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會六月五日舉行聯席會議推舉新任總理,雖然會議進行中出現程序爭議,致使投票到當天深夜才得以舉行,但結果一如預期,由現任總理巴育壓倒性勝出,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巴育得以出線,意味著在二零零六年九月遭政變推翻、長達十三年來念茲在茲企圖東山再起同時兩度功敗垂成的泰國前總理塔信,恐怕此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泰國了。
泰國上下議會兩院共七百五十個議席,最終巴育獲得五百票,對手「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得兩百四十四票。巴育能夠獲得出線,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軍政府執政的五年期間為巴育續任總理量身打造修改憲法、選舉法,特別是上議院兩百五十議席均由軍方指派或認可,等於是巴育的鐵票部隊,只需要再爭取下議院五百議席中的一百二十六票,就可順利過關,但反對陣營卻要結結實實取得三百七十六票。
如所周知,巴育正是二零一四年發動政變的陸軍總司令。他發動政變推翻塔信幼妹英樂所領導的政府之後,並未如過去的政變領袖一樣,在一年之後就「還政於民」,而是組成軍政府,同時自己出任總理,最主要的考量就是,他要做足一切準備,防止塔信再起。
塔信是泰國政治上的奇才,也是一流的民粹操弄者。身為成功企業家的塔信深知民主制度選票最大,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把政治用投資報酬的概念來經營,而其經營對象就是廣大的泰國貧苦大眾。簡單地說,收買貧苦大眾所需要的投資相對較低,而在選票上的效果卻是一樣的。
塔信在一九九八年組成「泰愛泰黨」,開始在泰國政治上攻城掠地,就是秉持著這一策略而獲得特別是泰國東北部人的支持,最後終於在二零零零年取得政權。塔信上台之後更加碼以政策照顧窮人,分別推出三十泰銖醫療照顧、發放農村貸款、一村一特產…等措施,使得長久以來從未受中央政府照顧的窮人感恩戴德,心甘情願成為塔信陣營的鐵票部隊。二零零四年,泰愛泰黨首度獲得壓倒性勝利,塔信也成為第一位泰國歷史上順利做完四年任期又能連任的總理。
此刻的塔躊躇滿志,儼然成為東南亞的明日之星,連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都預言塔信將成為區域領袖。然而也正是此時,泰國的傳統政治菁英、軍方乃至於王室開始警惕,因為塔信打破了泰國分贓政治的傳統,整碗捧去而阻絕了其他人的利益,泰皇甚至擔心塔信勢大之後可能廢除王室,前述三者於是結成反塔信聯盟,以長時間街頭運動企圖推倒塔信。
無奈塔信有廣大民眾做堅強後盾,完全無視於前述挑戰,甚至還在二零零五年逕行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訴諸民意,結果泰愛泰黨仍然大獲全勝。反塔信陣營最後無計可施,遂於二零零六年九月發動政變將塔信推翻。
塔信出亡之後竟然有能力在海外遙控,分別於二零零七年及二零一一年兩度贏得大選,而且均為壓倒性勝利,順利推出代理人組織政府。這段時間裡,塔信犯了兩個沉不住氣的錯誤,一是二零零八年二月高調返泰(創下被政變推翻出亡之後還能回國的紀錄),結果引起反對陣營反撲而再度出亡。另一則是二零一一年推出毫無政治經驗的幼妹英樂出任總理並於二零一四年強推特赦法(為塔信回國開道),結果導致巴育領導軍方在同年五月二十四日發動政變。
巴育顯然記取了從前的教訓,一再推遲「還政於民」的時間而在五年中積極部署,為自己及聯盟政黨量身訂製必勝條件,終於在這次大選硬搶總理寶座及組織政府權力,塔信陣營也首度無法贏得下議院過半席次,只能安於做國會中的反對黨。
處於這種情境下的塔信將如何因應,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他的回國之路,應該是愈來愈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