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台北 #3:逃學與返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週日很晴朗,水舞廣場曝曬在夏末的風光裡,我拿著件棕熊皮,擠入鯉魚池般的 simple urban+ 音樂節,爬上天橋看陳嫺靜遠得像一顆米粒。對面停車場圍牆也有一排人坐鎮,她說他們很像鳥。繃帶般的十字路口前我瞻仰了一會兒 101 大樓,鬆鬆剛才踮痛的腳尖,它是一座顏值非常不怎麼樣的建築,然而摩天高樓這種東西如何不討人厭。大霸尖山那強迫症般的鉛筆頭還比較稱得上奇景。
往松菸去,菸廠旁新蓋的文創大樓是我五年前第一次來台北逛的地方:想當年文創和文青都還不是髒字呢。下午三點,在誠品小圓廣場聽張亦絢與楊佳嫻談逃學,談無所事事,談個體與體制的對抗,真是暢快還嫌短少。坐在第一排明明動也不動卻像搖滾區似的。智性衝浪。她們一個是輟學進入社會混一陣上了年紀才去國外把書念完,一個是目前為止都在學術圈裡從小讀最好的學校再成為大學教授,然而相談兩不厭,儘管際遇不同,但自有把渺小一生想明白的能耐。

* 逃學與返校:一所大學能讓我寫得更好嗎?

渴望創作等同誤入歧途
張說一個有創作慾的孩子不可能不想逃,因為創作行為的本質就是一種「偏離常規 / 正軌」,需要冒險並不依賴社會論功行賞。於是渴望創作就等同誤入歧途了,用文青一點的說法是「聽見不一樣的鼓聲」。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很可怕。張說起她小學時曾為了給自己設計一套新評量方式,完全忘記寫作業,因為「太好玩了」,並不是偷懶或嫌煩,而是作業就這麼被另一個更有意思有吸引力、並且滿足創作慾望的東西給排除了。
楊說她學生時代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夠請公假參加作文比賽,或者午休時間逃去偏僻的音樂教室彈鋼琴。她認為那是一種求生要務:你必須喘口氣好感覺自己是個肉身。不過很意外的,她功課不錯平時也乖巧不鬧,依然會被班導師在輔導報告書裡填在 「問題兒童」的欄位;高中時也沒少過數理科師長們的關切(ㄐㄧㄡ ㄓㄥˋ)與家訪:「你女兒考這樣,敢說想當大作家?」她的結論是,創作與前途在這個體制裡從來是二選一。
這就是死角 ── 當人有疑問不能被好好解答,或者甚至「沒有時間」自問自答時,思想的核心將變得脆弱不明確。就像楊說的:從小到大都是好學生才是創作者的壞履歷。文學裡,戲劇裡,電影藝術裡,讓我們認可或難忘的角色都是叛離主流價值的 「內在反派」,他們不去服從某種已經存在的標準,也不去競逐被預設過的高度。張說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期待長大,因為「長大」在受制當下的意義是擁有更多的行動值和尋求自由的力氣,未必只是脫離管束,而是能更加意猶未盡地去探索 ── 全面的好與壞與危險性。直接離開體制(休學 / 停止升學)便是一種「趁早脫節」策略,是「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不等誰來批准假期。而若選擇投入一種充滿創造氛圍與自覺的環境,你就不能對自我的來向去脈毫不知情。
藝術靈魂的開放性
脫逃成功,然後呢?張說:人要「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這句話真是欠筆記。我們是這麼害怕年輕時漫無目的,卻寧願讓一輩子的庸碌殺死自己。楊從自身蹺課經驗講起,她就讀台大時常沒去上課,也沒特別幹什麼,就是在椰林大道遊蕩,看人把腳踏車騎進水溝,或者跑去書店亂逛,有餘錢時就買本打動自己的書。她甚至還忘了去考期末,因為戀愛談得太熱心。她說「放空」本身就是最珍貴的所得,大量的空白時光能安撫緊繃的心智,把感官打開來去吸收「不是別人給你的 aka 自找的」靈光知識。閱讀再也不是快速濃縮內容的追趕,而是一種「所有的海浪向著我來」的狂喜。她總是在書店裡捧著一本小說或詩,心想:不去上課是對的不然我就得晚一天見到這本書了。
