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上,海灘的事就是我們的事──香山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香山少年的成員多是國小年紀的孩子
遠遠望去,幾個嬌小身軀在海灘上來回奔走,手持長夾、拾起垃圾、集中於垃圾袋,彷彿重複播放的影片,他們一行人早已在這片海灘上,一遍又一遍地彎下腰淨灘超過三個寒暑。在新竹市香山區沿海一帶,有一群少年正試圖守護海岸線的美麗。
香山海岸自主淨灘活動的開始,源自於被暱稱為「力量家」的成員。二零一五年,張淨寬和當時就讀小學一、二年級的兩個兒子張力、張量,組成「香山少年」這個非營利團體。淨灘行動必須長時間且深度地耕耘,「力量家」決定先將目標放在自己居住的城鎮區域,從香山附近的海岸生態環境開始看顧,這也是將團隊取名為「香山少年」的原因之一。
有了打頭陣的先鋒,張力和張量的同學與其家庭紛紛表達想參與淨灘的意願,團隊人數逐漸增加,目前固定的成員有六個家庭,大人、小孩加起來約二十人左右。團隊中多數的孩子就讀於新竹華德福實驗學校,這些孩子不過小學三、四年級的年紀,有些甚至還在上幼稚園;而家長們的職業有科技業、設計師、全職主婦等等。

淨灘的初衷,都是因海而起

張淨寬回想起當初開始淨灘的原因,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美麗的海岸風景。老家在屏東的他,因求學來到新竹且結識了另一半,兩人達成共識,在這個地方安身立業。也因為地緣關係,張淨寬愛上了香山的海岸,隨著情感愈深,每每低頭卻發現沙灘上成堆的垃圾。心生愧疚,感嘆自己被自然療癒、獲得滿足的同時,卻假裝對人們產生的污染視而不見,於是起心動念發起固定淨灘的活動。
每到暑假,別的家庭可能要煩惱為孩子安排什麼休閒活動,「香山少年」早已規劃妥善,除了週日休息,每日清晨五點半集合,在氣溫較舒適的日頭初昇之際為海岸打理門面,清爽地迎接新的一天。而近期也因為「淨灘30」活動,張淨寬試著利用平日的傍晚帶著孩子們淨灘,有空的人自由參與,或留待下次再加入。這樣小規模的淨灘行動已經持續三年,保守估計也清理出三十噸的垃圾,日積月累的垃圾量實在可觀。
「淨灘30」是什麼?
2019年由新竹市市政單位發起的大型淨灘活動,於六月底舉辦,淨灘地點位於南寮一帶的海灘。結合在地淨灘團體和組織的力量,邀請新竹居民一同加入環保行動。
南港賞鳥區是張淨寬最喜愛的海灘
扛起重量不輕的垃圾,嬌小的身影來回穿梭海灘上。

以自然為師,學會尊重與責任

「香山少年」以地緣關係為考量,選擇從香山一帶的海岸開始執行淨灘,包含白雲橋、西濱公路聯絡道、風情海岸石碑、豎琴橋等區域,其中最常去的淨灘點又屬新竹17公里海岸線最尾端的南港賞鳥區。這個地區的沙灘緩長,清晨退潮時,微濕的沙灘宛如一面金黃閃耀的鏡子,往陸地的方向回望,可見因強勁海風吹襲而產生的沙丘地形;從冬季至入夏以前,還有機會遇見在沙灘地上跑得飛快的東方環頸鵆。
張淨寬說,曾在淨灘時發現垃圾堆中有母鳥產下的鳥蛋,那畫面讓人於心不忍;幾年前也會發現沙灘上會固定安置一些漁網,退潮時漁夫將漁獲收走,丟下許多經濟效益不高的小型海蟹或沙蟹。在淨灘過程中,能救一隻是一隻,也對孩子機會教育,學習對自然生態和生物的責任與尊重。
南港賞鳥區是保護鳥類生存的生態棲地,入內需事先申請。
香山少年淨灘地圖

