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債幾時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未經證實的消息當然不可公開。可是,筆者寫時評乃本著紀錄歷史的角度,遙想史公撰《史記》,遠古神話、地方傳說無所不包,今未嘗不可以同一態度記下太子站打死人及新屋嶺輪姦、殺人事件。而由種種謠言及陰謀論,香港人對港共、魔警、中共國的仇恨亦可見一斑。

先談八三一太子站速龍打死人事件。

據網民新近整合,共有十六個疑點:

1. 9月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聲明指港府使用武力導致 “tragic loss of life” (https://www.speaker.gov/newsroom/9419)

2. MTR 堅拒交出CCTV,之前元朗都有俾

3. 消防處開頭報control 有 10 個傷者,但後來聲稱點錯,7 人送院

4. 消防員確認消防處配合警察作數

5. 警察公布傷者人數,前後不一

6. 太子站化學劑味極濃烈

7. 有指失蹤3 人屬於第一類嚴重

8. 民間記者會上,831 喺太子站嘅龍小姐指出有人被打到口吐白沫,當場無反應,女警叫佢「唔好訓」,後被消防抬走

9. 太子站當晚無嚴重損壞,卻關閉2 日

10. 蘋果直播錄到,有女聲大叫「醒醒呀」,而警察神色慌張,驅趕記者

11. 突然宣布撤回條例,是否犯下嚴重事件而要spin focus

12. 事件發生後,警方每晚處理群眾活動手法及使用武力明顯轉為溫和

13. Whatsapp對話流出,有新西聯網醫管局職員證人士指上頭確認死左人但要封鎖消息

14. 警妻確認有人當場打死

15. MTR職員確認CCTV影到,職員被滅聲

16. 事件發生48 小時後一日,接連報出多宗命案,部分極可疑:有浮屍,有女子被棍打死全家被捕,有男子從2 米高台墮斃

關於站內死亡人數及死法,初時指有一人當場被打死,後來變成三人被打死,幾天後三人變六人。民主黨中委、觀塘社區主任梁翊婷 9 月6 日有帖文一篇:

晚上做完翠屏放映會,有街坊走埋黎話,太子站死了6 個人,佢朋友在殮房做親口同佢講,6 人都是斷頸死,是警察從後90 度拗斷頸,我話好多這種消息難證實,佢好焦急話一定真,醫護警察都知,網上的料是警察爆,西貢浮屍是否關事就不清楚。

如果屬實,能夠從後 90 度拗斷6 人頸,這種體能、這種狠毒,當為中共國武警所為,未必是本地警察。不過,武警掛香港警隊銜頭殺人,港共及警方要隱瞞掩飾是必然的。

《Hong Kong Free Press》意外拍攝到太子站女死者朋友。該名女士見到外籍記者後,激動非常。她表示,朋友在地鐵站內被打死,死者父母要求取回屍體,竟被魔警軟禁於警署。

此或可解釋為何死者家屬未有出來說話。

有陰陽眼的人士在太子站內見到有靈體求助:

個靈體一個係 15, 16 歲

但冇咩力講唔到太詳細

另一個係 20 歲 姓梁 住火炭

兩個靈體話想返屋企

未立神主牌,未誦經超度,站內又有鐵閘和保安員看守,假如真的有人死,冤魂離不開車站而求助,是有可能發生的。

另外,據《明報》報導,太子站外有尼姑誦經,她相信地鐵站內有人死亡。

再看新屋嶺輪姦、殺人事件。

輪姦傳聞,見於八三一前,8 月 27 日有網民帖文:

網上流傳錄音,新屋嶺除咗有數十名被捕義士俾警犬打到骨折送院,當晚仲有女義士俾警犬強姦

聽到後好震驚,聯絡咗其中一個當日入左新屋嶺被打既傷者Fact Check,證實係有呢件事發生,而且有女仔係

(俾人輪足一晚無停過)

之後係醫院瞓左好多日,精神都好崩潰,唔肯開口講detail

大家俾多啲時間佢地,等佢哋平復到先可以企出嚟

呢件事相比起濫暴開槍警黑更嚴重,完全唔係為左執法 / 鎮壓示威者,唔關政治黃藍黑白陣營事,完全係為左私慾,絕對唔能夠接受!!

