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碧藍歷史】加賀號航空母艦的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改造後的加賀號

改造後的加賀號

加賀號(かが)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加賀的命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國加賀國名,這與大部分是使用瑞獸命名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她是由加賀級戰艦改裝,卻沒有改名而沿用原本的戰艦命名所致。1942年,其在中途島海戰中被美國海軍擊沉。2019年10月,殘骸被尋獲。

加賀號服役之後,早期因日本航空母艦數量不足,因此未編入航空戰隊之內。在1932年爆發的一二八事變時是以混合艦隊的方式編入對上海作戰的第三艦隊戰列中,同時布署的航空母艦還有鳳翔號;當時加賀號載有三式艦上戰鬥機16架和十三式艦上攻擊機32架。

1932年1月31日,加賀號到長江口並派出17架飛機在虹橋機場上空向中國人示威,隨後的一個月內艦載機部隊對上海戰場的國民革命軍實施空中打擊。當時艦上的三式艦上戰鬥機除了對上海轟炸外亦發動了史上第一次的艦載戰鬥機空戰,2月5日,6架三式艦上戰鬥機與4架十三式艦上攻擊機與中華民國空軍的4架O2U偵察機發生空戰,但是雙方皆未遭到擊落。2月22日和26日,加賀號的數架艦載機分別轟炸了蘇州和杭州;22日,在蘇州上空,加賀號所屬3架三式艦戰護送3架十三式艦攻時再度發生空戰,生田乃木上尉、黑岩利雄航空中士所駕駛的三式艦戰共同擊落了美國籍駕駛員蕭德所駕駛的波音218。26日,加賀號的2架十三式艦上攻擊機在攻擊機場時遭到擊落,無論是擊落對手還是遭到擊落加賀號的艦載機部隊都是首開日本帝國海軍之先;在同年3月3日停火協議生效後,加賀號返回日本恢復訓練任務。

1935年大改裝後,因為龍驤號的服役讓航空母艦的數量得以補齊,加賀號編入第二航空戰隊,隨後因蒼龍號、飛龍號服役編入二航戰,改編入因實施現代化改造而調離現役之赤城號而形成戰力空窗期的第一航空戰隊,並成為戰隊旗艦,編制艦載機為16架九〇式艦上戰鬥機、16架九四式艦上轟炸機、28架八九式艦上攻擊機。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加賀號再度到上海外海支援日軍作戰;不過在1932年的勝利經驗下,加賀號上的航空部隊參謀並沒有意識到對手的進步,當時駐艦的城英一郎中校甚至向大本營提出「只要利用航空部隊奇襲、日華事變可在三日內結束」這等樂觀判斷。然而,海軍參謀們很快地就發現自己的評價看走眼,1937年8月15日,加賀號第一天進行作戰便遭到嚴重損失:加賀號45架艦載機企圖空襲中國空軍學校——筧橋機場,被中國21架飛機攔截,損失了8架八九艦攻與2架九四艦轟,其它輕重損傷不計,這是加賀號在中國戰線最慘的一次失敗。為此日本海軍趕緊調度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參戰,在8月22日由中島正中隊率領一小隊的九六艦戰編入加賀號,才挽回嚴重的交換比。中島中尉則在9月4日的空戰中率領另1架九六艦戰與四大隊之3架霍克三發生空戰,成功擊墜由鄭少愚中尉駕駛的霍克三,首開九六艦戰在中國戰場的勝利成績。

日軍在上海陸地戰線逐漸穩定後,開始將編制在航空母艦上艦載機轉場到陸上基地;9月15日加賀號的艦載機部隊:6架九六艦戰、6架九十艦戰、18架九四艦轟、18架八九艦攻更換駐地至上海公大機場以便轟炸南京,加賀號則結束一個月的出征於9月26日返回佐世保。返回佐世保後,加賀號全面換裝新型戰鬥機,新編制為32架九六式艦上攻擊機、16架九六式艦上轟炸機、16架九六艦戰,與少量的九五艦戰作為換裝訓練用機種;結束補給後,約在10月上旬加賀號返回上海繼續支援當地戰事。1938年赤城號結束改裝工程,加賀號的旗艦任務移交回列現役後的赤城號;直到1938年11月自華南戰場返國之前,加賀號主要在華中戰場累積大量實戰經驗,1937年12月12日的帕奈號事件據信亦為加賀號艦載機所為。