潮汐輪替,打不完的垃圾怪物

垃圾被人們產出以後,經過溪流、河川或人為因素漂流到海上,海浪會再將海漂物沖到岸上,就像一個無止境的循環,導致沙灘上遍布各式各樣的海漂垃圾。除了最常見的塑膠袋和保麗龍,也少不了保力達B空瓶、各種造型尺寸的燈泡和浮球、盛裝不明液體的寶特瓶與農藥罐……,偶爾還會出現廢棄針頭和保險套、整包的家庭垃圾,或用袋子裝的貓狗屍體。
張淨寬和我們分享棘手的淨灘經驗,最常見的是碎玻璃,難清理且需要回收,他們通常會先豎立標記避免有人不慎踩到,最後再用像是金屬漏勺的工具篩出玻璃碎片妥善處理;也曾遇過大型漁網、埋在沙裡的卡車輪胎等難以處理的廢棄物。正因如此,「香山少年」會為每次的淨灘設定目標,有幾天固定撿拾寶特瓶,有幾日處理保麗龍,撿拾每次能負荷的量,接著帶回家交給垃圾車處理。量力而為、事先規劃,才能長久實行淨灘行動,也加速淨灘的效率。
未來「香山少年」也希望與公部門建立聯繫的橋梁,結合更多優質的環境團體,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張淨寬說:「如果有人開始淨灘,可能也會讓其他人有動力或某種程度的勇氣跨出那一步,這也是我認為的淨灘的意義,絕不僅止於把海岸清乾淨。」談起淨灘的初衷,好像又更有力量帶著孩子繼續做下去。雖然這些孩子被稱之為「少年」似乎有點早,但就如淨灘一般,得長遠做下去,直到他們長成少年,也會一直喜愛海洋,親手保護自己所愛的環境。
海灘上許多垃圾,又以寶特瓶、塑膠製品最常見。
淨灘的同時,也是教育孩子愛惜環境的最好機會。
香山少年
二零一五年由張淨寬帶領兩個兒子發起的非營利淨灘團體,目前成員有六個家庭,包含大人與小孩約二十人左右,主要淨灘地點位於新竹市香山區沿海一帶。

