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宮﨑駿
「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斷地走下去,是電影抓住我的,掐著脖子拎起來,別人以為是我想創作才不逃走,不,我是逃不掉,我被牢牢抓住了。」,紀錄片《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的開始,宮崎駿對導演荒川格說的這段話,便深深的打動了我。
年少的時候,總以為,只要夠努力,人生可以自主決定,隨著年歲漸長,愈來愈覺得,這樣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宇宙裡,似乎有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我們的命運,其中「深愛」便是其中之一。
那些不明所以,我們深深喜愛、投入的事物或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像似自主的決定,但如果這份愛意,持續得夠久的話,便有可能察覺,其實,是這份「深愛」選擇了我們,就像宮崎駿說的,那是一種「被掐著脖子拎起來」的命定感,一旦被選中,便無法逃脫。
七年磨一片,揭開《蒼鷺與少年》的創作歷程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是2024年上映的紀錄片,是由跟拍宮崎駿二十多年,可以說是宮崎駿御用紀錄片導演的荒川格所製作,在這部紀錄片之前,荒川格在2017年、2019年、2023年還曾經製作《不了神話宮崎駿》、《宮崎駿:十載同行》、《Professional 行家本色:吉卜力與宮崎駿的2399天》三部紀錄片,這麼長的時間跟拍宮崎駿,可見荒川格對宮崎駿的了解,有多麼的深入,而《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更是花了七年的時間,紀錄《蒼鷺與少年》的創作歷程。
《蒼鷺與少年》是迄今(2025年)宮崎駿創作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荒川格光是側拍宮崎駿的拍攝素材,就長達1,000小時,剪輯團隊僅是重看素材,就花了一年的時間,接著又花了半年的時間,才精粹出這部兩個小時的紀錄片。
片中宮﨑駿日常工作生活的紀錄中,穿插了吉卜力歷年作品的片段;正如我們平常人的工作與生活,總是充滿瑣碎,世界級創作者的宮崎駿也無法例外,整部紀錄片,像是一條長長的項鍊,虛實交錯的,串起宮崎駿創作《蒼鷺與少年》的七年多生活,與他過去作品的吉光片羽。
宮崎駿與高鈿勳,動畫創作界的同性別神雕俠侶
與宮崎駿過往作品相比,《蒼鷺與少年》依然充滿豐富的想像力,但更特別的是,這部半自傳動畫作品中,彌漫著濃厚的死亡氣息。宮崎駿在75歲時開始創作這部作品,心中已有準備,可能無法在活著時做完,但他仍以高標準堅持,最後在他82歲時完成。
在這七年間,他身邊重要的夥伴相繼過世,高畑勳的逝世,更是對他造成巨大心理衝擊,一度讓他無法工作。高畑勳與宮崎駿,亦師亦友,彼此欣賞,卻也會給予嚴苛的批評,他們之間的情感,既濃厚又複雜,有些類似藝人大S與小S,只是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宮崎駿把高畑勳放在心裡最重要的地方,在創作上,最在意的就是高畑勳的看法。
創作,是往自己內在深掘的旅程
作為一個創作者,很能理解宮崎駿對高畑勳,這樣濃厚的愛恨交織;創作看似與廣大的群眾有關,實際上,卻是一個向自己內在深掘的旅程,本質上就是很孤獨的。
而長期的創作,不僅孤獨,而且辛苦,途中會遇到各種阻滯、困難、掙扎,很多時候,不足以為外人道,可是一旦能挖掘到更多的自己,看到自己都不曾看過的內在風景,那份喜悅與成就感,也難以形容。
也就因為有太多難以言說的豐盛與苦澀,能夠遇到深刻理解我們,與我們同頻的知音,也就彌足珍貴,高鈿勳與宮崎駿,正如《笑傲江湖》裡的曲洋與劉正風,在彼此的靈魂中,有著旁人無法替代的重量。
這不是一部「爽片」,但值得細品
紀錄片《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並不是一部,點進去一看就會被牢牢吸住,忍不住一直看到最後的影片,這跟喜不喜歡吉卜力的作品無關,而是再傑出的創作者,他都是一個,跟我們所有人一樣的普通人。
不過,這部紀錄片比較特別的是,導演荒川格以他長期對宮崎駿,與吉卜力作品的深刻瞭解,很精準的,利用虛實交錯的蒙太奇剪接,在吉卜力作品片段,與宮崎駿實體的生活間,映射出宮崎駿內在的心緒、想法與世界觀。
其實,我也沒有一次就看完整部作品,過程中也有過不耐,但愈看到後面,就愈感動,那是一種同為創作者的感同身受,也是對於一位大師級創作者的敬佩,半世紀持續不輟的創作,真是非常的不容易。
明白長期創作的不易,也就能理解,宮崎駿多次出爾反爾,背後的深深疲憊與無力感;宮崎駿的「退休詐欺」是世界有名的,自1986年《天空之城》上映後,到2013年9月,一共7次公開宣布要退休,但之後都還是又再復出,最近的一部作品,是2023年上映的《蒼鷺與少年》,完全是受高畑勳的激勵,才又產出的一部作品,高畑勳對他說,電影導演沒有在退休的。
作為吉卜力作品的粉絲,希望宮崎駿伯伯,能一直健健康康,持續創作,繼續帶給全世界眾多的孩子們,以及仍帶著童心的大人們,動人的心靈饗宴。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