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充滿變數的2019英國國會大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英國將在今年十二月十二號「再度」舉行國會大選,這已經是英國從2015年以來,第三次進行國會大選了。英國下議院議員依例一任五年,換句話說,在2015年當選的國會議員,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做完他們理論上要到2020年的任期,每兩年就要忙著改選一次。確實,2017與2019的兩次國會重選,主要為的只有一個議題,就是脫歐,但2019國會大選,跟2017比起來,主打的議題卻又不只是脫歐。綜合英國主要媒體分析,英國朝野在這次大選中,除了脫歐之外,至少還面臨著下面幾個挑戰,包括了「國家醫療保健服務」,也就是所謂的「NHS」,以及日益嚴重的犯罪與治安問題等。所以,英國首相強生這次因為脫歐而解散了國會,但是他如果想要帶領保守黨取得國會多數,可不能只打脫歐這張牌。

  從今年11月3號的民調來看,當然,前提是如果民調仍然可信的話,原本支持率落後執政黨保守黨兩位數字的工黨,竟然追到只剩八個百分點。當然,這並不是工黨黨魁柯賓的功勞,幾乎所有工黨黨員都知道,只要立場超左的柯賓,在任黨魁一天,工黨想要靠一己之力單獨執政,本來是幾乎不可能的;沒想到這次將近睽違了一世紀之後,再度出現的「冬天大選」,竟然給了目前的工黨,一絲執政的希望。首先要叉開來提一下,英國幾乎沒有冬天大選過。翻開歷史,英國國會大選多半都是在五月六月舉行,因為那個時候英國的氣候,比較適合進行選舉。英國的冬天,有幾個特色,除了難以言喻的嚴寒之外,再加上英國有名的濕冷;同時,十二月大家都要準備過年了,夜晚又來得早,在這種客觀因素之下,能期望有多少英國人,會效法納爾遜大雪上學的熱情,上街去只為投一票?因此年底本來就不適合辦大選。所以,氣候因素成為了這次英國大選極難預測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就是讓工黨急起直追的所謂「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NHS類似於台灣的全民健保,是社會主義色彩極為濃厚的福利制度,一提到社會主義,幾乎可以想當然爾地知道,英國的NHS是由工黨執政時所創設的,保守黨很難做這種事。NHS又稱為「公醫制度」,就是醫護人員全部交由國家管理,類似公務員,薪水由稅金支付等。然而在2017年,英國NHS出現了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由於醫護人員薪資不高,幾乎很少人再願意投入醫療照護工作;願意照顧的人不多,可是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結果,需要照顧的人卻越來越多,因此還留在崗位上的醫護人員,負擔就越來越沉重,終於,在2017年,英國醫護人員氣到罷工,NHS甚至困窘得必須緊急向英國紅十字會求援,以解決醫護人手不足的嚴重問題。這一點也突顯了保守黨政府長期忽視公衛體系的重要政策漏洞;也可以說,2017年大選,當時的梅伊竟然幾乎落敗,NHS制度失靈是重要原因之一。兩年之後,沒想到又要再來一次國會大選,英國的NHS照護情況,仍然沒有顯著改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強生與柯賓都忙著去探訪醫護人員。理由很簡單,因為柯賓,與一般英國民眾都認為,NHS是由工黨執政時所創設的,因此工黨應該最有能力解決NHS問題;尤其是這次大選,剛好碰上冬天,冬天是人類最容易感冒,也是各種病症的好發時節,所以柯賓積極打保健牌,希望能夠搶票;如果反映在民調上,好像還真的有點效。然而強生也不是傻瓜,他當然知道上一次國會大選,保守黨就是敗在NHS上,因此也不敢落柯賓之後,誓言要改革英國醫療制度,反正選舉就是吹牛開支票的好時機,端看選民相信誰了,所以這次冬天大選,英國的NHS制度,可能反而成為重要的左右關鍵。

  另一個則是英國日益惡化的治安問題,在大選前,英國又傳出了幾次疑似恐攻的訊號,讓選民疑慮保守黨政府到底能不能有效保護國家安全;此外,發生在今年10月23號,震驚全英國的39人凍死貨櫃案,不但讓英國人警覺到原來人蛇集團竟然是如此猖獗與肆無忌憚,而且如果這麼多人可以輕易用貨櫃車載進英國,也顯示出英國邊防鬆散,這不啻是給保守黨政府一記重擊。同時,竟然有這麼多人,為了偷渡而凍死在貨櫃車裡,也讓講究人道的英國社會無法接受。所以,要如何整飭治安,也變成了這次大選的焦點。

  因此總而言之,這次罕見的「冬天大選」,雖然還是由脫歐引發,但它的結果,卻不能單單只看成是脫歐與否所能決定,影響它的因素,除了上面所說的天氣、健保與治安等幾個主要理由之外,可能還有很多,包括也有人提到,大家準備放假了,學生要準備學校活動,蘇格蘭打算提二次蘇獨公投等等,還有太多太多不可預知的因素了,所以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並且,也已經有機構預測,這次大選結果,很可能還是出現「懸峙國會」,也就是沒有任何一黨過半,必須組成聯合政府。到時候,如果是工黨成功組閣,那麼不只是脫歐,整個英國政情,勢必又將大大翻轉。