要阻止再有同類暴行發生!!一定要班黑狗警付出代價!!

這是最初在網上流傳的版本。

未幾傳聞不只一名女抗爭者被輪姦,而是多名。部份更是未成年少女。

最新版本見連登帖文 (原帖已被刪,下文參轉帖),細節較清晰,也比較合理:

轉 po

無需再叫人 FC

新屋嶺輪姦 係大陸武警做

有無香港既唔確定

班禽獸捉到人以為可以好似上面咁為所欲為

香港果班知道既時候已經發生左

因為比 2 - 3 個禁係台上面睇唔到究竟有幾多人

歷時 最少兩個鐘

當時人其後失蹤

同一日 係肯定有其他女仔被強姦

主要係一啲斷到正暴動

佢地諗住唔會出得返去既女仔

有另一個男仔睇住佢女朋友比人強姦

然後班武警為左滅聲打佢 虐待佢

之後已經失去蹤影

每一次我地放風出黎

好多人都想要 fc

點解我地唔企得出黎

因為我地想保護另一班身邊既人

佢地出示曬我地身邊既人地址電話工作親人

全部準確

同我地講其實係香港要被消失一啲都唔難

原諒我地賭唔起

我已經無任何方法可以控訴呢個社會

既然大家都唔信 就算以死相諫

都唔會有人做野

「有另一個男仔睇住佢女朋友比人強姦」之前也有連登帖文談及,魔警毒打該名男子,其女友求饒,魔警們於是捉了那女友到另一個倉「玩左成晚」,之後停止毒打那男子。唯那篇帖文未有說明魔警就是大陸武警,亦未指出二人「被自殺」。

連登最新有<緊急 ! 大量被捕人士被活活打死>,原文如下:

當你地只關注 831 嘅時候有冇諗過新屋嶺嘅手足?

有位同大陸高官有聯繫嘅香港商人爆料

之前爆嘅唔響呢到講住,講左最緊急嘅先

就係關於近日接連有浮屍,跳樓嘅事

大部份都關 11/8 後黑警開始將拉左嘅人運去新屋嶺有關

因為響裡面有好多非香港嘅武警打死左被捕人士

跟住就接連發生好多跳樓同浮屍案

我自己都響網上努力搵左啲資料證實,11/8 後到昨日,對比 9/6 ~ 10/8 跳樓案同浮屍案嘅比例的確多左好多!

而以知情人所講,打到骨折嘅就掉響街扮跳樓(同呢幾日有市民響唔同地方見到大批黑警可能有關係),因為當跳樓驗唔出骨折點做成

其他輪姦死,窒息死嘅就掉落海,(用艇運去近岸嘅海域,等條屍容易漂埋岸比人發現)

知情人士透露數字並非而家網傳 831 嗰幾位,係有好多個 !

而上頭已 set target,總數要拉2000 人,每區拉到人當區警署都有錢派!

呢兩日黑警克制左,目的係令林鄭到時有把柄揸手,話控制唔到要立緊急法

所以要出嚟嘅手足呢段時間務必小心,以免送頭,可以和平表達盡量和平,見到有手足做激進嘢盡力勸阻,免得黑警講到好合理拘捕,咁我地又會小一個人,唔係單單被拉坐監,係會死!!!

以上資料千真萬確!可是我無法 FC,試問可以點FC?佢地擺明想冚住事件!

綜合八三一以來命案:

(1) 9 月2 日約 13 歲沙田官中中二生離世

(2) 9 月2 日 21 歲西貢女子離奇倒斃屋內

(3) 9 月3 日 25 歲柴灣地盤男工人墮樓

(4) 9 月3 日天星碼頭發現 40 歲女浮屍

(5) 9 月5 日 39 歲沙田水泉澳邨女子墮下亡

(6) 9 月6 日 81 歲青衣長安邨男子墮樓亡

(7) 9 月6 日 72 歲秀茂坪南邨老翁墮下亡

(8) 9 月6 日 39 歲女子灣仔商廈墮樓亡

(9) 9 月6 日 55 歲女子葵涌怡勝花園墮下亡

(10) 9 月6 日 73 歲女子鑽石山火葬場墮下亡

(11) 9 月7 日 81 歲男子浮屍在北角海濱公園被發現

數目之多,確實不尋常。有網民甚至懷疑,「年紀大果啲會唔會係示威者既父母?」如果是,殺人滅口抄家都算狠毒!

