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タクシー」聽起來像「タッシー」?
方格精選

「タクシー」聽起來像「タッシ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英文好的人在學習日文時,可能在記憶外來語單字時佔優勢,但利用聽力背單字時可要小心了,聽起來跟寫起來,有時候可有很大差異呢。比如「taxi」,如果光是耳朵聽,聽起來像是「タッシー」!

raw-image

日文的發音原則中,除了暫停將近一拍的「促音」,多拉長一拍的「長音」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發音,只有在實際發出聲音唸出單字時才會產生。

試著用耳朵聽聽看,或實際唸唸看這幾個單字吧。「ちかい(近的)」「した(下面)」「たくさん(很多)」「すこし(少的)」「タクシー(計程車)」「ポスト(郵筒)」。

是不是覺得唸到「ち」「し」「く」「す」等假名的時候,氣音的感覺特別強烈?若試寫這些假名的羅馬拼音,則分別是[chi][shi][ku][su],我們可以看到子音部分都是無聲音。然後再看到上述單字中,緊跟著這些子音後面的假名,有「か」「た」「さ」「こ」「し」「と」等,這些假名的共同特徵,同樣的也是子音部分是喉嚨聲帶不震動的無聲音。

所以排列起來後,會形成「無聲子音+母音[i]或[u]+無聲子音」的組合。這樣排列組合的單字,在實際發音的時候,往往因為兩個無聲的氣音從中作梗,擠掉了母音[i]和[u]。少了喉嚨發聲的母音,唸起來便有促音的味道了。這叫做「母音無聲化」。

した  → sita →[i]脫落不發音

きく  → kiku →[i]脫落不發音

たくさん → takusan →[u]脫落不發音

タクシー → takusî →[u]脫落不發音

「母音無聲化」有時候也會發生在句子結束的尾端,尤其是碰到「です」和「ます」的時候。如「そうです(是這樣的)」「行きます(去)」的「す[su]」,常常最後只聽到氣音的[s],變成「「そうでs」「行きまs」。

蔡佩青/著

avatar-img
青老師的日本之窗的沙龍
238會員
86內容數
許多日語教材,著重在動詞和形容詞的變化、句型或各種慣用句法等,對助詞的說明較簡略,學習者只能憑藉書上的說明去嘗試使用,也因此經常出現許多可愛的錯誤。 日語助詞很調皮,常常在句子裡鑽來鑽去。這個單元,跳脫講解單一助詞用法的常套,每次選兩個助詞,用比較或相對說明的方式,以更明確助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時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越來越多日文單字滲透入中文裡,不曾學過日文的人也常常因為喜愛日式料理而不知不覺學會了許多餐點或食材或飲食相關的日文。比如飽餐一頓後,常聽人說:「お腹が一杯です」啥米?不只吃一杯吧?
中文的數量單位已經不算少了,日文更是複雜,雞蛋算「一個(いっこ)」,香蕉算「一本(いっぽん)」,咖啡算「一杯(いっぱい)」,咖哩飯算「一皿(ひとさら)」。然後,雞蛋和香蕉和咖啡和咖哩飯都可以算「ひとつ」!
日文句依照句尾的單字詞性,可以分為名詞句、動詞句、形容詞句,只要留意主詞和句尾單字,便可判斷句型並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是在生活會話中,常常出現省略句子後半部的對話,比如只有主詞的疑問句,「田中さんは?」這是問田中怎麼了嗎?
越來越多日文單字滲透入中文裡,不曾學過日文的人也常常因為喜愛日式料理而不知不覺學會了許多餐點或食材或飲食相關的日文。比如飽餐一頓後,常聽人說:「お腹が一杯です」啥米?不只吃一杯吧?
中文的數量單位已經不算少了,日文更是複雜,雞蛋算「一個(いっこ)」,香蕉算「一本(いっぽん)」,咖啡算「一杯(いっぱい)」,咖哩飯算「一皿(ひとさら)」。然後,雞蛋和香蕉和咖啡和咖哩飯都可以算「ひとつ」!
日文句依照句尾的單字詞性,可以分為名詞句、動詞句、形容詞句,只要留意主詞和句尾單字,便可判斷句型並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是在生活會話中,常常出現省略句子後半部的對話,比如只有主詞的疑問句,「田中さんは?」這是問田中怎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