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高山上的小郵局》- 久違的提起筆寫封信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
「淚水永遠不可能沾溼電子郵件」
西班牙小山城波韋尼爾,因郵件業務衰退,當地郵局將被關閉,郵政業務即將整併至馬德里,這也意味著波韋尼爾唯一的女郵差莎拉,一位獨自撫養三個小男孩的單親媽媽,將被迫離鄉背井,平靜的生活驟然生變。
與莎拉情同家人的的鄰居老奶奶羅莎決心幫助她,於是提筆將塵封多年的心事寫成信件投遞,這封信意外開啟了波韋尼爾的寫信接力,也串連起綿長動人的情意及人生點滴
《高山上的小郵局》背景設定在寒冷的冬季,但故事明暖和煦,讀來輕盈。書中共有數封信件,每封都真摯訴說著各段生命中的不安、迷惘、掙扎、渴望、夢想以及最溫暖深厚的情感,不論是誰,內心必能被其中之一所觸動。不過老實說,收到信之後必須寫信再寄出給下一位,某方面是不是很像「幸運信」的規矩?(笑)《高山上的小郵局》更提醒了我們,人在必須面對某些課題的時候,其實都只是面對自己。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提筆寫信?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讓聯繫變得簡易,但人與人間的情感是否更親近熱絡?
簡單方便的通訊方式反而讓傳遞的資訊和情感變得支離破碎,少有人會花時間把一封電子郵件寫的正確完整,或是用訊息把該說的事清楚表達。聯繫變簡單了,可是變得只求快速;變容易了,所以不再謹慎。看看手機裡,有多少電子郵件或訊息有實質意義?對待真正重要的人,我們是不是因此反而隨便敷衍?
久違的提起筆寫封信吧!感受文字的溫度與重量,重新想起那個提筆前會再三琢磨構思的你。落筆之前,你會想起很多事情,例如為什麼要寫信給某某,是不是因為心中的話一直難以說出口,或只是單純想念某人,期望傳遞真心的問候。當筆尖開始在紙上流動之後,情感與思想的開關將瞬間被打開,屬於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透過筆尖,將你的心意挹注到信紙上,接著透過投遞的過程,謹慎完整地交給另一人。
用心寫信的時刻是很純粹的,想表達、想訴說的,就算只是閒話日常,都出於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因此在書寫信件的當下,寫信人也檢視了自己真實的樣貌,那個因為種種原因被深藏起來的模樣。
提起筆寫封信吧!你不但正在寫給收件人,同時也是寫給自己

5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小小閱讀通信】 書介《我的涼山兄弟》、《疾病的隱喻》、《魔山》 / 沙貓貓 《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作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出版:麥田出版,2012 關於疾病論述,桑塔格分別於1977-1978,以及1988-1989年出版的《疾病的隱喻》、《愛滋及其隱喻》,
Thumbnail
avatar
小小書房
2021-08-16
你手上的鈔票終將變成廢紙?《小島經濟學》閱讀心得【一流人閱讀筆記】《小島經濟學》少了大量學術用語,取而代之的是用簡單的故事傳達經濟學根本。雖然書中的後半段主要在暗諷美國取消「金本位」、推行「次級房貸」與不斷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的危險性,也許有人會覺得作者們在這部分的批評太過主觀,但正因為有這些具體的案例,才得以讓我們學習市場經濟的目標更明確。
Thumbnail
avatar
TASYA-STUDIO
2021-08-02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現代必備的四大模組自學修煉術!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自學。
Thumbnail
avatar
MaxJames
2021-04-04
#01 真實的閱讀理解-《完美小孩》上篇我們時常認為閱讀理解是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考試,都告訴我們一定要選其中一個選項作為答案。 然而,真實人生的閱讀理解是不斷尋找答案的過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去推測那個可能的答案。 不需要太急著給予孩子標準答案,要相信孩子是能夠以自己所能理解的,去找出那個答案的可能性。
Thumbnail
avatar
林晏履/煉乳老師/木木日安師父
2021-03-07
《高山上的小郵局》一封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於手寫字醜的我而言,寫信和卡片似乎是很難的艱難的事情,但拜電腦化的關係,還沒網際網路的時期,就能透過印表機列印信件內容,彌補了我字醜羞於見人的心情,國高中時代還趕上了筆友的尾聲,剛開始進入網路交友的那些年,上網費用不斐,除了電子郵件外,收過了不少郵件,當時還塞滿了整個抽屜。
Thumbnail
avatar
布雷克
2021-01-05
《從讀到寫》1:喚醒我們心中的小孩從心愛上閱讀不管多大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永遠還住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對凡事都充滿著好奇心、對新奇的事物都感到有趣、樂愛學習、擁有天馬行空想像力還有小確幸我們就能開心和滿足一整天的喜悅感,這樣的小孩一直都在,只是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就遂漸禁止內心的小孩發言、探索慾望…等等行為,但就讓閱讀的時候,讓你內心的小孩發發言吧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