重申一次,以上是筆者本著「紀錄歷史宜盡量收入各種可能的原始材料」的精神,所收集的種種傳聞傳說。它們是否真實發生過,有待他人乃至日後史學家進一步考證。

太子站外的白花陣、香燭、哭喊絕非偶然,港共及魔警若然未有做過,「黨鐵」為何不公開八三一當晚的 cctv?警方為何反唇相譏「指控人士請拿出證據,不要躲藏在口罩及面具後說了便是」而不是理直氣壯地解釋?

教育大學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會長梁耀霆指出,一名便衣警員與他閒聊,說:「其實我哋警察呢兩個月咁辛苦,OT 咁多個鐘,有時見到好似呢啲女仔(示威者),我哋想同佢發生性行為係正常。」此又可否看成新屋嶺強姦的旁證?

當一筆筆血債未還,謠言未止,講「撤回」講對話是無意思的,大家根本對港共政府、對魔警不信任!要重建互信,拿出證據解釋吧!發聲明還不了自己清白!

據聞林鄭在廣西說:「香港青年人的未來就在內地!」被毒打、被輪姦、被自殺滿天飛,仍然可以說出這番話,她似乎對香港的年青人恨之入骨,「撤回」更似是大規模搜捕鎮壓的前奏,絕無善意、悔疚在其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297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3/06/10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6/23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2021/05/28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同時我也是執法者,是個修習法律且粗解司法心理的執法者,我懂人在盛怒下未經思考所做出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只能抑制翻騰的情緒,等待官方給我們想知道的答案: 「到底、為什麼、兩名員警、會就這樣、被殺害?」
Thumbnail
同時我也是執法者,是個修習法律且粗解司法心理的執法者,我懂人在盛怒下未經思考所做出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只能抑制翻騰的情緒,等待官方給我們想知道的答案: 「到底、為什麼、兩名員警、會就這樣、被殺害?」
Thumbnail
台灣的治安感覺越來越糟糕了,竟然再次出現殺警案... 來看看20220822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台灣的治安感覺越來越糟糕了,竟然再次出現殺警案... 來看看20220822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2020年8月27日 每當有人對某件事和大部份人既理解不一樣既時候,我地都會覺得係講大話。就好似警方對721既理解一樣,與別於我一向對721嘅理解,我只會覺得班狗只係找惜口去拘捕,想辦法去禁聲,還有既是用扭曲嘅思維,去掩飾佢哋嘅犯錯。
Thumbnail
2020年8月27日 每當有人對某件事和大部份人既理解不一樣既時候,我地都會覺得係講大話。就好似警方對721既理解一樣,與別於我一向對721嘅理解,我只會覺得班狗只係找惜口去拘捕,想辦法去禁聲,還有既是用扭曲嘅思維,去掩飾佢哋嘅犯錯。
Thumbnail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未經證實的消息當然不可公開。可是,筆者寫時評乃本著紀錄歷史的角度,遙想史公撰《史記》,遠古神話、地方傳說無所不包,今未嘗不可以同一態度記下太子站打死人及新屋嶺輪姦、殺人事件。而由種種謠言及陰謀論,香港人對港共、魔警、中共國的仇恨亦可見一斑。 先談八三一太子站速龍打死人事件。 據網民
Thumbnail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未經證實的消息當然不可公開。可是,筆者寫時評乃本著紀錄歷史的角度,遙想史公撰《史記》,遠古神話、地方傳說無所不包,今未嘗不可以同一態度記下太子站打死人及新屋嶺輪姦、殺人事件。而由種種謠言及陰謀論,香港人對港共、魔警、中共國的仇恨亦可見一斑。 先談八三一太子站速龍打死人事件。 據網民
Thumbnail
少女救護員被黑警射盲了眼,眼罩有布袋彈為證,林鄭和一眾黑警依然可以矢口否認,說什麼不排除是抗爭者的鋼珠所致。 「鋼珠說」出自央視新聞:「(女子) 被同伙 (用鋼珠槍) 擊中眼睛」、「(她) 曾負責派錢給示威者」。央視是中共的喉舌,用幕後大靠山故意製造出來的假新聞來還自己清白,香港人會信嗎?一句真心誠
Thumbnail
