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謝菲爾德這座鋼鐵之城孕育了無數知名音樂人,從喬·考克(Joe Cocker)到 Arctic Monkeys,一路走來,這座城市十分樂於接納藝術創新革命,也使他們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軌跡。然而,南約克郡最具獨創性和創造力的音樂家可能是一位樣貌不起眼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做 — 德瑞克·貝利(Derek Bailey)。
貝利於 1930 年出生在音樂世家,他的叔叔是謝菲爾德首批彈奏電吉他的樂手之一。顯然,早期接觸音樂世界的經歷影響了貝利的人生道路,他在年僅十歲時就開始自學吉他,驚人的造詣和天賦讓他奮不顧身投身對音樂的追求。
就像 50 年代許多不被看好的吉他手一樣,Derek Bailey 成為了一名錄音室樂手,然而,正是這些經驗讓他有機會能與 Morecambe and Wise 和 Bob Monkhouse等大牌樂團演奏,並進一步磨練了自己的技巧,銜接影響他下一階段的發展。
錄音室樂手的薪水在當時相當不錯,但貝利注定要追求更高的目標,經過多年的客座生涯後,他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他真正的使命上:即興實驗音樂世界。這絕不是 60 年代才誕生的事物,早在十多年前的爵士樂世界中就已出現,然而,貝利與其他志同道合的音樂家攜手,試圖徹底改變人們對即興演奏的看法。
最初,貝利的領域僅限於自由爵士樂,他與東尼·奧克斯利(Tony Oxley)和蓋文·布萊爾斯(Gavin Bryars)組成了一個名為 Joseph Holbrooke 的三重奏樂團,名稱取自這位被世人忽視的偉大英國作曲家。隨著貝利開始成為一名即興演奏家,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具有實驗性,甚至到達前衛和先鋒的境界,貝利後來聲稱,之所以轉向實驗音樂,是因為他對音樂的「可預測性」感到不耐煩。
1966 年搬到倫敦後,貝利得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樂手一起大展拳腳,然而大多數年輕人當時皆沈浸在搖擺60年代的現代主義次文化,或投身於自鳴得意的時尚世界,但貝利的眼中只有更深層次的音樂創作,為此他加入了 Spontaneous Music Ensemble。
正是在這個團隊中,貝利第一次在更大的舞台上確立了自己獨特的吉他演奏風格,尤其是 1968 年發行了《 Karyobin 》之後,自由爵士樂和前衛音樂的愛好者們終於開始注意到這位來自謝菲爾德的音樂人。貝利並沒有坐享讚譽,而是繼續他的革命性追求,並與幾位樂手共同成立了英國音樂史上第一個由藝術家掌權的獨立廠牌 — Incus。
1975年,貝利接續創辦了《 Musics 》雜誌來推廣即興創作藝術,之後投身於名為 Company 新企劃項目,貝利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即興創作和實驗,甚至每年都會舉辦即興音樂節 Company Week,一直持續到 1994 年。很難想像還有哪位音樂家能像他一樣對即興音樂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永遠地改變了音樂家們對音樂和歌曲創作的思考方式。
《Mirakle》於2000年發行,展示了貝利進入自由放克(free funk)類型的音樂,與貝斯手賈馬拉丁·塔庫馬(Jamaaladeen Tacuma)和鼓手格蘭特·卡爾文·韋斯頓(Grant Calvin Weston)合作。
最後一張在他生前發行的專輯《 Carpal Tunnel 》記錄了他與右手腕隧道綜合症的抗爭,這使他無法握住 Pick,但他拒絕接受侵入性手術來治療他的病情,而是對找到解決這一限制的方法更感興趣,最終他選擇透過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撥弦來「重新學習」吉他演奏技術。
貝利經常尋求陌生的表演環境,以提供刺激和挑戰,使音樂變得「有趣」,儘管經常以獨奏形式演出和錄音,但貝利對與其他音樂家的合作更感興趣,特別是那些不一定與他的演奏風格和方式相同的人們,這使他與派特·邁錫尼(Pat Metheny)、約翰·佐恩(John Zorn)、李·柯尼茲(Lee Konitz)、大衛·西爾維恩(David Sylvian)、踢踏舞者威爾·蓋恩斯(Will Gaines)、Sonic Youth的瑟斯頓·摩爾(Thurston Moore)以及日本噪音搖滾樂團 Ruins等人合作。
正如他在2002年3月的《Jazziz》雜誌文章中所說:
「必須有某種程度的不熟悉,甚至是不相容,否則,你為什麼即興創作?你在與什麼即興創作?你必須找到一個可以發揮的地方,且如果沒有困難,我覺得演奏就沒有什麼意義。我發現,令我興奮的事情是嘗試讓某些事物發揮作用,當最終成功時,那會是最美妙的時刻,也許最貼切的比喻就像是產生珍珠的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