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地狹人稠的臺灣,土地就像黃金一般珍貴,如何有效率地使用土地是臺灣空間研究的一大目標,然而有那麼一個獨特的建築類型,將土地分割成如同離島一般,隔離、阻斷性地排斥外界,它便是──監獄。
現今監獄建築相關研究大多將重點擺在空間配置以及矯正心理上,似乎沒有人討論到監獄如何與環境連結互動,為周遭環境帶來正面效益,本設計期許提出新式監獄建築形式,與都市產生連結作為監獄轉型的新思考,並批判社會對弱勢族群的不友善行為,揭露人性的陰暗面,喚醒人類的道德意識。
動機目的
監獄建築作為呈現法律事實和社會現象的空間容器,城市需要它來懲罰觸犯法律的人,但同時居民卻不希望它出現在城市之中,於是監獄成為一個曖昧的存在,不斷地在功能與社會之間拉扯。封閉的建築形式使其在容納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們的同時,也隔離出了一座看不見的城市,可謂社會與文化的縮影,也因為其隔離性質,無法與周遭環境產生聯繫,便無法產生益處,民眾的觀感也隨之降低。
西方國家自十六世紀開始歷經百年改革與變革之後,透過刑罰學者的論述與實踐以及受苦的收容人為確保基本生存權利的奮鬥下,而形成人道化的監獄制度。但臺灣現代懲罰社會文化與結構,是被置於日本帝國的「外地」,而施以特例統治的「異法地域」或「異法人域」的政治權力結構下,逐漸生成殖民地獨特的懲罰社會現象,並由繼承清末懲罰改革的中華民國政府轉進臺灣而承襲殖民統治的近代懲罰特徵外殼,臺灣監獄建築在這樣的背景下,繼承日本本土西方監獄理論,直到戰後仍受西方建築與制度的影響直接吸取西方經驗,造就今日的監獄建築形式。但在臺灣地狹人稠的環境中,土地資源極其珍貴,與西方國家有所差異,而公共建築作為增進社會進步的角色,現代監獄與社會的連結實屬薄弱,對此,臺灣現代監獄建築直接移植西方的建築形式是否適合,似乎還沒有得到充足的討論。本設計欲提出一種假設的監獄空間類型,使其擺脫與城市的曖昧關係,重新詮釋監獄建築在現代所扮演的角色。
議題分析
目前臺灣犯罪矯正機關有26個監獄、12個看守所、4個戒治所、3個技能訓練所、2個少年觀護所、2個矯正學校、2個少年輔育院,截至民國108年7月底,矯正機關最新統計資料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矯正機關中收容人數最多者為監獄,而超額收容情形造成了受刑人被分配的面積不足法定0.7坪/人,同時監所管理人員與受刑人的人數比大約1:150,有著矯正質量下降與獄政安全疑慮,101年時任矯正署署長的吳憲璋所言,硬體設施設計不良為暴動的背景因素,監獄建築設計已不堪使用,也需重新審視是否符合當今社會價值。
此議題有幾個可探討的方向,大致上可分為環境類、人本類兩種。
環境類:
- 監獄空間類型
- 空間矯正功能
- 權力空間
- 都市再造
- 對環境的回饋
人本類:
- 受刑人與一般民眾的心理
- 受刑人處遇與人權
- 犯罪矯正制度
- 監獄運作模式
- 對社會的回饋
預期成果
本設計將提出現代監獄轉型的願景,藉由定位於都市中的純商業區(目前預定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與大彎北區其中之一),欲解決現代監獄在地狹人稠的臺灣所造成的問題以及與城市曖昧不明的矛盾關係,並批判現代人對於弱勢族群的恐懼心理導致歧視、標籤化、不友善對待等行為,改善受刑人在社會上的處遇與適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