  很麻煩嗎?好複雜嗎?英國怎麼脫個歐脫了三年還脫不了?脫歐不是脫衣服,牽涉到的利益層面太多太多了,這些不同的利益團體,相互糾葛拉扯,才會造成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一連串的政治亂局。所以,民主政治,絕對不是只有投投票罷了,就算曠日持久,就算毫無效率,但如果你想要跟著民主綁在一起的自由與人權,你就不能忽視民主帶來的不便,誰叫這就是民主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jamin Yeh的沙龍
6會員
31內容數
不管對這個世界存著如何的喜怒哀樂,總有那麼一天,一切又要歸為無有。
Benjamin Ye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7
距離2020年11月3號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100天的時候,美聯社做了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川普的支持率,來到了32%的新低點,更有高達八成的人認為,川普的防疫政策是錯誤的。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向淡化新冠病毒疫情的川普,突然警覺了起來,而且還戴起了他最不願意戴的口罩。 一向以開除人為樂的川普,現在應該
Thumbnail
2020/07/27
距離2020年11月3號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100天的時候,美聯社做了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川普的支持率,來到了32%的新低點,更有高達八成的人認為,川普的防疫政策是錯誤的。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向淡化新冠病毒疫情的川普,突然警覺了起來,而且還戴起了他最不願意戴的口罩。 一向以開除人為樂的川普,現在應該
Thumbnail
2020/06/10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喬治.佛洛伊德疑似遭警方執法過當鎖喉致死,引發幾乎蔓延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但是「有種族歧視」這個社會現象,與把佛洛伊德視為警方疑似因種族歧視執法的受害者,而無視佛洛伊德卻是到死之前都在犯罪,這是兩回事。 任何一起看似悲劇的大事件,之所以會以「悲劇」為名,就是因為它足以牽動人們
Thumbnail
2020/06/10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喬治.佛洛伊德疑似遭警方執法過當鎖喉致死,引發幾乎蔓延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但是「有種族歧視」這個社會現象,與把佛洛伊德視為警方疑似因種族歧視執法的受害者,而無視佛洛伊德卻是到死之前都在犯罪,這是兩回事。 任何一起看似悲劇的大事件,之所以會以「悲劇」為名,就是因為它足以牽動人們
Thumbnail
2020/05/27
  中共始終不滿的是: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建成了一個富強的新中國;香港人之所以不認同他們,是因為一直都想當個英國人。其實中共想錯了,香港並不是一直都服從英國的,最知名的例子就是1967年發生的六七暴動。當然,六七暴動有一部份原因,是由於當時中共,聯合香港左派,在內部煽動;可是,若不是香港社會當時貪污腐敗
Thumbnail
2020/05/27
  中共始終不滿的是: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建成了一個富強的新中國;香港人之所以不認同他們,是因為一直都想當個英國人。其實中共想錯了,香港並不是一直都服從英國的,最知名的例子就是1967年發生的六七暴動。當然,六七暴動有一部份原因,是由於當時中共,聯合香港左派,在內部煽動;可是,若不是香港社會當時貪污腐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脱離歐盟,由此開啟11個月的過渡期,卻隨即遇上疫情,談判自要讓位防疫。如今12月31日過渡大限將臨,雙方依舊存在重大分歧,「無協議」之說再度甚囂塵上。
Thumbnail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脱離歐盟,由此開啟11個月的過渡期,卻隨即遇上疫情,談判自要讓位防疫。如今12月31日過渡大限將臨,雙方依舊存在重大分歧,「無協議」之說再度甚囂塵上。
