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給所有女性的情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華視官網

圖片來源:華視官網

《俗女養成記》迎來了終局,每週死守本放的我在服用十帖之後,覺得這不僅僅只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各個世代的女性,在其中都可以找到熟悉的身影並得到治癒。

長大了,人與人之間只剩沒有客觀標準的競技關係

第一帖中,陳嘉玲參加學生時代前男友的婚禮,醉後失態脫序大鬧,同學們花了大把力氣將她送上計程車離開婚宴場地後,一位已為人母的大學同學脱口說出:「20歲喝醉酒是可愛,40歲是可憐」,我的內心隨即遭到重擊,我也分辨不清,這句話是調侃、憐憫、同情、責備、還是蔑視。

妳有沒有這種經驗,脫離學生時代越久,越發不喜歡參加同學們的大型聚會。

剛踏入社會的前幾年,還能分享彼此生活的真實樣貌,聚會裡還有溫暖的情意,但隨著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不管是同學會或是婚宴,儼然都變成眾人的競技場,男人們說著最近換了什麼車,哪隻錶還不錯,或是那個有點名氣的某某是他朋友;女人們討論著小孩學了什麼才藝,考試考了前幾名,還有總是那麼剛好會在聚會前升職的老公。

一開始妳會保持微笑,出於對同學或友人的關心,就算沒興趣,妳還是會禮貌性的跟著討論這些話題。可是後來妳發現,妳再也笑不出來,因為妳未經同意便被拉進這個沒有客觀標準的競技場。過了所謂適婚年齡仍未婚的妳,更被判定成輸家,只因妳單身無子,所以徹徹底底的輸了。沒有人在意妳流過的汗和流下的淚,不會有人在乎妳多麽努力的生活,在「勝利者們」的眼中,妳有多努力,就有多可悲。

我們是怎麼活成了現在這樣子?

《俗女養成記》的敘事採陳嘉玲的童年與成人時期交錯,相互鋪陳對照。我收看每一帖時都在想,古靈精怪,天馬行空,看似什麼都不怕的小陳嘉玲,是怎麼活成了39歲的大陳嘉玲,習慣壓抑妥協,難以說出內心聲音,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這是否也讓妳想起那個童年的妳,總是能夠自已找樂趣,對世界充滿好奇,可是隨著十年、二十年過去,妳變的努力卻無力,無所畏懼變成迷惘和懷疑。小時候總是很簡單,做什麼開心那就做什麼,而今所有的方向和選擇都令人害怕不安,找不到在這個世界的立足之地。

社會好像有潛規則,沒有經過約定卻俗成,每個人都被這股推力推進到該走的道路,把真實的自己摺的小小的,塞在不知名的角落裡,也許某天大掃除能夠幸運發現,也可能就這樣一天過一天,連自己都忘了那個被塵封、小小的存在。

天真無懼的女孩,努力的長大,雖迷惘也懷疑,還是跟著大家的腳步,進入婚姻、建立家庭、成為母親,認真盡責地扮演這些角色:妻子、媳婦、母親,在多重角色中被拉扯夾擊,也許委屈無助卻不得不壓抑真正的自己,才能堅強盡責地演出被社會賦予的人物設定,一路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人生到了尾聲,才像嘉玲的阿嬤一樣,恍然發現自己的名字彷彿早被消滅,只能吟唱著「純情青春夢」當做給自己的情歌,期盼百年之後的自由。

坦誠才能和解,和解才有新生

《俗女養成記》的第九、十帖觸碰了家庭中的和解、人與人間的和解、與自己的和解。心中那股熱烈流動的暖意隨著劇情,讓人笑到雙頰發痠時突然眼眶濕熱,心頭緊縮,然後又緊接著噗嗤大笑,就這樣笑了又哭,哭了又笑,像不像真實人生寫照?

劇情最後,小陳嘉玲鼓起勇氣,邁開腳步,正面對決她的恐懼,踏進一直以來她非常害怕的鬼屋,而這個勇敢的步伐延伸到了未來,讓她和勇於踏出人生新頁,正在粉刷鬼屋的大陳嘉玲相遇。對小陳嘉玲來說,鬼屋是個荒無人跡的頹毀屋垣;對大陳嘉玲而言,鬼屋象徵著大多數世人不會做的選擇,不論是購屋層面,或是人生道路。因為勇氣,大小陳嘉玲才會在這個曾經逃之唯恐不及的場域相遇,生命軌跡在此重疊的兩人露出笑靨說著:「根本沒有那麼恐怖,都是自己嚇自己。」

與生命和解需要很大的勇氣,妳有沒有勇氣問問自己:是什麼困住了妳?是什麼阻擋了妳?唯有向自己坦誠相對,才能輕輕鬆開束縛在身上的繩索,前往心之所向。也許猶豫徬徨,一時慌張失措,也許平凡不特別,不符合社會競技場的標準,但真正的妳,理直氣壯,無愧無憾。

