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警黑聯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邊廂,黑警在上環信德中心重演六一二大戲,又催淚彈又橡膠子彈布袋彈 (上環信德中心附近倒是民居,在場更有不少社工及銀髮族)。那邊廂,由黑社會組成的「白衣民團」衝入元朗西鐵站無差別毆打市民。據網上流傳相片所見,議員林卓廷被打至流血,一名老伯伯及前無線新聞主播柳俊江被打至頭破血流,立場女記者遭圍毆,一名孕婦被打至倒地。

最令人氣憤的是,市民打 999 報案求助,換來是「驚就唔好出街」和 cut 線。黑警逾半小時才到場,「白衣民團」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到他們拉鐵閘再次發難,黑警又消失了。建制派議員何君堯接見民團負責人,豎起姆指,稱讚:「你哋係我哋嘅英雄」,意氣風發。警方深夜見記者,更誣衊黑衣抗爭者打白衣人在先。警黑合作可謂一夜之間全幅暴露!

關於港共與黑社會勾結,其實不是新鮮事。2012 年 2 月,時為特首候選人的梁振英曾被《東周刊》揭發與新界部分鄉紳一同在流浮山小桃園酒家出席飯局,席間有「江湖社團人物」。2013 年,梁振英以特首身分出席居民諮詢大會,場外一群社團人士支持梁振英,期間追打示威人士。鍾劍華當時已指出梁振英政府與江湖勢力合流。

至於「偉大祖國」中共和黑社會的關係更是千絲萬縷。毛澤東成就「井岡山會師」,主要靠巴結當地惡勢力王佐、袁文才。余英時回憶在潛山地區活躍的一支武裝力量、1938 年被收編為「新四軍」的第四支隊,其司令員高敬亭專在鄉間結交地痞流氓,為非作歹,打著「紅軍」、「革命」的旗號,從事綁票殺人的勾當。人民恐懼,中共卻只以「不服從延安領導,發展『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處死高,竟不追究其殘殺百姓的罪名。

元朗黑夜事件,不過再次證明中共港共本質未變,乃一非法黑幫政權!在周六的「守護香港」集會上,台上諸君不斷鼓動台下參與者要鬥爭到底、保衛家園免遭破壞,竊以為這些就是慫恿藍絲及社團反擊抗爭者的暗號。

有陰謀論指,吹雞叫黑社會打市民,是要製造「人民鬥人民」的假象,警察則用「救世主」姿態出現,以為警隊恢復聲譽。若然屬實,真是卑鄙至極!一名社團大佬已在事件中逝世,受傷不一定是抗爭者、無辜市民,也可以是兇徒自己,中共港共何必要將整個香港推向煉獄?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表示,元朗暴力事件無法無天,公然挑戰香港法治。那麼,請警方認真追查幕後黑手,央視評論:「誰破壞香港法治,誰就是香港發展的罪人」,那個幕後黑手很重要,追查吧!可是,你們敢嗎?看來也是找個替罪羊,敷衍了事。全部都是假惺惺,令人作嘔!

至於何君堯矢口否認與「白衣民團」同流合污,「我只是晚飯後經過,有很多市民還認識我,他們很認同我為港敢言發聲支持警察維持治安,要求跟我拍照,我亦樂於接受」,做了卻不敢認,都算無恥!

raw-image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294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
「反送中」四周年,我關注的,不是《願榮光歸香港》是否成為禁歌,也不是這場波瀾壯闊的運動的歷史細節。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幾個年輕而貌美的靈魂,他們都在 2019 年 6 月至 8 月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人世,卻留下發人深省、餘音繚繞的遺言。 6 月 15 日,梁凌杰身穿寫有「林鄭殺港,黑警冷血」的黃色
《蘋果日報》今天 (6 月 24 日) 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從此結束二十六年辦報歷史。 誠如吳志森所言,二十六歲屬青年,青年英年早逝,率先受影響是香港報業生態。《東方》、《星島》、《文匯》、《大公》,清一色親共。《明報》雖以持平中立見稱,但近年已左傾。換句話說,代表右派立場,揭櫫西方自由、民主、人
智者小心翼翼打開木盒,用手輕輕在書皮上掃了掃,書皮佈滿了塵,也不知是書何年寫成。 弟子在旁侍候,從未見過師父神色如此凝重,再看書皮上的字,大大的「香香國史事要略」。弟子雖見識淵博,卻從未聽過世上有「香香國」,遂問道:「師父,香香國是什麼地方?那裡很香的嗎?」 智者面有難色,未幾方回答:「香倒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