也能讓老人感到開心、感到被需要。

食譜當然是這個展覽最重要的記憶之一,當然不可或缺。

食譜當然是這個展覽最重要的記憶之一,當然不可或缺。

  其實台史博真的很不錯,除了展覽之外,它的園區範圍其實蠻廣的,有池塘、有養鴨、有草皮、有綠樹,根本可以當個大型公園來玩。不過位置略處偏僻,公車班次略少,而且有些樹還不夠大顆,導致遮陰有點少,在台南的烈日之下,有點難在園區戶外活動,算是有點可惜這麼好的環境。或許在天氣涼一點的時候去會比較好一些。總之希望大家能多去參觀這間「屬於大家的博物館」,一定會有許多收穫。

台史博的池塘。裡面有養一些鴨子。

台史博的池塘。裡面有養一些鴨子。

園區的草地。

園區的草地。

園區步道,適合散步。

園區步道,適合散步。

台史博與周邊園區都還蠻不錯的。

台史博與周邊園區都還蠻不錯的。

台灣歷史博館交通方式:
火車:
→下臺南火車站→搭乘18號公車行經西門路、公園路、安和路、長和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60分鐘)
→下永康火車站→搭乘20號公車行經臺南應用科大、鹽行(國道客運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30分鐘)

高鐵:
→搭計程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35分鐘)
搭乘臺鐵沙崙支線至永康站搭乘20號公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50分鐘)
→搭乘高鐵接駁車奇美醫院線→桂田酒店下車→轉搭計程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80分鐘)
→搭乘高鐵接駁車奇美醫院線→鹽行站下車→搭乘20號公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120分鐘)

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往臺南市方向)→中正北路→永安路(過永安橋後,路名改為「長和路」)→過東和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約15分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散步老人的沙龍
34會員
22內容數
老人是個歷史研究者,尤其對鄉村、民間信仰的歷史有高度興趣,因為如此所以被朋友稱為老人。在研究的過程中老人也跑遍台灣各地旅遊,旅遊自然會產生遊記,因此順手放上網路,充當紀錄,也分享給大家,希望有人也能喜歡這些地方的這些事。
散步老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8
  台灣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中,中華商場的獨特場景勾起多數老台北人的回憶,最近更被公視改編成連續劇,準備在電視上播映這特殊的場景與特殊的回憶。雖然中華商場已經被拆除,但是台北還有一個地方與中華商場造型類似,並且也以天橋出名...
Thumbnail
2020/02/18
  台灣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中,中華商場的獨特場景勾起多數老台北人的回憶,最近更被公視改編成連續劇,準備在電視上播映這特殊的場景與特殊的回憶。雖然中華商場已經被拆除,但是台北還有一個地方與中華商場造型類似,並且也以天橋出名...
Thumbnail
2019/08/20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Thumbnail
2019/08/20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Thumbnail
2019/08/10
說到金門,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都不一樣,例如大太陽、高粱、牛、甚至有人可能想到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對望的神奇景象,但是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還是金門的戰地風光吧!沒錯,就是散佈在金門島地下各處,俗稱「地下的金門島」,盤根錯節的坑道了。
Thumbnail
2019/08/10
說到金門,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都不一樣,例如大太陽、高粱、牛、甚至有人可能想到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對望的神奇景象,但是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還是金門的戰地風光吧!沒錯,就是散佈在金門島地下各處,俗稱「地下的金門島」,盤根錯節的坑道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緣起 一開始我只是想要揪個家人去找住在遠方的家人探探看看而已,沒想到人際關係禮儀上有那麼多潛規則及眉眉角角,被長輩多方思考的推敲提醒之下,我們最後決定要全家一起到台北去二日自由行啦!也不管是北部的遠方家人或者是偏北部的遠方家人全部都在台北市會合一起來個台北二日遊吧! 幸好小犬颱風已經離開台
Thumbnail
緣起 一開始我只是想要揪個家人去找住在遠方的家人探探看看而已,沒想到人際關係禮儀上有那麼多潛規則及眉眉角角,被長輩多方思考的推敲提醒之下,我們最後決定要全家一起到台北去二日自由行啦!也不管是北部的遠方家人或者是偏北部的遠方家人全部都在台北市會合一起來個台北二日遊吧! 幸好小犬颱風已經離開台
Thumbnail
台灣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的關係,台灣的飲食文化融合了多元的元素,呈現出多樣性與豐富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探索台灣飲食文化的精髓,從南部的台南小吃到全台各地的夜市美食,體驗道地的風味與文化。 首先,我們將帶您到台南,這座被譽為台灣美食之都的城市。台南小吃種類繁多,包括有名的
Thumbnail
台灣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的關係,台灣的飲食文化融合了多元的元素,呈現出多樣性與豐富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探索台灣飲食文化的精髓,從南部的台南小吃到全台各地的夜市美食,體驗道地的風味與文化。 首先,我們將帶您到台南,這座被譽為台灣美食之都的城市。台南小吃種類繁多,包括有名的
Thumbnail
台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2/07/24
Thumbnail
台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2/07/24
Thumbnail
台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2/02/27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以營造【大家的博物館】為使命,富有多重意象的特色建築,分別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等四個與台灣有關的意象概念做為設計重點。
Thumbnail
台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2/02/27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以營造【大家的博物館】為使命,富有多重意象的特色建築,分別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等四個與台灣有關的意象概念做為設計重點。
Thumbnail
臺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1/04/20
Thumbnail
臺南市安南區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期:2021/04/20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飲食系列的首發,感謝津和堂讓我有這機會,參與「大地餐桌」活動,見識到台東兩個地方,剛好分別位於海與山的聚落,如何藉由飲食設計來凸顯在地飲食特色。找我寫飲食算是特別且大膽的決定,如果長期觀看地方賊粉專的朋友,便知道我不太常寫飲食。雖然在地方走跳,吃是重要的部分,能從中窺探文化,但迫於經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飲食系列的首發,感謝津和堂讓我有這機會,參與「大地餐桌」活動,見識到台東兩個地方,剛好分別位於海與山的聚落,如何藉由飲食設計來凸顯在地飲食特色。找我寫飲食算是特別且大膽的決定,如果長期觀看地方賊粉專的朋友,便知道我不太常寫飲食。雖然在地方走跳,吃是重要的部分,能從中窺探文化,但迫於經濟
Thumbnail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Thumbnail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