少女救護員被黑警射盲了眼,眼罩有布袋彈為證,林鄭和一眾黑警依然可以矢口否認,說什麼不排除是抗爭者的鋼珠所致。 「鋼珠說」出自央視新聞:「(女子) 被同伙 (用鋼珠槍) 擊中眼睛」、「(她) 曾負責派錢給示威者」。央視是中共的喉舌,用幕後大靠山故意製造出來的假新聞來還自己清白,香港人會信嗎?一句真心誠
Thumbnail
這邊廂,黑警在上環信德中心重演六一二大戲,又催淚彈又橡膠子彈布袋彈 (上環信德中心附近倒是民居,在場更有不少社工及銀髮族)。那邊廂,由黑社會組成的「白衣民團」衝入元朗西鐵站無差別毆打市民。據網上流傳相片所見,議員林卓廷被打至流血,一名老伯伯及前無線新聞主播柳俊江被打至頭破血流,立場女記者遭圍毆,一名
Thumbnail
這邊廂,黑警在上環信德中心重演六一二大戲,又催淚彈又橡膠子彈布袋彈 (上環信德中心附近倒是民居,在場更有不少社工及銀髮族)。那邊廂,由黑社會組成的「白衣民團」衝入元朗西鐵站無差別毆打市民。據網上流傳相片所見,議員林卓廷被打至流血,一名老伯伯及前無線新聞主播柳俊江被打至頭破血流,立場女記者遭圍毆,一名
Thumbnail
魔警蓄意開槍射殺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竟有十六萬五千人撐警。不要說他們被 TVB 洗腦,被蛇齋餅粽收買,他們許多真的篤信抗爭者是暴徒,是受外國勢力煽動搞亂香港,這就是意底牢結,觀念的災禍。 因為篤信一錯誤觀念,於是連人性良知都埋沒了,梁烈士人死已不能復生,為何還要拆人祭壇,掃人祭品?如果只是政見不同,尚
Thumbnail
魔警蓄意開槍射殺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竟有十六萬五千人撐警。不要說他們被 TVB 洗腦,被蛇齋餅粽收買,他們許多真的篤信抗爭者是暴徒,是受外國勢力煽動搞亂香港,這就是意底牢結,觀念的災禍。 因為篤信一錯誤觀念,於是連人性良知都埋沒了,梁烈士人死已不能復生,為何還要拆人祭壇,掃人祭品?如果只是政見不同,尚
Thumbnail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Thumbnail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Thumbnail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央從未指示香港修例」,湯家驊、田北辰、蔣麗芸、陳智思等轉口風,「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取消集會,種種跡象彷彿暗示林鄭快將成為中共棄卒,逃犯條例修訂或有可能被暫緩。 然而,作為抗爭者,有一點必須銘記:港共政權的魔警在六月十二日下午對準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的頭部多次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
Thumbnail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央從未指示香港修例」,湯家驊、田北辰、蔣麗芸、陳智思等轉口風,「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取消集會,種種跡象彷彿暗示林鄭快將成為中共棄卒,逃犯條例修訂或有可能被暫緩。 然而,作為抗爭者,有一點必須銘記:港共政權的魔警在六月十二日下午對準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的頭部多次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
Thumbnail
由港共魔警向抗爭群眾的頭部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開始,這已不是逃犯修訂條例該否撤回的問題,而是一個蓄意殺人的政府有無資格繼續管治香港的問題!即現政府是否為一非法政府的問題! 港共賊首之一盧偉聰宣稱抗爭者用鐵通插警員、金鐘出現達危險程度的騷亂,觀乎早上集結人士,竟有八十歲的老人家,難道老人家也是有能力製
Thumbnail
由港共魔警向抗爭群眾的頭部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開始,這已不是逃犯修訂條例該否撤回的問題,而是一個蓄意殺人的政府有無資格繼續管治香港的問題!即現政府是否為一非法政府的問題! 港共賊首之一盧偉聰宣稱抗爭者用鐵通插警員、金鐘出現達危險程度的騷亂,觀乎早上集結人士,竟有八十歲的老人家,難道老人家也是有能力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