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共學「舌尖上的冒險——走訪高雄小印尼」活動側記

2022/09/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龍煒璿(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南華路上,短短不到100公尺的距離,就有5間印尼商店。(龍煒璿/攝)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成群的印尼人、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
台灣自1987年解嚴後,1992年的南向政策與《就業服務法》,開啟眾多跨國移工與婚姻移民的到來,成為台灣人近身的同事、家人與照顧者。此時,這121萬的跨國移動者 【1】 當中,超過29萬人來自印尼。台灣許多的火車站,不再只是熙來攘往的交通驛站,更是移工和友人得以交集的據點,交錯編織出多彩的地景樣貌。
走過南華路,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自在而盡情地在流瀉的印尼音樂中,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直播;臉上浮現的熱切與興奮,宛如餐盤上赭紅的辣椒醬放肆恣意漫延。

從味蕾的冒險通往同理

四月第二個周六的午間,「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2】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同行的夥伴中,包括東南亞文化愛好者、關心跨國農糧發展的食農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全員出動的四口之家、憂心家內印尼移工食不下嚥的雇主,以及首次品嘗異國料理的越南新二代。
和自在穿梭的印尼朋友相較,我們這群格格不入外來者的笨拙與生疏,特別顯眼。
選定這間滿是印尼移動者的店家,作為這場冒險的目的地,是「國際家協」希冀以異國飲食為引,在透過辛香風味認識印尼文化之外,更讓參與者置身印尼商店,進行社會位置的轉換,暫時體驗身為少數的滋味。
飲食,經常被視為探索文化的第一步,短暫、卻直接地挑戰我們日常三餐的習以為常。讓人在極小的成本(頂多就是毀了一餐的心情)之下,完成翻越萬水千山的冒險。另一方面,日常的柴米油鹽,也能照映相似的生命經驗,繼而挑動惻隱或同理之心。
這不是「國際家協」頭一回以飲食為線,串連不同族群相似或相異的生命經驗。我們曾在2015年出版:《台灣阿嬤 【3】 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收錄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書寫的飲食故事;對應島內不同世代與族群的移動與勞動記事。菜肴翻炒出的,是魂牽夢縈的思鄉情愁、跨越疆界的母國/台灣家庭經驗,更是一個群體、一個世代,常民政治的反映。
▲從台南來的這對兄弟是這次活動最年幼的參與者。莉莉細心地替他們講解自助餐的各式食材。(龍煒璿/攝)

走訪高雄小印尼

「印尼爪哇小吃部」坐落在橋邊的三角窗地帶,絡繹不絕的客人將店鋪擠得水洩不通。正如招牌上【4】 所示,這是一間提供清真飲食的店家;穆斯林得以安心地避開台灣吃食中常見的肉燥、豬油、大骨…等材料。其餘的食材,也符合清真食品的相關規定。無論你是移民、移工、留學生,甚至是短暫停留的觀光客,都能快意放心地大快朵頤。
戴著眼鏡掛滿微笑的陳莉莉,是這間店的店長。來自印尼中爪哇泗水的她,以印尼看護工的休憩公園為起點,如今已是小吃店的靈魂人物;通過道地的印尼爪哇料理,撫慰移民、移工的思鄉情愁。莉莉帶領我們一行人走過周末特有的自助餐隊伍:不論是台灣廚房罕見的天貝、樹薯葉、大/小臭豆 【5】、波蘿蜜也好,或是苦瓜、茄子、牛肉與蝦子,這些本地餐桌上的常客也罷,無不佐以香氣四溢的紅蔥頭、檸檬葉、南薑、香茅……,濃郁的氣味誘人食指大動。
▲店內的許多食材都是店長陳莉莉向務農的新住民姊妹訂購。(蔡孟庭/攝)