文 / 見域工作室
攝影 / 嘟嘟嘟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市環境保護局發行之《海海海》竹塹三態子守護祭紀念專刊。
發行單位|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視覺設計|品墨設計工作室
編輯企劃|見域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走在港邊的堤防,海風在耳邊咆嘯,猛烈的風勢幾乎要穿透身體,新竹市海洋環保艦隊隊長陳永地帶我們走踏新竹漁港周邊,訴說一段又一段的海上故事。
冒著騰騰熱氣的湯裡滾煮著滿滿的青菜和肉片,聽到「海底撈」,這會是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嗎?在新竹,有一群人可是真的會下海到海底撈東西,撈的不是寶藏,而是海洋廢棄物。海底撈巡守隊,是一群守護新竹海洋的潛水人員!
就算無法長長久久,也要轟轟烈烈只求不要後悔,如此似乎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幸福了。然而在能自由追逐愛情的世代之前,人們又要如何幸福起來呢?《貢丸湯》第十一期讓兩個世代的新竹人,帶領著我們回到數十年前的新竹。聆聽他們從愛情到家庭,走過的酸甜苦辣,在這座城市裡如何發酵,成了今日口中慢慢訴說的故事。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初來乍到的觀眾聽到即興演出,常會覺得這樣的音樂一定無比高深,需要深厚的音樂底子,不是一般人可以學會的。其實不然,在新竹舊城區裡,正好有群時常即興演奏的人們,讓我們跟著他們進入這帶點奇幻色彩的音樂裡。
夜深人靜驅車上山,看著城市的點點燈火閃爍,總令人感到浪漫萬分。而在新竹看夜景,卻常常有另一番意義——有時是剛結束輪班,和同事想找個能聊聊天的地方小聚;有時是加班到深夜,想先在外頭坐坐懷疑一下人生再返家。《貢丸湯》第十六期要帶你去新竹人的祕密基地看夜景、夜跑或騎車,涼風徐徐吹來,今晚會有個美夢吧!
如果說窗戶是房屋的眼睛,穿過玻璃看見屋外的花草樹木、熙攘街景,讓老屋隨日昇日落與街道共生。那麼,風雅別緻的窗花,大約是房屋的眉眼了吧!窗花的圖樣不僅透出了老屋的脾性;窗花的現狀,也像老屋的體質,有的時常保養亮麗如新,有的久無人居鏽跡斑斑。《貢丸湯》第十期邀請大家一起來聽窗花說故事!
走在港邊的堤防,海風在耳邊咆嘯,猛烈的風勢幾乎要穿透身體,新竹市海洋環保艦隊隊長陳永地帶我們走踏新竹漁港周邊,訴說一段又一段的海上故事。
冒著騰騰熱氣的湯裡滾煮著滿滿的青菜和肉片,聽到「海底撈」,這會是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嗎?在新竹,有一群人可是真的會下海到海底撈東西,撈的不是寶藏,而是海洋廢棄物。海底撈巡守隊,是一群守護新竹海洋的潛水人員!
就算無法長長久久,也要轟轟烈烈只求不要後悔,如此似乎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幸福了。然而在能自由追逐愛情的世代之前,人們又要如何幸福起來呢?《貢丸湯》第十一期讓兩個世代的新竹人,帶領著我們回到數十年前的新竹。聆聽他們從愛情到家庭,走過的酸甜苦辣,在這座城市裡如何發酵,成了今日口中慢慢訴說的故事。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初來乍到的觀眾聽到即興演出,常會覺得這樣的音樂一定無比高深,需要深厚的音樂底子,不是一般人可以學會的。其實不然,在新竹舊城區裡,正好有群時常即興演奏的人們,讓我們跟著他們進入這帶點奇幻色彩的音樂裡。
夜深人靜驅車上山,看著城市的點點燈火閃爍,總令人感到浪漫萬分。而在新竹看夜景,卻常常有另一番意義——有時是剛結束輪班,和同事想找個能聊聊天的地方小聚;有時是加班到深夜,想先在外頭坐坐懷疑一下人生再返家。《貢丸湯》第十六期要帶你去新竹人的祕密基地看夜景、夜跑或騎車,涼風徐徐吹來,今晚會有個美夢吧!
如果說窗戶是房屋的眼睛,穿過玻璃看見屋外的花草樹木、熙攘街景,讓老屋隨日昇日落與街道共生。那麼,風雅別緻的窗花,大約是房屋的眉眼了吧!窗花的圖樣不僅透出了老屋的脾性;窗花的現狀,也像老屋的體質,有的時常保養亮麗如新,有的久無人居鏽跡斑斑。《貢丸湯》第十期邀請大家一起來聽窗花說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們有淨灘過嗎? 跟著專家淨灘吧! 近期「淨灘」活動在台灣極為盛行,也有各大企業搶著認養海灘、舉辦淨灘活動,但是台灣這麼多人「淨灘」,為何海邊的垃圾還是源源不絕的呢?跟著專家淨灘吧!
Thumbnail
帶著小孩子和行李到屏東,這是一段充滿樂趣和探索的旅程。我們先前往許多景點,首先是海邊,今天的天空湛藍,海水清澈。 我們在沙灘上玩耍,感受海風拂面,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堡,歡笑聲此起彼伏。 接著,我們前往墾丁國家公園。這裡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壯麗的海岸線和茂密的森林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
Thumbnail
身為一個環保人士(?,曾經參加過系上的淨灘活動,大家在淨灘後,立刻購買小攤販的香腸、炸物,製造出紙袋、塑膠袋及竹叉的垃圾。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那這樣淨灘的意義為何?淨灘,當下清理乾淨了,但是垃圾還會源源不絕的沖上岸,因為源頭製造者,還在持續的製造垃圾。 你以為這些垃圾不是你製造的嗎?
Thumbnail
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特別選定海洋保護區施放,不僅有法令的罰鍰制度作為保護傘,更因為有終年不休的「巡守隊」從早到晚輪班看顧海岸守護海洋生態,避免不肖份子鋌而走險,讓觀音山放生善行更臻圓滿,也令回歸海洋懷抱的生命得以平安生長。您的放生、護生善行,拯救億萬生靈,功德無量!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家分享眼不見為淨是好的嗎?
Thumbnail
