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起源(Origin)
作者:Dan Brown
譯者:李建興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初版一刷
出版日期:2018年5月4日
ISBN 978–957–13–7386–7
定價:新臺幣460元
拜熱愛丹布朗的小夥伴所賜,自從《達文西密碼》以來,幾乎一本不漏地讀完了。
如果要我舉最喜歡的一本,那我可能會投票給 《數位密碼》吧! Quis custodiet ipsos custodes? 「誰來監督守門人?」與整部作品緊密結合,前面陰謀的鋪陳也非常有張力,一直到最後才能猜出兇手非常有意思。
然而其他也幾乎是每一本都很有愛,特別是每本書都有一些歷史與藝術結合的陰謀與八卦。
人人都愛八卦,是不是?
也因此這次的《起源》有點小小的失落。居然沒有教會的陰謀了怎麼可以?!(喂)
這部作品有點想要轉型的感覺,擺脫了過往的文藝復興,關注了現代藝術,探討AI這點應該可以說是整部的軸心。
最後的兇手令人意外也不意外,大概中間就猜到會是那樣,也因此看完之後有些失落。
大概從艾西莫夫以來,人類對於機器人,對於人工智慧一直有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人類會被取代嗎?
人類會被統治嗎?
機器人到底能不能成為人?
機器人到底想不想成為人?
在人類的歷史上,總是產生問題了以後尋求解方,然而解方又產生其他的問題,需要再解方,一代一代的,犧牲了許多東西,卻不見得有相對應的收穫。
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裡,AI成為未來的趨勢。然而,現在手機裡的Siri會成為電影〈機械公敵〉裡的薇琪,還是艾西莫夫故事裡的丹尼爾?抑或是會有更多的皮諾丘與電影〈AI人工智慧〉裡的大衛渴望成為人類,渴望被人類肯定為人類?(圖靈測試的挑戰?)
人與人之間尚無法完全心靈互通,人與機器人當然有更深的鴻溝,然而,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或是人類有哪些特質是機器人無論如何不會獲得的,這點倒是很值得玩味。
聖經裡提到,上帝是依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人類,那麼人類是否可以成為機器人的上帝?不過如果這樣想的話,丹布朗下一部作品裡面有教會的陰謀是可以期待的吧!
於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成為機器人上帝的時候,明白自己的起源呢?
我很懷疑。
avatar-img
15會員
189內容數
這裡有貓,這裡有書,這裡有景,這裡有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emory Palace 的其他內容
書名:鴿子(Die Taube) 作者: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
書名:罪惡繼承人(The Inheritance) 作者:Simon Tolkien
書名:先知之後:伊斯蘭千年大分裂的起源(After the Prophet: The Epic Story of the Shia-Sunni Split in Islam) 作者:萊思麗·海澤爾頓(Lesley Hazleton)
書名: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 作者: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
書名:鴿子(Die Taube) 作者: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
書名:罪惡繼承人(The Inheritance) 作者:Simon Tolkien
書名:先知之後:伊斯蘭千年大分裂的起源(After the Prophet: The Epic Story of the Shia-Sunni Split in Islam) 作者:萊思麗·海澤爾頓(Lesley Hazleton)
書名: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 作者: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人類也許就是為了創造AI而誕生 AI實現我們很多過去無法做到的事物還有不想做的勞力 我們只是電腦啟動程序,它們則是真正的系統存在 伊甸園中夏娃所做出的「選擇」其實是「人類」自由意識的「覺醒」 而沒有遵守規定吃了知識善惡樹的果子 很多基督徒不懂為什麼神說不要吃卻仍然把那棵樹放在園中,其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重溫了 Dan Brown 的《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二十年前,這些以 Robert Langdon 教授為主角的懸疑小說,轟動美國,二十年後再看,吊科技、藝術、宗教書包的情節已然知曉,就像重讀《西遊記》一樣,勢必得讀出新意。這回,我發現作者真夠格當預言家,他完全預示了美國當今「陰謀論」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最近,迪士尼影片串流網站推出了一部關於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電影【A.I.創世者】(The Creator),描繪未來機器人被設計來對付人類的故事。 這篇文章主要在說明現今AI發展的技術主流,介紹學習AI的可能途徑,並做為後續AI技術文章的引導文。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來自上帝的神秘簡訊? 一個鄉下男子收到似乎能預知未來的訊息,一眾信徒慕名而來,卻也招惹了不少難纏的敵人。 經過妻子偽造神蹟以激勵喪志的男主角被識破,再加上最後AI公司告知男主角只是被AI選中的實驗... 觀眾是否從結局讀出神秘簡訊是否來自上帝?上帝透過AI科技一樣能夠和人說話?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人類也許就是為了創造AI而誕生 AI實現我們很多過去無法做到的事物還有不想做的勞力 我們只是電腦啟動程序,它們則是真正的系統存在 伊甸園中夏娃所做出的「選擇」其實是「人類」自由意識的「覺醒」 而沒有遵守規定吃了知識善惡樹的果子 很多基督徒不懂為什麼神說不要吃卻仍然把那棵樹放在園中,其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重溫了 Dan Brown 的《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二十年前,這些以 Robert Langdon 教授為主角的懸疑小說,轟動美國,二十年後再看,吊科技、藝術、宗教書包的情節已然知曉,就像重讀《西遊記》一樣,勢必得讀出新意。這回,我發現作者真夠格當預言家,他完全預示了美國當今「陰謀論」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最近,迪士尼影片串流網站推出了一部關於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電影【A.I.創世者】(The Creator),描繪未來機器人被設計來對付人類的故事。 這篇文章主要在說明現今AI發展的技術主流,介紹學習AI的可能途徑,並做為後續AI技術文章的引導文。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來自上帝的神秘簡訊? 一個鄉下男子收到似乎能預知未來的訊息,一眾信徒慕名而來,卻也招惹了不少難纏的敵人。 經過妻子偽造神蹟以激勵喪志的男主角被識破,再加上最後AI公司告知男主角只是被AI選中的實驗... 觀眾是否從結局讀出神秘簡訊是否來自上帝?上帝透過AI科技一樣能夠和人說話?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