「親愛的陳嘉玲,妳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忘記了,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MANTHA的沙龍
5會員
10內容數
SAMANTH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4
成人之後的無所事事,總是帶著一點負面意涵,跟美好實在很難扯得上邊。我們會對無所事事感到不安,更害怕別人覺得我們無所事事。更具體說來,這裡說的無所事事並不是真的什麼事都不做,而是不做所謂「有用的事」。
Thumbnail
2021/01/24
成人之後的無所事事,總是帶著一點負面意涵,跟美好實在很難扯得上邊。我們會對無所事事感到不安,更害怕別人覺得我們無所事事。更具體說來,這裡說的無所事事並不是真的什麼事都不做,而是不做所謂「有用的事」。
Thumbnail
2020/12/31
記得有陣子流行拿起手邊的書任意翻開一頁然後找出觸動你的一句話。今天心血來潮想要來看看會翻出什麼心靈雞湯,於是拿起手邊的《強風吹拂》隨手一翻:「可以的話,請你幫我買口罩來?我現在戴的口罩,等一下就會寄放在阿雪學長這裡。」「體溫正常的話,你有必要這麼緊張、防範到這種地步嗎?」
Thumbnail
2020/12/31
記得有陣子流行拿起手邊的書任意翻開一頁然後找出觸動你的一句話。今天心血來潮想要來看看會翻出什麼心靈雞湯,於是拿起手邊的《強風吹拂》隨手一翻:「可以的話,請你幫我買口罩來?我現在戴的口罩,等一下就會寄放在阿雪學長這裡。」「體溫正常的話,你有必要這麼緊張、防範到這種地步嗎?」
Thumbnail
2020/12/18
其實生活不也是這樣,人生不會總是出個大太陽,總會有那麼一段時光,總是下著濕濕冷冷的雨,天空總是昏暗,這樣的日子好像看不到盡頭。可是,人生中也有那些時候,被陽光輕柔的擁抱著,既溫暖又舒適的幸福時刻,讓人捨不得忘記。
Thumbnail
2020/12/18
其實生活不也是這樣,人生不會總是出個大太陽,總會有那麼一段時光,總是下著濕濕冷冷的雨,天空總是昏暗,這樣的日子好像看不到盡頭。可是,人生中也有那些時候,被陽光輕柔的擁抱著,既溫暖又舒適的幸福時刻,讓人捨不得忘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Thumbnail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的不是美劇,而是六七年級一定很有感的俗女養成記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近期開播第二季的劇集《俗女養成記》,不僅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演員卡司,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無論是當年的金鐘成績又或口碑聲量都有非常好的回饋。或許我們都曾像故事中的陳嘉玲,以為拿到的劇本定會成為社會審美中的「淑女」,不料,卻走啊走成了進退兩難的「俗女」。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老實說,因為誤會和成見,我對這部台戲劇是沒興趣的。 去年初見預告時,以為只是在說六年級台灣女生嫁不出去的困境,不由得和之前看過與大齡女子未婚的相關電視劇劃上等號,便忽略了一部好片。再次映入眼簾,完全是因為第55屆電視金鐘獎拿下三項獎,便有了好奇,不久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部分片段,覺得輕鬆好笑,
Thumbnail
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入圍八項,得獎三項的《俗女養成記》,原著裡的俗,是普通與平凡,召喚每個人的童年家族記憶;電視劇中的「俗」,則是上下引號的粗俗,追求那麼不一樣的女子。今天讓我們從強悍的陳嘉玲,看看《俗女》原著的「俗女」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吧!
Thumbnail
今晚,你想來點......更多不一樣的「俗女」養成秘方嗎?入圍八項,得獎三項的《俗女養成記》,原著裡的俗,是普通與平凡,召喚每個人的童年家族記憶;電視劇中的「俗」,則是上下引號的粗俗,追求那麼不一樣的女子。今天讓我們從強悍的陳嘉玲,看看《俗女》原著的「俗女」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吧!
Thumbnail
先前很紅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我看完了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但是去年年底看了Netflix上架的俗女養成記卻又哭又笑的被征服。硬底子出身的演員讓我在看戲的時候沒有看台劇常有的尷尬感,我覺得這部戲很像寫給每個從女孩逐漸長大成女人、可是心中還是有那個鬼靈精怪、莫名其妙小女孩的情書,收到了這樣的一封信,我想零碎
Thumbnail
先前很紅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我看完了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但是去年年底看了Netflix上架的俗女養成記卻又哭又笑的被征服。硬底子出身的演員讓我在看戲的時候沒有看台劇常有的尷尬感,我覺得這部戲很像寫給每個從女孩逐漸長大成女人、可是心中還是有那個鬼靈精怪、莫名其妙小女孩的情書,收到了這樣的一封信,我想零碎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作者 — 江鵝在專訪裡提到:「俗女就是發現有做不到的事,不要硬撐,就軟軟地從那根竿子下鑽過去,當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作者 — 江鵝在專訪裡提到:「俗女就是發現有做不到的事,不要硬撐,就軟軟地從那根竿子下鑽過去,當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迎來了終局,每週死守本放的我在服用十帖之後,覺得這不僅僅只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各個世代的女性,在其中都可以找到熟悉的身影並得到治癒。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迎來了終局,每週死守本放的我在服用十帖之後,覺得這不僅僅只是寫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各個世代的女性,在其中都可以找到熟悉的身影並得到治癒。
Thumbnail
陳嘉玲,一個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今年39歲.....過了39歲後,人生好像就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不再是29歲程又青的「初老」,而是39歲陳嘉玲的「一事無成」,面對這樣的人生坎站,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Thumbnail
陳嘉玲,一個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今年39歲.....過了39歲後,人生好像就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不再是29歲程又青的「初老」,而是39歲陳嘉玲的「一事無成」,面對這樣的人生坎站,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