要愛地球,不要愛垃圾。 爸爸媽媽喜歡海,我和妹妹也是。所以,我們常常全家出動,到海邊走走。 這次,有個新成員加入,是爸爸最小的弟弟,在唸大學,我跟妹妹都叫他帥氣小叔叔。 終於到了淺水灣海濱公園,沙灘真的好美!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著澄黃色的光輝。 當然,藍藍的海水上飄浮了許許多多的亮白光點,一
05/15/2013 開始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當保育志工。 孩子都說我是去陽明山撿垃圾。 連學校辦的陽明山登山活動,他們說,你要去參加,還可以順便去陽明山撿垃圾喔! 其實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垃圾人人都可撿,而保育志工的主要工作除了巡山外。 還有協助保育生物多樣性以及外來種的移除。 不過說了這麼多
Thumbnail
觀音山生態放流和淨灘活動旨在呼籲人們合法並政府支持地參與環保活動,這對海洋生態修復至關重要。該活動促進了要盡可能的回收和集中垃圾來幫助減輕海洋汙染。該活動也取得了廣泛的社會迴響,在美國、大陸及香港等地引起廣泛關注,共同參與這些節能活動。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到海邊,想享受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自然,卻看見岸邊滿坑滿谷的海廢垃圾,破壞了難得的美景。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灣的海廢專家,同時也是環保團體RE-THINK的創辦人黃之揚,來到節目與聽眾朋友們分享他倡議環保議題,一路走來的歷程。
Thumbnail
過去曾經有短暫地挑戰過無塑生活,其實並不算困難,只是需要以這項需求來重新規劃生活,例如要帶哪些餐具、要在哪裡洗滌餐具、在哪些餐廳用餐不會製造塑膠垃圾等等;我想有些壓力的地方,是在於我們需要讓店家改變他們的作業SOP,有些店家會因此不滿,但也有許多人會稱讚我們環保,我遇到的經驗是後者居多。
Thumbnail
你們有淨灘過嗎? 跟著專家淨灘吧! 近期「淨灘」活動在台灣極為盛行,也有各大企業搶著認養海灘、舉辦淨灘活動,但是台灣這麼多人「淨灘」,為何海邊的垃圾還是源源不絕的呢?跟著專家淨灘吧!
Thumbnail
帶著小孩子和行李到屏東,這是一段充滿樂趣和探索的旅程。我們先前往許多景點,首先是海邊,今天的天空湛藍,海水清澈。 我們在沙灘上玩耍,感受海風拂面,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堡,歡笑聲此起彼伏。 接著,我們前往墾丁國家公園。這裡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壯麗的海岸線和茂密的森林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
Thumbnail
身為一個環保人士(?,曾經參加過系上的淨灘活動,大家在淨灘後,立刻購買小攤販的香腸、炸物,製造出紙袋、塑膠袋及竹叉的垃圾。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那這樣淨灘的意義為何?淨灘,當下清理乾淨了,但是垃圾還會源源不絕的沖上岸,因為源頭製造者,還在持續的製造垃圾。 你以為這些垃圾不是你製造的嗎?
Thumbnail
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特別選定海洋保護區施放,不僅有法令的罰鍰制度作為保護傘,更因為有終年不休的「巡守隊」從早到晚輪班看顧海岸守護海洋生態,避免不肖份子鋌而走險,讓觀音山放生善行更臻圓滿,也令回歸海洋懷抱的生命得以平安生長。您的放生、護生善行,拯救億萬生靈,功德無量!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家分享眼不見為淨是好的嗎?
Thumbnail
要愛地球,不要愛垃圾。 爸爸媽媽喜歡海,我和妹妹也是。所以,我們常常全家出動,到海邊走走。 這次,有個新成員加入,是爸爸最小的弟弟,在唸大學,我跟妹妹都叫他帥氣小叔叔。 終於到了淺水灣海濱公園,沙灘真的好美!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著澄黃色的光輝。 當然,藍藍的海水上飄浮了許許多多的亮白光點,一
05/15/2013 開始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當保育志工。 孩子都說我是去陽明山撿垃圾。 連學校辦的陽明山登山活動,他們說,你要去參加,還可以順便去陽明山撿垃圾喔! 其實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垃圾人人都可撿,而保育志工的主要工作除了巡山外。 還有協助保育生物多樣性以及外來種的移除。 不過說了這麼多
Thumbnail
觀音山生態放流和淨灘活動旨在呼籲人們合法並政府支持地參與環保活動,這對海洋生態修復至關重要。該活動促進了要盡可能的回收和集中垃圾來幫助減輕海洋汙染。該活動也取得了廣泛的社會迴響,在美國、大陸及香港等地引起廣泛關注,共同參與這些節能活動。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到海邊,想享受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自然,卻看見岸邊滿坑滿谷的海廢垃圾,破壞了難得的美景。今天,《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灣的海廢專家,同時也是環保團體RE-THINK的創辦人黃之揚,來到節目與聽眾朋友們分享他倡議環保議題,一路走來的歷程。
Thumbnail
過去曾經有短暫地挑戰過無塑生活,其實並不算困難,只是需要以這項需求來重新規劃生活,例如要帶哪些餐具、要在哪裡洗滌餐具、在哪些餐廳用餐不會製造塑膠垃圾等等;我想有些壓力的地方,是在於我們需要讓店家改變他們的作業SOP,有些店家會因此不滿,但也有許多人會稱讚我們環保,我遇到的經驗是後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