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2】202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誰?你陳嘉玲耶!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可以說是爆款型的影集,無論是討論度、收視率到金鐘獎,一路都是台劇現象級的作品。台南鄉下的成長環境對照台北社畜的工作生活,從女性對照台灣社經環境改變的成長,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形塑,延伸到不同身份的母親、阿媽、姑姑等女性心境轉折,「親愛的陳嘉玲,你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在第一季的結尾,大陳嘉玲(謝盈萱 飾)跟小陳嘉玲(吳以涵 飾)共處在同一個時空,魔幻寫實地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原來,「不管是接納自己或接納世界,其實是同一件事。人如果接納了自己,看世界就會順眼。(【俗女養成記】作者江鵝 訪問)」
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敘事手法,同樣採用了大小陳嘉玲雙線敘事,現實中,陳嘉玲開始了新的生活,跟蔡永森談戀愛,也開始佈置新家,過去時空裡的陳嘉玲也從國小升到初中,來到女孩轉變成女人的階段。如果說第一季是在述說「淑女」怎麼會養成「俗女」的過程,那第二季的故事就是講主角「陳嘉玲」如何將「俗女」精神發揚光大。
不可否認地,在脫離第一季的新鮮感後,第二季有些橋段變得稀水(特別是三個女人公路電影那段),但你還是可以在劇裡找到與情節共鳴的連接。從1992年,小陳嘉玲上國中迎接初經,到2021年,大陳嘉玲被宣判更年期到來,第一季回到家鄉的陳嘉玲,生活重心不再只是工作、戀情與人際關係,如何在台南小鎮發展更多人際關係,「回歸家庭」成了第二季的主要課題。
【俗女養成記】,40+的陳嘉玲生活過得依然是兵慌馬亂,幾番折騰。在阿公阿嬤的過世後,她要面對的是父母親日漸年老的事實。相對地,10+的陳嘉玲也在升學壓力和母親重視高壓下失去了快樂。無論是對於哪個年齡層的陳嘉玲,家人總是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具體呈現在劇中,就是陳嘉玲買下的「鬼屋」。
房子代表的意義,在第一季【俗女】,是對於未來對於生活的想像,到了第二季,成了兩代、親子、男女之間的戰場。陳嘉玲用自己的積蓄買下了荒廢已久的「鬼屋」,並且親力親為改造房子,但在父母眼中,女兒終究是小孩,對於家的審美與規劃截然不同;不只是父母,連一手幫忙打造這個房子的蔡永森都說:「這房子明明是你的家,怎麼會是「我們」家?」對於自己的家,陳嘉玲總是有著自己的主張想法,一整季我們就看著大陳嘉玲如何打開心房,讓別人進入她心裡的「房子」。
回歸家庭不只是回到家鄉生活,家鄉一直都在,可是心裡內的認同沒有落實,那也只是一個地方一棟房子而已,陳嘉玲不只學會要與現在的自己「和解」,也要學習著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和解」是貫穿兩季【俗女養成記】最重要的功課。所謂的「俗女」精神,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生活是怎麼一回事,從排斥到接受,看著陳嘉玲的生活,仿佛我們也在找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越是接受「俗氣」的自己,越是可以找到一點快樂。與自己和解,在【俗女2】的女性角色表現出來的就是去標籤化,嘉玲媽不再三從四德,為了老公的心靈出軌翻臉,嘉玲嬤不想要醫生娘的頭銜,離家獨居學寫自己名字,表姊洪育萱正視自己的家暴公主病,可以哭出聲的眼淚應該讓很多人心有戚戚焉。
「女人要像個女人,什麼時代留下的老梗」A-Lin在她的「Gentle Women」裡這樣唱著,陳嘉玲就是實踐這句話的人,越是約定俗成的規範,她越是不想遵守,也因為這樣的人物性格,帶動了整齣劇的戲劇高潮,包括她與蔡永森的戀愛線。她學到的「和解」,不只是與自己的和解,而是與自己所愛的人和解。我很喜歡陳嘉玲最後向蔡永森的求婚台詞,「我不相信婚姻,但是我相信你,我相信我們,你看過我最醜,最脆弱的樣子,你是我這輩子起床,唯一想看到的人。」或許我們要學會當的不是個女人(或是男人),而是個人。