張說這又回到了稍早談過的冒險精神 ── 自己挖寶自己獨佔,因為那只能是你的;我們領教與學習的不該只是藝術的知識性,更該是「開放性」。或者反過來說,開放性才是學習的前提。年輕的靈魂能容許較多毫無防備的時刻:靈敏探路,為一棵無人注視的野草蘑菇心動;再過去,也許就沒有那麼多「只顧自己」的餘裕了。楊說就算成為了一個真正從事創作的人,探險與歸隊的拉鋸也是不斷進行,寫作者必須撐得起一份堅決態度,獨立精神,不落入遊戲圈套與潛規則陷阱,像是銷量點閱競爭、出版品過度商品化、徵稿比賽、大小文學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天性淡泊,不然總得把事情從頭到尾好好想清楚,才能比較超脫,不那麼苦藝術家所苦。
重新下海: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最後她們談回返校:為什麼混跡一場又回到學校呢?大概確實有一段壓下脾氣的過程吧。張說當年去法國念書其實態度嚴肅,因為準備過程挺不容易,又難保自己能「留住」多久。她說雖然對校園階級充滿不信任(會念書 = 享有既得利益,身處共犯結構中的不安),但她依然是個用功的人。外國學校未必全然比台灣的適性,但更多的刺激和危機是肯定的,譬如她學法語時上過文法課,老師一上來就說:「文法錯不要緊,看一部電影改變你的一生。」我想起《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開頭女主角在上文學課,導讀一本小說並深究初戀的滋味。那時我震撼到立刻喜歡上這部電影,因為這輩子我還沒上過這麼像樣的課:搬運那麼多的詞彙去徹底描述 ── 「一滴水的愛情觀」之類。然而我隨即明白這並不是可以仰賴別人疏導給你的東西,像女主角,她陷入了熱戀才懂得每個字眼的用與無用。觀察與感受永遠是學習的第一要務,自有見地才能不畏忽焉而至的新宇宙撞擊。
楊則說她之所以一直留在校園,是因為她曾難得遇過一些好老師,能理解她,或甚至只是放任她。她教課嚴謹,然而學生可以隨意離席。她不在乎他們是去抽煙找女朋友回家睡覺還是怎樣,只要學生自己想明白不焦慮就行。這方針讓我想起高中國文老師,他曾對全班說想睡就睡,要去後面併了桌躺著也行。有人興高采烈有人傻眼,後來我休學但聽說到了高三大家都愛死他了視師如父。
張總結道,個人與集體的對抗早已存在,主因是個體本能渴望意志自由 ── 無論是純粹要求更多的時間、擁有自我主張、或出現偏移化的行為 ── 而體制對此是持否定態度和「感到麻煩」的。校園、職場、家庭,乃至國家與社會皆有此道。體制的建立是一種保護大多數人的方便手段,張認為「障礙多樣化」是兩者共容存續的起點。也就是將本來被視作「缺陷」的(特出於體制規格的部位),先將其視作「非缺陷」:不談包容與矯正,只是接受它的本來。這並非易事,因為長久以來我們已將學校系統化、生產線化,任何一點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工廠,導至效率降低、出貨停損。此一糾結殘酷的現實,是張在「返校」時一直攜帶著的深思。一所大學未必能讓你寫得更好,但若充滿反省能力和冒險精神,意想不到的所得是漫山遍野。
寫得再爛還是想放假
兩年前不知是撿到了什麼難得寶藏還是隱藏版限時好禮,我得已橫渡六百多日,無償恣意遊走,放浪形骸,閒散翻書,稠密看電影,寫大量廢文。這樣清淨的迷失,我正身處。我知道這將不長久,最多三年,只能不花心思地享受。假期總會尾聲,就盡量把長椅搬到海灘上;季節換了,就快步走進森林,望那一片金銀。她們說:逃學無所不在。而我至今不懂如何返校。我捨不得在外野放的從容愉快,不知道除了自由和睡眠我還想要什麼 ── 大概是把才能換成生活成本的門路吧。我仍是個狀況外的人。只能把書做出來,看看自己可以達到什麼地步,秀出什麼下限。寫得再爛還是想賣錢,寫得再忙,還是感覺在放假。那種可怖的假期感全面深入骨頭和腦迴路,是通透舒適,並且耐煩。