雖然在多次戰鬥中戰果豐碩,但是加賀號也是日本大型軍艦中軍紀問題的典型;當時服役的甲板士官板倉光馬回憶,當他在1937年日華事件時上艦時,加賀號的水手們因為遭受大量私刑及不當管教而逃亡或自殺的人非常多。艦內也常出現日本海軍內俗稱「銀蠅」的士官兵盜竊慣犯,軍官在軍紀問題上則與敗壞者鏗瀣一氣,在橫須賀靠泊時還大肆邀約藝妓等上艦舉行宴會。由於日本軍艦適居性差、況且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只能熱衷以精神戰力與肉體訓練彌補物質面不足,在高強度訓練及低劣後勤的凌虐下基層軍人的待遇十分悲慘,更導致基層慣用私刑等潛規則駕馭生活條件不佳的軍隊環境,導致軍紀及私刑問題在各軍艦上一直都存在,尤其以人數編制多的大型軍艦更加嚴重。

1938年12月,加賀號返國後進行小規模改造兼大修工程;包括更換三式攔截索、增加飛行甲板與機庫容積,1939年11月15日復役,並執行新型艦載機換裝計劃。1940年11月15日時,加賀號艦載機計有12架零戰、24架九九艦爆、36架九六艦攻;並有18架飛機採散件方式存放作為備用機。

珍珠港事件前,加賀號作為6艘參戰航空母艦之一,為了領取最新型的淺水用魚雷因此最慢從佐世保港出發,但直到1941年11月17日出港航至佐伯灣集合時,這100枚魚雷仍是半成品,在三菱技師趕工下,在11月下旬於擇捉島單冠灣最終集結時才完工分發給赤城、蒼龍、飛龍等艦,這100枚魚雷為日本航空艦隊在當時唯一可對珍珠港淺水區域停泊的戰艦進行水下攻擊的武器。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如作戰預定攻擊珍珠港,加賀號在這場攻擊中損失最多,整場攻擊行動有29架飛機未歸,加賀號所屬的戰機占15架,占日軍整體損失的一半。

加賀號在珍珠港事件中投入的戰機第一波攻撃

  • 九七式艦上攻擊機26架(5架未歸)(水平轟炸隊14架,指揮官:飛行隊長橋口喬少校、魚雷隊12架,指揮官:分隊長北島一良上尉)
  • 零戰9架(2架未歸),指揮官:分隊長志賀淑雄上尉

第二波攻撃

  • 九九式艦上轟炸機26機(6架未歸),指揮官:分隊長牧野三郎上尉
  • 零戰9架(2架未歸),指揮官:分隊長二階堂易上尉


中途島海戰被擊沉

珍珠港事件後,加賀號與其它航艦一同回國整補,在1942年1月12日開往楚克島,在1月19日與赤城號一同從楚克出發對拉包爾空襲,在1月21日空襲鄰近的卡維恩;2月19號協同赤城、蒼龍、飛龍號航空母艦一同空襲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但是在任務結束後於帛琉港觸礁,被迫回國修理,因此未參加印度洋空襲;維修完後原預定要進行MO作戰,但是這項任務在考慮第五航空戰隊的培育狀況因此交由翔鶴與瑞鶴執行,因此錯過了珊瑚海海戰,因為錯過多次戰役到中途島戰役前,加賀號的艦載機編制是日軍航艦部隊中最完整的滿編狀態。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加賀」在發動對中途島基地的襲擊之後,在換裝艦載機武裝時,於日本時間上午7點22分被美國海軍30架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突襲,加賀號迴避3發炸彈,並被4發1000磅炸彈命中,其中一發直接命中甲板上的油罐車,巨大的爆炸力直接破壞艦橋,艦長岡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艦上重要幹部當場死亡;炸彈以及燃料引發的大火讓艦上狀況失控,就當時護衛加賀號的榛名號戰艦副長(堤中校)回憶至少發生7次爆炸,他們已經無法期待加賀號上還會有生存者。由於火勢無法控制,代理艦長指揮損管控制的飛行長天谷孝久在下午1點半至2點間決定放棄搶修,全體人員離艦棄船,驅逐艦萩風、舞風收容加賀號倖存者,軍艦旗,以及天皇照。下午2點50分,舞風號回報『加賀號無法航行、倖存者已收容』;下午4時26分,火勢延燒到汽油槽引發大爆炸,艦體斷成兩截不久沉入大海。

加賀號也是中途島海戰中死傷最慘重的一艘軍艦,自艦長以下共811人死亡。大部分死者是因火災而阻斷逃生通路的機關部人員,最後機關部人員只有40人存活;航空部隊相對損失較小,攻擊美軍艦隊戰死8人,因空襲而被炸死者13人,共21人(戰鬥機6人、攻擊機9人、轟炸機6人)戰死,未因轟炸損失的戰機後來轉降飛龍號繼續作戰,最後隨著飛龍號沉沒而報銷。

此艦的名稱日後於2015年由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二號艦艦加賀號護衛艦繼承,與姊妹艦出雲號同為當前海上自衛隊最大型的船艦。