在小嘉玲遇到色狼時,到嘉玲媽看到老公和別的女人一起,過去是母親安慰女兒,而現在則是女兒安慰母親,女人常常為難女人,但最需要時,也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不要怕,我在這裏」。第二季的【俗女養成記】結束在陳嘉玲懷孕生女的段落,選擇「衝組」的自然產表現初為人母的焦慮心情,另一邊對照嘉玲媽體虛力弱拿掉第三胎,在這個時刻,陳嘉玲就是要媽媽來陪,「媽媽跟妳講,妳知道嗎?妳很勇敢,妳也很堅強,妳現在要做媽媽了,要像個大人一樣,我跟妳說妳是媽媽的模範,妳一直比我堅強,媽媽在旁邊,妳不用怕,妳是誰?妳是陳嘉玲耶!」呼應不同時間線的嘉玲嬤的痛失愛子,如果當年嘉玲嬤也有這樣一個女人陪同在側,是不是人生就完全不同?!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長大,只是學會了怎麼扮演一個大人。」看【俗女養成記】又哭又笑的戲劇段落,最珍貴的就是感同身受,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跌跌撞撞來的,「俗」如果是平凡普通的意思,那陳嘉玲的故事就是台灣許多人的故事,從第一季主打「四十歲才開始」的女性生存焦慮,到第二季描繪的「家與家人」的生活與愛的羈絆…喜歡陳嘉玲這個角色,或許我們都是一個「陳嘉玲」的分身吧,看到她也看到自己的成長歷程,在這條一同追尋幸福的道路上,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瞭解學習到生命不就這麼一回事。
你是誰?你陳嘉玲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玉置浩二在2020年11月25日東京藍塔能樂堂舉辦一場無觀眾表演音樂會。在這種被諭為「神與人相遇」的舞台上,非常考驗唱功與與錄音。嗓音寶刀依然未老之外,感情演繹上還昇華了不少,對的音樂需要相遇在對的時間,或許現在的我剛好是跟玉置浩二的歌相遇的最好時刻吧!
「為了藝術為了愛」,【倒數時刻】是一部強納生拉森的半自傳音樂劇,雖然電影多半還是在講藝術家在成名前的痛苦掙扎,現實越是殘忍,越能開出不朽的那朵花來。
「給自己的歌」有什麼了不起?首先在於這是一首「只有」李宗盛唱出來才會好聽的歌!這首歌的難難在整首歌曲都是李宗盛的印記,卻沒有落入孤芳自賞的俗套中,誰都可以唱,但沒有人可以唱出李宗盛的味道兒,即使唱得出來,也只有仿效的份兒。首唱就是定版,無人能出其右。
以為會看到像【宅男行不行】那樣透過一群科學宅男討論人際關係的輕鬆調性,沒想到【好萊塢教父】一開始就用「死亡」這麼寫實的議題,刺破我們對於老年人生活想像的粉紅泡泡。
「似是故人來」是1991年,羅大佑作曲、林夕作詞的作品。如今,HYUKOH版的國語歌,是由林夕重新填詞,「有緣份相愛,沒名份相處,偏偏最般配」迷幻的唱腔根本把兄弟情誼轉變成愛戀情仇偷渡到十成十,讓人想起這首歌的原典...
– 聽陳潔儀的歌,沒想到也匆匆過去了1/4個世紀。 – 今晚記錯了開演時間,錯過了我最愛她的歌曲之一「天冷就回來」,憾甚!
玉置浩二在2020年11月25日東京藍塔能樂堂舉辦一場無觀眾表演音樂會。在這種被諭為「神與人相遇」的舞台上,非常考驗唱功與與錄音。嗓音寶刀依然未老之外,感情演繹上還昇華了不少,對的音樂需要相遇在對的時間,或許現在的我剛好是跟玉置浩二的歌相遇的最好時刻吧!
「為了藝術為了愛」,【倒數時刻】是一部強納生拉森的半自傳音樂劇,雖然電影多半還是在講藝術家在成名前的痛苦掙扎,現實越是殘忍,越能開出不朽的那朵花來。
「給自己的歌」有什麼了不起?首先在於這是一首「只有」李宗盛唱出來才會好聽的歌!這首歌的難難在整首歌曲都是李宗盛的印記,卻沒有落入孤芳自賞的俗套中,誰都可以唱,但沒有人可以唱出李宗盛的味道兒,即使唱得出來,也只有仿效的份兒。首唱就是定版,無人能出其右。
以為會看到像【宅男行不行】那樣透過一群科學宅男討論人際關係的輕鬆調性,沒想到【好萊塢教父】一開始就用「死亡」這麼寫實的議題,刺破我們對於老年人生活想像的粉紅泡泡。
「似是故人來」是1991年,羅大佑作曲、林夕作詞的作品。如今,HYUKOH版的國語歌,是由林夕重新填詞,「有緣份相愛,沒名份相處,偏偏最般配」迷幻的唱腔根本把兄弟情誼轉變成愛戀情仇偷渡到十成十,讓人想起這首歌的原典...