再一個月就要畢業了,就真成為無業遊民了,我得好好衡量該往哪裡去:找個工作,換個國度,或者返校去念電影理論。如此幸運能擁有悠長的考慮期,然而我是個不知感恩的混蛋,大部分時間都在廢。如張亦絢所說「藝術式晃來晃去」。總之那班順眼的長途渡輪還沒經過我的港口,我盤點好精密的行李,就在這裡等待一走了之的機會。堤防上有扁扁的海鷗剪影,螃蟹橫越滾燙水泥地,我寧願永不離開。一艘龐大破冰船擱淺,駕駛員是一群劫船企鵝,牠們駛離家鄉。「南極太無聊。」牠們說。我寧願被這些又謎又瞎的盼望給接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7會員
172內容數
雙層棉被搭配記憶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午夜先生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列車進站,半裸的月台空穴來風,登上扶梯,冷空氣像喝醉了跌下台階的酒鬼。台北讓行人瞇起眼,臉冰冰的,手放在口袋裡,沒有什麼助人的念頭。有些羽絨衣特別俗氣,有些靴子特別傷踝,有些瘦瘦的年輕人看上去隨時會斷電似的。路有凍死骨,那是菸蒂。我很少看見路人牽狗出來了。
分辨不出 Toe 的每一首歌實在不好意思說自己的愛有多麼死心塌地。然而我始終記得第一次聽見他們完整一張專輯時心裡有多慶幸:敏捷游刃的樂句,精緻串聯,演奏時卻彷彿全憑直覺。那是我迷失過最繁複、嚴謹、切割有度的節奏迷宮。
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在機場,外國同學說菲利浦是他見過最合宜的旅伴,「只有你能夠忍受漫無目的。」菲利浦難過地笑了笑,「可是我不能忍受電視節目和廣告,我會砸爛它們。」菲利浦想要去柏林,那座城市讓他聯想到僵直的肩膀,方正的背,穿著大衣離去的影子。他想自己大概撐不出什麼形狀。他不抽菸,而且對霓虹燈過敏。
他們同時聽見轟的一聲,緊盯著團團疊疊的火山雲,和細緻地衝下山坡的灰燼顆粒。他們覺得那是災難但依舊很美,他們慶幸所有與生俱來或刻意遭逢的不幸。
如夢中所見的流動,沒有波紋、浮冰和烏雲層疊綿延,暗示著身體的絕緣性質,一份無所動搖的果決,或者一種突破時間的超速。於是兔子想起祖拉的滑板,她跳下來、撿起它的模樣。也想起企鵝的側面,想起自己的臉孔,想起一長串的黑白快照。牠是隱形的因此是極易被穿透的,所以緊張地微笑,在每個變化萬千的地方睡不著覺。
獾說那是災難但還是很美的,讓牠想起一種強烈的生活。巨嘴鳥想獾是為寂寞所憂慮,也是懼怕飛行的。獾不知道牠可以仰賴什麼而讓生活繼續,更像生活,於是牠看電影和閱讀,在無聊的日子裡想著亡命天涯,在平安的街上想著懸崖上的槍響。牠以虛構干涉虛構,承受著自己不就是自己。牠夢遊,但不預防甦醒。
列車進站,半裸的月台空穴來風,登上扶梯,冷空氣像喝醉了跌下台階的酒鬼。台北讓行人瞇起眼,臉冰冰的,手放在口袋裡,沒有什麼助人的念頭。有些羽絨衣特別俗氣,有些靴子特別傷踝,有些瘦瘦的年輕人看上去隨時會斷電似的。路有凍死骨,那是菸蒂。我很少看見路人牽狗出來了。
分辨不出 Toe 的每一首歌實在不好意思說自己的愛有多麼死心塌地。然而我始終記得第一次聽見他們完整一張專輯時心裡有多慶幸:敏捷游刃的樂句,精緻串聯,演奏時卻彷彿全憑直覺。那是我迷失過最繁複、嚴謹、切割有度的節奏迷宮。
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在機場,外國同學說菲利浦是他見過最合宜的旅伴,「只有你能夠忍受漫無目的。」菲利浦難過地笑了笑,「可是我不能忍受電視節目和廣告,我會砸爛它們。」菲利浦想要去柏林,那座城市讓他聯想到僵直的肩膀,方正的背,穿著大衣離去的影子。他想自己大概撐不出什麼形狀。他不抽菸,而且對霓虹燈過敏。
他們同時聽見轟的一聲,緊盯著團團疊疊的火山雲,和細緻地衝下山坡的灰燼顆粒。他們覺得那是災難但依舊很美,他們慶幸所有與生俱來或刻意遭逢的不幸。
如夢中所見的流動,沒有波紋、浮冰和烏雲層疊綿延,暗示著身體的絕緣性質,一份無所動搖的果決,或者一種突破時間的超速。於是兔子想起祖拉的滑板,她跳下來、撿起它的模樣。也想起企鵝的側面,想起自己的臉孔,想起一長串的黑白快照。牠是隱形的因此是極易被穿透的,所以緊張地微笑,在每個變化萬千的地方睡不著覺。
