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津南遺失博物館》跨越時空尋回老照片中的「路人甲」身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2018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期間,嶄新落成的「香港部屋」於首檔開幕展覽展示了一攝影計畫,即梁志和與黃志恆的《津南遺失博物館》。兩位藝術家前往香港部屋所在地津南地區,採訪當地居民,並收集許多居民的舊照片。

有趣的是,他們不再將注意力集中於影像中的主角,反而延伸到無意間入鏡的陌生人。這些陌生人和面對鏡頭的主角分享了同一個時空環境,甚至可能經歷相同的歷史、社會事件,我們卻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的身分。梁志和與黃志恆挑選出其中七位陌生人影像,將他們的動作型態與衣著造型重新於攝影棚內再現。「重演」的照片只有白背景,抽離了時空脈絡,卻能夠超越黑白小相片的限制,陌生人一瞬間成為真人大小的彩色影像,像是直接跨越時空出現在我們身邊。這些「跨越時空」的陌生人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仔細瞧瞧陳列在展示台的舊照片原件,說明文字上,兩位藝術家依據居民訪談內容,半虛構了每位陌生人出現在這張照片情境下的故事以及心理狀態。

無意間被攝入的人物只遺留影像在相片中,卻遺失了身份。藝術家顛覆尋常,將「路人甲」化為主角,重新賦予他們厚度與重量。

raw-image

這件作品讓我想起 2013 羅馬國際攝影節中,個人印象最深刻的 project 之一《Foresta Bianca》。策展人 Matteo Balduzzi 及社會學者 Stefano Laffi 歷時兩年,蒐集了 Rosignano Marittimo 城鎮居民將近一百個故事和上千張家庭相簿照片,並透過當地佈告、報紙、廣播、移動劇院等等方式,將故事報導、講述,「還」給城鎮的所有居民。這些故事揭示了城鎮居民的共同身分,並加深世代之間的了解,可說是一場「社區自傳」實驗。在展場展示時,也挑選了當時報導的報紙和資料一起呈現。

地方居民的故事和家庭影像的集合,雖然與特定地域密切相關,卻依然能夠反映自戰後至今許多義大利社會最重要的事件。

raw-image


我想,《津南遺失博物館》有更多的趣味在於「照片」這項媒材本身。將「生活快照」或「紀念照」裡面經常無法避免的路人元素抽出,再模仿其姿態做「重演」和「翻拍」,讓原本帶有歷史感的載體(黑白照片)變得更貼近當下時空(彩色大尺寸輸出),帶來新穎的視覺刺激之餘,也讓觀眾容易投射與同理。半虛構的說明文字亦回應了攝影介於真實與主觀之間的特性。

《Foresta Bianca》是一個社會機構的計畫,著重在這個計畫對社區的影響。家庭照片的說明文字基本上根據訪談內容如實撰寫,而將故事「還」給居民則是關鍵,因此除了蒐集來的舊照片,刊載居民照片與故事的報紙等相關文件也成了展出的重要部份。

不論哪一種,我都很喜歡這種捨棄大敘述,以許多小人物的觀點重新理解歷史的角度,因此想把這兩個作品介紹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 Ho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Thumbnail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Thumbnail
推薦度:★★★★4位演員接續演出4段獨角戲,看戲觀眾的迴響與忽略,全都是《港都迴響曲》的一部分。
Thumbnail
展期|2022.3.2–2022.5.27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官網|https://www.huilongchen.com/
Thumbnail
展期|2022.3.2–2022.5.27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官網|https://www.huilongchen.com/
Thumbnail
今年,TIDF將自2014年起所設的「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及華人紀錄片獎,重新定位成跨單元的「再見真實獎」,本篇文章將略敘單元中的《K 的房間》、《事件現場製造》、《Pink Mao》、《庭中有奇樹》、《布洛卡區》、《逃跑的人》這六部紀錄片,希望能一探策展「再見/再現」、「真實」的要旨。
Thumbnail
今年,TIDF將自2014年起所設的「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及華人紀錄片獎,重新定位成跨單元的「再見真實獎」,本篇文章將略敘單元中的《K 的房間》、《事件現場製造》、《Pink Mao》、《庭中有奇樹》、《布洛卡區》、《逃跑的人》這六部紀錄片,希望能一探策展「再見/再現」、「真實」的要旨。
Thumbnail
推薦度:★★★★☆老屋是主體,劇團與觀眾是過客,擷取自不同時空的片段光陰,這一切現在存在與過去曾在,共同完成了這齣名實相符的偶劇。
Thumbnail
推薦度:★★★★☆老屋是主體,劇團與觀眾是過客,擷取自不同時空的片段光陰,這一切現在存在與過去曾在,共同完成了這齣名實相符的偶劇。
Thumbnail
對新北市紀錄片獎來說,黃胤毓並不算是新人,17、19年分別以《綠色牢籠》與《神之高原》獲獎。17年參賽時,正處於《綠色牢籠》跟拍中期,基本的剪接素材都具備了,但導演想在片中以類劇情片的方式重現歷史,卻苦於遲遲籌不到經費。「對我們製作長片而言,這樣的補助還是很需要的,有點像是中間加入的活水。」導演笑說
Thumbnail
對新北市紀錄片獎來說,黃胤毓並不算是新人,17、19年分別以《綠色牢籠》與《神之高原》獲獎。17年參賽時,正處於《綠色牢籠》跟拍中期,基本的剪接素材都具備了,但導演想在片中以類劇情片的方式重現歷史,卻苦於遲遲籌不到經費。「對我們製作長片而言,這樣的補助還是很需要的,有點像是中間加入的活水。」導演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