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愛樂唯她》| 隱於團隊後面的I靈魂,低調卻燦爛的音樂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成為主角,想站在聚光燈下,但很I的Orin,用她自己的獨特I風格,創立了一個好適合我們這種I人的「老二哲學」,真的,不用當那個被拱的月亮,了解自己,用自己的熱愛,專注走自己喜愛的路,即使只是繁星中的一顆,也能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為同類相契的人們,引領方向。


在團隊裡,有些人天生適合領導,而有些人則更享受在幕後默默耕耘。我屬於後者,在內外向光譜上,非常偏向極端值的I人(內向型),習慣觀察、支持,而非成為焦點,因此,當我在《愛樂唯她》中看到奧琳,奧布萊恩(Orin O'Brien)的故事時,讓我有很大的共鳴。


《愛樂唯她》是2023年在美國上映的紀錄片,2024年12月4日上架Netflix,是今(2025)年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紀錄短片,這部片長只有35分鐘的紀錄片,講的是在男性主導的古典音樂界,紐約愛樂第一位女性Orin O'Brien的故事,這部紀錄片的原文片名是《The Only Girl In The Orchestra》,直翻就是交響樂團裡的唯一女孩,中文譯名,不僅優美,還很簡單又精準的直指這部影片的核心。


Orin O'Brien生於1935年,今年正好滿90歲,是紐約愛樂的低音提琴手,《愛樂唯她》拍攝她時,她也已經高齡87歲,片中的她,看起來依然健康有活力,也還在任教教音樂,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她成為紐約愛樂首位女性團員的歷程,更細膩展現,她如何以低調卻堅定的方式,書寫屬於自己的音樂人生。


怎麼把變老的路,走得精采?

紀錄片的導演是她的姪女,莫莉,奧布萊恩(Molly O'Brien),Molly以親人的視角,帶領觀眾走入Orin的世界,影片充滿敬意與溫暖,沒有刻意渲染戲劇性,而是用細膩的敘事,展現Orin如何自在且精彩地,用音樂演繹她的人生。



Orin 是Molly父親的姊姊,Molly之所以想拍這部紀錄片,是因為她從小就崇拜Orin,Orin的人生就是Molly想要的,一位紐約藝術家的人生,一位獨立女性的人生;Molly說,在她認識的所有人裡,沒人像她,把變老的路,走得那麼精采。我作為一位觀眾,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也跟Molly有了同樣的感覺,Orin把她的人生,活得好盡興,好對得起自己。


音樂的美好來自於團隊合作,而非個人英雄主義

不過,對於這部紀錄片的拍攝,Orin本人並不是太喜歡,看起來是拒絕了很多次,最後還是拿姪女沒辦法的才被拍這樣,片尾時,正如她跟Molly說的,她心裡知道她是個藝術家,但不想昭告天下,她寧願當一個地下藝術家,而不是有公關的藝術家。



這麼I的Orin,她的父母,卻都非常E(外向),Orin的父親George O'Brien是電影明星,母親Marguerite Churchill是大美女,母親一天到晚對Orin耳提面命:「你一定要受到注目」,可是,Orin卻打從心底排斥鎂光燈,她都直接躲到最後面,她說:「畢竟不能每個人都當將軍,總得有人當士兵」,對她而言,參與樂團的樂趣所在,就是可以跟其他人一起演奏。


1966年時,知名指揮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延攬她,進入紐約愛樂,擔任低音提琴手,成為第一位進入紐約愛樂的女性,她因此被媒體大肆報導,對這些報導,她感到十分不悅。她認為,自己不過是樂團裡的普通成員,不是首席,也不是獨奏家,她不想成為媒體的焦點,因為對她而言,音樂的美好來自於團隊合作,而非個人英雄主義。


用熱愛的事物,庇護自己度過生命中的風暴

Orin之所以能在專業上,表現得如此傑出,單純的,就只是因為她熱愛音樂。13歲時,她深深愛上貝多芬,高中時,她把學校圖書館裡,所有關於音樂、音樂家、作曲家和表演者的書全部讀完,都還覺得不夠;16歲時,她去拜託學校樂團指揮,讓她加入樂團。那位指揮說,他們需要一名低音提琴手,如果她能好好練六個月,他們才會讓Orin加入樂團,之後,她拉低音提琴的頭四年,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排練,她的手指,一度因為指甲剪得太短而感染,只好每晚泡瀉鹽處理,她很堅定的,就是一定要全都練起來。


青少年時期的Orin,在父母離婚的動盪歲月中,將音樂當成情緒的避風港,她深深愛上貝多芬與巴哈,每當心情低落,就埋首於琴弦之間,讓旋律重整她的內在秩序。


這段過往的經歷,讓我非常感動,也很羨慕,十幾歲就能發現自己的熱愛,多麼幸福,也還好有這份熱愛,即使身處的外在環境風狂雨驟,她的內在,卻能因為音樂,有一處安憩之地,就像熱愛文字的陳雪,在她的著作《寫作課》裡提到的,她用文字築起她的城堡,而Orin則是用音符,構建了她自己的庇護所。