Thumbnail
公投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問。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事件,揭開領導團隊如何利用數據,操縱公投結果,如何利用一兩句標語,激起情感共鳴,決定國家方向。在一個公投選擇,使國家一分裂為二。
Thumbnail
公投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問。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事件,揭開領導團隊如何利用數據,操縱公投結果,如何利用一兩句標語,激起情感共鳴,決定國家方向。在一個公投選擇,使國家一分裂為二。
Thumbnail
下一個星期四(5月6日),英國將會舉行地方選舉,這次選舉原定於去年5月7日舉行(一樣是星期四),不過因為疫情嚴痠而延後了一年。對於住在倫敦的我來說,今次選舉最有看頭的不外是倫敦市長和蘇格蘭國會選舉(因為有傳言今次蘇獨派會成為大贏家,SNP 大勝,即第二次蘇獨公投指日可待)。
Thumbnail
下一個星期四(5月6日),英國將會舉行地方選舉,這次選舉原定於去年5月7日舉行(一樣是星期四),不過因為疫情嚴痠而延後了一年。對於住在倫敦的我來說,今次選舉最有看頭的不外是倫敦市長和蘇格蘭國會選舉(因為有傳言今次蘇獨派會成為大贏家,SNP 大勝,即第二次蘇獨公投指日可待)。
Thumbnail
英國是由 4 個構成國: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所組成的,這些構成國之於英國,就像英國之於歐盟一樣,構成國在各方面也有自己的盤算與考量,事實上某些構成國從歐盟拿了不少好處,當英國脫歐,這些構成國本來的好處可能就飛了,因此如果英國脫歐,也可能讓這些構成國想要脫離英國獨立。
Thumbnail
英國是由 4 個構成國: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所組成的,這些構成國之於英國,就像英國之於歐盟一樣,構成國在各方面也有自己的盤算與考量,事實上某些構成國從歐盟拿了不少好處,當英國脫歐,這些構成國本來的好處可能就飛了,因此如果英國脫歐,也可能讓這些構成國想要脫離英國獨立。
Thumbnail
看似與「英國脫歐」無關的我們,該學習到什麼?其實至少有四個面向可供我們思考。
Thumbnail
看似與「英國脫歐」無關的我們,該學習到什麼?其實至少有四個面向可供我們思考。
Thumbnail
  英國九十六年以來,再次進行的「冬天大選」,結果揭曉。保守黨出乎意料地大勝,彷彿是2015年卡麥隆單獨過半的翻版;不過由強生所領導的保守黨,這次的勝利更具意義,這不但是保守黨自1987年柴契爾夫人第三次執政以來,最大一次勝利,也代表著民眾給予脫歐旗幟鮮明的強生,充份授權。因此英國脫歐是脫定了,不會
Thumbnail
  英國九十六年以來,再次進行的「冬天大選」,結果揭曉。保守黨出乎意料地大勝,彷彿是2015年卡麥隆單獨過半的翻版;不過由強生所領導的保守黨,這次的勝利更具意義,這不但是保守黨自1987年柴契爾夫人第三次執政以來,最大一次勝利,也代表著民眾給予脫歐旗幟鮮明的強生,充份授權。因此英國脫歐是脫定了,不會
Thumbnail
今天12月12日是英國大選日,要選出全國650席下議會議員並決定下任首相人選。 一般而言英國每五年舉行一次大選,但在三年前脫歐公投後為了脫歐議題政府狀態與民意皆是一片混亂,今年十月下議院通過首相強森提出的提前大選讓國會再次改組,迎來英國這五年來第三次大選,也是九十六年來第一次在十二月舉行的選舉。
Thumbnail
今天12月12日是英國大選日,要選出全國650席下議會議員並決定下任首相人選。 一般而言英國每五年舉行一次大選,但在三年前脫歐公投後為了脫歐議題政府狀態與民意皆是一片混亂,今年十月下議院通過首相強森提出的提前大選讓國會再次改組,迎來英國這五年來第三次大選,也是九十六年來第一次在十二月舉行的選舉。
Thumbnail
  英國將在今年十二月十二號「再度」舉行國會大選,這已經是英國從2015年以來,第三次進行國會大選了。英國下議院議員依例一任五年,換句話說,在2015年當選的國會議員,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做完他們理論上要到2020年的任期,每兩年就要忙著改選一次。確實,2017與2019的兩次國會重選,主要為的只有一個
Thumbnail
  英國將在今年十二月十二號「再度」舉行國會大選,這已經是英國從2015年以來,第三次進行國會大選了。英國下議院議員依例一任五年,換句話說,在2015年當選的國會議員,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做完他們理論上要到2020年的任期,每兩年就要忙著改選一次。確實,2017與2019的兩次國會重選,主要為的只有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