– 聽陳潔儀的歌,沒想到也匆匆過去了1/4個世紀。 – 今晚記錯了開演時間,錯過了我最愛她的歌曲之一「天冷就回來」,憾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致全力以赴,卻依舊不完美的俗人們」 致各位俗人們,請不要排斥命運帶來的驚喜與驚嚇,讓我們繼續在人生舞台中哭哭笑笑,請相信,發生的一切都是好的!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有時候人生也是挺奇妙的。 明明想要拿到的是A劇本,但老天爺偏偏要讓當事人演繹B劇本。 就好比明明想寫A文章,結果靈感一來,只好暫且擱下前者,開始來碼B文章。 我發誓這都是真的絕對不是我愛拖稿(淦 《俗女養成記》一季以漂亮的收視率和瀏覽量證明了,就算沒有腥羶色,靠著在地日常系&治癒
Thumbnail
容我向你們說明一個故事吧! 過去,尤其是求學時期的我,因為周遭長輩及老師的長期薰然之下,活得非黑即白,也就是用二分法來斷定這個世界的一切。 如今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堪比考試機器。 思想不會反芻。 因為大人們說什麼,自己照著做就是了。 他們說,離那些看起來很離經叛道的人遠一點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陳嘉玲說蔡永森是她從睡夢中醒來唯一想看到的人,但她在生產身體強烈苦痛時,喊著要見的卻是「媽媽」,那個和她衝突了一生,甚至不時在心中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活成那樣的對象......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Thumbnail
爭吵爆發問題浮現了,女人們的公路旅行也暫告段落,《俗女養成記2》第九帖,要和我們談談該如何「回家」。在嘉玲和嘉玲媽都選擇回家,回到心愛之人身邊時,記憶裡的嘉玲嬷卻曾經一度選擇離開了家⋯⋯。
Thumbnail
我是誰?我在乎的是什麼?我關心的是什麼?我喜歡的、討厭的是什麼?《俗女養成記2》第八帖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關於「我」,關於認識自己的課題。不論是嘉明、嘉玲還是嘉玲爸、嘉玲媽,甚至是大表姐育萱,都臨到了了解自我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致全力以赴,卻依舊不完美的俗人們」 致各位俗人們,請不要排斥命運帶來的驚喜與驚嚇,讓我們繼續在人生舞台中哭哭笑笑,請相信,發生的一切都是好的!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有時候人生也是挺奇妙的。 明明想要拿到的是A劇本,但老天爺偏偏要讓當事人演繹B劇本。 就好比明明想寫A文章,結果靈感一來,只好暫且擱下前者,開始來碼B文章。 我發誓這都是真的絕對不是我愛拖稿(淦 《俗女養成記》一季以漂亮的收視率和瀏覽量證明了,就算沒有腥羶色,靠著在地日常系&治癒
Thumbnail
容我向你們說明一個故事吧! 過去,尤其是求學時期的我,因為周遭長輩及老師的長期薰然之下,活得非黑即白,也就是用二分法來斷定這個世界的一切。 如今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堪比考試機器。 思想不會反芻。 因為大人們說什麼,自己照著做就是了。 他們說,離那些看起來很離經叛道的人遠一點
Thumbnail
看著這部台劇,彷彿看見自己的童年,當那個台北的姑姑回來鄉下的時候, 那種嫌棄家裡東西差、吃的不健康,炫耀兒女成就的樣子,讓媽媽尷尬又為難, 我看過。 看到嘉玲去班長家寫功課,讓我們回想起,每個人小時候身邊總有一些家境好、 功課好的孩子,我們對他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我有過。
Thumbnail
陳嘉玲說蔡永森是她從睡夢中醒來唯一想看到的人,但她在生產身體強烈苦痛時,喊著要見的卻是「媽媽」,那個和她衝突了一生,甚至不時在心中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活成那樣的對象......
Thumbnail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Thumbnail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Thumbnail
爭吵爆發問題浮現了,女人們的公路旅行也暫告段落,《俗女養成記2》第九帖,要和我們談談該如何「回家」。在嘉玲和嘉玲媽都選擇回家,回到心愛之人身邊時,記憶裡的嘉玲嬷卻曾經一度選擇離開了家⋯⋯。
Thumbnail
我是誰?我在乎的是什麼?我關心的是什麼?我喜歡的、討厭的是什麼?《俗女養成記2》第八帖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關於「我」,關於認識自己的課題。不論是嘉明、嘉玲還是嘉玲爸、嘉玲媽,甚至是大表姐育萱,都臨到了了解自我的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