你真的要當創作者嗎?一場關於熱愛的自我拷問

Orin的這份熱愛,也呼應到她常跟學生說的:你開始投入是因為,熱愛你手中樂器發出的聲響,你熱愛演奏,熱愛和其他人一起演奏,熱愛某一類曲目,但要是你對另一件事,和演奏低音提琴同樣熱愛的話,盡管去做無妨。低音提琴非常難搞,隨著天氣陰晴不定,因為是木頭做的,你要跟他說話,去疼愛他,否則他會腐化乾枯,他就無法持續震動,他必須震動才有生氣。


而要當一位音樂家,你首先要有天分,要是沒有天分就免談,你的手指要有力,才能把琴弦按下去,你要懂得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如果你要認真的持續用正確的方法拉琴,你就要懂得用身體去控制這個樂器,你的個性要夠堅定才做得到,你得捫心自問,「你真的要當音樂家嗎?」


這種對於藝術的投入,不僅適用於音樂,也適用於所有創作領域,這兩段話裡的「音樂家」與「低音提琴」,可以置換為其他類似詞語,就網路創作者來說,你可以自問,你熱愛你創作的文字∕影片嗎?你懂得怎麼去使用這些媒材嗎?你經得起長期不被看見嗎?你的個性夠堅定嗎?你真的要當一位創作者嗎?在資訊氾濫的時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長期耕耘,才能真正走上理想的道路。


在這一方面,I人在個性上,我覺得比E人有先天的優勢,I人本來就是比較不在意,一定要在舞台上閃閃發亮,對於喜歡的事情,長期默默努力也不會覺得太辛苦,至於在團隊的合作裡,更是能夠安於,當一個不顯眼的配角。


不爭第一,卻不可或缺的「老二哲學」

很喜歡紀錄片尾聲時,Orin對她的學生們說的一段故事,她第一次在茱莉亞學院拉某首作品的時候,她當時很用力去拉低音F揉弦,她以為這樣才能顯示,她在乎每個音符,結果指揮把整個樂團停下來說,「你以為你那一部是主旋律嗎?不是!你是配角,不要抖!」,當時Orin覺得好丟臉,但她學到重要的一課,就是不要強出頭。

「我們的工作是去支撐其他人,是大家的地基,要是不穩,整個就垮了,要有強烈的榮譽感,但我們是配角。」,這是她如何充分享受人生的哲學,不介意當第二,Orin說,你是因為太愛某個東西,為了它本身去投入,也為了和你一起演奏的美好夥伴,你們是攜手創造出一個東西,比單打獨鬥好多了。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成為主角,想站在聚光燈下,但這麼I的Orin,用她自己的獨特I風格,創立了一個好適合我們這種I人的「老二哲學」。真的,不用當那個被拱的月亮,了解自己,用自己的熱愛,專注走自己喜愛的路,即使只是繁星中的一顆,也能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為同類相契的人們,引領方向。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1會員
220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2025/04/29
「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宮﨑駿
Thumbnail
2025/04/29
「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宮﨑駿
Thumbnail
2024/06/07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2024/06/07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2024/03/16
非常動人的紀錄片,如果你的淚點不高的話,觀看前,請一定要先備妥手帕衛生紙。
Thumbnail
2024/03/16
非常動人的紀錄片,如果你的淚點不高的話,觀看前,請一定要先備妥手帕衛生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Thumbnail
今天曲羿決定走出舒適區,來點不一樣的!她將大膽分享自己的感情生活,這是她平時很少觸碰的話題哦!為什麼突然這麼大方?因為粉絲們對這個題目超有興趣,她就是這麼貼心!
Thumbnail
今天曲羿決定走出舒適區,來點不一樣的!她將大膽分享自己的感情生活,這是她平時很少觸碰的話題哦!為什麼突然這麼大方?因為粉絲們對這個題目超有興趣,她就是這麼貼心!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探索音樂中的情感世界,在動畫MV裡感受每首歌背後的故事! 從神棍樂團的《人類學家》到安妮朵拉的《在黑暗中漫舞》, 再到Fann芳怡的《單》,每一首歌都如一幅美麗的畫,描繪著生命中不同的篇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探索音樂中的情感世界,在動畫MV裡感受每首歌背後的故事! 從神棍樂團的《人類學家》到安妮朵拉的《在黑暗中漫舞》, 再到Fann芳怡的《單》,每一首歌都如一幅美麗的畫,描繪著生命中不同的篇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都說「人,終究是一座孤島」,也因此多半的時候必須獨自前行,然而,走著走著,每個人一定都走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故事的發展也必然多所不同。而音樂家,剛剛好就是那最能以音樂說故事的人。
Thumbnail
都說「人,終究是一座孤島」,也因此多半的時候必須獨自前行,然而,走著走著,每個人一定都走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故事的發展也必然多所不同。而音樂家,剛剛好就是那最能以音樂說故事的人。
Thumbnail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都是這樣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 。 ~古龍 Art "Awakening of Love", 2022. by Shiihashi Kazuko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Thumbnail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都是這樣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 。 ~古龍 Art "Awakening of Love", 2022. by Shiihashi Kazuko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Thumbnail
三年前的秋天 一個女孩的出現 在我生命起了漣漪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心和心的相印 是彼此之間的諾言 她的天真讓我輕易相信 甘心奉獻
Thumbnail
三年前的秋天 一個女孩的出現 在我生命起了漣漪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心和心的相印 是彼此之間的諾言 她的天真讓我輕易相信 甘心奉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