以食為師——從飲食學習印尼的常民文化

結束了各式菜色的巡禮後,莉莉從冰箱拿出自製的天貝 【6】,簡述如何讓生鮮的黃豆,轉變成滿布白色真菌菌絲的成品。天貝,是印尼菜餚中極具代表性的食材,發酵後的成品仍保有黃豆的風味,適合油炸或拌炒。除了透過特殊菌種進行發酵之外,亦可將現成的天貝曬乾、磨粉,成為下回發酵的菌母。
來到清真飲食的餐廳,我們不可不知伊斯蘭的飲食規範:除了廣為人知的禁食豬肉之外,穆斯林基於對弱者生命的憐惜,亦不食用老、病、傷、殘的肉品。對非穆斯林而言,這些規定看似繁瑣,卻反映穆斯林看待生命的價值觀,以及日常生活裡對信仰的實踐。
在體驗手抓飯的環節上,大夥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調皮的飯粒像長了腳似的,不停從指縫中逃脫,拖緩了進食的速度。好幾位夥伴敗下陣來,轉向湯匙求援。看著莉莉好整以暇地示範如何將菜餚、湯汁與米飯協調入口,特別來學習手抓飯、卻頻頻受挫的年輕大學生李東翰為自己的挫敗歸因:「應該是選錯了米飯,它們不像薑黃飯容易成糰。」曾在社大修習相關課程的東南亞文化愛好者,則以過去第一回手抓飯的震撼回應:「用手接觸到食物的熱度、質地,跟食物的關係好像更近了。邊吃邊想,這道菜究竟是什麼?」對越南新二代杜水仙和蔡孟庭而言,有著台越跨文化飲食經驗的他們,在辛辣的調味下頻頻拭汗、猛灌冰水,從味蕾的衝擊直面越南、印尼的差異。
▲衝著學習手抓飯而來的李東翰正與餐盤上的美味奮戰。(龍煒璿/攝)

以食共學

其實,對參與者而言,南華路並不陌生,卻是許多人第一次在人聲鼎沸的時刻走進印尼小吃店。跨縣市通勤必須經常往返高雄火車站一帶的年輕爸爸阿晃回饋:「我其實常經過這家店,但是因為總是看到很多印尼人在裡面,不知道怎麼點菜,也一直沒有勇氣走進來。以後我會再來。」而接觸過移民、移工議題的NGO工作者阿茶,也有相似的心路歷程:「以前經過這間店,看到很多人,卻從沒想過要進來,進來之後很驚喜,像到了東南亞一樣。」
如果透過物理位置的轉換,能夠牽引心理位置的挪移;如果未知的冒險,能逐步遞嬗為生活常態;那些被區隔的「他者」,是否也有轉動成「我們」的一天?
在「國際家協」從事移民運動的這12年當中,我們透過組織教育、抗議舉牌、媒體投書,不斷地與社會歧視奮戰,希望實踐「移動有先後,人民無大小」的精神。我們自然不會天真地相信這些微觀的體驗與學習、短暫交會的吉光片羽,能夠撼動不同地方經濟發展落差下,深植的社會偏見。無論是網路上「手抓飯是不是落後行為表徵?」的論戰;或是雇主以「豬肉很營養,吃了才有力氣工作」來勉強穆斯林移工進食,都在在提醒著,在認識與接受移動者的這條路上,我們仍有綿長的路途必須努力:大至國境控管的法令規章,小到日常幽微的往來互動,都要尋找鬆動的縫隙,繼續前進的可能。同理,「國際家協」相信異國飲食,不該只被視為滿足口腹的嚐鮮,抑或潛力無窮的新興市場;而更應該是即知即行的生活的、文化的、人文的教育平台。
邀請你在假日,找一間不曾去過的東南亞小吃店,從日常開始貼近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以及文化中的「他者」,認識被我們忽略已久的鄰人,同理移動者的味蕾與異地生活的勇氣及鄉愁。
我們以食共學,看見他者,回映自身。▌
▲用完餐後,大家意猶未盡地在小吃店裡分享活動心得。(龍煒璿/攝)
-----------------------------------
【1】 到2018年4月為止,全台共有53.5萬的婚姻移民,以及68.3萬的藍領移工。
【2】「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簡稱「國際家協」),成立於2006年。透過新住民的語文學習和成長課程,作為連結國際家庭的起點;踏入校園與社區,拓展社會大眾認識多元文化的視野;協助遇到難題的國際家庭成員,並積極投入移民權益運動。
【3】 書中的臺灣阿嬤和國際家協關係匪淺:包括國際家庭的臺灣婆婆、協會組織者以及志工。
▲招牌上的字,讀音為HALAL。
【4】讀音為HALAL,阿拉伯文原意為「允許的」。於飲食上,意指符合伊斯蘭規範的食物。
【5】大臭豆稱為Jengkol,為棋子豆屬,東南亞原生種;小臭豆為Petai,為球花豆屬。
【6】 天貝為印尼語“Tempeh”的音譯,是發酵的黃豆食品。發酵後的天貝,較黃豆易於烹煮,蛋白質與纖維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因而備受素食者的喜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120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