獾說那是災難但還是很美的,讓牠想起一種強烈的生活。巨嘴鳥想獾是為寂寞所憂慮,也是懼怕飛行的。獾不知道牠可以仰賴什麼而讓生活繼續,更像生活,於是牠看電影和閱讀,在無聊的日子裡想著亡命天涯,在平安的街上想著懸崖上的槍響。牠以虛構干涉虛構,承受著自己不就是自己。牠夢遊,但不預防甦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從「老師」變成「學長」,悠悠轉換得自然,高中時不請自來的鬱悶感,在大學校園裡好幾趟的腳踏車環校玩耍間煙消雲散。大學果然真很大,大到明明她跟章軒都在同一間學校,圖書館也好、學校餐廳也好,或是悠悠會去拜訪的男宿也好,可以完全見不到面。她感覺自己不再跟章軒來往後,感受到的愜意與自由,是他們青春期的傷口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大學學籍失效了,意味著我已不能再去見那陪伴過我四年間走過不少情緒低谷的大學輔導員。每次見面前,我總期待是否能在隱蔽於廣場大樓某一角,佈置舒適、溫馨的素色房間裡,把內心中壓得我寸步難行、透不過氣來的厭世陰暗面卸下一小塊,換回一點點對未來前路盼望的火花。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当笼中鸟重获自由,是否还懂得飞翔? 逃学,可以是蓄谋已久,也可以是一时兴起。                           小学,我和几个在补习学院里同校的人计划逃学,逃去学校旁的那座大山,但当我和它们要行动时,有一个人叛变了。初中二,我打算再逃一次,但缺乏改变的勇气,有一次我在凌晨收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從「老師」變成「學長」,悠悠轉換得自然,高中時不請自來的鬱悶感,在大學校園裡好幾趟的腳踏車環校玩耍間煙消雲散。大學果然真很大,大到明明她跟章軒都在同一間學校,圖書館也好、學校餐廳也好,或是悠悠會去拜訪的男宿也好,可以完全見不到面。她感覺自己不再跟章軒來往後,感受到的愜意與自由,是他們青春期的傷口
Thumbnail
台灣的小學生從小就會寫一種作文:你將來長大以後想要當甚麼?當時想都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樣的大人(怎樣 XD)。很想穿越回去問小時候的自己,妳長大以後會變成這樣喔!我覺得,屁孩時期的我應該會回復一個高冷的微笑……
Thumbnail
回想當初會選擇進入教育出版業業務的原因,除了覺得與人交際對我來說不是難事,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從學生時期好像就一直很嚮往所謂的「自由」。 記得以前最喜歡趴在教室窗台邊,看著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我好羨慕那些能在外面自由自在走動的人們,尤其是停在路邊休息的計程車司機,相較於教室裡的我們,他好像才是擁有自由
大學學籍失效了,意味著我已不能再去見那陪伴過我四年間走過不少情緒低谷的大學輔導員。每次見面前,我總期待是否能在隱蔽於廣場大樓某一角,佈置舒適、溫馨的素色房間裡,把內心中壓得我寸步難行、透不過氣來的厭世陰暗面卸下一小塊,換回一點點對未來前路盼望的火花。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当笼中鸟重获自由,是否还懂得飞翔? 逃学,可以是蓄谋已久,也可以是一时兴起。                           小学,我和几个在补习学院里同校的人计划逃学,逃去学校旁的那座大山,但当我和它们要行动时,有一个人叛变了。初中二,我打算再逃一次,但缺乏改变的勇气,有一次我在凌晨收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