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名:起源(Origin)
作者:Dan Brown
譯者:李建興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初版一刷
出版日期:2018年5月4日
ISBN 978–957–13–7386–7
定價:新臺幣460元

拜熱愛丹布朗的小夥伴所賜,自從《達文西密碼》以來,幾乎一本不漏地讀完了。

如果要我舉最喜歡的一本,那我可能會投票給 《數位密碼》吧! Quis custodiet ipsos custodes? 「誰來監督守門人?」與整部作品緊密結合,前面陰謀的鋪陳也非常有張力,一直到最後才能猜出兇手非常有意思。

然而其他也幾乎是每一本都很有愛,特別是每本書都有一些歷史與藝術結合的陰謀與八卦。

人人都愛八卦,是不是?

也因此這次的《起源》有點小小的失落。居然沒有教會的陰謀了怎麼可以?!(喂)

這部作品有點想要轉型的感覺,擺脫了過往的文藝復興,關注了現代藝術,探討AI這點應該可以說是整部的軸心。

最後的兇手令人意外也不意外,大概中間就猜到會是那樣,也因此看完之後有些失落。

大概從艾西莫夫以來,人類對於機器人,對於人工智慧一直有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人類會被取代嗎?
人類會被統治嗎?

機器人到底能不能成為人?
機器人到底想不想成為人?

在人類的歷史上,總是產生問題了以後尋求解方,然而解方又產生其他的問題,需要再解方,一代一代的,犧牲了許多東西,卻不見得有相對應的收穫。

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裡,AI成為未來的趨勢。然而,現在手機裡的Siri會成為電影〈機械公敵〉裡的薇琪,還是艾西莫夫故事裡的丹尼爾?抑或是會有更多的皮諾丘與電影〈AI人工智慧〉裡的大衛渴望成為人類,渴望被人類肯定為人類?(圖靈測試的挑戰?)

人與人之間尚無法完全心靈互通,人與機器人當然有更深的鴻溝,然而,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或是人類有哪些特質是機器人無論如何不會獲得的,這點倒是很值得玩味。

聖經裡提到,上帝是依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人類,那麼人類是否可以成為機器人的上帝?不過如果這樣想的話,丹布朗下一部作品裡面有教會的陰謀是可以期待的吧!

於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成為機器人上帝的時候,明白自己的起源呢?

我很懷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mory Palace
15會員
193內容數
這裡有貓,這裡有書,這裡有景,這裡有心。
Memory Palace的其他內容
2024/05/09
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著與什麼對抗,所以你必須親切待人。
Thumbnail
2024/05/09
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著與什麼對抗,所以你必須親切待人。
Thumbnail
2023/02/08
書名:魚翅與花椒:英國妹子的中國菜歷險(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A Sweet-Sour Memoir of Eating in China) 作者:扶霞 · 鄧洛普(Fuchsia Dunlop) 內頁插畫:威爾金森(Sebastian Wilkinson)
Thumbnail
2023/02/08
書名:魚翅與花椒:英國妹子的中國菜歷險(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A Sweet-Sour Memoir of Eating in China) 作者:扶霞 · 鄧洛普(Fuchsia Dunlop) 內頁插畫:威爾金森(Sebastian Wilkinson)
Thumbnail
2022/07/21
這其實是部非常古老的作品。
Thumbnail
2022/07/21
這其實是部非常古老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年來韓國文學界吹起軟科幻風潮,這股新型態的科幻文學隨著語言翻譯而來到台灣。本次試讀的韓國科幻作家金寶英撰寫的《物種源始》,雖然內容也近似軟科幻,但整體結構卻比先前我看過的韓系科幻小說更加理性且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近年來韓國文學界吹起軟科幻風潮,這股新型態的科幻文學隨著語言翻譯而來到台灣。本次試讀的韓國科幻作家金寶英撰寫的《物種源始》,雖然內容也近似軟科幻,但整體結構卻比先前我看過的韓系科幻小說更加理性且深入地探索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從三點來總結我的讀後心得:宗教化、主宰化、父權化
Thumbnail
從三點來總結我的讀後心得:宗教化、主宰化、父權化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篇只算一點靈光一閃,單純是因為最近新聞很多有感而發,不是什麼深入討論,只是紀錄自己想到的東西,若有矛盾或不完整,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當成一個想法的備份紀錄。 是這樣的,創造者被創造物取代的恐懼,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命題,古老到不行。 那是希臘神話的原始主題,子神殺掉父神取而代之,一連三代,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這篇只算一點靈光一閃,單純是因為最近新聞很多有感而發,不是什麼深入討論,只是紀錄自己想到的東西,若有矛盾或不完整,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當成一個想法的備份紀錄。 是這樣的,創造者被創造物取代的恐懼,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命題,古老到不行。 那是希臘神話的原始主題,子神殺掉父神取而代之,一連三代,
Thumbnail
感想盡量不暴雷。但如果很想知道整個故事又不想自己看書,建議看維基百科,那裏把所有關鍵重點細節全寫出來了。
Thumbnail
感想盡量不暴雷。但如果很想知道整個故事又不想自己看書,建議看維基百科,那裏把所有關鍵重點細節全寫出來了。
Thumbnail
第一次閱讀丹‧布朗的作品,先前因為他前作《達文西密碼》掀起來一陣風波,有人會以詆毀信仰來評論他,甚至帶來基督教會眾不少的討論,但可能需要先釐清小說總歸是小說,不要把現實和小說混完一談,各種真實與虛構的組合,才能讓故事充滿著驚奇,《起源》正是以現代社會觀描寫人工智慧,描寫柯許將要揭露創造的可能性,故
Thumbnail
第一次閱讀丹‧布朗的作品,先前因為他前作《達文西密碼》掀起來一陣風波,有人會以詆毀信仰來評論他,甚至帶來基督教會眾不少的討論,但可能需要先釐清小說總歸是小說,不要把現實和小說混完一談,各種真實與虛構的組合,才能讓故事充滿著驚奇,《起源》正是以現代社會觀描寫人工智慧,描寫柯許將要揭露創造的可能性,故
Thumbnail
當AI機器人擁有自由意識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1950年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已經發明了圖靈測試以測試機器是否能夠表現出與人等價的智能。隨著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開發對於人類生活影響力越發強大,人類享受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人類也開始懼怕起科技產物。
Thumbnail
當AI機器人擁有自由意識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1950年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已經發明了圖靈測試以測試機器是否能夠表現出與人等價的智能。隨著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開發對於人類生活影響力越發強大,人類享受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人類也開始懼怕起科技產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