2019年10月18日,加賀號的殘骸由「海燕號」科考船(RV Petrel)尋獲,其位於海底約18,000英尺(5.4公里)深的地方,飛行甲板大部分消失,船體上生長著大量的海洋生物。


(部分資料來源來自於維基百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2K會員
992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7
蘇維埃白俄羅斯號,也叫蘇維埃貝拉羅斯號,於1939年12月21日奠基。402號船艦最初建造於莫洛托夫斯克,但由於發現其船體板中使用的70,000個鉚釘質量較差,因此在1940年中期停止了建造。這影響了1940年10月19日取消該艦的決定,原本用來建造該艦的材料被用來建造一座保衛列寧格勒的浮動砲台。
Thumbnail
2025/04/27
蘇維埃白俄羅斯號,也叫蘇維埃貝拉羅斯號,於1939年12月21日奠基。402號船艦最初建造於莫洛托夫斯克,但由於發現其船體板中使用的70,000個鉚釘質量較差,因此在1940年中期停止了建造。這影響了1940年10月19日取消該艦的決定,原本用來建造該艦的材料被用來建造一座保衛列寧格勒的浮動砲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隼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Thumbnail
隼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Thumbnail
飛鷹號航空母艦(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海軍航艦噸位被限制為英美的六成,因而產生了徵招民間船艦的想法,並設立了獎勵制度,鼓勵民間造船業者在造艦時就加入可改造成軍艦的設計。
Thumbnail
飛鷹號航空母艦(ひよう)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為改裝航艦,飛鷹級航空母艦的1號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海軍航艦噸位被限制為英美的六成,因而產生了徵招民間船艦的想法,並設立了獎勵制度,鼓勵民間造船業者在造艦時就加入可改造成軍艦的設計。
Thumbnail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正規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
Thumbnail
飛龍號是日本帝國海軍的正規航空母艦,與蒼龍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畫(丸二計畫)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是設計成跟蒼龍號相同的第二號同級艦,不過在有了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之後,對飛龍號有更多加強修正的設計。由於完工後與原先最早設計變化很多,最後飛龍與蒼龍的艦型已相差甚遠。
Thumbnail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概要
Thumbnail
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 / そうりゅう )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以全通式航空母艦功能需求為設計導向建造的航空母艦,與飛龍一樣,都屬於日軍第二批次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等1920年代完工之改裝航艦,1930年代服役的蒼龍號為日軍第一艘以航空母艦需求為考量出發點設計的專業正規航艦。 概要
Thumbnail
翔鶴號航空母艦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3萬噸級航空母艦。與同級艦瑞鶴共同組成了第五航空戰隊,同時也是第五航空戰隊旗艦,1936年日本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1937年日本海軍的03造艦補充計劃中撥款建造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分別為翔鶴號和瑞鶴號,並於同年 12月12日於橫須賀海軍工廠起造。
Thumbnail
翔鶴號航空母艦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3萬噸級航空母艦。與同級艦瑞鶴共同組成了第五航空戰隊,同時也是第五航空戰隊旗艦,1936年日本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1937年日本海軍的03造艦補充計劃中撥款建造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分別為翔鶴號和瑞鶴號,並於同年 12月12日於橫須賀海軍工廠起造。
Thumbnail
瑞鶴(日語:瑞鶴:ずいかく)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艦名中的「瑞」是吉祥的意思,「鶴」在日本是長壽的象徵,來源於一種美麗的鳥類。
Thumbnail
瑞鶴(日語:瑞鶴:ずいかく)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航空母艦。翔鶴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艦名中的「瑞」是吉祥的意思,「鶴」在日本是長壽的象徵,來源於一種美麗的鳥類。
Thumbnail
一戰結束後至二戰打響前,日本一度大力發展戰列艦和重巡洋艦,隨著華盛頓條約的簽訂,各國對重巡洋艦的發展態度不一,日本卻繼續堅定信心,陽奉陰違,持續在重巡洋艦上的投入。二戰前,日本建造出了四艘古鷹級(古鷹、加古、衣笠、青葉)、四艘妙高級( 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四艘高雄級(高雄、愛宕、鳥海、摩耶)
Thumbnail
一戰結束後至二戰打響前,日本一度大力發展戰列艦和重巡洋艦,隨著華盛頓條約的簽訂,各國對重巡洋艦的發展態度不一,日本卻繼續堅定信心,陽奉陰違,持續在重巡洋艦上的投入。二戰前,日本建造出了四艘古鷹級(古鷹、加古、衣笠、青葉)、四艘妙高級( 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四艘高雄級(高雄、愛宕、鳥海、摩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