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空間活化設計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歷史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形式是否只能流於遍地開花的文創商店及展演空間?」這個問題思考來自於友人立德一次討論論文的反思,當沒人知曉華山原先是個酒廠,那麼華山原先的建物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任職事務所期間,參與了彰化田中倉庫的修復及再利用案,產權隸屬於彰化縣農會。計畫初期,全台當下正陷入食品安全的危機意識下,農會總經理希冀購過設立一處油品的觀光工廠,讓一般大眾可以透過參與製作過程而對農會產品更有信心。而選址就在彰化縣的田中倉庫

raw-image

田中倉庫過去是日治時期的肥料拌合場。肥料在肥料工廠製作完成,直接以散裝形式以鐵路貨運載至肥料配合廠加工分裝為袋裝,鄰近農民再至此領取或購買。貨運火車載運散裝肥料從田中火車站到本配合廠,並存放於木作的倉庫建築內,倉庫兩旁裝設有鐵軌,以利於搬運,原使用機能即是倉庫。

其文化資產價值如下:

(一)田中倉庫為彰化縣現存少數日治時代穀倉建築,屬不易再現之稀少建築。

(二)基地環境完整,與穀倉形成一體,穀倉結構完整,具保存價值。現有倉庫群原有肥料運送動線,軌跡均完善保存。具有規劃農村博館之潛在價值。

raw-image

(三)其中西式木構造倉庫,牆體構造或屋架形式,均為典型之大跨距木構造,且結構系統清晰完整,具有代表性且堪稱穀倉建築典例,且其結構形式為少見之比利時桁架。

(四)倉庫群類型多元,構造大致分為西式木構造、磚造建築以及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三類,A3倉庫則因主要構造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系統混合局部木構,頗具特色。


raw-image

(五)磚造倉庫之構造形式亦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倉庫式建築,牆體設有扶壁增加結構抗震能力,頗能表現當時建築結構設計概念。


raw-image


以上文資價值在一開始負責此案子時,都不曉得也不過問XDD。才剛離開學校不久,對於文化資產還是有些陌生,但心中卻有許多介入空間(想做"設計")的想法,如新增一些夾層抑或是做一些空橋及突出鋼構的量體出來,置入許多新的機能進去去呼應周遭環境,現在回想起來比較像破壞(笑

raw-image


「歷史建築活化,應先截取既有好的空間品質後再做好的設計方能達到加乘效果」

在當時郭俊沛建築師觀念中,時間是寶貴的,通常不大做誇大的空間表現(即便新建也是一樣)他認為自己其實很取巧,再出手前會先觀察該環境給予的空間品質,擷取其優點部分保留,並且先滿足既有的需求後,再做設計,他也認為做好的設計即對現有空間畫龍點睛即可。


raw-image


在本案中首當應先考慮榨油機台可否放置在高密度木桁架中並且可順利運行,才考慮後續的動線;動線上又能在停留最久的販賣區及用餐區可以見得那肥料運輸的鐵道;或是當媽媽們來買菜時是否也能用彰化當地的蔬果直接在廚房教室交流,而小孩又能在遊戲區玩耍暫時託放在配置上會發覺雖然惟在既有的空間尺度做調整,不過經分割,空間序列彼此又不失對話的可能。

回應一開始的題目,筆者的淺見是:「與其賦予多個異質性的機能;倒不如植入一個可循環,可與周遭對話的系統。」


raw-image


空間的組成是由一連串的尺寸資訊所組成,當一個空間異質化,在空間符號的觀點上好比是數學的約分,將空間組織重新編排,其結構系統則成了既有的底圖基礎。

以這樣思考,當不改變既有基礎的狀態上,首要考慮可能也不是建築是否有多少腹地增築,而是先建立一個基本系統架構(軟體),排列組織後再量化去附生在既有建物上,量化及性質不同後才需再考慮外部是否有機會擴建。

而之所以需要以一個可循環的系統在於文化資產活化背後的目的即是為了延續建築的生命週期,當負責過一個歷史修復案即了解修繕費用不亞於新建。倘若建築物本身不能依據其空間特色抑或是環境背景吸引投入金源,那麼確實容易被一些有利人士自焚掉等,當然文化資產價值不能以「金錢」衡量,但現實上,這俗氣的臭錢確實也很重要,也因此有更多的歷史建築都駐入以文化為名商業為主的『文創』商店。

筆者認為歷史空間商業化並無不妥,甚至覺得或許是必然的方向,惟在置入這些空間時,是否跟其歷史空間產生對話,並有良好的正循環,而非宣賓奪主,成為空間內的焦點,而讓人淡忘原先做為再利用的歷史空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7會員
698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淡水農會倉庫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洲里,是淡水區農會的倉庫,用來存放農產品。倉庫建於1950年代,是兩層樓的紅磚建築,外觀簡樸,但具有歷史價值。 淡水農會倉庫是淡水區農業發展的重要設施,為農民提供倉儲空間,讓農產品能夠安全儲存。倉庫也提供農產品加工、包裝等服務,協助農民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淡水
Thumbnail
淡水農會倉庫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洲里,是淡水區農會的倉庫,用來存放農產品。倉庫建於1950年代,是兩層樓的紅磚建築,外觀簡樸,但具有歷史價值。 淡水農會倉庫是淡水區農業發展的重要設施,為農民提供倉儲空間,讓農產品能夠安全儲存。倉庫也提供農產品加工、包裝等服務,協助農民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淡水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許多人們記憶中的人、事、物,是否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復存在了 ? 事實上,走過「田中老街」,您會了解傳統老街屋群四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懷舊商品店、古物店或是最懷念的老味道,歷歷在目。由「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將在地特色店家串聯行程,「田式旅人度假行」半日遊&「田式旅人度假行」兩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許多人們記憶中的人、事、物,是否隨著時間流逝已不復存在了 ? 事實上,走過「田中老街」,您會了解傳統老街屋群四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懷舊商品店、古物店或是最懷念的老味道,歷歷在目。由「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將在地特色店家串聯行程,「田式旅人度假行」半日遊&「田式旅人度假行」兩
Thumbnail
臺南市東山區&柳營區 地點: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日式碾米廠)、臺南市柳營區查畝營鐵馬道路線(導覽圖) 日期:2021/05/09
Thumbnail
臺南市東山區&柳營區 地點: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日式碾米廠)、臺南市柳營區查畝營鐵馬道路線(導覽圖) 日期:2021/05/09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Thumbnail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